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沁西湖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_fire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笔分硬毫、兼毫、软毫,今天我们用的笔就是硬毫,它弹性强,容易控制,写字锐利。”在南昌市铁路一小的书法教室里,书法教师一边观看学生书法练习,一边介绍毛笔的书写特点。学生都端正地坐课桌前,手提毛笔在宣纸上重复地练习着点、横、竖、撇、捺,仿佛与教室外的喧嚣隔离开了。
  2012年3月,南昌市西湖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并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区学生书写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然而,仅仅过去1年多的时间,西湖区的师生在省市举办的书法活动中捷报频传,8名书法教师成为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3年“人教杯”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上,南昌市西湖区9幅学生书法作品从全国2万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人数居全省第一,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也成为荣获全国“书法教育推广奖”的三个基层教育部门之一。
  试点:从政府推动到学校主动
  过去,由于中小学课业繁重,教师教法单一,导致书法课难在学校落地生根,书法教育形同虚设。”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局长陈木林对记者说,教育部一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西湖区就提出了要将“以书道育人为导向,练就一手好字”作为全区教育发展五大重点工程之一强力推进,把扎实推进书法教育与提升全区教育内涵、打造教育品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2012年3月,西湖区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方案》,拨出专款30万元,为全区学生免费配发了书法区本教材、书法练习纸和书法家庭练习册。按照“专家引领、试点先行、确立模式、全面实施”的总体部署,在启动阶段,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选取了两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试点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广南学校,正在着力打造的品牌校——铁路一小。这两所学校的试点,拉开了全区书法教育试点工作帷幕。
  “刚开始,没有专用的书法器材,我们就将2张普通课桌拼在一起,铺上一层毛毡,改造为书法专用课桌,并为学生购买毛笔、笔洗、笔架、砚台和纸墨等书法用具和材料。”作为西湖区书法教育第一批试点单位,铁路一小校长胡超英感触良多,“我们学校开展书法教育一个学期,学生的作业和考试试卷的整洁度就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还发现,原本上课铃响后教室要十分钟才能安静下来,现在学生一进教室就端正地坐在位子上,安静下来。”
  “在试点初期,我们还担心学校敷衍了事,认为书法教育会影响学校正常的课程设置,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西湖区教育督导室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然而,书法教育进课堂的试点效果却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试点仅仅开展了一个学年,就有很多学校主动开设书法课。在小升初的时候,有几个中学的优秀班主任指定要书法教育试点学校的学生。因为老师们发现,接受过书法训练的学生更加懂事乖巧,没有浮躁的气息,学习也非常认真。
  “虚能引和,静能生悟。”陈木林说,“毛笔是软的,学生必须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才能写好字。我们的书法教育进课堂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书写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写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修身养性,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翰墨沁心,搅“活”了西湖区书法教育的一潭春水。很快,西湖区“书法教育进课堂”就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迅速地从南昌市铁路一小、广南学校扩展到西湖区20多所学校,数万名学生拿起了毛笔。2012年秋季开学,西湖区50%以上学校开设书法教育课。2013年初,开设书法教育课的学校达到100%,实现全区书法教育进课堂全覆盖。
  “从2所学校试点到全区20多所学校推广开来,原本我希望要有个3到5年的时间来探索、总结经验,可没想到只试点1年,‘书法教育进课堂’就从政府试点推动转变成各个学校主动开展。”陈木林对记者感慨地说道。
  推广:破解三大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书法教育进课堂”的推进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没有前人经验借鉴,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瓶颈问题,陈木林总结为“教师、教材、教学”。
  参与对教师培训的西湖区少儿活动中心副主任张明介绍说,在教育部下发“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后,全国各省提交教育部审核的书法教材就有800多套,最后推荐下来的教材也有近百套,而且每套教材都是各成体系,这对于初学书法的中小学生来说,就非常不适合。
  张明一边向记者展示西湖区的区本书法教材,一边向记者介绍说,为了编写一套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材,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聘请有关专家并抽调在书法教育方面有专长的同志组成教材编写组,在广泛搜集各地书法教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上一课编一课、编一课上一课,边修改边积累。记者从西湖区独立编写的书法教材中看到,教材中不仅包括了“基本笔画”训练、“课文临写”、“作品训练”等内容,还对每个字都配了典故介绍,让学生在看故事的同时牢记字形笔画,最终达到书法能力的提高和书法文化的熏陶。
  “有了教材还只是基础,要实现书法教育进课堂关键还在于教师。”张明告诉记者,“其他地方都是请专业老师或者志愿者来教学生,西湖区是先培养好老师,让他们先练好字,养好性,再去教学生。”西湖区采取内培和外聘结合的办法,开展全区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和试点学校全员性培训,选拔有书法特长的教师任教,同时聘请书法界知名人士到校讲学。从2012年春季开设书法教师培训班以来,培训书法骨干教师近60名,培训语文和美术教育教师200多人,全区24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
  为了给学生提供最优的书写环境,西湖区强化了书法教学的硬件建设,制定《西湖区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实施操作建议》,从环境布置、工具准备、教学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开展书法教室的专项建设工作。截至目前,西湖区的23所小学中有19所设立了专门的书法教室,4所因场地受限而采取了与其他活动室合用的方式设立书法教学场所。站前路小学根据学生数配备了两间专用教室;珠市小学将书法教育与学校国学教育相融合,打造了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正心堂”;松柏巷小学利用班级博客,将学生的作品公布在网上,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目前,西湖区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已基本实现书法教室配置到位、书法课程设置到位、书法教师教学到位、书写习惯养成到位、书法评价督促到位的‘五个到位’。2014年,西湖区书法教育将步入发展提升阶段,要实现教师书法教学水平的提升,书法教室格局的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的提升。未来,我希望西湖区也能够成为‘书法之乡’。”陈木林对书法教育的未来信心满满。
  成果:书道育人,尽现西湖教育的魅力
  近日,记者来到羊子巷小学孺子亭校区,正好遇到了该校在为南昌市“2014年美之春艺术节——翰墨书香大赛”进行选拔。推开书法教室的门,一股幽幽墨香扑鼻而来,墙壁上挂满了书法作品。教师和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写着毛笔字,挥毫泼墨,行云流水。该校校长熊瑜指着墙上的书法作品对记者介绍说:“这些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都是教师业余时间写的。他们之中不仅有书法教师,还有很多是数学、英语、音乐的任课教师,都对书法充满热爱。”
  参加书法比赛选拔的章燕老师就是数学课任教师,他告诉记者,原本只是看着语文教师培训书法觉得很好奇,就想自己也试着学点书法,将来好教自己的孩子。“参加两次培训我就爱上了书法,它不仅改变了我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让我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和钻研教学,还让我学会了倾听,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学能力。”章燕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
  书法教育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素养,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站前路小学的吴洋是该区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年仅10岁的他成为江西省唯一一位获得“人教杯”全国中小学书法大赛“小小书法家”称号的人。
  每周一次的书法课,老师布置练两张纸的字,而吴洋交给老师至少十张。“当吴洋学会写单幅作品时,哪个亲戚过生日或者来家里玩,他都会亲手写一幅作品送给他们。”吴洋妈妈眉飞色舞地说,亲戚拿到孩子的作品,都非常高兴,特别是孩子的爷爷,每次都会把作品装裱起来,贴在墙上。吴洋也因此自信心大增。由于对书法的喜爱,吴洋把原来的珠心算、跆拳道、游泳等爱好都放弃了。
  在江西省书法家协会最近举办的第七届临帖展上,西湖区有22位书法骨干教师的作品入展,并有7位教师获奖。2013年7月1日,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主办的一场主题为“永远跟党走,同书中国梦”的百人书法比赛,分别聚集了一百位教师、一百位学生同台竞赛,引起了省内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省政府副省长朱虹在参观了站前路小学师生的书法展览后,赞赏之余,欣然题词“和谐社会,书画天堂”。
  书韵飘西湖,墨香满校园。如今,走进西湖区的校园,一阵阵清新的味道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的是翰墨飘香的生动课堂。“以书法特色教育为切入点,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已经成为西湖区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书法教育正成为西湖区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其他文献
一  为了构建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现代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新余市通过深入研究企业技工教育模式,结合借鉴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职业教育经验,以及本市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现代学徒制”:由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三元”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地方政府的宏观指导、协调与激励下,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校企融合为目标,职业院校与企业作为“双主体”,
期刊
为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守住教育民生底线,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后,已于2013年年底印发。  《意见》明确,从2014年开始,通过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适当调整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继续实施初中改造工程等措施,加大项目统筹与经费投入力度,在3~5年内,聚焦贫困
期刊
对于学生来说,中考就像一个战场,激烈的竞争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束缚了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了突破这一素质教育“瓶颈”,教育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因种种原因,这项改革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中重点提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欲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从“减负令”的抗药性看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弊端  早在1988年5月,当时的国家教委就发布
期刊
不久前,南丰县最边远山乡的一位教师姜霞芳,以高票当选为南丰县 “橘乡十大最美乡村教师”,在鲜花与掌声纷至沓来的同时,一位乡村女教师与教育的深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而她,只低头一笑,告诉大家这一切离不开同为教师的丈夫黄行福的支持。  共执教鞭书为媒  黄行福与姜霞芳的相遇,像山涧的两条小溪偶然流到一起,清新自然。1985年9月,只担任过半年代课教师的姜霞芳通过教育局的一个招聘考试,被分配到付坊中学做
期刊
教育部最近发布的2014年工作要点指出,我国将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国家重大项目,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  工作要点提出,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出台《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监督管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对义务教育阶段,工作要点提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设重点学校重点
期刊
2014年,北京市将推进考试招生入学制度改革。在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的框架下,以中高考命题改革为切入点,制订实施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  同时,北京市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由去年的15%提高到30%。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推广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入学,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登记系统。规范特长生招生。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
期刊
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北京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周至少有3天可开展体育、文艺、科普等课外活动,时间在下午3点半到5点之间,所有活动支出均由政府埋单。  北京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自愿”原则,提倡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开展体育、文艺、科普等社团活动。各区县、学校可在周一至周五下午3点半到5点的课外时间安排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低于1个小时,具体时间安排由区县与学校自
期刊
近日,从江苏省教育工作会上获悉,今年起江苏省将对教育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教师资格5年一认定。这也意味着教师将打破终身制,有了退出和转岗机制。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说,今年全省将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全面实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建立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我省将加强教师培训,实行5年一个周期的教师资格考核,考核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可以再申请一
期刊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在2006年发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修订的《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已投入使用,更加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据介绍,汉语应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新的课程标准按照九年一贯的学习系统进行设计,按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四个学
期刊
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系统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在去年开展“减负校校行”的基础上,今年该省将围绕深入落实“六个严格、六项制度”,进一步强化四项“减负”措施。  据悉,今年浙江新推出的四项“减负”措施包括:一是有计划地适当降低小学低年级教学要求,放慢教学进度;二是取消小学三年级及以下年级各种形式的统测活动,对小学其他年级及中学生进行统测,次数和学生参与比重也要严格控制;三是全面实行责任督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