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lvet_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浪潮,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课堂教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拟从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课堂环境的构建、问题情境的设置、课程资源的运用等角度分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达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目标。
  关键词: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历史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所说:“处于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今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历史课堂上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达成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呢?
  一、教师创造性教学是学生创新思维萌发的前提。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自身的行为、意识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带出来的”,就是意在强调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他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那么,要让学生具有创新思维,那么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并开展创造性教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应用创新思维进行教学,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构建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以教导学,从而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传统教学下的师生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则充当着接收知识的容器。这种定位确定了老师的正确性与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触性与服从性,这是一种不平衡的人格关系。师生之间不能在民主、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并探讨科学知识,课堂气氛沉闷,犹如一潭死水,这样如何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良好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从而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它具有动机作用。积极的情感会促使人们去追求、探索、接近目标。师生之间应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
  三、精巧的问题情境设置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琼·梅克教授经过长期的实验,创立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问题体系”,这个体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称为问题体系。梅克教授创立的问题体系,突出了“问题解决”对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时,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也就是创设教学问题情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并引导学生质疑,生成新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过去的一切客观存在都是历史”。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性,即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因此,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以知识记忆为主,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家在自己讲授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把一切内容都从头到尾嚼得稀烂,让学生们能轻而易举地接受,这种做法往往使学生再也不必思考了。如果老师竭力把学生的脑力劳动减到最低限度,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掌握知识,大脑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到历史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那么就要设置问题情境,讲历史知识问题化,以问导学,并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让学生学会多层次、多角度认识历史现象;在质疑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四、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创新思想产生的源泉。
  在历史课堂上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信息,还要打破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将各种课程资源调动起来,以丰富历史课堂,为学生创新思想的产生提供“原材料”。在学校的课程实施中,凡能促成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及合作探究、促使课程内容与课外生活紧密联系的一切可用的教育教学资源,都应属于课程资源。例如教师、学生、教材、文字资源、音像资源、图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化资源、实物等等。结合实际教学,积极地挖掘这些课程资源,恰当合理地运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以历史的、现实的和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历史现象,了解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从而产生创新思想。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性,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融入丰富的课程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我国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通胀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胀率与工资增长率无长期稳定负相关性,因而不宜套用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及政策导向治理我国通胀与失业。
摘 要: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成绩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成绩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和
轮轨滚动接触振动是产生轮轨噪音、波浪形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全尺寸滚振试验台和原形尺寸单轮对试验装置进行轮轨滚动接触振动对轮轨需滑力
信息技术逐渐扩展到所有类型的组织当中并日益深入地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大型超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在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与完善。本文分析设计了
摘 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學数学教学中,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探索新知,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课堂氛围;开放性练习  创新是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分析、解决新的问题,以求有所突破,获得新思想、新意识、新
[摘 要]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债务重组准则已在上市公司运行了大半年。与2001年颁布的债务准则相比,新的债务重组准则在定义、债务重组方式、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以及披露等方面都做了较大变动。这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新债务重组定义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不足,本文就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粗浅探讨。   [关键词] 债务重组 财
[摘要]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区域范畴,其基本含义是指某一地区在发展程度上较低或发展不充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欠发达地区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甚至更多的挑战。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地区曾经走过的路,必须切合实际,不断探索加快发展的新机制。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是我国对外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与升华,其基础是科学发展观,研究、探索欠发达地区加快
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是大学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衡量和决定一所大学整体办学水平,提升就业率的重要指标。本文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与课程设置、日常教学管理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