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死亡、痛苦、灾难、疾病与不幸等障碍都无法穿透,我们永远是那个快乐、纯粹而自在的自我,正如同《法华经·如来神力品》的偈言一样——“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这样,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幸福”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并且极易被滥用。正因为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所以古往今来,这个话题才会被许多人屡屡谈起。但是,不可否认,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求反而更加强烈,也许跟这个时代人们整体的幸福感指数偏低不无关系。一旦人被单纯地追求物质享受所蒙蔽,就充分说明了人类天性之中那种纯真、质朴的品性已经丧失,才会彻底缺乏安全感,斤斤计较,恐惧、焦虑、空虚才会如影随形。所以,各种关于幸福主题的心灵鸡汤类的新书在市场上才会层出不穷。相较而言,欧洲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史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的《幸福,一次哲学之旅》,在同类题材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
弗雷迪里克·勒诺瓦很善于捕捉人类思想长河中关于幸福的耀眼火花,独辟蹊径地将东西方哲学熔铸一炉,古今中外,纵横开阖:在快乐的花园里,亚里士多德与伊壁鸠鲁共舞,佛祖与埃彼克泰特相视微笑,蒙田与庄子隔空神交,斯宾诺莎与安达玛伊马开心地握手……正是因为这点,使得此书与同类刻意迎合市场的心灵快餐式的书籍拉开了档次,显得很是高级。它没有局限于形而下之的小资浪漫情调式的贫血症,或者自言自语式的梦呓症,视角开阔,运笔稳健、灵动,情感丰富、立体,文字清新而隽永。同时,此书又竭力避免了纯哲学凌空蹈虚的学院化式的艰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各个哲学家或智者关于幸福的箴言和学说,深情地返回到了心灵与生命的层面来揭开其面纱。于是,我们似乎感觉到了哲学这个外表看起来严肃、高深的大家伙,其实有着温情、细腻的灵魂,从而拂清了我们一直对于哲学的若干误解。弗雷迪里克·勒诺瓦正是带我们徜徉于幸福的后花园所进行的一次哲学之旅。
这位欧洲最受欢迎的心灵作家,带领我们返回源头去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认真考察幸福的本质和各种意义。这是一本虽然短小精悍,却经深思熟虑的书,对于现代社会中忙碌、压力纷繁的我们来说,是适合用来学习思考、快乐和幸福的指导书。正如封上所印的那样:我们总是欲求更多的占有,我们总是认为,为大家服务也无济于事。我们将自己投射到外部的物质世界中,以此来寻求满足;我们总是沉浸于对短暂的快乐不懈而永不知足的追求中。结果呢?我们总是在听到幸福离开的声音时才发现它曾经来过。在现代社会,幸福越来越被庸俗化,幸福与强大的物质享受混为一谈,许多人想當然地以为,最大化的自我欲望的满足就是幸福,从而使得现代人沦陷于物质纵欲的泥潭而不可自拔。其实这恰恰是一种错觉。
幸福,一直分世俗和哲学两个层面。当然,二者也能得到有效统一。对于普通人而言,获取世俗意义的幸福必不可少,家庭的和睦、身体的健康、工作愉悦等;但这仅是表层上的,也就是初级意义的自我满足,更重要的还有第二个级别和第三个级别。第二个级别与心灵、灵魂的安宁有关,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发掘那个最真实的本我,来从容对待我们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与世界;第三个级别抵达到了信仰,也就是对人类终极幸福的诉求,以道德作为一种行而有效的手段与途径。对苏格拉底、耶稣、康德这些哲人来说,幸福不属于这个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可以主动地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将某种伦理价值诸如自由、爱情、公平;或者某种道德置于幸福之上,亦即所谓正确行为的准则。启蒙时代的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就是这么看的,他认为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幸福本身,幸福应该来自道德:“做能够让你配得上幸福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发现符合理性的行为正道,是完成自己应负的责任。相对来说,一个思想平静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无论他遇到怎样的困难,因为他知道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行动。现代调查显示,知道如何过一种道德的或是符合宗教规范的生活,知道如何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确保幸福的重要指征之一。
关于幸福各有所见。作者在书中,对于幸福做了社会学意义的定义,幸福就是热爱我们当下的生活,简单来说,可以归结为——热爱生活。热爱生活,既包括生活馈赠给我们的欢乐和完满,也包括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痛苦、悲伤与残缺,它们最终都构成了我们更加完整的人生。我想这也就是生活的真谛,同时也是苏格拉底、康德、叔本华这些智者所给我们的最大启示。笔者不禁想到了那个古老的童话,幸福更像一面“魔镜”:你照见了什么,它就自然向你展现出什么,其实它正来源于我们的自身。
书的后记部分,给了我们一则极其类似的寓言:有位老人坐在一座城市的入口。一个外国人走近他,问他:“我从来不曾到过这座城市,在这里生活的人怎么样?”老人用一个问题回答了他:“那你以前生活的那座城市里,人们都是什么样的呢?”“自私,恶毒。这也是我离开那里的原因。”外国人说。老人回答说:“这里也是一样,你会看到的。”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外国人走过来,他问老人:“我才到,告诉我,这座城市里的人怎么样?”老人回答道:“告诉我,我的朋友,你生活的那座城市里,人们都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善良,好客。我在那里有好些朋友。我真舍不得离开他们。”“这里也是一样,你会看到的。”老人回答说。有个商人正在不远处给他的骆驼饮水,听到了两次对话。第二个外国人才走,他就用指责的语气对老人说:“对同一个问题,你怎么能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呢?”“因为每个人的世界都存于他的心里。”老人回答他说。
所以,幸福从来就不是一种知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同变化的,并且随着依附之人的变化而有所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甚至它跟哲学也无关,它只是和心灵、灵魂、信仰有关。而哲学知识只是一种精神的修习,它能够最终转化并释放为我们生命的内在源泉,也就是幸福的动力。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可以视之为那种真正的神性。原来神性不来自于外面,而是静默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等待着我们努力发现与唤醒。这种神性与我们追求崇高的生命感,与我们的幸福原来是一体的,并被其照耀。因此,一切死亡、痛苦、灾难、疾病与不幸等障碍都无法穿透,我们永远是那个快乐、纯粹而自在的自我,正如同《法华经·如来神力品》的偈言一样——“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这样,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幸福”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并且极易被滥用。正因为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所以古往今来,这个话题才会被许多人屡屡谈起。但是,不可否认,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求反而更加强烈,也许跟这个时代人们整体的幸福感指数偏低不无关系。一旦人被单纯地追求物质享受所蒙蔽,就充分说明了人类天性之中那种纯真、质朴的品性已经丧失,才会彻底缺乏安全感,斤斤计较,恐惧、焦虑、空虚才会如影随形。所以,各种关于幸福主题的心灵鸡汤类的新书在市场上才会层出不穷。相较而言,欧洲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史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的《幸福,一次哲学之旅》,在同类题材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
弗雷迪里克·勒诺瓦很善于捕捉人类思想长河中关于幸福的耀眼火花,独辟蹊径地将东西方哲学熔铸一炉,古今中外,纵横开阖:在快乐的花园里,亚里士多德与伊壁鸠鲁共舞,佛祖与埃彼克泰特相视微笑,蒙田与庄子隔空神交,斯宾诺莎与安达玛伊马开心地握手……正是因为这点,使得此书与同类刻意迎合市场的心灵快餐式的书籍拉开了档次,显得很是高级。它没有局限于形而下之的小资浪漫情调式的贫血症,或者自言自语式的梦呓症,视角开阔,运笔稳健、灵动,情感丰富、立体,文字清新而隽永。同时,此书又竭力避免了纯哲学凌空蹈虚的学院化式的艰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各个哲学家或智者关于幸福的箴言和学说,深情地返回到了心灵与生命的层面来揭开其面纱。于是,我们似乎感觉到了哲学这个外表看起来严肃、高深的大家伙,其实有着温情、细腻的灵魂,从而拂清了我们一直对于哲学的若干误解。弗雷迪里克·勒诺瓦正是带我们徜徉于幸福的后花园所进行的一次哲学之旅。
这位欧洲最受欢迎的心灵作家,带领我们返回源头去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认真考察幸福的本质和各种意义。这是一本虽然短小精悍,却经深思熟虑的书,对于现代社会中忙碌、压力纷繁的我们来说,是适合用来学习思考、快乐和幸福的指导书。正如封上所印的那样:我们总是欲求更多的占有,我们总是认为,为大家服务也无济于事。我们将自己投射到外部的物质世界中,以此来寻求满足;我们总是沉浸于对短暂的快乐不懈而永不知足的追求中。结果呢?我们总是在听到幸福离开的声音时才发现它曾经来过。在现代社会,幸福越来越被庸俗化,幸福与强大的物质享受混为一谈,许多人想當然地以为,最大化的自我欲望的满足就是幸福,从而使得现代人沦陷于物质纵欲的泥潭而不可自拔。其实这恰恰是一种错觉。
幸福,一直分世俗和哲学两个层面。当然,二者也能得到有效统一。对于普通人而言,获取世俗意义的幸福必不可少,家庭的和睦、身体的健康、工作愉悦等;但这仅是表层上的,也就是初级意义的自我满足,更重要的还有第二个级别和第三个级别。第二个级别与心灵、灵魂的安宁有关,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发掘那个最真实的本我,来从容对待我们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与世界;第三个级别抵达到了信仰,也就是对人类终极幸福的诉求,以道德作为一种行而有效的手段与途径。对苏格拉底、耶稣、康德这些哲人来说,幸福不属于这个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可以主动地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将某种伦理价值诸如自由、爱情、公平;或者某种道德置于幸福之上,亦即所谓正确行为的准则。启蒙时代的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就是这么看的,他认为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幸福本身,幸福应该来自道德:“做能够让你配得上幸福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发现符合理性的行为正道,是完成自己应负的责任。相对来说,一个思想平静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无论他遇到怎样的困难,因为他知道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行动。现代调查显示,知道如何过一种道德的或是符合宗教规范的生活,知道如何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确保幸福的重要指征之一。
关于幸福各有所见。作者在书中,对于幸福做了社会学意义的定义,幸福就是热爱我们当下的生活,简单来说,可以归结为——热爱生活。热爱生活,既包括生活馈赠给我们的欢乐和完满,也包括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痛苦、悲伤与残缺,它们最终都构成了我们更加完整的人生。我想这也就是生活的真谛,同时也是苏格拉底、康德、叔本华这些智者所给我们的最大启示。笔者不禁想到了那个古老的童话,幸福更像一面“魔镜”:你照见了什么,它就自然向你展现出什么,其实它正来源于我们的自身。
书的后记部分,给了我们一则极其类似的寓言:有位老人坐在一座城市的入口。一个外国人走近他,问他:“我从来不曾到过这座城市,在这里生活的人怎么样?”老人用一个问题回答了他:“那你以前生活的那座城市里,人们都是什么样的呢?”“自私,恶毒。这也是我离开那里的原因。”外国人说。老人回答说:“这里也是一样,你会看到的。”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外国人走过来,他问老人:“我才到,告诉我,这座城市里的人怎么样?”老人回答道:“告诉我,我的朋友,你生活的那座城市里,人们都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善良,好客。我在那里有好些朋友。我真舍不得离开他们。”“这里也是一样,你会看到的。”老人回答说。有个商人正在不远处给他的骆驼饮水,听到了两次对话。第二个外国人才走,他就用指责的语气对老人说:“对同一个问题,你怎么能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呢?”“因为每个人的世界都存于他的心里。”老人回答他说。
所以,幸福从来就不是一种知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同变化的,并且随着依附之人的变化而有所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甚至它跟哲学也无关,它只是和心灵、灵魂、信仰有关。而哲学知识只是一种精神的修习,它能够最终转化并释放为我们生命的内在源泉,也就是幸福的动力。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可以视之为那种真正的神性。原来神性不来自于外面,而是静默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等待着我们努力发现与唤醒。这种神性与我们追求崇高的生命感,与我们的幸福原来是一体的,并被其照耀。因此,一切死亡、痛苦、灾难、疾病与不幸等障碍都无法穿透,我们永远是那个快乐、纯粹而自在的自我,正如同《法华经·如来神力品》的偈言一样——“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这样,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