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之密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佛学道乃是人体科学中事,故其自古便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握,有核心可探,特别是“玄关一窍”尤为更甚,这是修道中的一个关键!吕洞宾曰:“遇希至道,必密扣玄关”;明朝张三丰曰:“修道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来?”清朝黄元吉曰:玄关“即天地人物之根,圣贤仙佛之本,此最吾道家秘密天机,不容轻泄者也”,“玄关窍可以了结千经万典之义”。所以历来古人都共识“玄关者,丹之门户也”。可见“玄关”如何之重要,并一致主张对玄关要恪守“得人勿秘,非人勿言”之信条!故陈撄宁先生说不得其人虽千两黄金而不换。其实大可不必,一者不喜闻道者,你告诉他也没用,他也听不进去。再者,虽然有的修道者人品不好,你告诉了他,他进步了亦可自己教育自己,并且他也可将道法传承下去,这亦算是件善事!可叹的是在今天的芸芸众生中又有几个能自我革命,自我修养,自我锤炼,自我净化而亲近大道,追求真理的人呢?唐朝的吕洞宾当时就曾感慨道:“苦劝人修不肯修,却将恩德反为仇”。宋朝张紫阳也说道:“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愚迷枉自抛”。“欲向人间留秘诀,未逢一个是知音”。古代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现今呢?
  那么何谓之玄关呢?即道家所谓的“天心也”,“乾元一气,本来人也”,也就是见到了真正的你。故老子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心精园明,含裹十方”者即玄关也。从佛家来说即是明心见性,见到自己的真心;依儒家来说则是“斯仁至”。三家是一个意思,即是虚无之中的你先天固有的“灵明一心”。无念之念的正念,不神之神的真神。《唱道真言》曰:“玄关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也。”“心何以明?忽然而明,此玄关也。性何以见?忽然而见,此玄关也。”尽管自古以来对玄关就有多种解释,但其余皆非也,充其量是和玄关相近的现象而已。实际上中脉与七轮再外加足心轮俱开之时,便是玄关大开之际!这也便是开玄关之前提。
  玄关就是由后天返先天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从凡入圣的分水岭,无论佛、道要想修成正果,则必须跨入玄关大门,否则永远是在佛、道门外瞎转悠,而一世无成。故张三丰云:不识玄关“叹迷途,太糊涂,静坐枯修炁转枯”,“关未开休打坐,枉推碾子,空推磨”。为此对“玄关”自古以来都是讳莫如深,即使说者也只是藏头露尾,蜻蜓点水,唯清朝黄元吉本着治世救人,匡扶大道之慈悲心不厌其详将其点破,实在是菩萨心肠,功德无量。他说道“玄关者太极将分,两仪将判之时也,动亦不是,静亦不是,其在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之间乎”。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个词“将分”、“将判”。“将分”要分而未分也,“将判”将判而未判也。在这动静之间,即阴阳之间的中空乃是“玄关”。也正是邵康节所言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的“天心”之时也。这个“天心”指的是什么?即“人受气成形之初的灵阳之体”,也就是你的“真心本性”者也。明朝李涵虚曰:“玄关,为万法归一之地,有独无对,故曰一窍,一言以蔽之曰,‘中’是也。儒家讲中庸,佛道讲中道,皆是指的这个‘中’。《中和集》曰:“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这是哲学语言,实际上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伴随玄关又有一阳的产生,故又曰:“一阳初动即玄关,不必生疑不必难”,一阳生是玄关的其中一个现象但决不是本质。一阳生,又称先天祖炁,这是父母交合时的生命能量,此际再和宇宙中来的灵明一阳,相合才能形成你的生命本来。玄关者,乃自身先天一炁与先天元阳之合也!换言之人天合一即玄关!
  “忽焉一觉而动,杳冥冲醒,我于此一动之后,只觉万象咸空一灵独运,抱元守一,或之真意,或之正念,或之如来正等正觉,此时只一心,无两念焉”,这正是玄关之境界。黄元吉又云:“人欲修成正觉,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的一个本来人在,故曰:天地有此一觉而生万物,人有此一觉而结金丹”。《唱道真言》说得亦很明确:“玄关者,万象成空,一念不生,忽而有感,感无不通。忽而有觉,觉无不照。此际是玄关也。”何谓“感”者?正子时也,何谓“觉”者?见本性也。玄关的境界主要是“照”,即无所不照,无所不觉。玄关到处,后天识神退位,先天元神显现,故无所不照,无所不觉也。故老子在《道德经》中曰:“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众甫者,众生之相,众生之根源。意即进入了玄关,得了大道则会对万事万物的一切了如指掌!玄关、玄关进入玄妙大道之机关也!“古来大觉如来,亦无非此觉积累而成也”,“古云仙非他,只此一元真性修之而成者”。一言以蔽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真阳动,真神出者也,这就是玄关!玄关原本没有多么复杂,只是迷者越演越繁而已,越弄越玄。抓住了“玄关”这个修道大纲,这个重点,那么修道的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那么如何才能得此玄关而入大道之门呢?
  第一,静中生动,必先得内气充沛。
  意拳大师王芗斋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是为真动。”凡是练形意拳的人都知道这句名言,静中生动才是生命中真正的动——内气产生的动。也就是说你想修道得先补漏体,采自己的“坎中之阳,炼精化气,滋补全身,恢复先天之体,否则修道免谈,故修道是先修人道,然后才能修仙道,人体还未康健更何谈仙体成就呢!修道必须得先有物质基础,空谈心性那是望风捕影,终生也不会有所造就,所以神与气这对矛盾的统一性是不容破坏的,单打一都是片面的。有了充足的“气”,你亦才能入定!也就是说要想制伏心性,必先制伏“命气”。故有人形象地比喻“心”是主人,“气”是马,射人要先射马,擒贼要先擒王。如果以心求心,这无疑于望风捕影,所以要想让心静定下来,必须得先使气充满周身与大脑,然后你才能自然而然进入到禅定。但自古以来,众丹书谈到玄关,只说静中忽然一动,而很少言及玄关混沌之前的这一“静中生动”的过程及原理,故易引后人落入迷魂阵。
  第二,动中生静。
  待周身气脉畅通,气满之余便会自动静定下来。俗话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就是此理。内气在身体内为什么会流动不止,原因就是内气在体内找平衡,哪个地方气不足,内气就会自动流向哪个方向,所以气动是说明你体内的气还不饱满。一旦当真气在体内大动,通经活络,康复受损的五脏六腑后,气机充沛了也就不会再流动了,自然进入禅定中。黄元吉曰:“必要恍惚杳冥而后人欲净尽,天理常存,凡息自停,真息乃见,元性元命打成一片,返还于无极之天也。”在禅定中久久地元神与元气相亲相恋交合而便会生成与恢复到刚出生成胎时的先天祖炁和灵阳之神。然后两者相合而结成丹母再与宇宙中的先天一炁相合而结成真正的金丹。所以,禅定空静就是神气二者的混沌态,交合态,仍属后天中事,坎离交合者也。真正玄关应属于后者!但修道自古以来常常是元神、元气与阳神、先天一炁互为混淆,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在这里也需要指出“先天祖炁”与先天一炁是有区别的。先天一炁是绝对的,而先天祖炁仍是对待中事。《性命圭旨》曰:“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功夫,常将真我按止其中,如如不动,寂寂惺惺,内外两忘,浑然无事,则精恋气而凝,命恋性而住,不归一而一自归,不守中而中自守,此老子抱一守中,虚心实腹之本旨也。”   第三,定中生动。
  南怀瑾先生云:“久之生机复转,定久了以后这才真叫气脉通啦!这是再进一层的一阳来复,再进一层的活子时,真正的活子时,一个新的生命重新开始。”黄元吉曰;“以此空窍之中,真气积累,久则玄关开而真精生焉。要之恍是光之密,惚是几之微,离中是阴,为恍惚中物,坎中真阳,是杳冥中之精,学者必知之真而后行之至也!”又曰:“玄者深远之谓也,学者欲得至道,必静之又静,定之又定,其中浑无物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不生一知见,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至玄之又玄实为归根之所。”在湛深的禅定空静中神气彻底合一,灵明不昧的本性,便会破茧而出,古人云:“浑沌一觉,即成仙种子”,即猛然一觉“感而遂通”此恢复到父母交合时的先天祖炁与宇宙中来的一点灵阳相合的状态,也就你的本来真我!这便是玄关。“不先将神气二者交会于虚无窟内,积习既久,神融气畅,打成一片,两不分开安有忽然而醒之一觉哉?……混沌内蕴,知觉之神,迨积久久,火力蓄足,忽然阳光发现,烧天灼地,有不可遏之机”。所以,道家形容这一刻是“虚无中之一觉在冥冥中猛然惊醒,一窍开时浑身窍窍开”,换了人间一般,无所不照,无所不觉,如掌上观纹,如果没有那深深的一段禅定,即“寂然不动”为前提,玄关窍是不会开的。故陈撄宁先生曰:“所谓玄关一窍者,学者当于内外
  相感,天人合发处求之,此是实语,不是喻言。”当你一旦认识到真我后,你才能谈得上去修道。修道修道,你修什么?修的就是你的本来人。所以玄关是很关键的,找到了真我,你才能去有的放矢。“我是谁”?这是修佛者常反问自己,参禅的话头。一旦你真明白了,你是谁,那你就算开悟了……究其实质,玄关乃乾坤交也,丹成才真正是修道的开始。
  三、玄关境界一些必须要注意的事项。
  伴随着玄关会随之俱来一些现象,譬如胎息,一阳生等。元朝尹清和曰:“一阳初动众阳来,玄窍开时窍窍开。”但须知真阳气发,“行功到此,大有危机,惟有一心内守,了照当中方能团聚为丹药,可以长生不老。若生一他念,若动一淫思,此个气机即驰于外,而真精从此泄漏矣!保守原精若能一忍再忍,毫不泄漏,三两月间,外阳收摄,元气充足而长生不老,从此得矣”!这是黄元吉对人们的忠告。否则漏丹而短命,欲求至道长生却适得其反,学者不可不察!这犹如登览万丈之巅,山峰虽有无限风光,美不胜收,但也存在着失足跌崖,万劫不复的危险。丹精,不比人之凡精,一旦丧失,便会丧及性命,其损失大焉!正所谓“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这是其一;再者达至玄关真空时,有的人也会很难适应,虎啸龙吟,天地翻复,在“有”中生存惯了,一旦达至真空反而会万分恐惧,精神受到刺激而疯掉,道家称之为“疯关”。特别是“七日关”,乃后天进入先天的生死关头,修行人更需要道力高深者予以关照,方可保证平安。随之玄关而来,一些人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异功能,要注意这也正是极易走火入魔的时候,所以古人反复告诫修道者不要迷信,不要轻信,应该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一切有相皆是虚妄”,修道应尽量减少宗教意识!这是玄关阶段必须要注意的,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这是其二。其三,张三丰曰:“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胎息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因为息有一丝之未止,则心便有一毫之未静,心未静,则阳不生,阳不生,则丹不结,玄关便无从谈起。“此窍开时,全身一切窍位皆开,一身之内无处不玄关,一日之间无事不玄关”。玄关是“动静交关之处,坎离颠倒之乡,日月交关之所,真所谓天根地窟也……知此窍神仙大道尽于此矣”。时至神知,玄关开时,全身皆有反应,但那些是现象并不是玄关的本质,切勿节外生枝。黄元吉曰:“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由此可见,玄关也并非是一个虚无飘渺无法捉摸的现象,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涵可照知、觉知的东西,只不过是无法表达,无法确凿地解释清楚而已。故禅宗以“这个”、“那个”为代指。所以我认为“胎息”、“阳生”是伴随玄关产生的两个现象,而“见性”、“结丹”才是玄关的真实内涵。
  历史有很多修道者不明究理,常常把玄关误认为是身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这便是着相的下乘之论。玄关本无定位,即在身中,又不在身中,在身外又不在身外,它是形而上的东西,所以把玄关认作是“山根处”、“丹田处”、“会阴处”……这都是盲人摸瞎马,因为他们没有玄关的实践,而是在那里瞎猜。《中和集》中就批判说:“今人多指脐轮下,或指顶门或指印堂,或指两肾之间,或肾前脐后,以上皆旁门。”张伯端亦说道:“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鼻,非脾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火候亦在此矣,沐浴在此矣。结胎在此矣。脱体在此矣。”“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其意是说玄关一窍不是人身上普通的具体部位和穴道,必须在进入先天乾坤窈冥之际方可显露。乾坤大定的形成又必须依赖神气,坎离相交才能实现。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命功有命功的玄关,性功有性功的玄关,修道每一步骤都有其玄关”。对此我是绝对不敢苟同。照此说来,玄关这个修道至关重要的唯一专用名词,就贬值了,失去了他的本来意了,把先天的玄关当成了后天的“窍门”、“机关”了,对此我是否定的。因为玄关是无对待的“一”,而不是相对的“二”。不属有也不属无,不属于动也不属于静,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是“中”而不是极端!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这是讲不通的!白玉蟾诗曰:“此窍非凡窍,阴阳共合成。”张紫阳曰:“玄关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阴阳合一后,玄关乃开也!玄关是入“玄道”之关!是性命合一后再与宇宙合一的玄关!而绝非是其它什么“关口”。还有的人把“入定”认作玄关,把得内气认作玄关,这更是离题万里的事了……
  自古以来,千经万典反复提醒我们修道必须要开玄关窍,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修道才会进入大门。但是我们俗人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常常是把一身四大的假我认作自己的根本,故佛说众生是没有“菩提”(觉悟),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更何况对宇宙万物乎?所以,由凡入圣必须得先过“玄关”这一道关,此关一过则千通百通,成圣成仙,自不待话下。王重阳曰:“先天之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合为圣,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此最上一乘之妙道,三教同源之心法。”
  关于修道的文章我原先是不想写,但一个强烈中国心的驱使又不得不写,发扬传统文化义不容辞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我岂能袖手旁观。于是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连写了数篇。但正如张紫阳云:“未悟须凭言说,悟了言语成非。”最终任何有相的语言都是多余的,本来吗“法法法原无法,空空空亦非空”,一切有相,均非大道,非有非无,非动非静……呜呼,清风朗月道自在其中矣,又何必再去多言呢……
其他文献
地狱之门“哐当”一声,把年轻人给关在里面了。那些没有被关进去的人站在门前,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首先过来的是他的朋友,他对地狱之门的看守说:“放他出来吧!他还很年轻,还有很多活儿要做。也许他会改正,把活儿做完。”  接着过来的是他的情人,她手抓住栅栏,泪如雨水般地洒落在上面。  “放他出来!”她哭喊道,“我们还太年轻,还不该死,没有他,我也无法活下去。”  最后过来的是他的母亲,因为她走了很长很
杨丽萍的舞蹈总是力图还原自然,还原民族本身,在她的概念中,民族舞是天然去雕饰的    杨丽萍有句名言:别人跳的是舞,我跳的是命她说,跳舞从来不是她争取鲜花或掌声的手段,她从没想过要用舞蹈换取什么,对她来说,舞台甚至不是个表演场所,而是进行个人仪式的圣地  凭着骨子里对舞蹈的灵性与热情,她将《雀之灵》跳到大江南北,成为公众眼中的孔雀公主之后已颇具声望的她又不惜变卖所有家产,编排舞剧《云南映象》,获得
2012年重阳节前夕,88岁高龄的艺术大师黄永玉先生在万荷堂院中,特邀北京人艺的著名导演、演员来家做客,日后又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名曰:重阳雅集。应邀前来的有:88岁的郑榕,85岁的蓝天野,82岁的朱旭,77岁的张曼玲,72岁的吕中、徐秀林等。黄永玉精神振奋,声若洪钟,他说:“人老不怕,就怕颓废和意志消沉,看我们今天多带劲呀!”他兴致勃勃地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人说八十不留饭,大伙
在过去和现在的世纪里,最为国际赞美和敬佩的亚洲文化代表就是世界级的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一位多产而具有批判精神的电影导演、艺术家、摄影家和诗人,或许我们还应该加上一个“哲学家”的称谓,这样对阿巴斯的认识或许才能够不至于失去立体感。   1997年在获得了第5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之后,处于事业巅峰的阿巴斯出人意料地声明:以后,他将退出竞赛单元而只参与展映单元,他的解释是:“身处竞赛之中并不好过,这使
一位年轻的喜剧演员,慕名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喜剧大师。他虔诚地问:“我如何才能够使自己的表演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呢?”  大师听后,微笑着问:“你会笑吗?如果你会笑,那你肯定没有问题。”  在这句近似答非所问的普通话语里,包含着一个深邃的人生哲理:笑对生活,是一种坦然、豁达和真诚的生活态度。  有这么一个童话:有一个小女孩,因为面容长的丑陋,内心非常自卑,别人很少能够从她脸上见到笑容。幸福女神决定帮助这个
2-3月份私家医院的内地孕妇预约已经全部爆满,甚至有医院的预约登记排到了7月份。    刚刚过去的2006年,内地孕妇在香港生下了26132个香港小孩。这些小孩的爸爸,有些是像Jack这样来自内地的,也有像刘燕琳的丈夫这样本身就是香港人。  记者遇到刘燕琳时,是她住进私立任安医院生产后的第三天,也是她来到香港待产的第二个月。刘燕琳是个上海姑娘,嫁给了来自香港的丈夫,目前定居在广州。来到香港待产后,
医学家们指出:“一日三餐,符合人体生理状态和工作需要。”一是在早中晚三个进餐时间里,体内消化酶特别活跃,及时向人们发出要求进食的信号,如不进食,肚子就会咕咕叫。二是脑能量消耗与进食补充时间相吻合。成年人脑的能量消耗占80%。能源供应主要是葡萄糖,每天约消耗葡萄糖110~145克,而肝脏在每顿饭中最多摄取50克左右,一日三餐正好把脑部需要量补上。三是消化器官的活动状况与食物的消化是一致的。人们感到饥
中国科协香山会议是中国科学界级别最高的“神仙会”。每年中国科协资助各个学科开12~15次新观点、新学科学术沙龙。通常由各学科最有影响的两三位专家做坛主(主席),有全国20~30位相关的该权威参与讨论一些前沿性话题。上一次有关中医的是36届(2009.9)会议,主席是何裕民、刘力红、陈珞珈3位知名教授,讨论主题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战略问题”。相隔一年多,科协又开了与中医相关的第45届香山会议,主题是“
为了心爱的人,你愿不愿意去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从此再也见不到朋友和家人?  如果一辈子只能献身于一项事业——音乐、写作、表演、商业、政治、医学等,而且会取得辉煌骄人的成就,你会选择哪一种?如果只有10%的成功几率,你还愿意为之努力吗?  如果让30岁的你再活60年,你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保持30岁的身体,还是30岁的精神?  如果你想走多远就多远,一年后还可以返回,并将获得许多受益终生的经验,但
一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8月 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著名的〔1990〕 661号决议,决定对伊拉克实行史无前例的 经济封锁和全面制裁。8月25日,安理会进 一步通过了〔1990〕665号决议,授权在该地 区部署有海军力量的联合国成员国采取一切 必要措施检查和制止进出伊拉克的所有船 只,以保证对伊拉克的制裁得以执行。  以美国海军为主的多国海上拦截部队正 是在这种情况下,凭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