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讲述的是已经过去的、无法给学生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它要求学生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并适当展开联想,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历史课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导入语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入语平淡、刻板,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怎样设计每节课的导入语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想谈谈几点体会。
正如王仲孚教授说:“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而历史是基础的基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更是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勤思好问,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1)所用方法和材料要切合教材内容,要与课文内容或史实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同时又要是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
(2)方法要灵活多变,不同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材料,切不可千篇一律。
(3)设计要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4)时间一般在3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长会占据新课讲授时间。
设计导入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有不同特点,可选用不同的方式,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行。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 再现历史现象进行导入
学生喜欢看电视,在课堂前三分钟,可利用多媒体放映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视频,再现当时的历史画面,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我在课堂前五分钟让学生观看了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黄海战役”片段,看完片段后,我开始与学生进行问答交流:(1)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是什么电影?学生回答:《甲午风云》。(2)它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戰争。(3)从刚才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学生回答:中国失败。我再设问:那么,中日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又是如何爆发的?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这场战争的失败又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学生就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他们急于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2 图像导入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初中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教师可以利用电化教学的手段,把书本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使课堂教学的导入变得生动有趣。运用乡土历史图片进行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 热门话题导入法
利用热门话题导入新课,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方法。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先利用多媒体放映“9·11”事件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当看到世贸大楼顷刻间化为乌有时,学生当时喊了起来。我问:大家刚才看到的录象是什么事件?学生齐声回答:“9·11”事件。我开始导入:当“9·11”事件发生后,美国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人们都在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由此爆发?于是,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聚焦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上。今天,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上。这样的导入就深深吸引了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诗词导入法
诗词语言精练、生动、优美,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利用反映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诗词导入新课,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课堂伊始,用配乐诗朗诵起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文天祥为抗击元军而率南宋军民英勇奮斗的一幕幕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文天祥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又使孩子们为之钦佩。特别是当学生听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一起跟着朗诵起来。在这种崇高人格的感召下,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大家迫切地想在新课中了解文天祥所处的时代背景。
5 故事导入法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疯狂侵华史、罪恶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前赴后继的奋斗史。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奋发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为“卧薪尝胆”的勾践、“东山再起”的谢安、“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生发各种感情,在接受心灵洗礼的同时,产生各种积极的体验。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境地。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采用情境导入法、复习导入法、联系现实法、联系国家时事政策法、名人名言导入法、联想对比法,等等,来设计历史课的导入语。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历史课文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最佳的方法导入新课,从而使新课导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柳河县第九中学)
正如王仲孚教授说:“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而历史是基础的基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更是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勤思好问,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1)所用方法和材料要切合教材内容,要与课文内容或史实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同时又要是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
(2)方法要灵活多变,不同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材料,切不可千篇一律。
(3)设计要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4)时间一般在3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长会占据新课讲授时间。
设计导入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有不同特点,可选用不同的方式,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行。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 再现历史现象进行导入
学生喜欢看电视,在课堂前三分钟,可利用多媒体放映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视频,再现当时的历史画面,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我在课堂前五分钟让学生观看了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黄海战役”片段,看完片段后,我开始与学生进行问答交流:(1)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是什么电影?学生回答:《甲午风云》。(2)它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戰争。(3)从刚才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学生回答:中国失败。我再设问:那么,中日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又是如何爆发的?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这场战争的失败又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学生就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他们急于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2 图像导入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初中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教师可以利用电化教学的手段,把书本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使课堂教学的导入变得生动有趣。运用乡土历史图片进行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 热门话题导入法
利用热门话题导入新课,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方法。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先利用多媒体放映“9·11”事件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当看到世贸大楼顷刻间化为乌有时,学生当时喊了起来。我问:大家刚才看到的录象是什么事件?学生齐声回答:“9·11”事件。我开始导入:当“9·11”事件发生后,美国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人们都在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由此爆发?于是,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聚焦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上。今天,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上。这样的导入就深深吸引了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诗词导入法
诗词语言精练、生动、优美,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利用反映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诗词导入新课,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课堂伊始,用配乐诗朗诵起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文天祥为抗击元军而率南宋军民英勇奮斗的一幕幕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文天祥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又使孩子们为之钦佩。特别是当学生听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一起跟着朗诵起来。在这种崇高人格的感召下,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大家迫切地想在新课中了解文天祥所处的时代背景。
5 故事导入法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疯狂侵华史、罪恶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前赴后继的奋斗史。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奋发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为“卧薪尝胆”的勾践、“东山再起”的谢安、“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生发各种感情,在接受心灵洗礼的同时,产生各种积极的体验。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境地。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采用情境导入法、复习导入法、联系现实法、联系国家时事政策法、名人名言导入法、联想对比法,等等,来设计历史课的导入语。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历史课文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最佳的方法导入新课,从而使新课导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柳河县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