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普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ai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科学课堂中的运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改进了教学模式。它使课堂教学从过去单一、封闭的形式变成了融入声音、图形、动画等多媒体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感染和吸引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景中轻松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这些事物促使他们去自主学习,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相比于教学方式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演示,将教学内容用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形式呈现在投影屏幕上,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而且可以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案例,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授《斜坡》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斜坡的作用,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动画。先播放Flash动画一:几个工人非常吃力地向卡车上搬运油桶。看完后问学生:你们谁能想出办法帮帮他们。学生一:可以用吊车吊上去;学生二:可以把一个木板斜放在车上,然后把油桶滚进去。接下来让学生看Flash动画二:工人把木板斜放在车上,很轻松地把油桶滚到车上,工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紧接着告诉学生,木板斜放在车上就是一个斜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斜面的作用,谁能说出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都踊跃回答,斜面可以省力,显然,播放动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问题的高效探究。又如,在学习《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死海的视频,提出人们为什么可以睡在死海上看书而不下沉,死海为什么淹不死人等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新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丰富教学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逐渐丰富了教学资源,网络的使用为信息的检索提供了便利。在查阅相关学习资料时,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如,在讲授《天气预报》时,先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他们上网搜索天气预报是从哪几个方面解说的。上课时,大部分学生说出了天气是从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等方面预报,课堂教学自然地过渡到要学习的天气内容,紧接着教师在百度搜索当天的天气情况,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天气详情,并从上述几个方面去讲解。然后,问学生还有哪些天气现象。学生知道的有:晴、多云、阵雨、雷阵雨等。接下来看看用什么符号表示天气现象。当在百度里搜索“天气符号”时,所有天气符号及其图标都会显示出来。再如,在学习《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让学生课前上网收集太阳能热水器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部件、保温水箱、支架、管道、控制系统等组成;太阳能热水器所用的材料有吸热材料和保温材料,分别有真空管和集热板上使用的吸热涂层,保温箱制作采取聚氨酯发泡技术,家庭中常用的是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为:先给保温箱上水,水满后,自动关闭水阀,真空管吸热后与水管里的水交换热量,水温上升,水变热后体积变大产生压力,水箱里的水自动完成循环,达到了加热效果。学生有了这些知识,然后很快制定了实验计划,画出了设计图。由此可见,学生利用网络可以收集到比教材更全面、更生动的内容,并且在网络检索、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模拟实验现象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交流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或规律。但是,由于实验仪器的局限性,部分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现实情景下不易完成的科学实验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提高科学实验的演示效果,达到教学的目。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把地球的运动做成Flash动画,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很快得出地球围绕太阳转,并且自转。很显然,学生理解了地球的运动规律,由此可见,现象模拟是非常高效的。再如,探
  (下转页)
  (上接页)
  究《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时,其中涉及“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这部分知识。学生会问地球内部是怎么运动的呢?教师通常会解释,在地球的深部,越深的位置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学生观看了用来描述地球内部运动的Flash动画后,解释说地球内部的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地运动,促使地球表层运动,造成了地球表面的变化。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对现象进行模拟,巧妙地解决了教学难点,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应该注意的是,有些现象不明显或条件不具备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生动、形象的模拟实验,但也可能造成现象失真或者误差。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时要适时、适度。
  四、直观、形象教学
  教学中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化解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课型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特别是那些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阳光下的影子》时,笔者让学生在20分钟内观察影子是怎样变化的,并让学生做好记录。通过20分钟的实验,学生都做好了观察记录。如果将各小组的记录直接贴在黑板上,大部分学生看不见,如果放在展台上则只能一一展示,不能同时呈现,学生交流的效果不够理想。于是,笔者将各组的实验记录做成幻灯片汇总在一张表格上。实验数据汇总在一张表上,可以更直观地发现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影子在上午的某一段时间由长变短的结论。显然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再如,讲授《地震》一课时,用多媒体播放地震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观看地震时的情形:地面晃动甚至裂开,房屋损坏、树被折断,给人员带来伤害。学生看到了上述情形,会对这些现象铭记在心。接着让学生分组说一说看到的现象,然后再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地震的情况。通过现实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推测地震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受到承受不住的来自地球内部的压力时,地壳发生了断裂,地震就发生了。这节课很直观、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地震带来了哪些变化,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五、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促使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教育模式的不断改进,提高科学课程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桑同常,解启荣.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5:90-91.
  [2] 朱逸.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1,4:99.
  [3] 郭德山,高晓霞.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0,8:92.
  [4] 赵路,李建.对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J].科学课,2011,9:59.
  [5] 董筱波.巧用电教手段[J].科学课,2011,12:32-34.
其他文献
使用β-环胡及2,6-二羧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合成山莨菪碱的对映异构体的手性分离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手性选择剂,背景电解质,分离体系
日前,黄益平教授撰文指出,决定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新能力。中国已经享受了近30年的低成本优势将会很快消失,创新能力将决定中国的
目的:研究盐酸丁咯地尔治疗对脑动脉硬化记忆障碍患者记忆功能、脑血流量、脑电图等的影响.方法:脑动脉硬化记忆障碍患者 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给予
2011年9月22日,对于绿城来说是个“黑色星期四”。当日,绿城以5.20港元开盘,收于4.49港元,创下两年来新低。虽然绿城随后就针对传闻做出了澄清,但并未遏制住市场的恐慌情绪,股价一路
“樊记腊汁肉”不再姓樊2011年5月24日,这一天,在西安人嘴里,变成了一包五味杂陈的怪味豆。从这一天起,誉满天下的,让西安人充满了自豪感的地方风味名小吃,荣获商业部“金鼎奖”金
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论坛让我们见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百强企业。历数这些百强企业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我们不能忘却一个时代——改革开放。
详细介绍利用PLC本身的输出点,只增加2个固态继电器来扩展输出点的方法,同时给出应用的梯形图程序。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单硝酸异山梨酯浓度。方法:采用硅胶分析柱,以二氯甲烷一正己烷-乙腈-甲醇(92:4:1.5:2.5)为流动相,卡马西平作内标,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二氯甲烷萃取浓集后进样
全球化为大城市增加的财富难以计数,但同时也令它们变得日益分裂和不平等。除了年轻人、种族地位甚至人种之外,伦敦骚乱还关乎阶级以及日益严重的阶级分化。这并非伦敦所特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