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突飞猛进,云计算、云服务、互联网、移动图书馆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为图书馆服务带来深刻变化。对此,我们一方面要从技术角度予以关注,另一方面要从人文理念的角度加以关注。从人文理念看,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真正彰显和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文理念,这是现代图书馆较之传统图书馆最本质的变化。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技术 以人为本
早在1994年,新加坡就在一份文件中提到了图书馆“范式演变”的7个方面:①从图书的保管者到服务本位的信息提供者;②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③从本馆收藏到无边界图书馆;④从“我们到图书馆去”到“图书馆来到我们中间”;⑤从按时提供到及时提供;⑥从馆内处理到外包处理;⑦从区域服务到国际服务[1]。这描绘出了图书馆发展的前景和基本路径,至今仍未过时,近些年图书馆的发展现实也正表明了这几个方面的展现和具化、深化。概括地说,这些变化的核心就是图书馆要以人为本以及如何做到和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理念、是目的,如何做到就是方法、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交织在一起。吴建中先生也在上世纪90年代较早提出图书馆重心转移的问题,即工作重心由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业务重心由第二线向第一线转移,服务重心由一般服务向参考服务转移[1]。不难看出,这三个重心从根本上说还是“人本位”的问题。传统图书馆一直是以书为本位,认识到应该以人(读者)而不是以书为本位,这是一个观念上的根本转变,体现了图书馆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这一意义和价值的真正实现,又不纯粹是观念领域里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来推动的。基于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带来重大影响,使得图书馆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本质则是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内容。
1 高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从电脑网络产生并应用到图书馆领域以来,信息技术不断推动图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不断提升图书馆信息处理能力和服务效率,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国家也非常重视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十一五”期间,就有一批涉及信息技术的大型项目,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简称CADLIS)、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2]。此外还有一些各地方图书馆涌现的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显示出图书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新一轮大发展的前夜。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阅读等新技术有可能再一次深刻改变世界信息传播的基本格局,改变社会信息服务的原有模式[2]。让我们来看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图书馆这样的新技术、新服务是如何将以人为本推向极致的。
1.1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机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通过云计算提供服务能力的服务称为云服务[3]。云计算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李开复,2008)。美国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咨询的著名机构Gartner在其发布的2010年IT行业十大战略技术报告中,将云计算列在首位,认为云计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处于图书馆的数字化战略体系的前列[4]。我国正加大推进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力度。2010年10月,工信部与发改委正式发文,拟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提出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加强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强云计算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有关安全管理规范的研究制定[2]。
云计算、云服务使图书馆服务不受空间限制,为图书馆资源共享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利于图书馆的整合集群和协同管理,进一步促进泛在、便捷和跨越时空的读者服务,实现人们所追求的书人相联、人人相联的新型图书馆。云计算技术支撑下的云图书馆通过互联网把分散的图书馆设备、资源、数据等与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大型的存在于网络的数据库,向广大用户提供统一界面的新型图书馆服务[5]。
1.2 物联网技术
所谓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联的互联网”。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器与互联网相衔接,进行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5]。物联网被称为影响图书馆的第四代技术,它是云图书馆应用的高级阶段。物联网和云计算相互结合,能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无时不有、无所不含的信息空间,实现泛在图书馆的构建,为读者和用户带来全新的服务,同时也更有利于馆际的协作和整合,实现多馆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自由存取才有了极大可能。而自由存取对于读者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馆长史蒂尔曾引用科幻小说家史特林的话说,“信息不是数据,而是‘注意’(attention)。不出几年,你就可以把整个国会图书馆装在你的口袋里。但你不可能通读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也许在调出它的百分之一中的十分之一之前,你已经见上帝了。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能调出你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是真正的信息经济学的开端。问题不在于谁拥有图书,谁出版图书,关键在于存取。进一步说,还不在于存取本身,而在于告诉你如何去存取的指引系统。”[1]
1.3 移动图书馆
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美国有超过44%的大学图书馆和34%的公共图书馆都为用户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未提供移动服务的图书馆中,有40%的图书馆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推出[6]。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泛在图书馆服务和对用户提供进一步个性化服务方面大有作为。目前我国在移动图书馆建设和服务方面主要是通过技术调整将图书馆服务内容与已广泛使用的手持移动设备充分结合。2011年7月推出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18亿,占到总体网民总数的66.5%,移动互联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另据预测,2013年,世界范围内手机等移动设备将超过PC机,称为最通用的网络访问工具。这样,移动图书馆产生的景象便是不仅让“图书馆来到我们中间”,而且是先让我们个人随时将图书馆携带在身上,这种景象将会越来越普遍和常态化。这无疑是读者的福音。 2 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图书馆应“以人为本”
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尽管新技术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应用层面,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或达到理想状态,但其给图书馆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方式上的变化是深刻的、巨大的。这种变化最终是体现和落实到“人本位”上来。在信息技术浪潮面前,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面前,图书馆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和适应新信息技术,适应新信息技术给图书馆员提出的新要求,从而达到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目的,也更好体现图书馆自身存在的价值。
首先,就信息资源管理者而言,图书馆员不再是对传统馆藏文献进行组织整理,更需要对大量的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利用电脑对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即此一点,也就超出了传统的借书还书的简单工作。当然,现在是传统图书馆与现代数字图书馆并存,其服务方式也是新旧并存,传统的业务和手段也还是需要的,但新技术新方法毕竟渐成主流,其地位更为重要和核心。在此情况下,认识信息和知识的特征、结构及载体的知识素养,搜集、整理、组织、保存、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这是图书馆员最先要具备的素质。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未来图书馆员应该是搜集、分析和评价知识的工作者”。而单个图书馆的文献馆藏、信息搜集和提供总是有限的,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高新信息技术能够使图书馆走整体发展的道路,实现资源共享、馆际互有互借,对用户来说无论在节约时间上还是提供的信息量、知识量上,都是过去无法相比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在以人为本的服务道路上迈向更高层次的服务,即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提供文献和信息服务出现了从“藏”到“用”的转换,这是从“书本位”到“人本位”转换的一个重要表现。
读者的需求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有的只是满足于一般的数目检索和书刊浏览,有的则是为进行某项专题的研究而求助于图书馆。对于研究型需求的读者,仅限于一般的数目检索和浏览是远远不够的,这时他们更多的是注重内容的存取,如全文检索等;同时也需要图书馆能提供专题性、针对性、深入性的信息和知识服务。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和读者需求也是一对互相影响的关联体,在这对关系中,处于能解决问题地位的还是信息技术。一般可以把图书馆读者服务分为阅览借阅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赵红在《国家图书馆知识服务》一文中将参考咨询服务分为三个层次: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都有较高知识含量,当然知识服务含量更高。这是现代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高要求,也是对馆员的高要求,这种高要求也只有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实现。
再次,新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可以使图书馆更好地迎合网络环境下人们主要是年轻人阅读习惯的变化,即喜欢在网上获取信息和知识这一特点,通过网络向读者推送图书馆服务,构建泛在的知识环境。根据一些对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学生业余上网的时间远超过传统阅读的时间。陆波对中国美术学院大学生调查显示,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的占60%以上,每学期读书1~3本的占65%,0本的占6%左右。而每天上网超1小时的占70%以上。梁春芳对浙江大学等16所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调查显示,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的占81.7%。余浩明对中山大学等10所高校学生调查,显示76%的学生课余用于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这些反映了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科院校的学生,上网成为他们课外时间的主要活动。上网是大学生打发课余时间的常用方法,网络多功能优势使他们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对纸介质阅读需求的减少[7]。而随着移动虚拟图书馆的到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和知识,满足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方便、快捷,将来读者只要一部手机就能将图书馆搬回家和带在身上,不受时空的限制;反过来,图书馆也就会时时、处处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同样不受时空限制,凸显了高新信息技术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高效能。
最后还要一提的是,由于“云服务平台”有助于构建分布式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将分布在互联网中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可控的自适应的新型服务体系,通过对各种服务进行动态管理和分配,满足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数字图书馆需求,支持馆际透明的协作和服务获取,支持多馆资源的共建和共享[8],从而促成图书馆向合多为一、整体共享、无边界的虚拟图书馆中心迈进,这无疑将提升软硬件条件不佳的中小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从而让更广大的读者、特别是落后地区的读者受惠。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以书为本位的环境下,虽然也讲为读者服务,而那主要是在借借还还等环节中尽量服务周到而已,侧重于主观态度,客观上无法解决读者多方面的尤其是高层次的需求。而现代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图书馆则侧重于为用户解决问题,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全方位、个性化的信息和知识的服务。因此,高新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彰显和最大程度上的实现,以人为本也就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和根本目的,这是我们在谈论图书馆信息技术发展时首先要认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建中.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思考[M].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 范并思.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思考[J]. 图书馆建设,2011(10):12-16.
[3] 吴广印.基于“云服务”架构的国家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2(3):1-6.
[4] 秦晓珠,张兴旺, 李晨晖.移动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3).
[5] 王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图书馆”架构与思考[J].图书馆学情报学, 2012(2):87-90,95.
[6] 方胜华,李书宁. 走向移动互联时代的图书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 2012(23): 72-76.
[7] 陆波.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干预[J].图书馆杂志, 2012(3).
[8] 王文清,陈凌.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模型[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4): 13-18,35.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技术 以人为本
早在1994年,新加坡就在一份文件中提到了图书馆“范式演变”的7个方面:①从图书的保管者到服务本位的信息提供者;②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③从本馆收藏到无边界图书馆;④从“我们到图书馆去”到“图书馆来到我们中间”;⑤从按时提供到及时提供;⑥从馆内处理到外包处理;⑦从区域服务到国际服务[1]。这描绘出了图书馆发展的前景和基本路径,至今仍未过时,近些年图书馆的发展现实也正表明了这几个方面的展现和具化、深化。概括地说,这些变化的核心就是图书馆要以人为本以及如何做到和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理念、是目的,如何做到就是方法、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交织在一起。吴建中先生也在上世纪90年代较早提出图书馆重心转移的问题,即工作重心由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业务重心由第二线向第一线转移,服务重心由一般服务向参考服务转移[1]。不难看出,这三个重心从根本上说还是“人本位”的问题。传统图书馆一直是以书为本位,认识到应该以人(读者)而不是以书为本位,这是一个观念上的根本转变,体现了图书馆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这一意义和价值的真正实现,又不纯粹是观念领域里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来推动的。基于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带来重大影响,使得图书馆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本质则是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内容。
1 高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从电脑网络产生并应用到图书馆领域以来,信息技术不断推动图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不断提升图书馆信息处理能力和服务效率,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国家也非常重视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十一五”期间,就有一批涉及信息技术的大型项目,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简称CADLIS)、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2]。此外还有一些各地方图书馆涌现的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显示出图书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新一轮大发展的前夜。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阅读等新技术有可能再一次深刻改变世界信息传播的基本格局,改变社会信息服务的原有模式[2]。让我们来看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图书馆这样的新技术、新服务是如何将以人为本推向极致的。
1.1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机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通过云计算提供服务能力的服务称为云服务[3]。云计算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李开复,2008)。美国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咨询的著名机构Gartner在其发布的2010年IT行业十大战略技术报告中,将云计算列在首位,认为云计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处于图书馆的数字化战略体系的前列[4]。我国正加大推进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力度。2010年10月,工信部与发改委正式发文,拟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提出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面向全国开展相关服务,加强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强云计算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有关安全管理规范的研究制定[2]。
云计算、云服务使图书馆服务不受空间限制,为图书馆资源共享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利于图书馆的整合集群和协同管理,进一步促进泛在、便捷和跨越时空的读者服务,实现人们所追求的书人相联、人人相联的新型图书馆。云计算技术支撑下的云图书馆通过互联网把分散的图书馆设备、资源、数据等与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大型的存在于网络的数据库,向广大用户提供统一界面的新型图书馆服务[5]。
1.2 物联网技术
所谓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联的互联网”。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器与互联网相衔接,进行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5]。物联网被称为影响图书馆的第四代技术,它是云图书馆应用的高级阶段。物联网和云计算相互结合,能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无时不有、无所不含的信息空间,实现泛在图书馆的构建,为读者和用户带来全新的服务,同时也更有利于馆际的协作和整合,实现多馆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自由存取才有了极大可能。而自由存取对于读者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馆长史蒂尔曾引用科幻小说家史特林的话说,“信息不是数据,而是‘注意’(attention)。不出几年,你就可以把整个国会图书馆装在你的口袋里。但你不可能通读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也许在调出它的百分之一中的十分之一之前,你已经见上帝了。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能调出你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是真正的信息经济学的开端。问题不在于谁拥有图书,谁出版图书,关键在于存取。进一步说,还不在于存取本身,而在于告诉你如何去存取的指引系统。”[1]
1.3 移动图书馆
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美国有超过44%的大学图书馆和34%的公共图书馆都为用户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未提供移动服务的图书馆中,有40%的图书馆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推出[6]。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泛在图书馆服务和对用户提供进一步个性化服务方面大有作为。目前我国在移动图书馆建设和服务方面主要是通过技术调整将图书馆服务内容与已广泛使用的手持移动设备充分结合。2011年7月推出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18亿,占到总体网民总数的66.5%,移动互联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另据预测,2013年,世界范围内手机等移动设备将超过PC机,称为最通用的网络访问工具。这样,移动图书馆产生的景象便是不仅让“图书馆来到我们中间”,而且是先让我们个人随时将图书馆携带在身上,这种景象将会越来越普遍和常态化。这无疑是读者的福音。 2 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图书馆应“以人为本”
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尽管新技术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应用层面,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或达到理想状态,但其给图书馆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方式上的变化是深刻的、巨大的。这种变化最终是体现和落实到“人本位”上来。在信息技术浪潮面前,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面前,图书馆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和适应新信息技术,适应新信息技术给图书馆员提出的新要求,从而达到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目的,也更好体现图书馆自身存在的价值。
首先,就信息资源管理者而言,图书馆员不再是对传统馆藏文献进行组织整理,更需要对大量的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利用电脑对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即此一点,也就超出了传统的借书还书的简单工作。当然,现在是传统图书馆与现代数字图书馆并存,其服务方式也是新旧并存,传统的业务和手段也还是需要的,但新技术新方法毕竟渐成主流,其地位更为重要和核心。在此情况下,认识信息和知识的特征、结构及载体的知识素养,搜集、整理、组织、保存、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这是图书馆员最先要具备的素质。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未来图书馆员应该是搜集、分析和评价知识的工作者”。而单个图书馆的文献馆藏、信息搜集和提供总是有限的,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高新信息技术能够使图书馆走整体发展的道路,实现资源共享、馆际互有互借,对用户来说无论在节约时间上还是提供的信息量、知识量上,都是过去无法相比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在以人为本的服务道路上迈向更高层次的服务,即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提供文献和信息服务出现了从“藏”到“用”的转换,这是从“书本位”到“人本位”转换的一个重要表现。
读者的需求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有的只是满足于一般的数目检索和书刊浏览,有的则是为进行某项专题的研究而求助于图书馆。对于研究型需求的读者,仅限于一般的数目检索和浏览是远远不够的,这时他们更多的是注重内容的存取,如全文检索等;同时也需要图书馆能提供专题性、针对性、深入性的信息和知识服务。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和读者需求也是一对互相影响的关联体,在这对关系中,处于能解决问题地位的还是信息技术。一般可以把图书馆读者服务分为阅览借阅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赵红在《国家图书馆知识服务》一文中将参考咨询服务分为三个层次: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都有较高知识含量,当然知识服务含量更高。这是现代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高要求,也是对馆员的高要求,这种高要求也只有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实现。
再次,新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可以使图书馆更好地迎合网络环境下人们主要是年轻人阅读习惯的变化,即喜欢在网上获取信息和知识这一特点,通过网络向读者推送图书馆服务,构建泛在的知识环境。根据一些对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学生业余上网的时间远超过传统阅读的时间。陆波对中国美术学院大学生调查显示,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的占60%以上,每学期读书1~3本的占65%,0本的占6%左右。而每天上网超1小时的占70%以上。梁春芳对浙江大学等16所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调查显示,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的占81.7%。余浩明对中山大学等10所高校学生调查,显示76%的学生课余用于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这些反映了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科院校的学生,上网成为他们课外时间的主要活动。上网是大学生打发课余时间的常用方法,网络多功能优势使他们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对纸介质阅读需求的减少[7]。而随着移动虚拟图书馆的到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和知识,满足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方便、快捷,将来读者只要一部手机就能将图书馆搬回家和带在身上,不受时空的限制;反过来,图书馆也就会时时、处处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同样不受时空限制,凸显了高新信息技术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高效能。
最后还要一提的是,由于“云服务平台”有助于构建分布式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将分布在互联网中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可控的自适应的新型服务体系,通过对各种服务进行动态管理和分配,满足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数字图书馆需求,支持馆际透明的协作和服务获取,支持多馆资源的共建和共享[8],从而促成图书馆向合多为一、整体共享、无边界的虚拟图书馆中心迈进,这无疑将提升软硬件条件不佳的中小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从而让更广大的读者、特别是落后地区的读者受惠。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以书为本位的环境下,虽然也讲为读者服务,而那主要是在借借还还等环节中尽量服务周到而已,侧重于主观态度,客观上无法解决读者多方面的尤其是高层次的需求。而现代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图书馆则侧重于为用户解决问题,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全方位、个性化的信息和知识的服务。因此,高新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彰显和最大程度上的实现,以人为本也就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和根本目的,这是我们在谈论图书馆信息技术发展时首先要认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建中.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思考[M].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 范并思.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思考[J]. 图书馆建设,2011(10):12-16.
[3] 吴广印.基于“云服务”架构的国家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2(3):1-6.
[4] 秦晓珠,张兴旺, 李晨晖.移动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3).
[5] 王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图书馆”架构与思考[J].图书馆学情报学, 2012(2):87-90,95.
[6] 方胜华,李书宁. 走向移动互联时代的图书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 2012(23): 72-76.
[7] 陆波.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干预[J].图书馆杂志, 2012(3).
[8] 王文清,陈凌.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模型[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4): 13-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