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克拉丽莎到达洛卫夫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fish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达洛卫夫人》中女主人公克拉丽莎在自我追寻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自我选择,其行动造就了达洛卫夫人,作为达洛卫夫人的克拉丽莎又承担起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成为了 完美的上层社会贵妇人,而这正与萨特存在主义“自由选择”的核心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合。借助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重新解读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深入剖析小说中女主人公从克拉丽莎到达洛卫夫人的自我追寻之路,旨在揭示作品的存在主义内涵,并进一步阐释伍尔夫和萨特对个体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注。
  关键词:存在主义;自由选择;责任
  作者简介:赵思家(1992.7-),女,辽宁盘锦人,东北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1
  《达洛卫夫人》揭示了女主人公克拉丽莎在自我追寻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自我选择,其行动造就了达洛卫夫人,而达洛卫夫人又不得不承担起自由选择所带来的责任,即扮演好上层社会贵妇人这一角色。而这正与萨特存在主义“自由选择”的核心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合。因此,笔者结合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重新解读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分析女主人公从克拉丽莎到达洛卫夫人的自我追寻之路。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就是“存在先于本质”,即“首先是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1]事实上,萨特是借“存在”来谈“虚无”,存在先于虚无并为虚无奠定了基础,使虚无发挥作用,“虚无纠缠着存在”[2]。这就是萨特所要论证的人的存在的虚无本质,而虚无就是意识本身[3]。所以萨特说“在任何情况,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人自由选择自己当叛徒或当英雄,当懦夫或当胜者。……在上帝面前,在死亡面前,在暴君面前,我们有一条是确信无疑的,得意洋洋 也罢,惴惴不安也罢,反正确信我们是自由的”[4]。既然人的本质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先天先验的,而我们的绝对自由又赋予了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利,那么我们的本质就只能通过自由选择来创造。
  二战的爆发促使了萨特思想上的转变,萨特意识到个体的存在并不是与他人、与社会毫无关系。“我又知道有着制度、政府、法律,总之是强加于个体之上,不让他以任何方式自由去做他想做的事情的一整个对立物。就在这里我看到矛盾之处: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世界必须有某种体制而我的自由又应该是完全的……因此个体自由的理想就是建立他为之战斗的自由的社会”[5]。由此可见,战争使得萨特意识到,自由选择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与责任。
  二、克拉丽莎的自由选择
  人的绝对自由赋予人自由选择的权利,由此克拉丽莎在面对生活呈现给她的众多可能性时,做出自己的选择。当克拉丽莎第一次见到萨利·塞顿时,克拉丽莎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当二人在露台上来回散步时,“她整个生命中最美妙的时刻来到了:萨利止步,摘下一朵花,亲吻了她的嘴唇”[6]33。克拉丽莎依旧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选择和萨利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彼得·沃尔什是克拉丽莎的旧情人,他总是喜欢批评克拉丽莎。所以,尽管克拉丽莎深爱着彼得,她還是选择与彼得分手。“她毫不屈服,像生铁,像燧石,浑身坚不可摧。他说了又说,泪水湿透了面颊,时光仿佛过去了几个小时。最后,她说:‘不行,不行,这是最后一次会面。’她的话像一记耳光,猛地刮在他脸上。她转身离开他,走了”[6]60。克拉丽莎用行动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本质。
  三、达洛卫夫人的自我承担
  萨特始终坚持,人不单单选择了某种行为,人是按照这种方式来塑造自己,从最根源上说,人选择了成为这样一种人,就必须要为自己行动的一切结果负责。克拉丽莎选择嫁给理查德·达洛卫,这就意味着她要承担起选择给她带来的一切责任。作为保守党派议员的妻子,达洛卫夫人必须彻底割断自己与萨利同性恋般的过往,因为这是绝对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的。此外,理查德以建议的方式给克拉丽莎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例如,理查德建议克拉丽莎独自住在斗室中以便她能安睡。然而,这小小的阁楼禁锢了克拉丽莎的自由,她觉得“生命的核心一片空虚,宛如空荡荡的小阁楼”[6]29。但是在达洛卫夫人心目中,理查德是她选择的丈夫,是她的生活支柱,她选择按照理查德的“建议”去成为他想要的妻子。
  四、总结
  事实上,克拉丽莎的选择,其实是对不自由的自由选择,而这正是萨特所说的“自欺”。所谓“自欺”是说意识将对自身的否定引向了内部的结果,是意识对自我的欺骗。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社会,社会也正是伍尔夫和萨特共同批判的对象。伍尔夫曾明确地阐述了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我要批判当今的社会制度,揭示其动态,而且是最本质的动态”[7]。而萨特存在主义最初的也是最后的呼唤,便是人应该努力从被社会支配和异化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复归于本真的自我。
  参考文献:
  [1]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
  [2]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9,81.
  [3]伏爱华.想象·自由——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41,68.
  [4]让·保罗·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萨特谈“萨特戏剧”[M].施康强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87.
  [5]西蒙娜·德·波伏娃.萨特传[M].黄忠晶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421.
  [6]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M].孙梁,苏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7]昆丁·贝尔.<<弗吉尼亚·伍尔夫>>评传,第2卷[M].屈特拉:格拉纳特出版社,1982:99.
其他文献
摘 要:小说《紫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经典代表作,小说通过曲折情节展现了主人公茜丽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从饱受折磨蛻变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黑人女性商人的故事。小说通过茜丽从饱受压迫、深受种族歧视与区别对待到自我奋斗,不断摆脱社会的固有观念,形成独立身份与人格的过程,展现了一位黑人女性不断追求自我价值、反抗种族歧视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当今社会也有着重要意义,人作为社会主体受到各种因素困扰,要不断
摘 要:《文心雕龙·知音》是刘勰批评论方面比较集中的一个专篇,近些年,对于《文心雕龙》的研究逐渐升温,《知音》篇的研究也有所增加。关于《文心雕龙》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高峰期。这篇文章是对《知音》篇研究历程的一个回顾与总结,主要分为知实难逢、音实难知、六观等几个部分。  关键词:刘勰;知音;知实难逢;音实难知;六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课题项目:本論文为2017年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立项课题《从语用学论谈话艺术》(编号2017zc32)研究成果。  摘 要:《左传》,一部编年体史书,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以时间为序记录各诸侯国或名人轶事的历史著作,其语言的运用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叙事文学的先河。而从语用学方面来看,以人物语言为研究对象,《左传》一书中人物对话以君臣对话和臣子间对话为主,本文针对这两类对话类型,从语言使用的原则出发进行分
摘 要:尤金·奥尼尔是著名的美国戏剧家,代表作《琼斯皇》讲述了黑人琼斯的悲剧。本文解读这个全新的黑人形象,并从文化分析的角度解读他在黑白文化冲突中人格的分裂,以及身份无法归属的卑贱心理问题,琼斯的处境也隐喻了人迷失自我的痛苦体验和卑贱的状态。  关键词:《琼斯皇》;文化;卑贱;认同;冲突  作者简介:黄秋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7级硕士。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
摘 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富传奇的女诗人,甚至被称为谜一样的人。诗人倔强的个性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促使她选择终生与诗为伴,在超凡的孤寂中,用文字表达她灵魂深处的人生感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孤独;生命的存在  作者简介:孙叶红(1965-),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暈,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摘 要:余华小说《活着》展现了主人公福贵一生接连不断的苦难。本文从造成福贵苦难人生的原因入手,进行分析。福贵一生苦难的客观原因有传统的思想桎梏,动荡的政治环境,和自身的贫穷环境,主观原因则是与自我精神追求和默默承受一切的态度有关。而在苦难的折磨下,也使得福贵自身得到成长。  关键词:苦难;逆来顺受;坚韧;淡然  作者简介:田娟(1985.2-),女,四川会理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作者简介:刘凯旋(1995-),女,内蒙古赤峰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史。  《论出版自由》是英国思想家约翰·弥尔顿于1644年发表的一篇演说词,主要表达了他对当时英国出版管制法的批判观点。这篇演说词在历史上的伟大意义不必多言,它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础,是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主义的革命号角,是人类历史上振聋发聩的一笔。这本演说词的发表距今已经快400年了,在《出版管制法》已
摘 要:《妖猫传》中讲述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故事情节,这首《长恨歌传》是白居易在其三十五岁时所创作的一首诗,创作年间正直唐宪宗元和年(806)。这首诗词是白居易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诗,被后人广为流传。并在当代电影《妖猫传》中被采用,被后人传颂,《妖猫传》中将长恨歌的情结完美的融入到了其中,将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情感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下文将针对《妖猫传》中的长恨歌的情结展开探析。  关键词:《妖
摘 要:作为新月派的领军人物,徐志摩是白话新诗语言艺术、诗歌体式方面的集大成者他的创作展现了不羁的才华与个性,自由灵动的艺术风格被后世称作:“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他的构思出人意料,却又不失自然,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完美结合。研究徐志摩的诗歌,有助于我们对新月诗派的更好了解。  关键词:徐志摩;艺术特色;音乐美  作者简介:马晓兰(1998.5-),女,甘肃广河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