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自治区教育厅于5月14日召开全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在南宁设主会场,各县(市、区)设分会场。教育厅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全区各市教育局局长和基教科科长参加主会场会议;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以及相关股室负责人、学校校长代表参加分会场会议。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秦斌作工作部署,自治区高校工委副书记秦敬德主持会议。
会上,自治区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编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5部门联合印发了《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从2015年起,要用6年时间,即到2020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实现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国家标准(小学45人以内、初中50人以内);全面消除寄宿制学校“大通铺”,实现所有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据介绍,目前,全区共缺学生宿舍388万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超标学生达66.5万人,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0.6%。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方案》列出了各年份消除“大班额”“大通铺”的具体工作目标(详见文末“时间表”)。
秦斌在讲话中强调,各地要按照《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打赢这场攻坚战。为此,他提出了“加减乘除”4种“战法”。
“加”即加快标准化建设,有效增“加”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统筹用好建设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学校布局规划,要严格落实新建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学校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政策,严格规范撤并学校的程序和行为,坚持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避免盲目撤并学校导致“大班额”“大通铺”。各地要统筹用好“全面改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奖补专项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大班额”“大通铺”问题;积极向当地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前期工作经费,落实项目建设土地、配套资金,切实按照项目进度要求实现开工竣工。
“减”即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学校压力,通过全面实现阳光招生,科学均衡编班,严把转学入口关等方式缓解择校问题。坚持就近入学,禁止跨区域招生,严格控制入学年龄,加强寄宿生资格管理,逐步提高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招生名额分配到辖区初中的比例;按照“学生均衡编班、教师均衡搭配、先学生编班后配教师”的原则,对起始年级所有学生进行均衡编班;同年级教师均衡搭配,随机确定教学班级,禁止举办重点班、特长班;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坚持“一生一籍、籍随人走”,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无正当理由不能转学的规定,严格规范转学的条件和程序,坚决遏制借转学变相择校的行为。
“乘”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乘”数效应,通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化。要科学划分学区,促进学区学校管理一体化,构建学区教学研究和评价共同体,逐步实现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加强区域特色资源库建设,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城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组织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强校本资源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认真落实新课标,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除”即均衡配置教师,逐步消“除”教师资源差距,通过落实教师编制政策,大力补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促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加强教师培训等方式均衡配置教师资源。要优先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所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清理规范教职工编制,千方百计解决教师编制不足问题。通过实施特岗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和民族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中小学支教走教计划,研究制定农村教师的招聘、福利待遇等方面倾斜政策,逐步缓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因师资不足引发的“大班额”问题。抓紧制定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进一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逐步引导城镇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采取送教下乡、送培上门、对口支援等多种培训方式,为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培养骨干教师,逐步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教学水平,逐步化解因“择师”“择校”引发的“大班额”问题。
秦斌指出,消除“大通铺”“大班额”是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自治区将陆续出台、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各地要加强协调、制定方案、改革创新、强化督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在2015年7月底前制定本县(市、区)攻坚实施方案并报市里审核备案,各市教育局要在2015年8月底前制定本市攻坚实施方案并报自治区备案。
在会议的经验交流环节,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北海市、贺州市5市的教育局负责人结合当地实际,就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工作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南宁、柳州、北海、贺州等市在城区内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学校,增加了学校容量;柳州、北海等市制定了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鹿寨县等14个县(市、区)制定出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方案;柳州试点“集团化办学”,贺州试点“大校长制”,促进了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南宁市规定转学手续只能在新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办理,要求转入学校、转出学校和主管教育局对转学材料严格审查,严格履行转学手续,防止随意转学插班;北海市拿出80%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招生指标……以上做法均有效缓解了各地因基础设施不足、“择校”、“择师”等原因导致的“大班额”“大通铺”,为我区下一步的全面攻坚提供了经验。
(责编 白聪敏)
会议在南宁设主会场,各县(市、区)设分会场。教育厅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全区各市教育局局长和基教科科长参加主会场会议;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以及相关股室负责人、学校校长代表参加分会场会议。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秦斌作工作部署,自治区高校工委副书记秦敬德主持会议。
会上,自治区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编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5部门联合印发了《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从2015年起,要用6年时间,即到2020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实现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国家标准(小学45人以内、初中50人以内);全面消除寄宿制学校“大通铺”,实现所有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据介绍,目前,全区共缺学生宿舍388万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超标学生达66.5万人,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0.6%。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方案》列出了各年份消除“大班额”“大通铺”的具体工作目标(详见文末“时间表”)。
秦斌在讲话中强调,各地要按照《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打赢这场攻坚战。为此,他提出了“加减乘除”4种“战法”。
“加”即加快标准化建设,有效增“加”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统筹用好建设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学校布局规划,要严格落实新建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学校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政策,严格规范撤并学校的程序和行为,坚持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避免盲目撤并学校导致“大班额”“大通铺”。各地要统筹用好“全面改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奖补专项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大班额”“大通铺”问题;积极向当地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前期工作经费,落实项目建设土地、配套资金,切实按照项目进度要求实现开工竣工。
“减”即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学校压力,通过全面实现阳光招生,科学均衡编班,严把转学入口关等方式缓解择校问题。坚持就近入学,禁止跨区域招生,严格控制入学年龄,加强寄宿生资格管理,逐步提高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招生名额分配到辖区初中的比例;按照“学生均衡编班、教师均衡搭配、先学生编班后配教师”的原则,对起始年级所有学生进行均衡编班;同年级教师均衡搭配,随机确定教学班级,禁止举办重点班、特长班;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坚持“一生一籍、籍随人走”,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无正当理由不能转学的规定,严格规范转学的条件和程序,坚决遏制借转学变相择校的行为。
“乘”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乘”数效应,通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化。要科学划分学区,促进学区学校管理一体化,构建学区教学研究和评价共同体,逐步实现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加强区域特色资源库建设,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城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组织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强校本资源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认真落实新课标,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除”即均衡配置教师,逐步消“除”教师资源差距,通过落实教师编制政策,大力补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促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加强教师培训等方式均衡配置教师资源。要优先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所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清理规范教职工编制,千方百计解决教师编制不足问题。通过实施特岗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和民族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中小学支教走教计划,研究制定农村教师的招聘、福利待遇等方面倾斜政策,逐步缓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因师资不足引发的“大班额”问题。抓紧制定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进一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逐步引导城镇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采取送教下乡、送培上门、对口支援等多种培训方式,为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培养骨干教师,逐步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教学水平,逐步化解因“择师”“择校”引发的“大班额”问题。
秦斌指出,消除“大通铺”“大班额”是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自治区将陆续出台、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各地要加强协调、制定方案、改革创新、强化督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在2015年7月底前制定本县(市、区)攻坚实施方案并报市里审核备案,各市教育局要在2015年8月底前制定本市攻坚实施方案并报自治区备案。
在会议的经验交流环节,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北海市、贺州市5市的教育局负责人结合当地实际,就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工作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南宁、柳州、北海、贺州等市在城区内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学校,增加了学校容量;柳州、北海等市制定了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鹿寨县等14个县(市、区)制定出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方案;柳州试点“集团化办学”,贺州试点“大校长制”,促进了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南宁市规定转学手续只能在新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办理,要求转入学校、转出学校和主管教育局对转学材料严格审查,严格履行转学手续,防止随意转学插班;北海市拿出80%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招生指标……以上做法均有效缓解了各地因基础设施不足、“择校”、“择师”等原因导致的“大班额”“大通铺”,为我区下一步的全面攻坚提供了经验。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