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培养素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7703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从三年级上册起,在每一册教材里都编排一次有明确主题和内容的探索规律的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研究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也是最简单的间隔排列。2016年11月25日,我在全县送教下乡活动中上了“一一间隔排列”,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落实的。
  一、创设情境,引出规律
  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小白兔。(课件出示)看到小白兔找规律,问学生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学生有以下回答:找什么规律?怎样找规律?规律的作用?等等。
  接着,引导学生看,小白兔做什么。小白兔带着蘑菇一起去参加表演,他们是怎么排的?(让学生说出两个小白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他们一起来到了舞台中间,小白兔很聪明,他们在前面用木桩和篱笆围成了一个舞台,后面用手帕和夹子当作舞台背景。他们聪明吧。
  好,现在问题来了。用课件出示问题:“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要求:
  1.先独立思考,再两人一组交流。
  2.用学具摆一摆你的发现。
  找学生说一说,先说兔子与蘑菇,再说一说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这三幅图,都是几个几个地排在一起。(两个中间夹一个,也可以说,一个兔子一个篱笆。)像这种排列,在数学上我们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
  刚才让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你的发现,接下来让学生展示,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摆。那么一一间隔排列就这么简单吗?那我们要不要研究?我们来看看怎么研究。
  (课件出示表格与要求)
  1.仔细观察情境图,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完成以后,同桌交流发现。
  两个物体的数量之间是有差距的。相差几呀。(板书)这就是我们在图中发现的规律。(两个物体数量相差1)。
  两个物体数量相差1,有没有疑问,为什么相差1?老师也想问,多1的,这个是谁?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那怎么能一眼就看出多的是谁呀?有什么办法?(1只兔子和1个蘑菇一组,可是最后1个兔子后面没有蘑菇。)有什么办法把1只兔子和1個蘑菇一组看作1组。(画圈圈)好,现在你们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圈一圈。(展示学生的画法)选3个不同图的圈法。
  那么,多出的一个与前面的第一个有什么关系?(指名说)最后一个是兔子,第一个也是兔子,怎么样,是一样的。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也是一样的。
  那看来呀,在这幅图当中,除了一个一个间隔排列以外,它还有一个特点,是什么?(头和尾都相同)头和尾都相同,这在数学上叫做“两端相同”(板书)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一间隔排列,它们的规律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发现:两端物体相同,两种事物的数量相差1。
  好,那刚才同学们摆的学具,把摆法分分类。看,谁比谁多1个。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那为什么不是谁比谁多1个,就是谁比谁少一个呢?(因为我们观察的顺序不一样)
  那么,为什么这一个不是多1,也不是少1呢,不多也不少呢?那么我们把这个叫做两端?(两端不多)那么,那种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一样),我们在数学上叫做“数量相等”。(板书)
  好了,老师又有疑问了。如果像这样一只兔子、一个蘑菇、一个兔子、一个蘑菇,还有好多好多,这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
  三、拓展迁移,运用规律
  如果按两个兔子中间一个蘑菇,这样排。有20只兔子,蘑菇有几个?那如果有20个蘑菇,兔子有几只呢?好,现在换一个图,如果两个木桩中间有一个篱笆,有20个木桩,篱笆有几个?如果有20个篱笆,木桩有几个?
  拓展:课件出示黑色、白色珠子,露出一端,问白珠子多,还是黑珠子多?课件出示另一端不同的珠子来验证。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好,那我们再看,珠子都藏到里面去了。这时候,白珠子10个,黑珠子( )个。让学生先猜一猜,再说一说。打开盒子学生发现这与刚才的不一样呀,前面是一排,现在串到一起,怎么办呢?(让学生说一说)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变成我们刚才学过的?(剪开,看两端相同,还是不同)。
  四、回顾总结,培养素养
  那我们再看开始上课时的三个问题。第一个研究的是什么?谁来告诉我。(告诉我,就把这个问题拿下来,好不好)什么规律?说具体一点到底是什么规律?
  规律是怎么找的?让学生说一说,师概括通过“看”(观察),后来又用了什么方法。刚才做了哪件事不能忘记。(“圈”)还有什么方法呢?还有“数”。数了以后,你怎么知道多1还是少1。(“比”)
  那么,在以后学习中,我們要记住我们用到了哪些方法。其实,我们只要肯动脑筋,通过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发现很多的规律。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呀?有,在哪里呀。(学生自由说)老师出示一些生活的间隔排列图片。还有很多,我们下课再去找,回家再去找。
  参考文献:
  [1]付慧静.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初探[J].中华少年,2016(7).
  [2]周光能.试论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天下,2017(1).
  编辑 李琴芳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高,这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理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兴趣、开启智慧的钥匙,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积极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问题;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知识框架是否完整,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学
摘 要:美术,在教师眼中,是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激发幼儿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幼儿来说,却只是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无声的语言。作为新一代幼儿教师要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蕴涵的基本理念运用到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中。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即生活。”幼儿是生活的主角,铭记“美术活动要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强调美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能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关键的,拥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迅速理解把握数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深一步思考,逐步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鉴于此现实情况,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各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自己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并不断进行策略研究与改进,以高效率完成既定教学任务。  关键词:低段小
长期以来,提起低年级班主任,便会闪现起早贪黑、终日琐事缠身、苦口婆心、事必躬亲又疲惫不堪的身影。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减轻低年级班主任的负担,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我的班级我管理”的模式势在必行。首先,班主任应该改变自己的管理理念,转变角色,脱掉“管理者”的外套,在班级活动中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的氛围中成长,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管理”。  一、改革班委建
在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似乎成为一种常态,学生产生了对做应用题的害怕心理,进而也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那些题海战、冗长机械性讲解的传统做法,对解决实际问题效果甚小。那么,如何让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走出困境,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同时也是教师不断研究教材、研究题型、研究学生的依托点,笔者就此谈几点建议。  一、
摘 要:课堂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数学课堂中的追问,更是实现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效果的有效方式。追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数学本原的手段。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它旨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关键词:追问;深度学习;核心素养;策略  “追问”即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地问。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
摘 要: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幼儿的科学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科学,完全是自己主动地探索科学,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在教育中进行生活。因此,运用“生活即教育”理论,以大班科学活动“杯子叠叠乐”为例,从“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来源于生活;科学活动的开展融合于生活;科学活动知识的转化回归于生活”这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关键词:生活;科学活动;幼儿  只有贴近生活的科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批真正的名校和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我校借鉴南京阳光小学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开发“2 4”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研究“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数外三科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我校教学健康发展,我校特地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目的是分析“导学案”应用于小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启迪。  关键
摘 要:把阅读与写作两者结合开展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要进行读写结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结合的原则,立足于教材课文,根据学生能力,从多个方面开展综合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与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最重要的标志,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