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自主探求知识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
  一、创设导入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首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面是圆的,硬币的面是圆的,车轮是圆的,光盘是圆的……”之后我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或是椭圆形的呢?”我再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我步步紧逼,追问使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后,我就顺其自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特征之后,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欲望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主动探求,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不存在一定的思维含量,也难以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思维训练的良性循环,一波又一波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真正构建有效课堂。
  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把含盐20%的盐水40千克改制成含盐30%的盐水,怎么办?“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了陈规旧矩的束缚,引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高浓度的途径有多种方法,让学生展示这些方法,不同的思维方式交流互动,学生徜徉在思维的天地里,在问题的引领下,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又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大多数教师首先会讲“猴子分桃”的故事。一天猴王让悟空平均分给每个猴子2个桃子,悟空很不高兴。猴王发觉了悟空的情绪后问:“你怎么不高兴呀?”悟空说:“每个猴子才分得2个桃子太少了,能不能多分一些?”猴王听后,说:“可以,那我给你150个桃子,但是有个条件,你必须平均分给75个猴子吃,行吗?”悟空一听,可高兴啦!就带着桃子准备分给猴子吃了。学生听完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次每个猴子分得的桃子多了吗?悟空应该高兴吗?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既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理解商不变性质非常有利,又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了获取知识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创设参与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尤为强烈。面对一个未知领域,孩子们充满了强烈的好奇,非常希望去尝试一番。而对自己亲自实践得到的知识,会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这种需求,让学生品尝参与的乐趣,强化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整理和复习”时,我要求学生为学校一块长40米、宽24 米的空地设计一个花坛,花坛面积是空地的一半。学生踊跃参与,自主开动思维的“机器”,点燃了创新的“火花”,展示了许多很有创意的方案。通过创造性地设计花坛,充分感受到了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用智慧和知识为学校设计出既美观又经济的花坛,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在满足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在一系列的设计、演算当中,系统地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应用了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了主动参与探求知识的快乐,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重要的感情经历;各种不同的设计,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设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表征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如:面积应用题中“铺地砖问题”、“粉刷墙面问题”等,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探求数学知识。
  有的数学知识用问题情景模拟出来,启发学生自动观察、主动探求、主动思考,在参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哪怕是失败了,也有一定的提高。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可以创设购物的情景,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模拟含有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商店现有15支铅笔,10支扎成一小捆,顾客买去9支,还剩几支?学生结合动手操作、自主探求解题方法,有的用破十法,先算15-10,再算5+1;有的用拆减数,把9拆成5和4,先算15-5,再算10-4;也有的“想加算减”;还有的一根一根去数。方法真是多样化,人人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探索、创新的火花。◆(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潞田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所谓权力道德,是指一定社会权力支配者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党员干部大都掌握一定的权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员干部权力道德建设,是摆在我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涌现出一股优质高新企业赴美上市的浪潮。作为反映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势头的代表,这些赴美上市公司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和追捧。我们把这些主要收入源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朗读情感   只有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比如在《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环节,是课堂的延伸。目前,许多教师对学生经常不做家庭作业或应付了事的现象感到困惑。仔细分析,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自身,“我们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在布置家庭作业这个环节中,我们就要寻找、布置适合学生做而学生又乐于做的家庭作业,要一改过去那种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作业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完成,从而真正喜欢上做家庭作业。  一、让家庭作业充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唐诗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都是一枝独秀.而大诗人王维的诗歌更为卓异,以他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王
赛珍珠作品中的女性曾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男性的形象也是栩栩如生.本文运用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分析《群芳亭》中的男性形象,从新的视角赏析赛珍珠的作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去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面对抽象的数学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课标”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学习。  一、在生活中体验——引导学生“问”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
高职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使网络成为高职院校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基于信息网络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新形式上进行不断地改进和
在课堂教学艺术中,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绝不是居高临下的质问、拷问,而是师生间人格平等且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一次次心灵智慧的交流。有效的课堂提问,需要我们教师处处做有心人,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提问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因人施问,面向全体  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
信息社会中,学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所必备的素质,移动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移动学习项目研究,证明了随着更先进的新一代互联网的使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