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教师与学生、课堂情境和教学内容、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和谐;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要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问题的关键是和谐,它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课堂情境和教学内容、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等多种关系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一、 教师和学生的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双方机智之光的闪耀,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师生之间,心有灵犀;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心心相印。课堂教学的大忌是“隔”。所谓隔,一是隔心。师生之间,各思其事,心不能“领”,神不能“会”;二是隔情。师生虽心系同处,但情感不通,教师悲之欲泣,学生无动于衷;教师慷慨激昂,学生漠然旁观;三是隔智。教师以为易如反掌,学生视之难于登天;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如闻天书。无论设计出如何优化的教学方案,一旦陷入“三隔”之境,便使教学走上了绝路,断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由作家独创的,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用这一观点来看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一个美的情境——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智”三方面和学生的投合,使学生进入最佳的主体角色,达到教学双方结合的最佳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诸方面因素的作用,尤其要切实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情况,并在教学操作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整。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三十年前教《孔雀东南飞》,一遍下来,师生一齐泪涟涟。三十年后,尽管他仍是其情哀哀,其声戚戚,学生却无动于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师生之间的和谐,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师生之间在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以及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并尽力缩小这种差异。而缩小差异达到完美境界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入学生的角色考虑问题。于漪老师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时,一学生问道: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这学生一问,其他学生便笑,有的还在嘀咕:“万万就是一亿呗,这还不知道。”那位提问的学生十分尴尬地坐了下去。这时于老师便接着问:万万是一亿,那课文为什么不用“一亿”呢?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一是读起来响亮,二是比亿多。于老师高兴地表扬道:你发现了汉语言的一个规律。(这时那位举手发言的同学面露得意之色,而首先提问的同学头垂在胸前)于老师似乎并没有看到这一切,只见她自然地接着问:可是大家想想: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呢?所有学生都用尊敬的眼光去看那位首先提出问题的同学。于漪老师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反应,时时处处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及时调整师生之间(包括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教学过程始终保持着师生之间的高度和谐。
二、 课堂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
课堂情境是一个难以准确表述的概念,因为它虽可以充分感受却实在难以言传。一般地说,它是教学过程中由教学双方的素养、趣味以及情绪等因素形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调。它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实际上是教学过程中人(教师、学生)和物(教材)的关系。人应当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情境。也就是说,教学情境要和教学内容的文体、情理、语言及风格形成高度的和谐。比如:教学小说的情境应有别于说明文;同是诗词,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和《沁园春·雪》,情境必然有明显的不同;同是朱自清的散文,教学《春》和《背影》情境不能一样;在庄严的情境中去教学幽默的课文,用轻快活泼的情境去教学激情洋溢的课文,都是不合适的。
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能使师生双方都沉浸在一种和教学内容相和谐的氛围,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内容之中,去体验,去领会,去把握,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了知识,开启了智力,陶冶了性情。
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借助语言、音乐、图片、影视等手段创设情境。例如我在教《春》一文时,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我则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串联点化,很快为全文的教学定下了与课文内容极其和谐的基调,整个教学过程便也如同一篇形散神不散、明快清新的散文了。事实证明,这些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是每一堂课都应该也可能做到的。关键是老师要能潜心把握教材,用心去体会,然后把这些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再采用适当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 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和谐
从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来看,语文课堂教学还应当是文和道的和谐统一。
要达到文与道的和谐统一,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和学生实际来定传什么样的“道”,采用什么方式传道。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渗透”的方法。如果教师对文中的“道”——思想内容自己也不以为然,或者存有片面认识,还要去传这个“道”——教育学生,怎么会不勉勉强强?怎么会有好的效果?二要依照课文特点。首先是文体特点。文体不同,文道结合的方式也不一样。小说要抓住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方法,也可抓住环境和情节。散文要抓住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披文入情”,“入情”之时便是受教育之时。诗歌的思想教育则完全可以渗透在朗读欣赏之中。三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比较紧密。但也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在理解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像这样的课文,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一些片面的思想认识,制定思想教育的目标。四要和语文的各种训练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进行语文训练时,通过自己主动的体验和思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做,既具有最佳的“渗透性”,又不破坏教学过程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
关键词:和谐;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要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问题的关键是和谐,它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课堂情境和教学内容、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等多种关系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一、 教师和学生的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双方机智之光的闪耀,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师生之间,心有灵犀;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心心相印。课堂教学的大忌是“隔”。所谓隔,一是隔心。师生之间,各思其事,心不能“领”,神不能“会”;二是隔情。师生虽心系同处,但情感不通,教师悲之欲泣,学生无动于衷;教师慷慨激昂,学生漠然旁观;三是隔智。教师以为易如反掌,学生视之难于登天;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如闻天书。无论设计出如何优化的教学方案,一旦陷入“三隔”之境,便使教学走上了绝路,断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由作家独创的,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用这一观点来看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一个美的情境——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智”三方面和学生的投合,使学生进入最佳的主体角色,达到教学双方结合的最佳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诸方面因素的作用,尤其要切实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情况,并在教学操作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整。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三十年前教《孔雀东南飞》,一遍下来,师生一齐泪涟涟。三十年后,尽管他仍是其情哀哀,其声戚戚,学生却无动于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师生之间的和谐,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师生之间在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以及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并尽力缩小这种差异。而缩小差异达到完美境界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入学生的角色考虑问题。于漪老师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时,一学生问道: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这学生一问,其他学生便笑,有的还在嘀咕:“万万就是一亿呗,这还不知道。”那位提问的学生十分尴尬地坐了下去。这时于老师便接着问:万万是一亿,那课文为什么不用“一亿”呢?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一是读起来响亮,二是比亿多。于老师高兴地表扬道:你发现了汉语言的一个规律。(这时那位举手发言的同学面露得意之色,而首先提问的同学头垂在胸前)于老师似乎并没有看到这一切,只见她自然地接着问:可是大家想想: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呢?所有学生都用尊敬的眼光去看那位首先提出问题的同学。于漪老师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反应,时时处处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及时调整师生之间(包括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教学过程始终保持着师生之间的高度和谐。
二、 课堂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
课堂情境是一个难以准确表述的概念,因为它虽可以充分感受却实在难以言传。一般地说,它是教学过程中由教学双方的素养、趣味以及情绪等因素形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调。它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实际上是教学过程中人(教师、学生)和物(教材)的关系。人应当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情境。也就是说,教学情境要和教学内容的文体、情理、语言及风格形成高度的和谐。比如:教学小说的情境应有别于说明文;同是诗词,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和《沁园春·雪》,情境必然有明显的不同;同是朱自清的散文,教学《春》和《背影》情境不能一样;在庄严的情境中去教学幽默的课文,用轻快活泼的情境去教学激情洋溢的课文,都是不合适的。
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能使师生双方都沉浸在一种和教学内容相和谐的氛围,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内容之中,去体验,去领会,去把握,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了知识,开启了智力,陶冶了性情。
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借助语言、音乐、图片、影视等手段创设情境。例如我在教《春》一文时,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我则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串联点化,很快为全文的教学定下了与课文内容极其和谐的基调,整个教学过程便也如同一篇形散神不散、明快清新的散文了。事实证明,这些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和谐,是每一堂课都应该也可能做到的。关键是老师要能潜心把握教材,用心去体会,然后把这些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再采用适当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 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和谐
从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来看,语文课堂教学还应当是文和道的和谐统一。
要达到文与道的和谐统一,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和学生实际来定传什么样的“道”,采用什么方式传道。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渗透”的方法。如果教师对文中的“道”——思想内容自己也不以为然,或者存有片面认识,还要去传这个“道”——教育学生,怎么会不勉勉强强?怎么会有好的效果?二要依照课文特点。首先是文体特点。文体不同,文道结合的方式也不一样。小说要抓住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方法,也可抓住环境和情节。散文要抓住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披文入情”,“入情”之时便是受教育之时。诗歌的思想教育则完全可以渗透在朗读欣赏之中。三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比较紧密。但也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在理解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像这样的课文,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一些片面的思想认识,制定思想教育的目标。四要和语文的各种训练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进行语文训练时,通过自己主动的体验和思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做,既具有最佳的“渗透性”,又不破坏教学过程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