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1世纪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立意、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和观摩画册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教学方式、提供创作情境、引进多媒体技术、提供教师自身素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造思维 发散思维方式 教学方式
前言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其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而在传统的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
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想不出来”,“太难了”,“还是临摹吧”。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的原因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所以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06级产品造型班《台灯设计》一课中,先安排10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各种不同功能的台灯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五、六种,有的画出三、四个,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想、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从造型的角度看,从寓意手法表现,学生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什么造型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始终注意通过张贴学生作品,开展小规模、经常性比赛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成功的欢乐,培养其浓厚的绘画兴趣。同时,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去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天,下着雪,课间,学生在操场的雪地中尽情嬉笑玩耍,玩得很快乐。看到这个场面后,我觉得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用绘画手法表现生活的好机会,就来到学生中间,指导大家观察这欢乐的场面,从画面色彩、画面动态、画面背景到畫面意境,从感性到理性,感受雪景,以及各种有趣活动构成的美好生活。上课时,要求以“雪景”为题目进行绘画创作。由于有了课间的指导,学生对比较难表现的主题有了亲身感受,觉得有东西可画,兴致很高。更有许多学生触类旁通把视点转到了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或表现雪中的人间真情,创造出了不少令人叫绝的好作品。
三、 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我做为一名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1)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06产品造型班《雨伞》一课,,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可能有些学生看到的角度单一,造型也千篇一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雨伞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加法或者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共性中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
四、教学中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创作、创新的欲望
新颖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融合声、光、电等形式,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一改过去教学的单调形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创作、创新的热情和欲望。展览作品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新的媒介,如摄影、装置、录像、新媒体网络艺术等出现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展览地点也从传统的美术馆扩大到公众空间中,因此展览与我们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在这样的“教”与“学”的环境中,我们和学生整个集体的创造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在美术教育中越来越从以前的重技术训练转变为重艺术观念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五、 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学,我们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除此,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六、结束语
创造思维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常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造思维 发散思维方式 教学方式
前言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其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而在传统的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
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想不出来”,“太难了”,“还是临摹吧”。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的原因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所以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06级产品造型班《台灯设计》一课中,先安排10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各种不同功能的台灯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五、六种,有的画出三、四个,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想、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从造型的角度看,从寓意手法表现,学生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什么造型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始终注意通过张贴学生作品,开展小规模、经常性比赛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成功的欢乐,培养其浓厚的绘画兴趣。同时,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去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天,下着雪,课间,学生在操场的雪地中尽情嬉笑玩耍,玩得很快乐。看到这个场面后,我觉得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用绘画手法表现生活的好机会,就来到学生中间,指导大家观察这欢乐的场面,从画面色彩、画面动态、画面背景到畫面意境,从感性到理性,感受雪景,以及各种有趣活动构成的美好生活。上课时,要求以“雪景”为题目进行绘画创作。由于有了课间的指导,学生对比较难表现的主题有了亲身感受,觉得有东西可画,兴致很高。更有许多学生触类旁通把视点转到了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或表现雪中的人间真情,创造出了不少令人叫绝的好作品。
三、 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我做为一名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1)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06产品造型班《雨伞》一课,,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可能有些学生看到的角度单一,造型也千篇一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雨伞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加法或者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共性中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
四、教学中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创作、创新的欲望
新颖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融合声、光、电等形式,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一改过去教学的单调形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创作、创新的热情和欲望。展览作品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新的媒介,如摄影、装置、录像、新媒体网络艺术等出现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展览地点也从传统的美术馆扩大到公众空间中,因此展览与我们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在这样的“教”与“学”的环境中,我们和学生整个集体的创造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在美术教育中越来越从以前的重技术训练转变为重艺术观念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五、 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学,我们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除此,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六、结束语
创造思维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常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