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分析水利工程建筑裂缝及渗漏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其预防措施以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 裂缝 渗漏 产生原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068-01
1 概述
水利工程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其建筑质量决定工程能否安全、有效地运行,是实现兴利除弊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出现裂缝导致渗漏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为微细的、不规则的表面裂缝,危害性不大,一般不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许多具有细小裂缝的混凝土会自身进行修复。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抗渗要求高,而污水又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裂缝产生后会对钢筋产生腐蚀,严重时会危及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利工程建筑物尤其要避免和控制有害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一旦出现如果不及时堵漏,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有害裂缝的防止及其出现后的补救措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2 变形缝渗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矩形水利工程建筑物如果超过一定长度,应该设置完全缝(包括沉降缝和伸缩缝)。完全缝的防水构造,多采用埋入式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或金属止水带。沿变形缝隙渗漏水,多发生在变形缝下部及止水带的转角处。严重时发生变形缝错位,从而导致止水带断裂和漏水。
2.1 原因分析
2.1.1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不当,混凝土浇捣时被挤推,造成其位置偏移。
2.1.2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包裹不严,振捣不密实。
2.1.3在浇捣混凝土前,止水带的周围积灰、木屑等杂物未清除干净。
2.1.4钢筋过密,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骨料集中在下部。
2.1.5固定止水带时在膨胀带内侧穿孔,用铁丝等物固定止水带。
2.2 预防措施:
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应准确,其表面的油污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橡胶止水带的形状、尺寸及其材料的物理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无气泡。金属止水带的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方法。橡胶止水带宜整条制作,如需接长时,应采用热接接头,但不得采用叠接;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开胶的现象。T字形、十字形和Y字形接头应在工厂加工成型。止水带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与变形缝垂直,其中心线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必须严密牢固,特别是在底板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在底板的止水带下面,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要防止止水带周围骨料过于集中,钢筋过密的现象。在变形缝构造的处理上,应使变形缝具有防止垂直错位,阻止剪切破坏的功能。
3 穿越池(井)壁、底板套管渗漏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泵房、污水沉淀池等建筑物在池内水压力的作用下,池内水体或地下水沿预埋管或穿墙套管与混凝土接触部位渗出,从而严重影响构筑物的正常使用。
3.1原因分析
池(井)壁或底板上的预埋管或穿墙套管一般均为钢管或铸铁管,外壁表面比较光滑,与混凝土较难牢固、紧密地结合,其接触交界部位就易成为渗漏水的主要通道。导致渗漏水的主要原因有:
①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预先在池(井)壁或底板内埋入管道,当管径较大时,管底部的混凝土操作较为困难,不易振捣密实,容易出现疏松、蜂窝,成为渗水通道。
②由于穿墙管道接触部位的混凝土固结硬化后收缩,形成微细缝隙,成为渗水通道。
③施工前没有认真清除管件表面锈蚀,致使管道与混凝土粘结不严密。在施工或使用中,管道受到敲击、振动而松动,从而导致管壁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而渗漏水。
3.2 预防措施
为了使管道周围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两者间有较好的粘结力和抗渗能力,应认真选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8—12cm)。浇捣较大型穿墙管道周围混凝土,在浇至管底下20—30mm时,应先将管道外的混凝土捣实振平,然后管道两侧成三角形状,均匀、对称地浇筑混凝土并逐步扩大三角形区域,此时振捣棒斜振,最后混凝土继续浇捣至管顶以上30—50mm。
3.3 治理方法
由于管道穿越池(井)避或底板,出现渗水后处理较为困难,对此有不同的堵漏方法和经验。在此介绍两个常用的处理方法:
①速凝型刚性材料(水不漏)堵漏法。首先,在混凝土池(井)壁的外侧沿管道四周凿一条宽和深均为50mm左右的U形凹槽,用清水洗干净,直至无渣、无尘为止。用砂纸打掉管外锈蚀。在集中漏水点处继续凿深至100mm左右,用一根塑料软管对准漏水点,再用“水不漏”将其固结,使渗漏水集中于软管内流出。然后,用建筑密封材料嵌于槽内25m深左右,再用“水不漏”对漏水部位逐点进行封堵,直至全部封堵完毕。最后在“水不漏”表面涂刷柔性结合防水层一道(厚约1.6mm),待24小时后,再用防水砂浆做保护层(厚约15—20mm),并抹平、压光,湿润养护5天。在确认管壁四周无渗漏后,将软管拔出,用“水不漏”封堵孔洞。
②遇水膨胀橡胶堵漏法。先沿穿壁管道的周围混凝土壁面上凿出宽、深均约为50mm的U形凹槽,清洗缝隙,去除杂物。然后剪一条宽约30mm的遇水膨胀橡胶条,长度以绕管一周为准。在接头处插入一根塑料引水软管,使其对准漏水点。经过一昼夜后,待遇水膨胀橡胶充分膨胀,主要渗水点被封住后,拔出引水管,用“水不漏”堵住孔洞。最后在表面加抹一层防水砂浆。
4穿墙对拉螺栓渗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污水处理水利工程建筑物,一般池壁比较高,在施工池壁时多采用对拉螺栓,以保证池壁的几何尺寸。当池壁施工完毕后,在对拉螺栓处出现沿螺栓渗水现象。
4.1原因分析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对拉螺栓是用来固定模板的,在混凝土浇筑前已预先固定在钢筋网内,螺杆穿过整个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对拉螺栓有抗渗要求的部位都应在对拉螺杆中间焊接钢板止水片,防止污水從螺杆周围直接渗出混凝土池壁。要求在止水钢板与螺杆的四周用电焊满焊,不应出现点焊、漏焊,以确保对拉螺栓的止水效果。止水片如果出现点焊、漏焊,在混凝土凝结后,对拉螺栓下面就形成一道水膜。在混凝土中的水泥产生水化和水份蒸发以后,在螺杆下表面就将形成一道贯穿性的毛细孔,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产生渗水现象。
4.2预防措施
①穿过混凝土池(井)壁的对拉螺栓必须有止水措施,壁厚较大的池(井)壁可以加焊多道止水环。
②在对拉螺栓上加焊止水环,且必须满焊,直径一般为8—10cm。
③应选用可以拆卸的、加有堵头的穿墙对拉螺拴。螺栓拆卸后,混凝土壁面应有4—5cm深的锥形凹槽。堵头拆除后,在锥形凹槽内用膨胀防水水泥砂浆分二次封堵,第一次填入凹槽的2/3,在初凝后填平凹槽,以防止对拉螺栓端部锈蚀而引起渗水。
5 结论与建议
为了防止混凝土水利工程建筑物出现渗漏,应该在混凝土施工时即加强施工管理工作,避免和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堵漏堵得再好,也是一种消极的办法。为此,要严格把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由于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一种刚性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很难保证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但是一定要控制其尽量少出现裂缝。在堵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5.1要根据渗漏现象确定导致渗漏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堵漏方案。
5.2堵漏前,不论是凿洞或是凿U形槽,其深度一定要超过钢筋以下,一般所凿的深度为50—80mm,太浅易发生再次渗漏的现象。要用水冲洗干净,表面不得有浮灰。
5.3采用速凝型刚性材料堵漏时,要随拌随用,避免因放置时间较长引起的效果降低甚至失效。
5.4在实际堵漏操作时,要专人负责、专人操作,以保证堵漏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 裂缝 渗漏 产生原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068-01
1 概述
水利工程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其建筑质量决定工程能否安全、有效地运行,是实现兴利除弊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出现裂缝导致渗漏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为微细的、不规则的表面裂缝,危害性不大,一般不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许多具有细小裂缝的混凝土会自身进行修复。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抗渗要求高,而污水又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裂缝产生后会对钢筋产生腐蚀,严重时会危及建筑结构的安全。水利工程建筑物尤其要避免和控制有害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一旦出现如果不及时堵漏,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有害裂缝的防止及其出现后的补救措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2 变形缝渗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矩形水利工程建筑物如果超过一定长度,应该设置完全缝(包括沉降缝和伸缩缝)。完全缝的防水构造,多采用埋入式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或金属止水带。沿变形缝隙渗漏水,多发生在变形缝下部及止水带的转角处。严重时发生变形缝错位,从而导致止水带断裂和漏水。
2.1 原因分析
2.1.1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不当,混凝土浇捣时被挤推,造成其位置偏移。
2.1.2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包裹不严,振捣不密实。
2.1.3在浇捣混凝土前,止水带的周围积灰、木屑等杂物未清除干净。
2.1.4钢筋过密,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骨料集中在下部。
2.1.5固定止水带时在膨胀带内侧穿孔,用铁丝等物固定止水带。
2.2 预防措施:
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应准确,其表面的油污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橡胶止水带的形状、尺寸及其材料的物理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无气泡。金属止水带的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方法。橡胶止水带宜整条制作,如需接长时,应采用热接接头,但不得采用叠接;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开胶的现象。T字形、十字形和Y字形接头应在工厂加工成型。止水带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与变形缝垂直,其中心线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必须严密牢固,特别是在底板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在底板的止水带下面,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要防止止水带周围骨料过于集中,钢筋过密的现象。在变形缝构造的处理上,应使变形缝具有防止垂直错位,阻止剪切破坏的功能。
3 穿越池(井)壁、底板套管渗漏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泵房、污水沉淀池等建筑物在池内水压力的作用下,池内水体或地下水沿预埋管或穿墙套管与混凝土接触部位渗出,从而严重影响构筑物的正常使用。
3.1原因分析
池(井)壁或底板上的预埋管或穿墙套管一般均为钢管或铸铁管,外壁表面比较光滑,与混凝土较难牢固、紧密地结合,其接触交界部位就易成为渗漏水的主要通道。导致渗漏水的主要原因有:
①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预先在池(井)壁或底板内埋入管道,当管径较大时,管底部的混凝土操作较为困难,不易振捣密实,容易出现疏松、蜂窝,成为渗水通道。
②由于穿墙管道接触部位的混凝土固结硬化后收缩,形成微细缝隙,成为渗水通道。
③施工前没有认真清除管件表面锈蚀,致使管道与混凝土粘结不严密。在施工或使用中,管道受到敲击、振动而松动,从而导致管壁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而渗漏水。
3.2 预防措施
为了使管道周围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两者间有较好的粘结力和抗渗能力,应认真选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8—12cm)。浇捣较大型穿墙管道周围混凝土,在浇至管底下20—30mm时,应先将管道外的混凝土捣实振平,然后管道两侧成三角形状,均匀、对称地浇筑混凝土并逐步扩大三角形区域,此时振捣棒斜振,最后混凝土继续浇捣至管顶以上30—50mm。
3.3 治理方法
由于管道穿越池(井)避或底板,出现渗水后处理较为困难,对此有不同的堵漏方法和经验。在此介绍两个常用的处理方法:
①速凝型刚性材料(水不漏)堵漏法。首先,在混凝土池(井)壁的外侧沿管道四周凿一条宽和深均为50mm左右的U形凹槽,用清水洗干净,直至无渣、无尘为止。用砂纸打掉管外锈蚀。在集中漏水点处继续凿深至100mm左右,用一根塑料软管对准漏水点,再用“水不漏”将其固结,使渗漏水集中于软管内流出。然后,用建筑密封材料嵌于槽内25m深左右,再用“水不漏”对漏水部位逐点进行封堵,直至全部封堵完毕。最后在“水不漏”表面涂刷柔性结合防水层一道(厚约1.6mm),待24小时后,再用防水砂浆做保护层(厚约15—20mm),并抹平、压光,湿润养护5天。在确认管壁四周无渗漏后,将软管拔出,用“水不漏”封堵孔洞。
②遇水膨胀橡胶堵漏法。先沿穿壁管道的周围混凝土壁面上凿出宽、深均约为50mm的U形凹槽,清洗缝隙,去除杂物。然后剪一条宽约30mm的遇水膨胀橡胶条,长度以绕管一周为准。在接头处插入一根塑料引水软管,使其对准漏水点。经过一昼夜后,待遇水膨胀橡胶充分膨胀,主要渗水点被封住后,拔出引水管,用“水不漏”堵住孔洞。最后在表面加抹一层防水砂浆。
4穿墙对拉螺栓渗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污水处理水利工程建筑物,一般池壁比较高,在施工池壁时多采用对拉螺栓,以保证池壁的几何尺寸。当池壁施工完毕后,在对拉螺栓处出现沿螺栓渗水现象。
4.1原因分析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对拉螺栓是用来固定模板的,在混凝土浇筑前已预先固定在钢筋网内,螺杆穿过整个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对拉螺栓有抗渗要求的部位都应在对拉螺杆中间焊接钢板止水片,防止污水從螺杆周围直接渗出混凝土池壁。要求在止水钢板与螺杆的四周用电焊满焊,不应出现点焊、漏焊,以确保对拉螺栓的止水效果。止水片如果出现点焊、漏焊,在混凝土凝结后,对拉螺栓下面就形成一道水膜。在混凝土中的水泥产生水化和水份蒸发以后,在螺杆下表面就将形成一道贯穿性的毛细孔,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产生渗水现象。
4.2预防措施
①穿过混凝土池(井)壁的对拉螺栓必须有止水措施,壁厚较大的池(井)壁可以加焊多道止水环。
②在对拉螺栓上加焊止水环,且必须满焊,直径一般为8—10cm。
③应选用可以拆卸的、加有堵头的穿墙对拉螺拴。螺栓拆卸后,混凝土壁面应有4—5cm深的锥形凹槽。堵头拆除后,在锥形凹槽内用膨胀防水水泥砂浆分二次封堵,第一次填入凹槽的2/3,在初凝后填平凹槽,以防止对拉螺栓端部锈蚀而引起渗水。
5 结论与建议
为了防止混凝土水利工程建筑物出现渗漏,应该在混凝土施工时即加强施工管理工作,避免和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堵漏堵得再好,也是一种消极的办法。为此,要严格把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由于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一种刚性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很难保证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但是一定要控制其尽量少出现裂缝。在堵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5.1要根据渗漏现象确定导致渗漏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堵漏方案。
5.2堵漏前,不论是凿洞或是凿U形槽,其深度一定要超过钢筋以下,一般所凿的深度为50—80mm,太浅易发生再次渗漏的现象。要用水冲洗干净,表面不得有浮灰。
5.3采用速凝型刚性材料堵漏时,要随拌随用,避免因放置时间较长引起的效果降低甚至失效。
5.4在实际堵漏操作时,要专人负责、专人操作,以保证堵漏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