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课堂中也应处处渗透生活,让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乐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生活真正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充满乐趣,可亲可近。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实施。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效果就越好。所以我们在导入时要注意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我在教学“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新课导入中,设计了以下情境:“如图,A、B两个村庄要在小河上合建一座桥梁,经费已准备好,但在选址上有争议。两个村庄都想离桥较近,A村人想建在C处,B村人想建在D处,最后达成协议:桥梁建在到两村距离一样的地址上,请问应建在何处?”同学们听后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可是又拿不出具体的方案。我因势利导:“只要学好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知识,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光,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并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过程“生活化”
  很多学生讨厌上数学课,是因为他们感觉上数学课枯燥乏味。所以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学好数学,热爱数学,学习过程要尽量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教师要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降低难度。要设计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倍感亲切,激发思维。再加上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不再害怕数学,反而觉得上数学课有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应用时,我设计了“利率问题”和“打折问题”。我先开了一个小商店,自己当营业员,并出示一些商品及其单价,让学生扮演顾客购物。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热烈。在活动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利润。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观察,讨论:“利润是如何产生的?”“每件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之间有何关系?”当学生理解了商品的进价、售价、利润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本次提到的商品打八折销售,以及打折销售的商品中顾客是否真正得到了利益?”于是又激起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跌宕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这种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使原本抽象深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通俗化,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的意识。创设这种身临其境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学以致用“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达到学以致用。可见,只有应用于生活,数学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机,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
  例如:在讲述函数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练习:“王集二中计划购进一批某型号的电脑,市场每台5800元,现有甲、乙两电脑商家竞标,甲商家报出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台以上,从第11台开始每台按70%计价;乙商家报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85%计价,两家的品牌、质量、售后服务都相同,假如你是学校的负责人,你选择哪家?请说明理由。”通过此题的练习,学生了解如何提高经营、消费、决策能力,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又如:在学习概率之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中国体育彩票七位数,每个数位上都有0—9的可能,中特等奖必须位置、顺序与开奖号码完全一致,请问中特等奖的概率是多少?”通过计算体育彩票的中奖概率,学会了用概率解决生活中的抽奖问题,学会了正确对待各种促销活动。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数学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发掘学生的潜能,通过知识的应用、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有经验或生活经验出发。数学若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必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味道,充满时代的生活气息;使数学课堂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让生活成就精彩课堂。
其他文献
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女生的数学能力逐渐下降,她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部分女生出现了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数学教师切忌运用大一统的简单教学模式,应依据个性差异,扬长避短,实施针对性情感教学,方能开启其内在的潜能。  一、弃重求轻,培养兴趣  女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普遍过高。而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心理承
会议
摘 要: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研究了影响课堂成效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数学课堂实效的方法,对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双边活动,提出了新颖的观点。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堂成效 能动性 双边活动    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样是一节课,有的老师上得精彩迭出,让学生大有所获,且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而有的老师却上得云里雾里,死气沉沉,老师累,学生怨,一节课下来,学生一无所获。那么,究竟怎么才能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
本文研究了结构振动系统的一类随激励频率变化的未知物理参数的识别问题。提出了在一部分系统响应未知的条件下,系统此类未知物理参数的摄动迭代识别方法,及证明了方法的收敛
数学教育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很多人都在这条路上探索着.但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小学生天真烂漫,最爱游玩嬉戏,可为了学习他们却只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