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诗人”:我是麦子,也是玉米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ch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松山刚刚迈入不惑之年,是河南省舞钢市尚店镇李楼村一名既普通又不凡的农民。1980年出生的他不断克服脑膜炎后遗症带来的困难,自学读写,歌咏故乡,渐渐成长为报刊中、网络上小有名气的诗人“山羊胡子”。2019年2月,国家级诗歌刊物《诗刊》刊登了李松山的组诗《自画像》;2019年6月,央视新闻频道《今夜面孔》栏目播放了以李松山为摄制对象的专题片《深山里的牧羊者》;2020年7月,李松山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14位诗人一道,入选诗刊社第36届“青春诗会”。
  辍学放羊娃爱上文学
     村前河滩边的小树林,如今是李松山放羊的新去处。“以前放羊去村后的东北冈,现在修了高速路,就换了草场。”4岁时的那场脑膜炎,不仅令李松山的口齿有些含混,还让他跛了一条腿。穿过没膝的草丛,10多只波耳山羊在林间悠闲觅食。低垂的棕色羊耳轻轻拨开草茎,李松山频频拿出手机拍下点点滴滴,用同样不甚灵活的手指将一情一景发布在自己的朋友圈里。
     “好想处理掉这些羊啊。”每到农忙时节,李松山便免不了这样图文并茂地开一句玩笑。放下手机,羊儿依旧吃草,李松山也继续精心照顾着它们的起居。这不仅是因为一只成年波耳山羊能卖到一两千块钱,更是因为它们与树林、河滩、村庄一道,早已成了李松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9岁时,癫痫症令李松山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于是,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李松山小学四年级读到一半便辍学回家,开始了几十年的放羊生活。
     谈到最初的日子,李松山用了“浑浑噩噩”这个词:“没有目标,光是混日子,大把的时间浪费掉了,自己有时候也看不上自己。”
     转机出现在1995年,弟弟李松林考上高中。这一边,李松林开始给当地的报刊投稿;那一边,百无聊赖的李松山带着弟弟的课本去放羊,被一首《再别康桥》深深地吸引了。“诗这种文体,给了我说不出的惊喜。”李松山对彼时的情景印象深刻,“弟弟在练笔,我特别开心,开始觉得自己也可以写。”
     就这样,15岁的李松山对着家里那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自学起了读写。“主要是靠看电视、看字幕。”李松山说,“整天瞪着眼睛学,在日记本上写,用了好几年。当时我的字像蚯蚓爬,只好写完了再找同学们帮我誊抄,誊好了再投稿。”
     2002年,李松山的第一篇短文在《舞钢晚报》上发表了。这篇名为《走出黑暗是黎明》的短文立足于李松山的个人经历,讲述了一个克服残疾、走向光明的奋斗故事。李松林仍然记得读到这篇文章时自己的心情:“當时我读大二,哥哥把报纸寄到了学校。我拆开信封,想起我俩聊天谈心的无数个夜晚,又高兴又流泪。”
  从“羊老师”到“牧羊诗人”
     读完弟弟的课本,李松山开始四处借书。从“四大名著”到《平凡的世界》,从《简·爱》到《呼啸山庄》,他慢慢地读,有些书甚至来自朋友的朋友。带书放羊成了李松山的标志,村民们给他取了一个半是关切、半是打趣的谐名——“羊老师”。
     日积月累,被喊作“羊老师”的李松山有了一个习惯,那就是随时随地将脑海中闪过的词句记录在小本子上。李松山说,自己真正开始写诗的契机,就是这些片段语句:“那是在发表短文之前,弟弟还在读高中。他无意间翻看我的练习本,非常兴奋,一个劲地鼓励我。”
     2013年前后,在陕西一份学报上,李松山的诗《那时的你》第一次发表了,他得到了第一笔诗歌稿费——报纸编辑发来微信红包,20元钱。
     “羊老师”不断将自己的诗作发布在朋友圈里,网络上的“山羊胡子诗辑”频繁被转载、更新,当地报刊上署名“李松山”的诗歌越来越多……
   渐渐地,村里不再有人提“羊老师”的谐名,远近四邻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帮李松山寻找提升自己的新路子。他加入舞钢诗社,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现代诗。
     用“山羊胡子”做笔名的诗人李松山如今已经走出了李楼村,走出了舞钢,走出了河南,走到了全国读者的眼前。在弟弟看来,写诗对哥哥最大的改变,是助他找到了自信:“因为写诗,我哥越来越自信,这是我们全家最开心的。”如今已经定居杭州的李松林说,“过年回家,在镇上给我车胎充气,老板还说,你哥给家乡争了光,我来充气也免费。”
   “我还是那个地地道道的放羊娃。”李松山这样评述自己人生轨迹的变化,“人需要有目标、有爱好地活着。我心里有目标了,才知道劲儿往哪处使。”
  像爬山一样,步步登高
     现在的李松山已经习惯了在智能手机上用拼音输入法写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清晨的“早课”时段完成的。对于舞钢诗社的老师们,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手把手地教我”。
   有了不断更新的资源,李松山仍然如他所说,还是那个地地道道的放羊娃。他仍然喜爱在雨中观看荷叶上滚动的水珠,也仍然为林间草上吹过的清风而陶醉;他仍然将劳动与生活视为诗歌的内核,也仍然不断书写着故乡、友爱与亲情的母题。
     不断挑战自己,像爬山一样写出深度和广度,是李松山对自己诗歌的最新要求。“我想把我,现实中的我,实实在在的我,提进诗中;我还想把放羊、种地这样的‘干活儿’,通过诗的语言呈现出来。”思量再三,李松山用一句颇具理论意味的话,阐释了自己“劳动也是一种写作”的观点——
     他说:“以现实中的我入场,我是麦子,也是玉米,我在感受,也在回忆。”
     随着昔日的“羊老师”长成了今天的“牧羊诗人”,村里来向李松山借书看的人也越来越多。
  (摘自《农民日报》9.4)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时局动荡,物价飞涨。如何赚钱维持生计,成了国人心中的头等大事,著名作家郑振铎也不例外。郑振铎听说当时股票市场兴起,很多人赚了钱,于是也想去试一试。   有一天,鄭振铎在路上碰到好友老舍,老舍见他一副憔悴的模样,关切地问他:“听说你近来炒股,怎样了?”   郑振铎听后,幽幽一叹:“我每天都去股票交易市场,看到股票价格上上下下,心里的变化如天气一般忐忑不安。我这一生还从来没有那么在意过一
期刊
半个月前,一则干部任前公示让余黎宇名声大噪。公示名单上的8人都拟任杭州萧山区区管副职领导,其中7人来自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唯去镇(街道)任职的余黎宇身份特殊——他所在的浙江康盛科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萧山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一次“打破界限”的公开选拔。“破界”选官虽不常见,但有先例。杭州此番“向民企要人”的力度、规模更大。肯定此举的同时,也有人提出疑问——选拔过程是否公开透明?
期刊
老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   这是雨果1877年创作的《跌碎的花瓶》中头一句诗,他喜爱的花瓶被女仆不慎打碎,引发诗人产生如此惊人突兀的感叹。按照雨果的描述,那花瓶又白又细,像一滴闪光的水,瓶身上绘满了花草和虫鸟,对于这类代表中国风尚的器物,雨果往往怀有一颗比中国人还热爱中国的心。  48次购买中国艺术品   值得庆幸的是,热爱中国文化且好收藏古物的雨果,淘到的中国花瓶绝不止碎掉的这一个。 
期刊
近日,2000多年前的战车历时3年考证与打磨被重新仿制复原。“战车全部使用卯榫结构,不含一颗钉子,是按照车木匠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古战车复原人傅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68岁的傅平,家住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北杜村,是“礼义成”木艺坊的第五代传人。他15岁时就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木轮大车技艺,并以此维持生计。但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木轮大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此后傅平开始從事建筑行业工作。由于对传统手工技
期刊
说到俄罗斯海军中独一无二的武器,必然是其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这个伤痕累累的大家伙,消失在俄罗斯人民视线中已经很久了。在最近俄罗斯举行的“军队-2020”军事和技术论坛上,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接受媒体采访称“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将在2022年正式完工。这艘航母的服役经历就像用来命名的海军元帅的人生一样跌宕起伏。   库兹涅佐夫这个名字,至今仍然是俄罗斯军人心中的标杆。这位英雄就像专门为苏联海军
期刊
在湘潭,说到秋瑾故居,老湘潭人大多知道。而秋瑾故居前的由义巷见证了她成家生子的生活,并由此走出去投身革命。   秋瑾之父秋寿南1893年冬由常德调任湘潭厘金局总办,秋瑾是这个时候随父来到湘潭的。次年春,秋寿南在任上结识了湘乡曾国藩族人曾五爷和湘潭富商(湘乡籍)王黻臣,将秋瑾许婚与王黻臣的三儿子王廷钧。秋瑾成家后在此生活了8年,并生下一儿一女。   秋瑾于1903年前往北京,正是在那里,结识了对她有
期刊
广西南宁的孟云今年62岁,她的儿子小哲(化名)2012年结婚。从条件上来说,孟云对儿媳小季(化名)很满意。小季在高校里当老师,独立自强,聪明贤惠。可相处久了,孟云和小季就起了摩擦。原因很简单,小季太强势了——“她对我儿子的管控,简直比我这个当妈的还厉害!”   小夫妻结婚不久,小季就怀孕了。孟云很开心,正好她也退休了,可以搬去跟儿子一起住,照顾儿媳等着带孙子。可小季马上拒绝了。小季说自己孕期还正常
期刊
刚刚过去的暑假,对26岁的大学生熊洞来说特别有意义。   7月中旬,他回到了家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白碉苗族自治乡烂房子村,在当年就读的村小,当上了支教老師,给17名孩子辅导功课。   谁能想到,10年前,熊洞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大龄小学生,因身体残疾,靠爬行来这里上学,手掌经常被沙石磨出血。   10年后的今天,熊洞成了支教老师。每天六七个小时的课,讲得口干舌燥,他也乐
期刊
近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消息:针对中国公司大疆的337調查终裁,不会发布禁令。也就是说,大疆产品出口并不存在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大疆的创始人汪滔今年40岁,只用了短短七年便使大疆稳占世界第一。   从小,汪滔就怀揣航空梦。上大学时从华东师范大学退学,进入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参加了两次机器人大赛,摔坏了好几台航天模型。接二连三的失败,阻挡不了汪滔“张狂”的想法:做一个能自动控制直升飞机的飞行系统,实现
期刊
近日,吉林伊通一段儿子陪82岁母亲打球锻炼的视频,让众多网友感动。这位82岁的母亲,在儿子郑力的带动下,坚持打了20年的网球,虽然手脚不是很灵活,但“和平球”可以打上百个来回。除了网球,母子俩也会打打其他球。打羽毛球时,母亲的速度特别快,母子两人配合默契,每次打完球總是欢声笑语,令人羡慕。为了让母亲开心,儿子换着花样陪母亲锻炼,有时候,两人分别拿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同时击打一个羽毛球和一个乒乓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