如何偿还“养老债”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邀请四五位专家,围绕中国的人口红利问题开个研讨会,会议大概能从早上九点开到第二天早上九点,最终也还是没结果。这就是学术,只要论据充分、有实际意义、具人文关怀,就无大错。今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现了“常回家看看”的相关条款,再次将老人的赡养陪伴问题拉到了社会谈论“一线”水平。所以在这篇文章中,《经济》记者无意于探究人口红利说的正确性,只是想以人口红利问题为切入点,着重问一句:中国的养老问题怎样了?毕竟,不管人口红利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即将到来,这都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现有养老保障体系问题众多
  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中国正处在人口红利期,而人口红利的拐点也即将到来,红利期的消失也就意味着“债务期”到来了。而养老,就是一笔巨大的“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人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老年学会副秘书长姚远告诉记者,人口红利的消失在警醒我们:我国养老保障亟需完善与具体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体系。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养老政策回顾》,中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传统体制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的社会统筹试点及实施阶段、1995年3月以后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一直采取“个人+单位”的养老模式,80年代中期,我国老龄人口比例明显增大,1984年开始的国企改制“自负盈亏”策略使得许多企业难以将养老作为企业的一项单独开支,对于养老越来越力不从心。1995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开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农村养老问题也提出了方向性的要求,即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姚远认为,虽然国家和政府在养老保障体系上已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人口多、老龄化速度快、地区差异大以及基础差,我国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并不完善。那么,这种并不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伍海霞博士回答记者:“我国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但社会养老保障的全覆盖体系又未真正形成;养老保障水平存在城乡、行业差距;养老机构容纳能力有限,已有机构又存在服务不规范的问题;农村养老方式单一、水平低。”姚远强调:“农村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是我国养老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加上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中问题多、水平低,和我们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非常大。”身边或远或近的“老无所依”现象都一一印证了专家的总结。看似完整、有法可依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掩盖不了数目众多苍老孤独的身影。
  深化改革,扩大覆盖面
  刚进入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小吴告诉《经济》记者,现在她的工资只能勉强付房租,生活上还需要靠在老家的父母支持。至于将来如何为父母养老,她坦言目前还无暇考虑这个问题。另外一位私企高管王先生则表示十分希望把年事已高的父母从老家接来北京赡养,但父母怕麻烦他与儿媳,也怕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生活,一直不肯答应。而王先生工作十分繁忙,还要照顾自己的家庭,明知父母身体不好,也抽不出时间回去探望。他有过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的想法,但不敢提出来,在老家,这是很“不孝”的表现。
  这些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姚远认为,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显示出了社会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性与必然性,但实际上现在又很难对社会争办的养老院作出价值判断。姚远告诉记者,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既是老年人的需求,也更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根本上,我国的养老体制改革还要继续扩大覆盖面。但要实现这个目标,现实困难重重。伍海霞告诉记者,要深化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需要采取措施解决历史债务,对个人账户进行必要的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只有在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城乡养老保障的待遇差距,才有可能打造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此外,现在城镇养老所面临的不只是老人赡养的问题,还有老人精神陪伴的难题。伍海霞说:“就我们研究发现,目前城镇老年人‘衣’、‘食’等基本生存层次的养老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但在精神慰藉(情感支持、子女常探望等)、宜居环境(生活环境、居住地生活设施等环境要求)、权益保障(人身、财产、住房、婚姻等权益)等方面更高层次的需求难以普遍满足。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让老年人有尊严地活着仍任重道远,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去实现。”伍海霞还向记者重点介绍了日本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欧洲国家的“居家护理政策”、美国的“倒按揭”模式等成功案例。
  姚远认为,一个国家的养老体系建设需要遵循国情。我国在进行养老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从需求导向、制度建设、指标管理、人性化原则、福利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等多个方面考量制定政策。
  养老产业蓄势待发
  如果社会化养老是最终趋势,那么养老产业必然潜力巨大。伍海霞告诉记者,现在的养老产业涉及面很广,包括金融保险业、医疗、卫生、保健、护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等。总体上,养老产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住院“一床难求”、养老院“一室难求”、找保姆“一员难求”是常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产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养老产业中,“养老地产”就是一个相对热门的话题与投资项目,许多企业正在或者正准备投资大城市中的相关项目。记者就养老地产相关问题致电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社会事业投资促进中心张永平主任。张永平告诉记者,现在政府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市民需要排长队等待安排。养老地产的发展除了会为老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体现社会价值,也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但他也提出意见,由于地贵、房价高,现有的养老地产项目大多目标定位于高端人群,普通百姓几乎不可能去享用这些“养老房”与相关设施。大量老人聚集在城市中心的老旧小区,设施落后,空气质量差,不利于养老;而在市中心工作的年轻人却不得不在郊区居住,每天往返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这一现象表现出现在地产明显分配不均衡、不合理。如果养老地产能够取得健康长足的发展,城市老年与青年人口得到合理的分流,那么交通问题将得到极大改善。另外,养老地产的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也有莫大作用,郊区经济发展也能带动“卫星城”的建立。
  机遇与挑战并存,养老产业的发展现在也得到国家的支持,有一些优惠政策。但在张永平看来,这些政策远远不够。如果国家能够给予更多的扶持,使项目拿地价更便宜,那么养老地产项目也能惠及更多人群,吸引更多城市中心老年人群聚集,而聚集养老也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伍海霞认为,政府除了必要的扶持,还应该对养老产业进行规划和指导,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规范市场与行业运行标准,引导养老产业的长足健康发展。让产业普及,使养老不再“特权化”,是社会化养老将要迈出的关键一步。
  养老本来不是“债”,是国家、企业、家庭、个人应尽的义务。但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这项债务不得不被提出来进行严肃讨论。当下我国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就政策体制本身与显露出的表面现象来看,养老体制改革就已经刻不容缓。给老人春暖花开的生活,是国家与社会各界对长者应负的责任,也是给当代年轻人最好的承诺。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温家宝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的第一条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地方企业,都已强烈意识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迫切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该朝什么方向怎么转?如何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经济》记者为此专访国家
期刊
在北京南锣鼓巷中段路东,有一个保存完好的老当铺门脸——万庆当铺,于1913年成立,当时它的主要客户是南锣鼓巷东西两侧胡同里住着的17位清末的达官显贵。而100年后的今天,典当行业已从昔日服务个人家庭的“当铺”发展成了为私营企业等提供融资服务的专业融资平台,集寄存、鉴定、短期贷款于一身。  开着上百万的豪车去典当行抵押上千万的房,2013年春节前后,很多面临资金周转压力的中小企业主奔走在寻钱的路上。
期刊
绿色投资、健康投资,10万元的小额资金就可以办到。有10万元人民币可以流转的投资者,不妨将目光投向农村,找到合适的一亩三分田,播种一些不打农药的蔬菜、瓜果,不仅有获利空间,也是对自身健康的一种投资。  提及家庭农场,你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这样的景象:在美国西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抽着雪茄的农场主操持着现代化的机械,管理着近百亩的庄园?又或者,一提到“农场”二字,你想到的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然而,现在
期刊
融资融券细则不断完善,继2012年8月份推出转融资之后,转融券业务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转融券业务的推出,使得融资融券业务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期间不断放大的成交额就是最好的证明。做空,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将越来越成熟。  继转融资之后,转融券业务试点也于2013年2月28日推出,A股市场的做空交易进一步成熟和完善。转融券的推出,将有望扩大券源规模,并促进各大券商向“中介”角色的转型。然而很多投资者
期刊
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个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群体:一年365天,他们多数时间都是在等待中度过;“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子女的陪伴,高楼大厦也只不过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山珍海味也只不过是食不知味的残羹冷炙——他们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已成为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著名人口学家邬沧萍提出,一般是
期刊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大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可持续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如何实施科技创新?怎样为现代农业提供
期刊
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相比,经济学中成功的女性很少,在中国,女性经济学者尤其屈指可数。《经济》这期展现这样一位女性经济学家:经历上山下乡,当过农民、工人、学者,她的人生过程折射出中国发生的变化;从德国获得经济学博士归来,她不走“热门”路,却一直关注收入分配、乡村发展和贫困等“边缘问题”;每年下乡调研,足迹遍及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七八月的酷暑,年过六旬的她还带队完成了无锡、上海、大连、沈阳的社保调
期刊
城管与小贩不断引起人们的热议,既有城管打伤甚至打死小商小贩的问题,也有小商小贩打伤甚至打死城管的,以至于有的地方在探索城管执法时,出现了微笑执法、站队执法、唱歌执法等各种吸引眼球的做法。既有谴责城管的,也有谴责小贩的,二者似乎成为永远也解不开的结。那么城管究竟该怎样管,小贩该怎样合法经营,二者该如何相处,在此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要解开城管与小贩的矛盾,首先要搞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从城管角度而
期刊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城市的发展方式、管理能力、信息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水平。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应运而生。2013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出台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技术指南》,目前,已有太原、广州、徐州、临沂、郑州、重庆、武汉、无锡、淄博共9个城市被列入试点计划,并初步完成了项目设计书,设计论证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也正
期刊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更关系着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经济转型。《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针对这组数据及日前媒体的相关报道,教育部近日对“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进行了驳斥,称今年学生就业形势与往年比持平,就业形势总体保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