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下得如何,还是让别人来评吧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一结束,浙江省的各种媒体就对高考试题作了评论,其中对语文试题好评如潮,概括起来无非是稳中有变、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人文几点。正奇怪那位专家有如此快的出手,后来一打听,原先是命题组自己的解读,不禁哑然失笑:一只母鸡下了蛋,不等他人先说,先呱呱大叫:我的蛋下得很大,很好,很有特点。这倒好,先让满世界都知道,这是一个好蛋,等人家反应过来,再想说几句时,别人已听不进去了——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先入为主。强加给人第一印象,先封了别人的口,这一招不算不妙。
  但我还是想说几句。
  不错,命题组提到的四个方面,的确是今年命题的亮点,但是,语文试题的错误[注:考场试题全部上收,语文老师监考回避,笔者所举的例子以浙江省招生办下发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为准]——有些本不该发生的低级错误——仍然有很多。下面笔者不揣浅陋,试着分析。
  
  一、超出考纲
  
  主要有两题。一是成语俗语题。对于成语(俗语),考纲的要求是考查常见的成语、俗语、熟语、谚语,从浙江卷选的四个词语看,“推波助澜”很常见,“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与“遇人不淑”较为常见,但对于“马尾巴串豆腐”,据了解,大多数考生没见过。二是默写题。对此考点,考纲的表述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里“常见的”指的是日常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还有是课外的句子,这些句子要求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浙江卷今年出的默写题全在课内,但问题出在“夙兴夜寐,靡室劳矣”一句上,这一句的正确句子应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糜有朝矣”,出自《诗经·卫风·氓》第五章。而教材课后的要求是背诵《诗经·卫风·氓》前两章,这两句显然没要求背诵。再从“名句”的界定看,这两句显然不是名句,这确实为难考生了。
  
  二、概念不清
  
  主要有两题。
  一是诗歌题,其第二小题是这样设置的: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先不说语言特色,单说其表现手法,其答案是这样拟的: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什么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上来说,指的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手法,首先语言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类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记叙类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虚实结合等;议论类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从狭义上来说,表现手法专指写作手法,有联想、想象、类比、渲染、对比、反衬、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相生、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等等。
  对照答案,我们发现,上述答案除了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算得上表现手法,对吴诗与赵曲的分析根本算不上表现手法,显然,命题者将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混为一谈了。
  二是现代文大阅读的最后一题。其题目表述如下: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该题提供的答案如下:①照应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递进句式的运用,表达出思想探索的艰难。②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结合,令人回味。③突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
  何为赏析?“赏”为欣赏,“析”为分析。“赏”侧重于读者的初步的感觉活动,即在阅读中渗透进读者的主体意识和情感体验,在对形象与意境的感受、想象、体验和品味中获得审美享受;“析”则还要在赏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作用。显然,答案没有提到内容,只有“析”,没有“赏”,仅说到了一部分。显然,这又是命题者将赏析单纯理解为效果作用了。
  
  三、计分含糊
  
  也包括两方面。
  一是上面提到诗歌鉴赏第二小题,按题目的设置,答案包含九点:即三首诗都要说一下三方面内容:表现手法、语言特色及表现效果。而这一题的分值是4分,阅卷时该如何计算分值,到时候恐怕又是一笔糊涂账,阅卷老师的随意性过大。
  二是现代文阅读的最后两题。前面一题要求考生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答案从两方面说的,两方面都包括了技巧与作用,即答案共四点采分点,而分值是5分,这计分怎能做到合理,恐怕对一部分考生很不公平。后面一题的赏析性文字,分值7分,提供的要点是三点,不知又该怎样算分?
  由此看来,浙江这次的语文命题很多细节不严密,还值得推敲一番。在校对方面上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作者通联:浙江临海台州中学]
其他文献
当代中学生在审美能力、审美品位和审美追求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些浸泡在电视、网络情境中,吃着肯德基、麦当劳长大的青少年,他们中的许多人常常拒绝传统,追求时尚,观念功利,情感冷漠。他们中的很多人习惯于读图听碟,游走于短信网文,对文学的经典斜目以视,对文化大师敬而远之,常以另类自喜,以愤青自居,视纯真为傻,看严肃为呆。对文学、对语文的兴趣已经近乎漠然,或许因为高考,才把他们留在了高中语文的课堂里。如何让
本栏主持:王荣生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一)  【评议论文】何永生《语文教科书频动及争议背后的制度与课程观透视》,原载《中学语文》2005年第12期。  【原文提要】本文是一篇试图从理论层面揭示语文试验教材选文变化现象的分析文章。它从教科书制度和课程理念两方面分析选文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教科书制度方面,作者认为我国教科书制度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甚至部分辅以“自由制”的变化是导致
《昆明的雨》是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选文,和以往教材不同,本单元所选散文类型多樣,或写景抒情,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这些散文,反复品味、欣赏语言,领会作者的情思,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
中国古代有着源远流长的“隐逸”文化传统,在先秦儒家那里,所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道家则主张清净无为,一切顺应自然,“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于私。”(《庄子·应帝王》)。这里的“游心”就是使自己的精神处于淡然无为的状态,顺其自然,是一种由遮蔽走向澄明的过程,也是一种真正的精神自由。   苏轼谪居黄州,道家消极遁世的处世哲学渐渐在他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他在给苏辙的
对照2007考试大纲,梳理、探索2007年不同地域,尤其是对新课程区和非新课程区同一类型试题的比较,了解这类试题的设计思路,探索命题趋势,对即将进入新课程和已经使用新教材两年的省区很有必要。本文选择湖北和广东两省试卷的现代文大阅读题试做比较分析。  先比较一下《考试大纲》里的要求,最明显的区别有两点:新课程区的能力多了一个“探究”层级,要求学生“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另外,新课程区的现代
当重新读了30年前叶老给《中学语文》复刊的题词后,我认识到,一堂好课应该从发展性上进行观察思考,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把握发展性、落实发展性含义上的功夫。  叶老的题词是一直被《中学语文》杂志放在封面作为阅读杂志的固定导语。我想,这样做,既是《中学语文》对阅读该刊的教师的提醒与忠告,也是《中学语文》指导中学语文教学与办好语文刊物的初衷。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不是要割断历史,割断传统,而是要更好地发现
文言文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更是历来语文教材的重要选文形式。文言文教学之于语文课程的价值不必多言,但如何将其中的教学价值有效地传递出来却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没有良好的方法和策略,进而导致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言堂”“串讲式”的弊病,并且这种现象很普遍。为此,本文拟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教学为例,从“提问”与“对话”良善发展的角度展开对文言文教学“
[命题解说]  “赏评题”是近年高考中新出现的题型,这是为考题型中的一大类,包括以下的鉴赏分析,人事评介说明、以及根据诗文名句的鉴赏导引出具有创新理解的作文。最有代表性的题型是湖南卷中的“文章赏析”,能力考查层级为E级,基本内容包括《考试大纲》中的: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该考题弥合了长期存在的读写考查的分离,把阅读、鉴赏和写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依据文本解读的概念,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获得学科教学所期望的阅读或者写作的经验。也就是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文本解读行为,最终指向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文本意义的发现,从而习得相应的语用经验。以下,我就以苏洵《六国论》教学为例,谈我对文本情境、路径与语言结构的理解。   第一,文本解读要认真研读课标   一切语文教学的起点或者说教学设计的起步,都是基于课程标
〔案例回放〕  今天,我拿着一叠作文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课堂。好不容易从虚情假意、胡编乱造的作文中找出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范文———《那一次,我笑了》。  在读范文之前,我再次重申了本次作文的要求,并对“真情实感”这一点作了特别强调。我本以为读完文章后,学生会举出一系列值得借鉴之处,能对自己的文章作出反思。谁知一个出其不意、始料不及的声音在班中响起——她的文章是假的,缺少真情实感。面对这样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