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文献学史演进过程中的隐性要素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献学”之名出现于近现代,但“文献学”的谱系建构实则是一个逐步推移、演进的漫长过程。在清代学术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隐性的要素,推动了文献学史的发展,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近现代文献学学科的构成形态。在书写《中国古典文献学史·清代及近代卷》时,我们要描述文献学发展过程中的显性要素,也要发掘其中的隐性成分。
  关键词:清代;文献学史;隐性要素;学科命名;谱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2-0119-04
  “文献学”之名出现于近现代,但“文献学”谱系的建构实则是一个逐步推移、演进的漫长过程。书写文献学史,要描述文献学发展过程中的显性要素,如文献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变迁,文献学家的更替等。同时,我们也要发掘文献学史演进过程中的隐性成分,分析那些与文献学相关的知识要素、学术资源是如何暗中聚拢,最终催生了这一学科在近现代的生成与定型等问题。《中国古典文献学史,清代及近代卷》将审视、分析并突显这些隐性的要素,进而“还原”文献学史发展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中国古典文献学史·清代及近代卷》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文献”一词为什么会成为近现代学科命名的术语。
  “文献”一词,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段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朱熹说:“文,典籍也;献,贤也。”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谈到“文献”说,“文”指著作典籍,“献”指贤人耆宿的议论。
  到了清代,“文献”尚未成为专门的术语用来命名某一知识统系。但是,清人使用“文献”一词时,近现代文献学学科所涵盖的各种要素,已逐步聚拢在这个词语之中。在清代,“文献”一词的涵义具有下列指向:泛指包含着各种知识的信息来源:“文献”一词虽然用来指称人,但这种用法已经呈现出弱化的趋势:“文献”用来指称具体的书籍时,它常常与史部、集部等特定部类的书籍连用。在清代的语境中,“文献”的这些内涵,为近现代选择这个词语作为学科命名的术语,奠定了充分的合理性。
  首先。从“文献”一词涵盖的范围来看,作为近现代学科命名的术语,“文献指一切历史性的材料”。“文献”的这种内涵,在清代的语境中已经初见端倪。在清代,凡典章制度、郡县史志、乡邦掌故、思想论著、文学作品等,都可以称为“文献”。
  在《清史稿》中,“文献”一词出现32次。其中,有2次泛指前朝或前代的典章制度。有4次是关于搜集整理地方史料,梳理郡县史志或地理沿革。如祁韵士“幼喜治史……时创立《蒙古王公表传》,计内扎萨克四十九旗,外扎萨克喀尔喀等二百余旗,以至西藏及回部纠纷杂乱,皆无义献可征据。乃悉发库贮红本,寻其端绪”;徐松“坐事戍伊犁。松留心文献,既出关,置开方小册,随所至图其山川曲折”。有6条是关于整理地方艺文、掌故的。如铁保“留心文献,为《八旗通志》总裁。多得开国以来满洲、蒙古、汉军遗集,先成《白山诗介》五十卷”。谭莹“性强记,述往事,虽久远,时日不失,博考粤中文献,友人伍崇曜富于赀,为汇刻之,曰《岭南遗书》五十九种,《粤十三家集》,曰《楚南耆旧遗诗》,益扩之为《粤雅堂丛书》”。有1条是关于校理群书的。“白奂彩,……蓄书之富,陕以西罕俪。……同知郝斌式庐,聆奂彩论议,退而叹曰:‘关中文献也。’”由此可见,“文献”一词泛指以各种形式留存的知识、信息,这种用法在清代极其普遍。
  其次,从“文献”指称的对象看,“文献”一词既可以指称书籍,也可以直接指代人。但是,“文献”指称人的涵义在清代已经开始淡化。《清史稿》收录清代文人撰著的、以“文献”命名的书籍6部。其中,钱林的《文献征存录》、孔继汾的《阙里文献考》、王模的《豫章十代文献略》、潘柽章的《松陵文献录》、许乔林的《海州文献录》等5部,在《清史稿·艺文志》中被列入史部传记类。但孔继汾的《阙里文献考》一书中所说的“文献”并不是专门指称人,《阙里文献考》考辨了孔子的世系,以及阙里,即山东曲阜地区的祀典、户田、城邑、山川等等。此外,胡亦堂的《临川文献》被置于集部总集类,《临川文献》收录的是江西临川地区的诗文。
  “文献”一词指称人,已不再是普遍的用法。这从清代赐予谥号的情况中也能反映出来。明清以前,“文献”一词经常用来作为谥号。查二十五史,《北史》中谥文献者有8人,《魏书》有9人,《旧唐书》及《新唐书》共10人,《宋史》有3人,《元史》共有8人,但在《明史》以及《清史稿》中却没有看到谥以文献的情况。王士稹的《国朝谥法考》收录清初至康熙三十四年亲王、郡王以及殉难监司等人的谥号,也未见有以“文献”为谥号的情况。
  第三,在清代,“文献”一词的语义并不是单一的。“文献”一词除了泛指信息、知识外,还与史部、集部等类的书籍形成了内在的、稳固的联系。
  现代学界将章学诚视为中国文献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一书中,“文献”一词出现31次。其中,有20次与修撰史部方志有关,如“夫志,不特表彰文献,亦以辅政教也”;有5次与集部书籍的修撰有关,如《释通》一文谈到通志、通鉴、通典、通选说,“此四子或存正史之规,或正编年之的,或以典故为纪纲,或以辞章存文献”。在《永清县志文征序例·论说叙录》中,章学诚说:“永清文献荒芜。论说之文无可采择。”论说文正是辞章的一部分,在清人的知识分类体系中,被归于集部。
  “文献”与特定的书籍连用时,特指史部、集部的书籍,这种用法在近代进一步固化。陈作霖编《金陵通纪》汇金陵典章,撰《金陵通传》记乡邦人物,另有《金陵琐志(五种)》叙地方风俗民情、寺庙园林、逸闻轶事等。陈作霖谈到自己辑录的乡邦史志说:“乡邦文献凭收拾,漫以元亭野史传。”在谈到可归入集部总集类的书籍时,陈作霖也用到“文献”一词。《甘剑俟大令元焕》一诗云:“文献借以考,鄙吝因之消。互雠功未竟,流涕对文钞。”陈作霖在诗后自注:“君集乡先生著述为《金陵文钞》。”另外,陈作霖认为,佛经等子部书籍是不可以称为“文献”的。他在《(一切经音义)通检自序》中说:“慨宋元之迭代,屡易沧桑:文献之无征,矧兹贝叶。”陈作霖说,宋元易代,书籍散失,连文献都无处征寻了,更何况是佛经典籍呢。这里,“文献”显然是与“贝叶”相对的概念。   清人在各类文章中谈到经部、子部的书籍,很少用“文献”一词,“文献”一词主要用来指称史部、集部的书籍。而在近现代学科体系中,文献学作为二级学科,同时分列于历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这两个一级学科之下。这与“文献”一词在清代的语境中主要指涉史部、集部的书籍,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总体来看,在清代,“文献”虽然还只是一个普通词语,但这个词涵括的内容、指代的对象等已逐渐贴近近现代文献学学科中“文献”的概念。
  撰写《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不仅要描述由文献学“事实”累积而成的历史,更要深入剖析这些“事实”在传统文化语境中不断被重新整合、建构的历史。
  我们要探寻文献学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隐性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剖析这些思想、观念在不断地筛选过程中,如何最终形塑了文献学学科研究的本体、价值取向等。通过分析这些隐性的要素,我们可以看到,文献学学科的出现、定型始于近代,但文献学学科谱系的建构在清代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主要表现至少有二:
  第一,清人已经萌生了建构文献学谱系的意识。从文献学家的谱系来看,清人的论述已经隐然揭示出文献学史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唐代的刘知几,宋代的郑樵,明代的杨慎,清代的顾炎武、阎若璩以及戴震、章学诚等。
  戴震说:“前人之博闻强识,如郑渔仲、杨用修诸君子,著书满家,淹博有之,精审未也。”戴震强调自己治学与郑樵、杨慎等人的差别。但这里,他将自己与郑、杨二人置于同一坐标系中进行对比,这说明,在潜意识中,他认为郑樵、杨慎与自己的治学路向有内在的一致之处。
  卢文弨谈到戴震时。则将戴氏与顾炎武等归于同一个统系:“吾友新安戴东原先生,生于顾亭林、阎百诗、万季野诸老之后,而其学足与之匹。”顾炎武、阎若璩、万斯同、戴震等均长于整理史籍,校理群书。顾炎武先取《一统志》,后取各省府州县志,又取《二十一史》,参互补证,成《肇域志》。阎若璩有《尚书古文疏证》,他还参与修纂《大清一统志》,协助徐乾学完成《资治通鉴后编》。万斯同参与修纂《明史》,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宗派》、《群书辨疑》等书。戴震更是博稽群书,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他早年成《筹算》,有《考工记图注》,撰《勾股割圜记》、《周髀北极璇玑四游解》等文,另有《六书论》、《尔雅文字考》,以及《屈原赋注》、《诗补传》等。后来,戴震又修《直隶河渠书》、《汾州府志》、《汾阳县志》。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戴震任纂修官,校订《水经注》、《仪礼集释》、《周髀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海岛算经》及《五曹算经》诸书。戴震谈到自己的治学说:“学贵精不贵博,吾之学不务博也。”戴震强调自己治学的“精审”、“贵精不贵博”,正暗中表明,他长于书籍的校理,精于“文献学”。戴震等“贵精不贵博”的宗旨正为近现代文献学家指明了治学路向,那就是“博征其材,约守其例”,谨守着校理群书这一基本义例和根本方法,对既有的知识进行整理,或从义理上考察知识统系构成的方式。这种处理史料的方法正构成近现代文献学学科的根基。
  再如,章学诚谈到自己的治学路向时说:“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多为后世开山,而人乃拟吾于刘知几。不知刘言史法,吾言史意;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截然两途,不相入也。”这里,章学诚的本意是要撇清与刘知几的联系。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到,在清代乾嘉时期,时人普遍认为,章学诚治学的思路、模式、方法与刘知几是一致的:刘知几、章学诚二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家”,刘、章二人关注的不是纯粹的历史事实;刘知几、章学诚进入了研治“史学”的领域,他们从宏观的层面上,思考历史事实以何种方式被组织成有机的统序等问题。无论是刘知几的“议馆局纂修”,抑或章学诚的“议一家著述”,都试图从根本的义理出发,探讨如何将史料抟捏成为知识统系,剖析知识统系建构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范式。
  第二,清人已经清楚地指明了校雠学,即文献学学科研究,其终极方向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整理文献并不是简单地校理典籍、簿录群书,而是确定义例,对浩繁的书籍进行整理、归类,从而建构起全面、完备的知识谱系。
  唐代的释智异(生卒年不详)在《开元释教录》中说:“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帙之多少,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伦理,金言有绪,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释智异认为,目录学的主要作用是辨别真伪、摭拾遗漏。释智异提到目录学具有“提纲举要”的作用,但他还没有意识到,建构知识统系是目录学的根本。
  到了清代,戴震和章学诚在校理群书时,均注重从学术史的眼光出发,探寻根本的义理,关注知识统序的建构。戴震说:“仆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为之三十余年,灼然知古今治乱之源在是。”戴震整理、编校书籍的终极目的是探寻“古今治乱之源”,即梳理知识从古至今的源流正变。因此,戴震“治学之次第,莫不先立科条,使纲举目张,同条共贯”。戴震秉持着明确的统系意识,“为学精诚解辨,每立一义,初若创获,乃参考之,果不可易”。
  章学诚明确地提出,校雠学的根本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章学诚认为,刘向父子校雠、部次群书,其目的是对学术的源流变迁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为某个时代存在的知识建构起完备的谱系。
  章学诚还进而把当时流行的“经史考证”和他自己坚持的“文史校雠”看作是整理知识的基本方法。他对孙星衍说:“鄙人所业,文史校雠。文史之争义例,校雠之辨源流,与执事所为考核疏证之文,途辙虽异,作用颇同,皆不能不驳正古人……古人差谬,我辈既已明知,岂容为讳!但期于明道,非争胜气也。”经、史、子、集等各部书籍,是客观存在的知识,考证法、校雠法等是整理这些知识的重要方式。考核疏证指向的主要对象是具体的知识要素、知识点,或者某一部、某几部书籍;文史校雠则是从整体上梳理知识的统系。无论是经史考证还是文史校雠,其根本目的是,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从知识的“现存”状态着手,对古人进行“驳正”,即重新整理知识,或重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章学诚指出,七略流为四部,有其必然之理之势,“凡一切古无今有,古有今无之书,其势判如霄壤,又安得执七略之成法,以部次近日之文章乎?”所以,“七略之流而为四部,如篆隶之流而为行楷,皆势之所不容已者也”。章学诚认为,校雠学家。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文献学家的工作,就是阐明知识统系变化的大“势”。
  近现代文献学家对文献学终极价值的认识,正与戴震、章学诚等设定的框架相一致。余嘉锡就认为,目录学“在穷源至委,竟其流别,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类例分明,使百家九流,各有条理,并究其本末,以见学术之源流沿袭”。张舜徽也说:“不言例而例散见于全书之中。后人籀绎遗编,多为之方以穷得其例,信能执简驭繁,持类统杂。举凡学术之升降,著述之纯疵,悉可见于此。施之初学,尤足以开悟途辙,益人意智也。”近现代文献学家大都认为,文献学研究的根本指向在于:立足于知识的“现存”状态,进而推见学术之本原以及流变。
  通过发掘文献学史演进过程中隐性的思想、观念、意识等,我们可以看到,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献学,并不是无所依傍,兀然挺立而出的。近现代文献学学科的概念术语、研究对象以及终极价值取向等,都是在传统的文化语境、学术资源中酝酿着。并不断地进行转换、整合和重新建构。在传统学术资源、学术要素不断积累的基础上,近现代意义上的“文献学”逐渐萌生。
  (责任编辑 刘保昌)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人赴西方移民可追溯到四个世纪以前。除了华人劳工外,20世纪初的留学生是最早感知西方文明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留学的根本动因是从异国盗取火种照亮中国本土的黑暗现实,而留学西方是他们的梦想。北美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写作,不仅有知识分子遭遇西方的震惊和倾慕体验,更有着一种对本土文化、对民族的反思和启蒙情怀。北美华人移民的边缘身份形成的文化间隔,使海外华人能够用一种更为冷静和理性的姿态思考异质文化和母
期刊
摘要: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实践过程,这可以从文化是人的世界的对象性存在,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过程,文化是社会物质运动和精神运动相互交汇的过程,文化是社会交往实践过程中的产物,文化繁衍是符号系统的演化,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过程,文化是人化和化人连续不断的积淀过程,文化价值在人化和化人的实践过程中追求和实现等八方面加以考察。  关键词:文化;人化;化人;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G02
期刊
摘要:当代马来西亚华文诗歌创作个性鲜明,诗美探索多样。在现代诗知性美品格、自由体诗诗体和冰心以来“小诗”的革新方面,马华诗人继承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五四新诗传统和台湾五六十年代现代诗探索的成果,把现代汉诗艺术大大推进了一步,创作出了海外华语诗歌的一批精彩篇章。马华当代诗也是五四现代新诗、台湾现代诗之后汉语诗歌创作的最有成就的部分。马华诗人创作了一批汉诗经典,为海外华文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以马华诗歌为
期刊
摘要:坟产的特殊重要性容易引起民间和官府两个层面的高度重视。当坟产争讼发生后,“两造”中的一方或双方通常会邀集“约邻”进行理处(理勘);当约邻调处失败后,“两造”中有一方会向官府提起诉讼,官府受理后会以“批词”的形式要求亲邻进行调解;有时两造中的一方或双方也会主动邀集亲邻进行调解:亲邻得知案件起诉到官府后,也会主动进行调解。对于约邻所进行的调处结果,官府一般都会认同。“定纷止争”是官民的共同追求,
期刊
摘要:拉丁美洲的左翼运动,是在同新自由主义的斗争中崛起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中的一个亮点。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影响巨大的社会思潮,而且也是一种现实的经济、政治政策,它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拉美是受新自由主义影响和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拉美左翼运动的兴起,是拉美国家存在的尖锐的社会矛盾造成的。也同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国家的推行及其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拉美左派的政治理念、政策主张和实践活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民事司法显著特点的“调判结合”,发源于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马锡五审判方式”中采取“就地审判”和“共同评理”的做法,是“调判结合”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在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下形成的“得理饶人”的民间儒家文化心理结构,则是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的司法的群众路线,最终促进了中国民事司法本土化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调判结合;马锡五审判方式;民事司法;本土化模式:民间文化心理结构
期刊
近年来,学术界对充当中国现代诸学科关键词的汉字新语给予了较多关注,试图追溯这些汉字新语的源流,考察作为现代中国人思维纽结的新概念的生成机制、发展规律,彰显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演进轨迹。这种研究所采用的“历史文化语义学”方法,在同外已颇流行,介绍到国内的名著有米歇尔·福柯的《知识考古学》、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丹尼·卡瓦拉罗的《文化理论关键词》等。在国内,传统训诂学本来就是研究
期刊
摘要:中国社会正处于制度深度转型和结构深刻变迁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与其同体的矛盾关系是社会转型过程中诸矛盾关系的聚焦点。而围绕个人与共同体关系,需着力研究个人与共同体间的中介问题,个人、共同体主体性培育与生成问题,文化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等。对这几方面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答,将有助于找到建构个人与共同体间良性互动机制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社会转型;个人;共同体;主体性:文化:制度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政治边缘化是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13~18世纪中央王朝在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区设置,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的政治变化状况。通过这些政治变化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在这一时期是经历了政治边缘化的过程的,而这一状况主要是由当时政治大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  关键词:政区设置;少数民族地区;政治边缘化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
期刊
摘要:自2007年出现高达6.5%的通货膨胀率以来,我国再次面临着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压力,随着全球流动性的泛滥,控通胀成为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人民币升值的通货膨胀效应自2005年汇改以来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较多的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但从新汇制运行90多个月的宏观数据来看,抑制效应并不明显。本文从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角度,构建汇率的成本传递与流动性传递两种传导路径,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