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对“过疏化”背景下传统村落发展的启示

来源 :度假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n0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村社会面临衰败的境遇,为了振兴乡村,社区营造运动得到了发起并一直持续至今。这是在新时期条件下对乡村发展的一种探索,对于传统村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构建地方循环经济、民众参与社区规划、多方合作、打造与重塑地方特色、开展社区教育等措施打造出了自身乡村发展的特色,社区营造已经摸索出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社区营造模式,使许多衰败的乡村实现了成功转型,重现活力。
  关键词:社区营造;过疏化;传统村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2-0047-03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呈现,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2],冯骥才说过,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记忆都在村寨中,村寨消亡,民族就不复存在[3]。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这种历史积淀却流失严重,传统村落的发展却面临着困境,最能体现中国人精神本质的乡土文化也面临着陨落的境地。有统计数据显示,传统村落的数量在迅速减少,我们难以估量伴随着这些村落的消失我们损失了多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山水乡愁”的理念。在近30年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传统村落富有历史韵味的街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村社会因为人口的大量外流生命力下降,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日益恶化。这些传统村落处于消亡的边缘。在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采取一定的行动,用不了多久,传统的中国风情、农村景观、乡村文化将只能在电影中找到,只停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面对乡村社会的日渐衰弱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的“社区营造”运动在活化和保护传统村落上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功,能够为我国传统村落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社区营造的兴起与发展
  “社區” ( community)这个概念源自拉丁语,是由费孝通先生翻译并引入中国的,是指在共同地区生活的,有共同利益关系和情感基础的社会团体。社区营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国外,当时工业化突飞猛进,城市化加速发展,出现了经济腾飞的奇迹,但是与之相伴随出现的是农村的“过疏化”现象。[4]一方面,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张;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却面临着越来越衰败甚至消亡的境地。面对城市化过程中村庄的没落,村民们发起了一场运动,认为每一个乡村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需要将这些魅力发现并开发出来,这场运动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到了80年代,受到西方新公共管理主义思潮的影响,社会运动、各种形式的民间结社与各种各样的非营利组织大量涌现,政界、企业界、社会界的各种专家学者精英人士都跃跃欲试,想一展身手,社区营造恰逢其时,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在这股民间结社发展与社区运动的风潮中,政府也察觉到了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社区营造由民间自发转为官方推广扶持,在1994 年提出了社区总体营造政策,后来逐渐扩大,持续推动富有社区营造精神、重视民众参与的政策和计划,改变了由上而下的过去社区政策,后来逐渐转变为开放性的社区组织,集思广益,鼓励民间力量由下而上地提出社区营造方案,透过社区居民组织化的动员过程,促进社区认同及社区事务的多元参与。
  在1991 年以前,社区发展政策按照《社区发展工作纲要》,在村原有的行政规范上,就地冠以社区之名,同时设立社区发展协会,作为社区发展的基本单位。社区发展协会属于非营利性质的民众团体,这是社区发展的一大特色。社区发展协会设有理事长,理事长由协会会员选举产生。社区政策延续过去村里社区的习惯与发展脉络,使得许多社区组织大多以村或公寓大厦为空间范畴认定,成为普遍性的社区发展形态,形成政府机关、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及社区居民等多元合作,共同响应社区公共问题的网络体系,共同完成社区公共服务,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是一个自治的单位,其中包含着一种共同体的概念。社区营造既获得了世界各国社区运动的经验,又根据地区情况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创新完善,目前的社区发展状况和历史成功经验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
  社区营造运动以社区现有的资源为基础,以构建社区共同体作为目标,凝聚社区共识,倡导多方合作,激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提倡多方共同参与。它提倡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式,强调参与式的社区规划,鼓励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社区营造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运动,政府不是主导,而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它是民间自发自主的,在民间组织的帮扶下,自下而上发挥社区居民的自主性,最终实现社区自身发展。基于社区居民之间相互扶持的互利共生,社区营造运动能够最终引导社区实现内生发展,能够打破现代 “陌生人社会”的冷漠与隔阂,凝聚社区居民共识,让社区居民之间产生信任感,有助于维系社区社会资本与情感纽带,让社区居民自觉地维护社区的生态环境。社区营造的最终目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相协调。
  2 典型案例
  2.1 后壁乡土沟村
  土沟村位于嘉南平原中部的后壁乡。经过调查发现,土沟村周围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就已经被开发了。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土沟村面临着“过疏化”的困境,传统农业日渐式微,青壮年大量去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村落趋于衰败,整个村庄弥漫着猪屎和臭水的气味,生存环境恶劣,被人们称为“垃圾村”。这里生活品质低下,生产力不足,是平原地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虽地处平原,但是没有什么突出的历史,也没有什么特色的资源,长期以来的重要产业是水田稻作农业。但是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土沟村的居民选择了“无中生有”,从老辈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历史中找到了灵感。
  历史上的土沟村曾经有过300多头水牛,但是到了21世纪初的2000年就只剩下最后一头。2001年,土沟村成立土沟农村文化营造协会(以下简称“营造协会”),以“水牛精神”作为社区营造的着力点,带领居民着手进行土沟村的社区营造,凝聚社区居民的乡土情结。营造协会还运用艺术设计的力量,运用将空间改造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就地取材,将荒废的猪舍变身为视觉上极具文化感的空间。这种再利用将负面的东西转变为正面的资源,既保留了农村生活的建筑格局,又赋予了新的意义,把整个土沟社区变成了一个大画廊,增加了其使用价值和旅游价值,对其进行绿化美化,发动居民动起手来,发挥创造性,从自力建设小公园开始,开展社区的营造。在这个过程中,小区居民共同参与,边建设边研究,充分发挥了共识、参与的效果,强化了所有参与居民的成就感,形成共同认识之后才去推动实施,在这种新的规划参与模式下,唤起了民众的情感记忆和社区营造自觉,这种自觉性再结合专业的规划,奠定了土沟村未来良好发展的基础。土沟村的社区营造是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运动,改造将破败的景象转变成积极的面貌,通过空间改造,强化了居民的主体认同,这对于日渐衰败的农村是十分重要的。[5]   经过土沟村居民的十年努力,村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建设家园的思路,土沟村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但是村民们却没有急功近利,没有盲目地开发旅游观光项目,而是对生存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美化,稳步推进生存家园的建设。不被经济利益蒙蔽双眼而迷失方向,这是难能可贵的。
  2.2 宜兰县白米社区
  白米社区位于宜兰县苏澳镇西南方向的一个小山谷中,三面环山并且社区中有白米溪穿过。社区里只有几十户人家,四周却被水泥厂包围。所以有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白米瓮”。“白米”并不是说当地产的大米比较有名,而是因为白米社区曾经作为采石场,盛产作为水泥生产原料的白色矿石(石米仔)而得名。白米社区开发的年代较早,清同治十三年,有提督罗大春带领众人凿通苏花古道,古道附近还有清兵古墓。虽然现在白米作为木屐村而出名,但是据很多来过白米社区的人讲,他们对社区的第一印象是采石场而不是木屐村,从采石场到木屐村的这种转变是在社区营造的大潮中产生的。
  很早以前,白米社区就开始了“石米仔”的开采,这种开采使当地地貌支离破碎,水泥厂使当地布满粉尘。白米是随着“石米仔”的开采而繁荣起来的,白米社区的“石米仔”产量曾居第一,但是因为矿石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白米也随之没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使白米社区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常住人口的数量逐年下降,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受到社区营造浪潮的影响,为了找回故乡的生机,改变这种局面,村民成立了社区发展协会。1995 年,白米社区发展协会对白米进行总体营造,通过对老人进行访谈,大家从往日的白米之宝——木屐中找到了灵感。白米因为位于群山之中,森林资源丰富,很早就开始制造木屐,但是由于当时伐木管制非常严格,伐木只能偷偷进行。为了打响社区的名声,社区发展协会发掘曾经盛行的传统木屐手艺,力争打造“白米响屐村”。为此,白米社区发展協会还对村民进行木屐制作和企业管理培训,请老师傅重拾荒废的技艺,建立木屐工坊和木屐展示中心。社区发展协会还邀请到汐止社区大学的老师参与规划,吸引年轻人建设家乡,发展家乡。后来,村民们又将将传统地方产业与文化创意结合在了一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了艺术木屐,木屐制作体验等一系列特色文化产业,赋予木屐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形成了独特的木屐产业文化,并结合社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社区旅游业的发展。
  在社区居民的努力之下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帮扶下,白米社区重现地方特色,利用文化创意推动木屐制造产业重获新生。同时,白米社区还成立社区合作社,推动了木屐制造业和社区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观光景点。白米的社区营造在我们看来取得了成功,获得了经济发展与社区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的成功,已经成为公认的社区营造成果典型。[6]
  3 对传统村落发展的启示
  3.1 保留传统与适应现代相结合
  保护传统村落,最重要的是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资产。土沟社区和白米社区的社区营造在继承和延续过去村里的传统和习惯的前提下,将空间改造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改造村落中的老建筑,并赋予它们新的功能,运用艺术手法,将荒废的猪舍改造为可以休闲娱乐的茶社。土沟村还以全盛时期的300多头水牛作为一面旗帜,社区营造规划过程中处处凸显水牛精神,挖掘整理老一辈人的经验,以社区居民为载体,将过去居民的生活场景,呈现在他们的现代生活之中,把破败不堪的土沟村变成了一个美不胜收的艺术村落,一个大画廊,最终建立的土沟农村艺术馆,也打响了土沟的知名度。白米社区则是以曾经盛行的木屐作为旗帜,传承发展传统木屐制造工艺,发展木屐制造产业,开发艺术木屐,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独特的产业文化,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的发展。传统村落经历过历史的变迁,蕴藏着时间的积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发展,也可以将传统建筑的格局和内部构造进行适当的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吸引艺术家进驻,使传统建筑的人居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将其打造成“有人生活的博物馆”,同时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将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3.2 构建基于地方资源的循环经济
  传统村落过疏化问题主要是由于新生代的年轻人为了寻找机遇离开老一辈居住的农村导致的。在社区营造中,构建基于地方资源的循环经济尤为重要,只有年轻人在传统村落落地生根,乡村文化才能薪火相传,保护传统村落所做的努力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保护传统村落的真正意义才能得到体现。年轻人能不能长期留在传统村落并在村落生根发芽,这是传统村落能不能继续发展下去,有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居民在社区能够得到收入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自然能够吸引年轻人和外出的乡民返乡。土沟村的“水牛精神”和白米社区的木屐文化俨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为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发展的空间,吸引很多土生土长的知识分子学成归来之后也反哺社区,用自己的知识为社区的建设出谋划策,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社区营造应充分发掘自身的特色资源,发展独特的产业,有了独特产业的社区才能为年轻人提供工作机会,才能留住年轻人,这样的社区才有发展前景,社区居民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对于社区营造而言,仅仅开发单一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社区营造的最终规划是打造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3.3 民众参与的社区规划
  “地理范围内是一个区,而人的集合便是一个社,在一个区域内营造人,同样,人也在营造这个区域。”[7]社区营造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运动,强调自发、自主的参与,依靠的主要是社区发展协会这种居民自治组织,而不是政府的力量。白米社区和土沟村先后成立了社区发展协会这种的民众团体,动员全体居民共同参与,人人融入其中,这是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社区发展协会通过会议的形式,引导民众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民众参与,不仅可以将居民的经验带入社区规划当中,还可以发动大家的力量推进社区的工作,凝聚社区营造共同的行动方向,让村民认识到身边存在的问题,在参与中唤醒民众对故乡的情感,主动与专家学者一道参与社区营造的规划,并思考社区发展的出路。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规划方式,为社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民众基础。社区发展协会让居民与专家学者一起参与讨论,厘清发展规划中的一个个难题,让发展规划不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其中也包含了居民的想法。社区营造的中坚力量是社区居民,通过开展社区集体活动,让村民们在参与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不仅能够解决社区营造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更能够建立起居民对社区的情感,培养居民的环境自觉,当这种共同意识建立起来的时候,社区营造就会产生不竭的生命力。[8]   3.4 多方合作,共同建设
  社区营造的成功是多方力量共同合作的结果。回顾土沟村社区和白米社区建设的经验,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发动居民,进行政府资源和社会组织力量的整合运用,而且寻求长期的专业指导,共同商讨土沟村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居民是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是,土沟村和白米社区的成功,除了自力更生的营造,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支持体现在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上,体现在政府部门的放权和经费支持。政府在“社区主义”理念的引导之下,把规划交给社区发展协会去做,把资源真正开放给社区。进行社区营造,更需要大量的经费以及专业的高级团队,还有社会发展学会这一类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这些民间组织在效率,专业度和热情度上要由于政府部门,充当起政府和社区之间的媒介,为乡村提供长期的专业指导,帮助社区提升理念,培养人才。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非营利组织与专家学者的支持,与社区居民一起规划,共同进行社区营造,可以说,社区营造的成功是多方合作共建的结果。
  3.5 打造与重塑地方特色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社区也是这样。地域的差异,文化风貌的不同,居民的不同,这些都使得每个社区都独一无二。社区营造应该尊重社区的独特性,挖掘并发扬社区的特色资源。如果能够找到社区内的特色资源作为突破口,社区规划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后壁乡土沟村没有什么独特的历史和突出的资源,主要产业就是水稻种植,但是土沟村人从老辈人历史上拥有过的300多头水牛中找到了灵感,以“水牛精神”作为社区营造的着力点,营造协会将空间改造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既保留土沟村原有的建筑格局,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形成了土沟村独有的建设思路。土沟村属于“无中生有”,本来没有什么特色的资源,也能创造出资源。白米社区则利用曾经生产木屐的历史和周围丰富的森林资源,将传统地方产业和文化创意结合在一起,赋予木屐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形成了独特的木屐文化,开发了艺术木屐,木屐制作体验等一系列特色文化产业,唤起了民众的情感记忆和社区营造自觉,并结合社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社区旅游业的发展。
  3.6 开展社区教育,传承社区文化
  “政府部门公共资源的投入,须建立在社区自主的方式上,而民众教育则是培养自主最重要的一环。”[9]土沟村与白米社区在进行社区营造的同时,对社区居民开展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区居民的人文素质,构建“社区主义”精神,凝聚社区居民的共识,使社区居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环境保护等方面达成共识优美的环境、朴实的村民,这些都吸引着外来的游客,形成了良性的循环,提升了社区的形象,带动了当地旅游观光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区的记忆与独特传统生产方式都是社区宝贵的文化遗产,发展社区产业有赖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统生产生活习俗的延续。例如,土沟村的水牛记忆,白米的木屐制造工艺,这些都是需要传承的,而且在一般的学校中也是学不到的。社区的年轻人要在社区生根发芽,除了接受基本的学校教育之外,还需要接受社区教育。社区的独特产业发展起来之后,人们在保护社区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家庭生计,建立在环境保护基础上的社区共同体很自然地化解掉了之前因为激烈的竞争导致的紧张的社区关系,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社区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培养当地居民的热情和自信,为社区发展注入生命力和活力。只有通过社区的这种内部传承,社区营造的精神才能真正根植于社区。
  4 结语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农耕文明的重要呈现,是中华文明的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如今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农村却因为人口减少出现一系列“过疏”问题,传统村落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发展却面临着困境,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村落,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相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对“过疏化”问题的认识比较晚,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完善的技术支持。但是幸运的是,社区营造运动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社区营造运动是一场守卫家园的运动,居民们在这场运动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成功经验,创立属于自己社区的独特的文化产业,一个又一个社区在营造的过程中成功转型,衰败的乡村重现活力,向外界展现了乡村社会的新风貌。经过社区营造,社区居民们更了解自己社区的历史,人们对故乡的情感被唤醒,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被打破。社区营造已经摸索出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社区营造模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寻找着未来的可能。学习社区营造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实现和谐中国目标,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2] 童成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4(2).
  [3] 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传统村落,2013(2):8.
  [4] 罗康隆.社区营造视野下的乡村文化自觉——以一个苗族社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
  [5] 陈可石,高佳.台湾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研究——以台南市土沟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02).
  [6] 刘深魁. 一双木屐走出一条乡村复兴路[N]. 福建日报,2017-03-16.
  [7] 侯莉娜.那些令人思考的人和事——我們看到的台湾社区营造[J].浦东开发,2015(9).
  [8] 黄晓嘉,严蓉.推广“社区营造”,让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N].羊城晚报.2015-04-20.
  [9] 邱静慧.台湾社区营造之四——农村的自然公园运动[J].开放时代,2014(7).
  【通联编辑:代影】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乡村旅游载体的田园综合体,在建设理念和建设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定共识,同时也表现出了特色不足,内涵不够等问题,只有基于保护乡村生态本底的原则和前提下,强调规划引领,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将创意农业旅游项目与农村环境、农产品开发、旅游产业服务融合发展,才能让全国各地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建设有模式可循,有特色可言。  关键词:农旅融合;农耕文明;本土特色;乡村振兴  中图
期刊
摘要:近年来日本动漫发展越来越迅速,动漫音乐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并喜爱。日本动漫规模庞大,发展迅速,已成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在日本动漫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其他产业,如周边产品、剧场版电影、日本动漫音乐、食物与服饰、动漫游戏等等。它们与动漫产业环环相扣,商业价值非常可观,正因为这些元素,日本动漫产业才能够如此发达。本文讨论了日本动漫音乐流行的因素,并对我国动漫音乐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面对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也在飞速增加,传统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身体健康且追求精神需求的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该文以旅居养老模式在国内现状的应用出发,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方法,结合福建省的现状,对福建省休闲旅游及旅居养老模式进行调查,分析论证福建省推行旅居养老的是否可行。  关键词:旅居;养老;养老模式;福建省养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坚持“三农”优先发展战略的同时,不能仅依靠单一的农业生产来提高农民收入,面对乡村存在经济文化衰落、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的现状,亟需通过对乡村文化和地方特色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索新型的乡村振兴方法,结合实地现状提高乡村旅游对当地文化价值的认知程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即是加快推进乡村经济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本文以门头沟马栏村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与规
期刊
摘要:在“城市营销”时代,旅游城市要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必须走品牌化之路。通过加强都市旅游开发意识,着力打造旅游精品,认真思考重庆都市旅游形象的定位,提高重庆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质量。重庆已成为具有较高国际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但仍面临如何通过品牌化建设及推广来促进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解决区域内景区旅游形象不鲜明、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等问题。  关键词:城市旅游;品牌建设;重庆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获得5个维度、20个指标的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结果,利用IPA模型绘制了“满意度——重要性”的四象限图。研究发现三亚中廖村的景色布局和环境卫生收获了游客的好评,但整体满意度较低,原因在于三亚中廖村缺乏对于游客的管理与服务,游客的体验项目策划较少,导致游客游玩时间较短,满意度较差。中廖村应该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增加体验项目,打造由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乡
期刊
摘要:该文针对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康养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攀枝花为例,将从全域旅游与康养旅游的相关概述入手,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攀枝花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及具体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推动康养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文章的分析得知,攀枝花具有丰富且独特的康养旅游发展优势,该文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攀枝花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全域旅游;康养旅游;环境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铁运分公司作为彬长后起之秀,一个新建的企业,除了面临着国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艰巨任务,本身还存在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人员整体思想理念创新不够的因素,更加需要用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公司发展,进一步推进2017年“强基础、保安全、抓管理、求创新”的发展思路,为在新常态下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 铁运;企业管理;五大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信息化时代,文化旅游景区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支柱之一,得到了旅游開发者的重视。在旅游景区的文化建设中,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获缺。针对信息化的作用,笔者将当前景区的文化建设现状和建设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旅游景区;文化建设;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2-0076-01  信息化时代,旅游业也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期刊
摘要:文明礼仪教育在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当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形象气质,培育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学生进入旅游行业,优化旅游服务打下坚实基础。我国本身就是礼仪之邦,特别讲求文明礼仪教育,而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教育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需求更是非常迫切。对此,中职教师要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中之重,改革文明礼仪教育方法,为学生未来走向职业岗位打下根基。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