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素质、高技能"是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这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该进,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由于在职业教育中对语文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明显滞后于高级中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目的不明,针对性不强,管理松懈等问题。因此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使语文课真正够发挥出陶冶性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培养全面的合格人才,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当务之急。语文教学应密切联系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突出它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审美性。
特别是高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求知欲不强,文化基础普遍薄弱,文化素养不高,甚至有个别学生连读文学著作都不知从何读起,针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就不能象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那样,教师除了需要渊博的知识、系统的内容外,还得有耐心、爱心,要把主要精力花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根据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一点粗浅之见。
一 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逐渐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当然学生也不例外,尤其是对职专生来说,他们只想练就一技之长,以有利于就业,除了专业课别无选择。而对普通科缺乏兴趣,被看做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这也是造成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抓住学生,吸引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把课上得趣味盎然,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相反,如果讲课像和尚念经一样呆板枯燥,就容易使学生兴味索然。我认为语文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趣味性和知识的趣味性。
语文的趣味性是指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扣人心弦。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上,讲到动情之处,情绪高涨,慷慨激昂,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同营造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开启智慧之门;有时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引来学生会心的微笑,如饮一杯甘醇的美酒,给人以回味和留恋;哲人的警句、文化的箴言不时穿插在讲述之中,给人以深思和警醒。通过这种富有生趣的讲述,使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在轻松愉快和笑声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获得心灵的升华,变机械学习、被动接受为心领神会,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扩大教学效果。
知识的趣味性是指教师要紧扣教材,恰如其分地增补一些知识性材料,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例如,讲授李白的诗歌时,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李白的主要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李白这个人物的兴趣和好感,使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李白崇尚自由、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和傲视权贵的高尚情操,及表现在作品中的浪漫主义风格,促进了学生对李白这个人物及对其诗文的理解和兴趣。
二 突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语文的实用性是这门学科特殊的工具性所决定的,它的实用性表现在通过语文学习,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其它专业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应牢牢把握以致用的原则,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
1.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从整体上看,目前职专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容乐观,文章中错别字较多,语句不通,语言表达词不达意、知识面窄这些问题比较突出。可见,在教学中对字、词、句这些最基本的知识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进一步巩固加强。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该具有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对职专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些读写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中把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和技巧,逐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水平,增强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应当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发言,(可以就某一个问题组织演讲和辩论,也可以用课堂提问的形式给学生发言机会),使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促进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中有效的把握学生的思路,并加以正确引导,史言论更完美,思路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谨。作文是语言文字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捷径。因此,要十分重视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熟练掌握各种问题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长早思维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促进学生有知识型人才向智能新材的转变。
2.语文的实用性还表现在通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增强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针对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侧重。比如文艺类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公关专业应侧重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对我们医学院校来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古代汉语知识,正确地阅读和理解古代医学典籍,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医学中汲取营养和精华,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应从断句与解释等最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入手,通过由浅到深,有易到难的反复练习,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如何辨认通假字,区别古今词义的不同,如何读古注等,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古汉语的方法和技巧。另外,为了适应学生今后自学深造的需要,要让学生了解汉语工具书的编写体例和使用方法、及其特点。以便使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古注顺利地自学阅读。
三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科,更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进而提高人的素质。可以说语文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审美情趣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素质的高低,也体现着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许多高校都专门开设有文学鉴赏课。
而对我们职业学校来说,也应把审美情趣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课文的鉴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读写水平,而且使语文课避免了单调乏味,增添了艺术魅力。一篇好的作品,犹如一曲动人的旋律,荡人心胸,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索;如一湾清凉的甘泉,浸润人的肺腑,给人以绵远悠长的回味和心灵的愉悦,譬如学习了屈原的诗歌,我们不禁为屈原那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着真理、正道值行的高风亮节所赞叹;为他虽屡遭迫害,忧国忧民、九死不悔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苏轼笔下那雄奇壮观的赤壁风光,曾激发了多少人的豪情壮志;而那人生如梦的浩叹又使多少人为岁月的流失和生命的失落而感叹不已。情与景的交织创造出了一种优美而发人深省的迷人意境,使读者在作者伟大人格力量的感召下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所有这些优秀作品,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启迪人、鼓舞人,使人在思想上得到提高,认识上得到开拓,心理上得到美的愉悦,精神得到陶冶,心理上得到净化。帮助读者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价值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文学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可见语文所特有的教育和审美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总之,当前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现状,要求语文教学应全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完善和提高,不断增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实用性和审美情趣。
特别是高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求知欲不强,文化基础普遍薄弱,文化素养不高,甚至有个别学生连读文学著作都不知从何读起,针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就不能象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那样,教师除了需要渊博的知识、系统的内容外,还得有耐心、爱心,要把主要精力花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根据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一点粗浅之见。
一 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逐渐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当然学生也不例外,尤其是对职专生来说,他们只想练就一技之长,以有利于就业,除了专业课别无选择。而对普通科缺乏兴趣,被看做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这也是造成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抓住学生,吸引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把课上得趣味盎然,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相反,如果讲课像和尚念经一样呆板枯燥,就容易使学生兴味索然。我认为语文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趣味性和知识的趣味性。
语文的趣味性是指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扣人心弦。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上,讲到动情之处,情绪高涨,慷慨激昂,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同营造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开启智慧之门;有时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引来学生会心的微笑,如饮一杯甘醇的美酒,给人以回味和留恋;哲人的警句、文化的箴言不时穿插在讲述之中,给人以深思和警醒。通过这种富有生趣的讲述,使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在轻松愉快和笑声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获得心灵的升华,变机械学习、被动接受为心领神会,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扩大教学效果。
知识的趣味性是指教师要紧扣教材,恰如其分地增补一些知识性材料,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例如,讲授李白的诗歌时,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李白的主要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李白这个人物的兴趣和好感,使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李白崇尚自由、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和傲视权贵的高尚情操,及表现在作品中的浪漫主义风格,促进了学生对李白这个人物及对其诗文的理解和兴趣。
二 突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语文的实用性是这门学科特殊的工具性所决定的,它的实用性表现在通过语文学习,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其它专业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应牢牢把握以致用的原则,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
1.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从整体上看,目前职专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容乐观,文章中错别字较多,语句不通,语言表达词不达意、知识面窄这些问题比较突出。可见,在教学中对字、词、句这些最基本的知识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进一步巩固加强。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该具有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对职专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些读写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中把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和技巧,逐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水平,增强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应当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发言,(可以就某一个问题组织演讲和辩论,也可以用课堂提问的形式给学生发言机会),使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促进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中有效的把握学生的思路,并加以正确引导,史言论更完美,思路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谨。作文是语言文字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捷径。因此,要十分重视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熟练掌握各种问题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长早思维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促进学生有知识型人才向智能新材的转变。
2.语文的实用性还表现在通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增强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针对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侧重。比如文艺类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公关专业应侧重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对我们医学院校来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古代汉语知识,正确地阅读和理解古代医学典籍,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医学中汲取营养和精华,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应从断句与解释等最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入手,通过由浅到深,有易到难的反复练习,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如何辨认通假字,区别古今词义的不同,如何读古注等,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古汉语的方法和技巧。另外,为了适应学生今后自学深造的需要,要让学生了解汉语工具书的编写体例和使用方法、及其特点。以便使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古注顺利地自学阅读。
三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科,更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进而提高人的素质。可以说语文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审美情趣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素质的高低,也体现着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许多高校都专门开设有文学鉴赏课。
而对我们职业学校来说,也应把审美情趣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课文的鉴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读写水平,而且使语文课避免了单调乏味,增添了艺术魅力。一篇好的作品,犹如一曲动人的旋律,荡人心胸,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索;如一湾清凉的甘泉,浸润人的肺腑,给人以绵远悠长的回味和心灵的愉悦,譬如学习了屈原的诗歌,我们不禁为屈原那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着真理、正道值行的高风亮节所赞叹;为他虽屡遭迫害,忧国忧民、九死不悔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苏轼笔下那雄奇壮观的赤壁风光,曾激发了多少人的豪情壮志;而那人生如梦的浩叹又使多少人为岁月的流失和生命的失落而感叹不已。情与景的交织创造出了一种优美而发人深省的迷人意境,使读者在作者伟大人格力量的感召下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所有这些优秀作品,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启迪人、鼓舞人,使人在思想上得到提高,认识上得到开拓,心理上得到美的愉悦,精神得到陶冶,心理上得到净化。帮助读者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价值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文学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可见语文所特有的教育和审美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总之,当前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现状,要求语文教学应全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完善和提高,不断增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实用性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