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8课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2、培养学生合作调查的能力、搜集整理的能力、表演能力等。3、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理解作者内在的情感,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结构、品味语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开展语文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表演吆喝——导入课题
让学生表演:课前收集的吆喝,由这导入萧乾写的《吆喝》,选一学生介绍作者。
二》走近吆喝——感知文本
各小组组员间合作读课文,并完成下列活动:
1)小组内初读课文,各组员在文中标出自然段,勾画出重点的字、词、句。
2)各小组再读课文讨论:
A、作者围绕吆喝声介绍了什么?(细读4—10自然段)
B、叫卖的文化内涵是什么?(细读11—14自然段)
3)小组展示:一生读,一生分析并板书。
三》品味吆喝——理解文本
各小组精读课文,品语言;采用竞赛形式,多举例分析。
1)品吆喝的“味儿”——北京口语,儿化音。
各小组举例抢答,看哪组举例多?
例:冰棍儿——三分嘞;葫芦儿————刚蘸的
2)品吆喝的“法儿”(精读11自然段)
各小组抢答快,模仿吆喝声象的多加分。
例:借甲形容乙:葫芦儿——冰塔儿
夸张:小玩艺儿赛活的。
3)品吆喝的“情儿”
小组内讨论,体会作者的情感
自豪---赞美----惋惜
四》体验吆喝———走入文本
1)各小组竞猜比赛:听吆喝录音猜行当。
2)为自己喜欢的商品创作一则吆喝广告。
结束:各小组用吆喝来推销商品,下位行动起来,在吆喝声中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
18、吆喝
记住吆喝 吆喝声不绝
京味儿京韵
传承文化 吆喝声介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8课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2、培养学生合作调查的能力、搜集整理的能力、表演能力等。3、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理解作者内在的情感,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结构、品味语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开展语文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表演吆喝——导入课题
让学生表演:课前收集的吆喝,由这导入萧乾写的《吆喝》,选一学生介绍作者。
二》走近吆喝——感知文本
各小组组员间合作读课文,并完成下列活动:
1)小组内初读课文,各组员在文中标出自然段,勾画出重点的字、词、句。
2)各小组再读课文讨论:
A、作者围绕吆喝声介绍了什么?(细读4—10自然段)
B、叫卖的文化内涵是什么?(细读11—14自然段)
3)小组展示:一生读,一生分析并板书。
三》品味吆喝——理解文本
各小组精读课文,品语言;采用竞赛形式,多举例分析。
1)品吆喝的“味儿”——北京口语,儿化音。
各小组举例抢答,看哪组举例多?
例:冰棍儿——三分嘞;葫芦儿————刚蘸的
2)品吆喝的“法儿”(精读11自然段)
各小组抢答快,模仿吆喝声象的多加分。
例:借甲形容乙:葫芦儿——冰塔儿
夸张:小玩艺儿赛活的。
3)品吆喝的“情儿”
小组内讨论,体会作者的情感
自豪---赞美----惋惜
四》体验吆喝———走入文本
1)各小组竞猜比赛:听吆喝录音猜行当。
2)为自己喜欢的商品创作一则吆喝广告。
结束:各小组用吆喝来推销商品,下位行动起来,在吆喝声中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
18、吆喝
记住吆喝 吆喝声不绝
京味儿京韵
传承文化 吆喝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