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小,约1%。但德国农业却非常发达,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0%左右,而且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在欧盟中是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的第三大农产品生产国。这一方面得益于德国高度发达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德国政府在农民职业培训、农业产业链升级和农业用地规划上的长期投入。
重视培训“农业工人”
之所以将农民称之为“农业工人”,是因为在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农民,而是“经过培训的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才”。德国法律规定,做普通农民的基本要求是从普通学校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再到有关的农业专业学校学习至少两年。而要独立开办或继承农业企业,则必须具有在自家或别人农场当普通农民的经历,并且在经过深造后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即使是一个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农民,也需要经过两年的学习,通过国家相关的考试后,才能获得独立经营农业企业的资格。
近年来,为适应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以及正在兴起的基因农业发展需要,德国政府一直推行“绿色职业培训”计划,其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涉及到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和先进农机设备使用培训,还包括为满足未来农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科技培训。据统计,近10年来接受培训的人数逐年增加,仅2008年一年便达到42205人。这一计划为德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
产业升级促进就业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多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德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不断下降,而农业产业链中的就业人口却不断增加。据统计,2005年至2007年间,德国的单纯农业人口每年减少1%。为了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德国近年来开始引入来自东欧或中东的外国劳动力。2007年,引入外来务农劳动力已占到德国农业人口的2.5%左右。
为了避免农业人口过度外流至其他领域,政府加强了对农产品产业链的升级。比如加强对饲料业、农药化肥产业以及农机制造业的产能改造,扶持食品加工业、副食品商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经过不断升级和调整,食品加工业目前在德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食品贸易额约占整个零售业销售总额的26%。全德国从事食品业的大小企业约17万家。目前,德国单纯的农业人口虽然只有130万,但在相关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中的从业人员却高达400万,占德国就业总人口的10%。如果将造纸等提炼生物质能的劳动岗位和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工业岗位计算在内,德国的涉农就业人口可达到490万。
科学规划农业用地
在农业用地的保护方面,德国政府出于对粮食安全、气候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利用等因素的考虑,一直执行着非常严格的政策法规,保证了农业用地的不变性和可持续性。据德国农业部最新统计,德国农业和林业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农业占地面积为1700万公顷,林业占地面积为1100万公顷,其中农业用地面积自1999年至2007年8年间仅减少1.2%。同时,为了加强对农业用地的集约化使用和管理,德国政府近年来开展了对包括农场、林场、渔场和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内的农业企业的兼并整合。
此外,德国政府还非常重视对于农业用地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二战后,为了解决饥荒问题,德国一度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工业品,由此获得了良好的收成,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土壤性质的改变,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自上世纪后半叶起,德国开始改善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尽量使二者保持平衡。其主要措施包括: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采用农家肥,种植豆科植物,施用绿肥和缓释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措施;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每年7%的耕地休种以改善土壤的品质,提升肥力。
在农业用地的规划方面,因地制宜、兼顾环保是德国政府的基本思路。德国南部农业主产区是山区,丘陵地带多,这种地形和地貌显然不适合种植业。但山区雨水多,植被好,适合放牧,而肉、蛋、奶制品正是德国人主要的食品组成,这就决定了德国南部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种植只起辅助作用。为了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德国的草场和绿地在农业用地中占了较大比例。
2011-9-3 经济日报 魏爱苗
重视培训“农业工人”
之所以将农民称之为“农业工人”,是因为在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农民,而是“经过培训的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才”。德国法律规定,做普通农民的基本要求是从普通学校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再到有关的农业专业学校学习至少两年。而要独立开办或继承农业企业,则必须具有在自家或别人农场当普通农民的经历,并且在经过深造后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即使是一个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农民,也需要经过两年的学习,通过国家相关的考试后,才能获得独立经营农业企业的资格。
近年来,为适应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以及正在兴起的基因农业发展需要,德国政府一直推行“绿色职业培训”计划,其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涉及到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和先进农机设备使用培训,还包括为满足未来农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科技培训。据统计,近10年来接受培训的人数逐年增加,仅2008年一年便达到42205人。这一计划为德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
产业升级促进就业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多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德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不断下降,而农业产业链中的就业人口却不断增加。据统计,2005年至2007年间,德国的单纯农业人口每年减少1%。为了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德国近年来开始引入来自东欧或中东的外国劳动力。2007年,引入外来务农劳动力已占到德国农业人口的2.5%左右。
为了避免农业人口过度外流至其他领域,政府加强了对农产品产业链的升级。比如加强对饲料业、农药化肥产业以及农机制造业的产能改造,扶持食品加工业、副食品商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经过不断升级和调整,食品加工业目前在德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食品贸易额约占整个零售业销售总额的26%。全德国从事食品业的大小企业约17万家。目前,德国单纯的农业人口虽然只有130万,但在相关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中的从业人员却高达400万,占德国就业总人口的10%。如果将造纸等提炼生物质能的劳动岗位和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工业岗位计算在内,德国的涉农就业人口可达到490万。
科学规划农业用地
在农业用地的保护方面,德国政府出于对粮食安全、气候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利用等因素的考虑,一直执行着非常严格的政策法规,保证了农业用地的不变性和可持续性。据德国农业部最新统计,德国农业和林业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农业占地面积为1700万公顷,林业占地面积为1100万公顷,其中农业用地面积自1999年至2007年8年间仅减少1.2%。同时,为了加强对农业用地的集约化使用和管理,德国政府近年来开展了对包括农场、林场、渔场和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内的农业企业的兼并整合。
此外,德国政府还非常重视对于农业用地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二战后,为了解决饥荒问题,德国一度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工业品,由此获得了良好的收成,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土壤性质的改变,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自上世纪后半叶起,德国开始改善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尽量使二者保持平衡。其主要措施包括: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采用农家肥,种植豆科植物,施用绿肥和缓释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措施;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每年7%的耕地休种以改善土壤的品质,提升肥力。
在农业用地的规划方面,因地制宜、兼顾环保是德国政府的基本思路。德国南部农业主产区是山区,丘陵地带多,这种地形和地貌显然不适合种植业。但山区雨水多,植被好,适合放牧,而肉、蛋、奶制品正是德国人主要的食品组成,这就决定了德国南部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种植只起辅助作用。为了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德国的草场和绿地在农业用地中占了较大比例。
2011-9-3 经济日报 魏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