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eai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新课程下的中考解答题是以问题为中心,形成问题串,问题链,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提出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问题教学呢?
  
  一、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问题情境的内容、氛围是情境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核心形成的数学氛围,教学中要围绕问题转,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创新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情境能构建学生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应把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教学是无法进行的,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才能决定行为.所以提出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让学生在质疑、探究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取材于学生的实际,要便于学生理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亲身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学完有关梯形知识时,可提出一个实际操作问题:一个梯形,只剪一刀,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若不能,至少需要剪几刀?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制作、设计、发现,通过探讨、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强调课程上要有预设,更要有生成,教师不要怕学生提问,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使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提问.在很多课上,总是教师在问,不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机会,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们知道,思起于疑,没有疑问,何以谈思考?没有思考又何以谈主动地探究和解决问题呢?教师应该认识到,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就能得到张扬;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和思考问题时,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就已具备了发散思维的优秀品质.
  例如,在学完三角形角平分线后,可设计一个实际的作图问题:要在三条两两相交的公路平面上建立一个物流中心,使物流中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那么物流中心应建在什么位置呢?学生通过作图后,迅速地表述了自己的答案,在三角形内部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当教师肯定同学们的答案后,再暗示提问还有没有其他位置呢?于是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讨论、探索、交流后得出共有四个位置.学生各方面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要用问题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
  
  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这种渴求就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一种创新的因素.创新始于新问题、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产生的.人类创新史告诉我们,所有创新都源于问题.问题诱发创新需要,产生创新动机.苹果熟了从树上落下来,古往今来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牛顿却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正是由于这个问题的提出,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问题源于发现问题,因此,新课程特别重视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生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放飞思维与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一泓创新的源泉,让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例如,在讲完九年级教材相似三角形中如何测量河宽后,可提出了一个与之相似的问题,即如何测量池塘宽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探索,踊跃发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气氛,有的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有的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有的利用对称知识,有的利用相似三角形知识等等,有十种方案之多,教师再适时补充,引导,指正.此问题具有条件不完备或答案不确定性,解决策略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探索,从而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在成功的基础上,又能去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情绪,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初中思品课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果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那么,怎样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活”起来呢?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政治课“活”起来    在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教学
以我国第1座三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洞庭湖大桥的施工过程为对象,建立了以主梁线形、主塔偏位、拉索索力、应力以及温度控制为主要监测内容的监控体系,通过监控体系
厘清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基本逻辑关系,一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战略举措、创新路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二要全面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
中国烹饪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但在当前的餐饮舞台上,中式快餐却远远落后于西式快餐,其原因是什么?中式快餐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赶超西式快餐?本文中作者对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从电离的角度看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H2OH OH-,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有水电离产生的c(H )水=c(OH-)水,且在一定的温度下,任何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w=c(H )c(OH-)为定值,Kw仅受温度的影响,常温下Kw=c(H )c(OH-)=10-14,水的电离平衡受温度和溶液中某些离子的影响。有关水的电离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中常考不衰,现就这类题的考点归
《红楼梦》主要人物活动的空间场景“大观园”,其现实生活原型本自何处,是几乎自红学有史以来就被一直关注和考索的问题。人们大都在北京诸王府园林、皇家园林和江南南京、苏州
介绍了软土路基施工沉降观测的范围、主要内容、点位布设、设备埋设的技术要求,以及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我们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德国海纳特教授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的氛围,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民主的师
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与实践,着重论述了这场改革深刻体现了渐进性与激进性、改良性与革命性、理想性与现实性以及阶段性与长期性的辩证关系。
在新的形势下,怎样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活起来呢?我认为: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新课改,积极探索新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