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何以为“剩余之人”?——由乔蒂·狄恩《共产主义地平线》引起的思考

来源 :东南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4788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恩在《共产主义地平线》中把批判的靶子指向交往资本主义,推出了新共产主义观念,塑造了作为共产主义政治主体的"剩余之人",并以此对抗资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概念的一种当代阐释."剩余之人"是被当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化的人,是被资本筛选、挤压到边缘的"大众",是极度包容性的概念.但是,作为共产主义的托举者,"剩余之人"已经不再是马克思存在论意义上的历史性概念,也不再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工人阶级,而是发生了"从抽象到具象""从无产到无分""从革命到分裂""从雇工到诸众"的转变.这种转变改换了无产阶级的存在场域、内在本质、革命特性和身份标识,使之变成"群氓"式的大而全概念,沦为消解共产主义运动的"伪主体".实际上,在数字化时代,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依然存在,作为"人格化的劳动",无产阶级不仅在场,而且还面临从"身体从属"到"生命从属"的命运.因此,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托起智能时代共产主义的曙光.
其他文献
通说将金融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之间的关系界定为法条竞合.法条竞合论以金融诈骗罪将财产权作为保护法益为前提,但财产权在金融诈骗罪中的理想定位应为附随法益,法条竞合论不应被坚持.两罪想象竞合论以普通诈骗罪来评价金融诈骗行为导致的财产损失,实际上是将本该予以降格保护的财产权进行了强化保护,导致其在两罪关系的判断上也存有疑问.互斥论是两罪关系的应然逻辑.互斥论相比于法条竞合论具有更强的理论优势,也不存在想象竞合论认为的处罚漏洞问题.
传统科学哲学认为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不能产生规范性,而研究科学理解的理论采用的是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因而研究科学理解的理论被质疑不能为科学理解提供规范.研究科学理解的理论分为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以知识和科学说明为基础为科学理解提供规范性,但这种奠基于逻辑必然性和先验必然性之上的规范性,怎样与科学理解的语用性相融合成为第一条路径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第二条路径统称为语境理论,费耶的“组织观”排斥所有的规范性,但却暗含融贯性,而融贯性体现对规范的需求.雷格的语境理论放弃了传统科学哲学认可的规范,追求的是语境规范性.雷格
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政府治理理念创新带来的政府治理现代化,对于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人民政府、廉洁政府和生态政府等重要政府治理理念和措施,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推进和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直觉”是英文单词“intuition”的汉译,但是这一汉译并非完全的等值翻译,它只是在传达“intuition”部分内涵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直觉思维特征的一种跨文化表达.朱谦之和朱光潜等将中国的情感论渗透进“直觉”概念的意义结构之中,使之逐渐演变为中国现代文艺美学与文学批评中的确定话语概念.“直觉”在中国现代哲学与文艺美学中的跨文化阐释,是一个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古今中西思想文化交融的过程,它不仅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文艺美学与文学批评话语的现代转型,也印证了中国传统学术与西方思想互相阐发的可能.
发展主义或维稳管控等单一理论视角难以完整勾勒出地方政府的行动轮廓,包括它在激励与风险之间或多重风险之间的考量与选择.对于云港街道“北五村”赋能型开发历程的观察发现:在面对多重风险叠加的发展任务时,地方政府的发展逻辑由“先发展后维稳”调适为“可控型发展”,通过事先转化、过程控制、事中规避与技术化治理等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确定性,逼近任务目标.社会风险的建构性特征为地方政府的可控型发展提供了能动空间和策略生成机制,地方政府应基于风险议题的可塑性和风险应对的紧迫性这两个维度开展理性研判、分配注意力并相机选择防控
以我国2016-2019年度开展精准扶贫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ACW模型、Heckman两步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企业精准扶贫力度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产权性质、债务规模、市场化程度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开展精准扶贫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而且扶贫力度越大,缓解程度越高,尤其对于非国有、资产负债率高、发达地区的企业,精准扶贫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明显.上市公司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扶贫脱贫与乡村振兴工作,履行社会责任,建立精准扶贫奖惩机制和企业扶贫披露机制.
课程建设一直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议题.把握职业教育课程发展与课程研究的趋势,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行动,促进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取向是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者综合运用哲学、心理学以及有关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观点形成的对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总体认识和把握,是开展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方向指引.基于价值论视角,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取向的发展,发现其背后有明显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变迁线索:早期的知识发展取向反映了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盲从普通教育所追求知识传授的教育价
无论是将"自由自觉的活动"看作"人的类特性",还是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本质",抑或将"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作为"人和动物区别"的标志,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都包含了深刻的交互主体性意蕴.从哲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透视来看,交互主体性代替孤立主体性是时代必然和大势所趋,作为孤立主体性外在体现的单边主义也终将被象征交互主体性自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扬弃.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命运与共的思想认识筑牢交互主体性的观念基础;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互利共赢的实践追求铺就交互主体性的现实道路.随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的孕育地和发源地.习近平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中,福建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路,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使得福建在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马克思生活观从现实的人、现实生活的角度,对旧生活观进行了历史的、具体的批判,开启了生活观的科学革命,使生活观实现了从思想世界到现实世界、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从被动生活到主动生活的转变.马克思生活观肯定了历史主体与生活主体的一致性,揭示了无产阶级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真正创造者的历史使命,唤起了无产阶级对生活命运的觉悟、信心和勇气,指引无产阶级找到创造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着眼于创造科学形态的生活样态,马克思生活观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空想层面与科学层面、个体层面和共同体层面等维度,实现了对人类生活梦想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