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烧温度对莫来石质多孔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

来源 :耐火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粉煤灰漂珠的高附加值利用,以粉煤灰漂珠为模板,铝矾土为铝源,AlF3和V2 O5为添加剂,采用黏附法与固相烧结技术制备了莫来石质多孔陶瓷材料,研究了煅烧温度(分别为1100、1200、1300和1350℃)对莫来石质多孔陶瓷材料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煅烧温度从1100℃升高至1350℃,试样中莫来石的衍射峰逐渐增强,石英衍射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2)随着煅烧温度从1100℃升高至1350℃,试样的显气孔率先增大后减少,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先减少后增大;3)当煅烧温度为1300℃时,试样的显气孔率为68.4%,体积密度为0.72 g·cm-3,耐压强度为14.6 MPa.
其他文献
煤矿回风余热资源利用技术可利用矿井回风余热以满足井筒防冻、 建筑采暖等用热需求,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并促进煤矿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对比分析回风余热直接利用技术和热泵提热技术,系统地梳理了回风余热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结果表明:回风余热直接利用技术可解决井筒防冻问题,热泵提热技术提取回风余热可解决全矿井用热问题,前者的核心问题是热源输送过程的保温以及末端换热器的高效换热,后者的关键在于解决回风杂质所导致的积灰、 堵塞、 腐蚀、 磨损等问题,实际应用中技术形式的选择取决于余热资源与用能点的
为了提高低碳耐火材料用膨胀石墨的抗氧化性和分散性,以MgSO4、NH4 OH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酸钠(PAAS)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对膨胀石墨进行改性,主要研究了NH4 OH加入量(n(NH4 OH):n(MgSO4)分别为3:1、2:1和1:1)和表面活性剂种类对水热生成的改性物质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对改性膨胀石墨的抗氧化性和沉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水热生成的改性物质的种类不同,改性膨胀石墨的抗氧化性和沉降性也随之不同:加入
安全处理油茶壳并将其转化为生物燃料回收能源,对于实现油茶壳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油茶壳与低阶煤共热解特性以及共热解过程存在协同效应,利用热重分析法对油茶壳热解过程中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相关研究,并采用热重分析实验考察不同升温速率(5℃/min、10℃/min、15℃/min和20℃/min)下油茶壳的热失重特性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失重曲线向高温方向偏移,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失重速率曲线上失重峰峰值温度也明显存在向高温偏移现象.利用Friedman(FM)、Ozawa-F
以板状刚玉、α-Al2 O3微粉和铝酸钙水泥为原料制备刚玉质浇注料试样.将试样于25℃分别在不同的湿度养护3 d,再在110℃烘干24 h后分别于800、1100、1450和1620℃保温3 h进行热处理,研究了养护湿度(40%、70%和100%)对其性能、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湿度的降低,浇注料的脱模强度、烘干强度及中高温热处理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增大,而显气孔率及热震后的抗折强度保持率逐渐降低.另外,随着养护湿度降低,铝酸钙水泥的水化程度更高,1620℃热处理后浇注料的骨料与基质结合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颗粒粒径小、在环境中难降解、吸附有毒污染物等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近年来,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形势愈发严峻,该文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检测方法和迁移行为.分析总结了土壤中微塑料负载污染物的迁移机制以及影响迁移的因素,最后针对治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和控制其迁移行为问题提出了一些展望,为未来的微塑料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些思路.
碳化硅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领域.催化反应法合成碳化硅粉体的前景广阔,但加入的催化剂作为杂质却难以分离,而催化剂对产物碳化硅性能的影响尚缺乏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研究了催化剂种类(Fe、Co及Ni)和元素掺杂浓度(x,1.56%、3.125%、6.25%、12.5%)对3C-SiC热力学性质、力学性能、电子态密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Fe、Co及Ni掺杂3C-SiC晶体的结构稳定性由大到小依次为Fe-SiC、Co-SiC、Ni-SiC;2)当Fe元素掺杂浓度为1.56%(x)时,与
以硅溶胶、淀粉和TiO2为初始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于1550℃保温不同时间制备了SiC-TiC复合粉末.采用XRD、SEM、EDS探讨了保温时间(1、2和3 h)对合成粉末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SiC-TiC复合粉末在1550℃保温2 h后合成反应已进行较为完全,合成粉末中除了生成一定量的片状颗粒和大量近似球状颗粒(粒径约在50~100 nm)外,还存在一定量的大小均匀且细长的直径约为50~100 nm的以SiC为主的晶须.
以棕刚玉、碳化硅、α-Al2 O3微粉、SiO2微粉及不同种类的铝酸钙水泥等为原料,制备了Al2 O3-SiC-C质铁沟浇注料,研究了铝酸钙水泥种类(水泥CA50、CA70、Vical71、Vical21)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CA50、CA70、Vical71、Vical21四种铝酸钙水泥的试样,随所含水泥中Al2O3和SiO2总含量的增加,CaO及其他杂质含量的减少,110℃干燥后的显气孔率降低,1450℃热处理后的显气孔率先减小后增大,两条件下体积密度的变化幅度均较小;干燥后的常温强度先
以高碳铬铁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镁橄榄石-尖晶石复相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温度(1150、1200和1250℃)对复相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碳铬铁渣中含有发育良好的镁橄榄石及尖晶石,可作为镁橄榄石-尖晶石复相材料的支撑骨架;不同热处理温度会显著影响试样中物相的含量,试样中存在网状结构的尖晶石晶体可提高试样的抗热震性;尖晶石相的存在有利于固溶游离的铬离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铬离子浸出浓度减小;当热处理温度为1200℃时,试样的综合性能最好,常温耐压强度达108.8 MPa,抗热震性达到8次,总铬离子(Cr
以SiC颗粒及细粉、Si粉、AlN粉、α-Al2 O3微粉、鳞片石墨等为原料制备了β-SiAlON-SiC材料.研究了石墨(粒度为45和300μm,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3.0%、5.5%、7.5%、10.0%)对其抗熔碱侵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7.5%(w)粒度为300μm的石墨的β-SiAlON-SiC试样抗熔碱侵蚀性能最佳,熔碱侵蚀后质量变化率最低,常温抗折强度保持率和高温抗折强度保持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