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随风飘、译作长流传的翻译家傅东华

来源 :教师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上翻译之路rn傅东华1893年4月出生于浙江金华,本姓黄,后因过继母舅改姓傅.黄家世代行医,常常施药于贫苦百姓,不取分文,在金华颇有好名声.傅东华的父亲黄二峰在城中坐馆课蒙童,生有二子一女,长子西华,后与堂兄黄人望一并东渡日本求学,次子便是傅东华.
其他文献
儿子乎乎上中学了,转眼已是初三,在一所重点学校.每逢月考,压力可想而知.好在他总是有各种方式调节这压力,吃,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解压方式.rn有次放学回家,他告诉我:“妈,我下午上课时想了下,人生最有意义的时刻,不是什么干一番事业之时,而是吃的时候.”看得出来,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一时也不好反驳,我难道要说:“不,你错了!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期刊
“教育是社会分层的工具”,近来网上流传的这个说法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这个说法听起来颇有独自发现“惊天秘密”之感,但真的如此吗?rn笔者认为,当前早已溢出教育领域的焦虑,恰恰源于社会仍存在把教育作为社会分层工具的看法.比如,“教育改变命运”“高考是改变寒门子弟命运的通道”“教育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唯一机会”等.这些口号或者观点是当前社会上关于教育、高考的“主流看法”,教育被赋予对受教育者进行社会分层的功能.
期刊
最近带孩子去了两次顺德,精心设计路线,带他听有意思的故事,给他讲知识点.回来问他顺德之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是妈妈把手机掉进池塘里了.rn我要掉手机,哪里不能掉,用得着辛辛苦苦地跑去顺德掉吗?
期刊
杨苡住了近60年的南京大学一栋老旧宿舍楼的书房里,挂着自己17岁时的半身像,婴儿肥的圆脸上刘海覆额,眼含憧憬。  德国作家安娜·西格斯曾写过一部小说《已故少女的郊游》,反思当年德国民众为什么会被希特勒的纳粹思想所迷惑,杨苡常开玩笑地对望着这张照片的朋友说,其实这也是个“已故少女”。  这位“已故少女”、本名杨静如的《呼啸山庄》译者,今年已奔102岁了。  近些年,她多年的小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余
期刊
如果说在德国过年(圣诞节)有什么繁文缛节让我头疼的话,那就是互赠礼物这回事了.大家都要假装自己是圣诞老人,给每位家人和朋友准备礼物.rn第一年我就收到了很多礼物,堆了半个房间.好友们每个人送给我一个漂亮的纸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彩纸包装、扎着飘带的大大小小的神秘礼物.每个纸袋子里的礼物都要让我拆老半天.
期刊
01  我写的小说的人和事大都是有一点影子的。有的小说,熟人看了,知道这写的是谁。当然不会一点不走样,总得有些想象和虚构。没有想象和虚构,不成其为文学。纪晓岚是反对小说中加入想象和虚构的。他以为小说里所写的必须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他很不赞成蒲松龄,他说: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  
期刊
当我们碰见熟人时,都会有一个打招呼的过程,一般是先称呼对方,寒喧几句后,有需要交代的事情就直接转入正题,没有的话可能就随便聊几句.唐代人跟我们打招呼的方式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采用的称谓方式就跟我们今天很不一样.
期刊
下午四五点的时候,从客顶(吾乡把韩江上游的客家地区称为客顶)回来的船就靠岸了。江上行船分客船和货船,从客顶运来的货,一般是杉木、竹子、煤炭、水泥,而从吾乡运到客顶去的,则多数是蚊香、草席和毛巾。  从客顶运来的货物中也有瓜果。黄皮柿比吾乡的大、甜,沙田柚饱满硕大,夏意浓时,更有浮瓜沉李。以上物产混杂在成排的杉木、成筐的煤炭中,把整个码头变成一个市集。  彼时我们这些江边孩童一哄而上,推推搡搡,在各
期刊
每年讲一遍的故事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自从1999年开始教书以来,一直很受学生欢迎。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每年的2月14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不仅因为这一天是众所周知的情人节,更因为我在少女时期的一段经历,跟这个日子有关。所以,每年的情人节前夕,我会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每一届的学生们听。  今年的2月14日,情人节又到。  那天上课的时候,我走进教室,学生们正在各自的座位上闲聊、打闹、看手机。  “我想
期刊
生物不断生长,作家也不例外。年輕的时候激情澎湃,带着一种夸张的东西进行艺术创造。语言上最喜欢浓墨重彩,大量地使用形容词,渲染自己的感受。现在觉得过多的形容词和描写会成为理解故事和人物情感的障碍,反倒是平淡朴实的语言更能直入人心。对情节的处理也是这样,过去会抓住每一个“有戏”的情节大加渲染,很多地方把话说尽,现在是话到笔下留七分,只说三分话,越来越体会到海明威《老人与海》里老渔夫跟一群群鲨鱼搏斗时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