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新疆长绒棉的质量变化

来源 :棉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近几年新疆长绒棉的发展概况及质量变化.以新疆阿克苏地区长绒棉为例,对2017年至2020年长绒棉质量指标统计追踪,根据GB/T 19635—2005《棉花长绒棉》标准,分析了4年来长绒棉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7年至2020年,长绒棉标准长度级36 mm及以上棉花占比均在74.82%以上;长度整齐度及断裂比强度指标优异;马克隆值在A级和B2级占比均在98%以上;长绒棉品级2级比例逐年增大,而1级比例逐年减小.认为:2017年至2020年新疆长绒棉品级有所下降,其他质量指标稳定且优异;应从改善种植条件、推广优良品种、优化采收及加工质量等方面稳定和提高新疆长绒棉质量.
其他文献
探讨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的构建问题.介绍了国外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现状,总结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经验.基于对国内部分地区的调查统计,阐述了国内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几种回收模式的可行性,并对处理方式进行效益评价.提出了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的研究方向,并从成本效益、技术品质、法规政策、大众认知4个层面提出了建议.认为:废旧纺织品的几种回收模式与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进行高值化技术研发,拓展供求市场,采取积极的回收态度,多方发力,才能使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体系更加健全,发挥
探讨并粗工序重定量工艺的优化试验.通过调整并条机头道并合数和牵伸倍数,将熟条干定量由20.5 g/5 m增加到23.5 g/5 m;通过调整粗纱的牵伸倍数,粗纱干定量由6.4 g/10 m增加到6.9 g/10 m、7.4 g/10 m和7.8 g/10 m.分别进行JC 18.4 tex集聚纱、JC 14.6 tex集聚纱、JC 28 tex集聚纱的纺纱质量对比分析,得到了合适的并条工艺优化方案和并粗半成品定量.认为:工艺试验得出的并粗重定量工艺方案,提高了并粗工序产能,有利于降低吨纱成本.
探讨K44型细纱机集聚纺的改造实践.介绍了K44型细纱机的结构特点以及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方案.保持原机部分优势,牵伸系统采用四罗拉集聚纺结构,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并优先选配通用产品,对与设备配套的吸排风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使用维护成本减小.认为:根据设备特点进行系列改造可明显增强其适纺性,改善纺纱质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三电领域都取得了关键性的技术优势,电池组热失火的事故仍层出不穷.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隐患诱因主要是电池内短路、化学、物理、机械等因素造成的.结合国内新能源汽车火灾频频发生的现象,找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为解决某装药车间中设备实时故障诊断及分类的问题,对该车间内设备的数据采集与故障诊断技术展开研究.阐述该装药车间内设备的数据特点,针对车间内的生产设备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历史数据完成C4.5决策树的模型训练与验证,实现了对车间的设备实时故障诊断与识别.实际系统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完成了对车间各设备的故障实时监测,提高了装药车间的智能运维管控水平.
总结实现织物吸湿速干功能的相关技术.分别梳理了基于纤维材料和基于纺、织、染整技术实现织物吸湿速干功能的技术,包括采用改性化学纤维、特殊的纺纱技术、织物组织、染整技术等.介绍了各相关技术的研发进展和代表产品.结合企业实践,介绍了吸湿速干面料的实际研发案例和功能效果.指出:吸湿速干织物研发需要融合材料创新、技术研发及产品设计多个领域的成果.认为:各项吸湿速干技术应根据市场定位或产品设计要求组合搭配应用.
本文以列车级网络控车技术为设计背景,分析了现行制动功能设计的不足,提出列车级制动系统控制技术对制动功能的优化提升,探讨了司机制动试验、制动力管理、空压机管理和防冻结功能的设计优化和方案实现.
电源是隧道灯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其固定板的设计应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利用HyperMesh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并加以试验验证.首先通过静力分析确定只考虑重力影响时电源固定板的应力分布;然后通过频响分析得到扫频过程中不同频率下的应力幅值分布曲线;最后进行频响条件下的疲劳分析,利用扫频全过程的损伤累积计算电源固定板的疲劳失效情况.结果表明,厚度1mm时零件断裂,不满足设计要求,仿真结果与振动试验结果吻合;将厚度优化为1.5mm,仿真结果无损伤,通过振动试验验证满足设计要求.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方案的有效性
本文以风电旋转轴应变遥测为例,分析了旋转轴应变测量数据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设计了高效、低时延数据压缩方案.设计的压缩方案首先对旋转轴应变遥测数据进行线性预测,然后对预测残差进行霍夫曼编码,实现旋转轴应变遥测数据的实时无损压缩,保证信息传输质量,最后给出了算法的仿真结果.
当前行业内还没有一套加料喷料雾化效果监测标准,为了研究烟丝加料机的雾化效果机理,解决当前人工监测雾化效果过于依赖经验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烟丝加料机雾化效果监测系统.系统采用CCD相机结合光纤内窥镜进行图像采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时监测加料机喷嘴雾化角度、喷料位置、喷料距离等数据,并记录相关图像,为提高加料均匀性提供标准支撑.以广州卷烟厂生产的三批“双喜”牌卷烟为对象进行测试,对喷料角度和喷料距离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更好地帮助加料机雾化系统的工艺优化,提高生产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