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二季度全球股市普跌,在全球主要指数中,上证A股指数领跌。同期海外市场,全球资金避险倾向非常明显,例如标普黄金现货指数二季度涨幅超过11%,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4月初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尽管亚洲新兴市场表现相对抗跌,但也不能幸免。而国内的QDII同期也尽墨,出现了2.7%~11.37%的跌幅,差异化较明显。二季度,QDII基金经理做了些什么?
股票配置比例明显回落
从二季度基金的组合中,无论在仓位、行业、个股和集中度等方面,都反映基金态度趋谨慎。
不像海外基金在股票仓位上的控制較迟缓,国内众多QDII基金在股票比例上的调节存在一定的灵活性。根据二季度报告,QDII基金的平均股票比例从二季度的历史高位出现明显回落,其中包括成立不久的3只QDII基金:易方达亚洲精选、招商全球资源和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三者态度谨慎,建仓缓慢,一定程度上拖低QDII整体仓位,但也反映出基金经理对目前海外市场态度的谨慎。仓位超过90%的基金仅有嘉实海外和交银环球,减仓幅度较明显的包括华宝兴业海外、银华全球和工银全球,前两者减仓幅度超过20%。
在基金投资方面,FOF设计的南方全球和银华全球受契约约束,比例一直维持相对稳定,尤其后者自2008年以来,基金比例一直维持在契约规定的60%以上。两者的基金组合中主要持有较具代表性的单一市场和区域性ETF为主。QDII基金无需作出个股选择,但可从更宏观的角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从二季度末持有基金品种的偏向看,银华全球较南方全球更为保守,第一、二大重仓基金已经由股票型ETF换成债券型ETF和黄金ETF,防御性配置倾向较高。而南方全球则在单一基金上的配置比例有所降低。
配置港股投资比例或被打破
投资区域配置对QDII基金之间的业绩表现差异贡献甚大,这也是晨星对QDII基金分类时主要考虑的要素之一。尽管部分QDII明显降低对香港地区配置比例,但总体比例维持稳定,对新兴市场尤其亚太区比例略有上浮。对处于多事之秋的欧美市场,尤其欧洲市场的减持现象比较明显。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基金年报中展示了股票具体所属区域,但细看他们具体持股可以发现部分QDII持有在异地上市的中国企业。这些企业股价虽然受当地市场的供需关系、投资者结构等因素影响,但归根结底仍然受企业的营运情况和中国的经营环境所主导。
尽管过去国内QDII基金(除了归属晨星全球中国股票型基金类别的3只基金)均有相当比例资产投资于香港地区,但2010年以来部分QDII在地区投资上不再高比例配置香港地区,例如已完成建仓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在香港配置比例仅6.7%,第一大重仓市场是韩国(33.75%);如受契约的限制,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只能100%投资美国;又或基金仍在建仓期等。希望能看到更多不同类型的QDII基金面世,以增加投资者进入海外市场的选择。
消费类、防御性板块比例相对提升
二季度末整体行业配置比例显示,QDII基金维持金融和能源较大的投资比例。继续对周期性板块,如材料、工业等兴趣不高,而年初被基金大幅增持的金融股在二季度的比例明显下调。其中,华宝兴业海外对该板块减持力度最大,较一季度下降近10个百分点。消费品、医疗保健、公用事业、电信等板块比例相对提升,尤其消费者非必需品连续两个季度明显增长,反映QDII对国内经济转型大方向还是较为坚定,且确定性比较高。能源板块也受追捧,从各基金重仓股的变化中也发现部分QDII大幅增持或者优化能源板块的持仓。
大部分QDII基金前10大重仓股集中度变化相对平稳。主要投资中国香港市场的QDII,如嘉实海外、海富通中国海外和华宝兴业海外的集中度相对其他类别的QDII偏高。其中海富通中国海外成立以来平均集中度达56.7%,历史最高值曾达72%,近3个季度集中度也有所下降。相反,嘉实海外的集中度持续上升。从该基金重仓股变化看,除了对不同板块中持有股票的优化外,也大量增持了能源、银行等个股对比例提升贡献较大。
QDII申赎与规模继续萎缩
QDII基金规模上仍然不能得到有效增长,其原因与2007~2008年QDII亏损过大,与投资者预期形成较大的差异有直接关系。投资者已经形成了先入为主观念,对这类产品非常谨慎,即使机会明显,也倾向短期进出,这反映了投资者对海外市场的陌生和经验不足。二季度,QDII基金整体份额连续4个季度下降,主要原因可归咎于投资损失和大部分QDII基金遭到持续净赎回。份额变化比例较大的包括海富通中国和易方达亚洲精选。前者已两个季度出现相对较大的净赎回,这或许与其今年以来表现落后有直接关系。而后者2010年初成立,赎回比例较大,反映基金短期资金明显。但由于该基金大部分时间处于建仓期,相信这部分资金的退出对基金操作影响较小。除此以外,交银环球、华宝兴业海外等净值较高的仍是赎回的主要对象。
从规模变化上看,纳入报告统计范围的12只QDII基金二季度末规模,分布在1.08亿~179 47亿元,整体规模持续下跌。超过100亿元的有4只,均成立于2007年。而2008年中成立的QDII规模均少于10亿元。尽管新成员加入为QDII基金总体规模注入资金,但规模仍不高,受整体净赎回和投资收益亏损的拖累,QDII整体规模较前一个季度下跌9.4%。
股票配置比例明显回落
从二季度基金的组合中,无论在仓位、行业、个股和集中度等方面,都反映基金态度趋谨慎。
不像海外基金在股票仓位上的控制較迟缓,国内众多QDII基金在股票比例上的调节存在一定的灵活性。根据二季度报告,QDII基金的平均股票比例从二季度的历史高位出现明显回落,其中包括成立不久的3只QDII基金:易方达亚洲精选、招商全球资源和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三者态度谨慎,建仓缓慢,一定程度上拖低QDII整体仓位,但也反映出基金经理对目前海外市场态度的谨慎。仓位超过90%的基金仅有嘉实海外和交银环球,减仓幅度较明显的包括华宝兴业海外、银华全球和工银全球,前两者减仓幅度超过20%。
在基金投资方面,FOF设计的南方全球和银华全球受契约约束,比例一直维持相对稳定,尤其后者自2008年以来,基金比例一直维持在契约规定的60%以上。两者的基金组合中主要持有较具代表性的单一市场和区域性ETF为主。QDII基金无需作出个股选择,但可从更宏观的角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从二季度末持有基金品种的偏向看,银华全球较南方全球更为保守,第一、二大重仓基金已经由股票型ETF换成债券型ETF和黄金ETF,防御性配置倾向较高。而南方全球则在单一基金上的配置比例有所降低。
配置港股投资比例或被打破
投资区域配置对QDII基金之间的业绩表现差异贡献甚大,这也是晨星对QDII基金分类时主要考虑的要素之一。尽管部分QDII明显降低对香港地区配置比例,但总体比例维持稳定,对新兴市场尤其亚太区比例略有上浮。对处于多事之秋的欧美市场,尤其欧洲市场的减持现象比较明显。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基金年报中展示了股票具体所属区域,但细看他们具体持股可以发现部分QDII持有在异地上市的中国企业。这些企业股价虽然受当地市场的供需关系、投资者结构等因素影响,但归根结底仍然受企业的营运情况和中国的经营环境所主导。
尽管过去国内QDII基金(除了归属晨星全球中国股票型基金类别的3只基金)均有相当比例资产投资于香港地区,但2010年以来部分QDII在地区投资上不再高比例配置香港地区,例如已完成建仓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在香港配置比例仅6.7%,第一大重仓市场是韩国(33.75%);如受契约的限制,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只能100%投资美国;又或基金仍在建仓期等。希望能看到更多不同类型的QDII基金面世,以增加投资者进入海外市场的选择。
消费类、防御性板块比例相对提升
二季度末整体行业配置比例显示,QDII基金维持金融和能源较大的投资比例。继续对周期性板块,如材料、工业等兴趣不高,而年初被基金大幅增持的金融股在二季度的比例明显下调。其中,华宝兴业海外对该板块减持力度最大,较一季度下降近10个百分点。消费品、医疗保健、公用事业、电信等板块比例相对提升,尤其消费者非必需品连续两个季度明显增长,反映QDII对国内经济转型大方向还是较为坚定,且确定性比较高。能源板块也受追捧,从各基金重仓股的变化中也发现部分QDII大幅增持或者优化能源板块的持仓。
大部分QDII基金前10大重仓股集中度变化相对平稳。主要投资中国香港市场的QDII,如嘉实海外、海富通中国海外和华宝兴业海外的集中度相对其他类别的QDII偏高。其中海富通中国海外成立以来平均集中度达56.7%,历史最高值曾达72%,近3个季度集中度也有所下降。相反,嘉实海外的集中度持续上升。从该基金重仓股变化看,除了对不同板块中持有股票的优化外,也大量增持了能源、银行等个股对比例提升贡献较大。
QDII申赎与规模继续萎缩
QDII基金规模上仍然不能得到有效增长,其原因与2007~2008年QDII亏损过大,与投资者预期形成较大的差异有直接关系。投资者已经形成了先入为主观念,对这类产品非常谨慎,即使机会明显,也倾向短期进出,这反映了投资者对海外市场的陌生和经验不足。二季度,QDII基金整体份额连续4个季度下降,主要原因可归咎于投资损失和大部分QDII基金遭到持续净赎回。份额变化比例较大的包括海富通中国和易方达亚洲精选。前者已两个季度出现相对较大的净赎回,这或许与其今年以来表现落后有直接关系。而后者2010年初成立,赎回比例较大,反映基金短期资金明显。但由于该基金大部分时间处于建仓期,相信这部分资金的退出对基金操作影响较小。除此以外,交银环球、华宝兴业海外等净值较高的仍是赎回的主要对象。
从规模变化上看,纳入报告统计范围的12只QDII基金二季度末规模,分布在1.08亿~179 47亿元,整体规模持续下跌。超过100亿元的有4只,均成立于2007年。而2008年中成立的QDII规模均少于10亿元。尽管新成员加入为QDII基金总体规模注入资金,但规模仍不高,受整体净赎回和投资收益亏损的拖累,QDII整体规模较前一个季度下跌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