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仿佛昨天才刚刚认识,今日却已是告别时刻。转眼间,我在十万山瑶族乡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已经结束。蓦然回首,支教期间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眼前,仍然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一、踏上征途,满怀豪情
2014年2月17日,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一大早,防城区第一批下乡支教教师已集中在区教育局大院,整装待发。此刻,我无法揣测老师们的心情。我独自享受着此刻自己的兴奋与激动,憧憬着即将开启的支教旅程。因为我相信,在那里,我一定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孩子们带去一缕阳光,打开一扇窗户,插上一双翅膀,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热、一颗心。
二、放下喧哗,潜心工作
(一)迅速了解情况,及时进入角色
我接任的是五、六年级的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工作及语文、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科学、综合实践等七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虽然任课教师做了调整,但大家都还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而且,绝大多数老师都教过这些孩子,这给我了解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再者我任教科目多,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快我就发现,这些孩子和城里同级的孩子有着无法想象的差距。这些孩子没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更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极其薄弱,可以概括为“高年级的学生,中年级的水平,低年级的学习习惯”。面对这样的孩子,我顿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二)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针对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一一加以解决。
首先,我给他们“立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改变他们的“陋习”,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因此,我制定了班级公约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而且做到及时检查,肯定进步,指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
几个星期后,学生们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到到校入教室、课前有准备、上课有精神、听课能专心、思考会用心、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且条理清楚等。班级学习风气很浓,早上还没到教室,早已听到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织纪律、卫生习惯等也走在全校前列,多次得到校领导的表扬,实现了班级目标:创最好班级,做最好自己。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三)精心准备教研活动,协助开展少先队活动
学生的情况稳定了,作为一个支教教师,我深深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不应仅限于此。我应该在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尽自己最大可能带动受援学校的教研工作。因此,我常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而且,在我的建议下,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组织了全乡小学第一次校本研究教学活动。活动中,我先给负责片区的老师们上了一节师范课《山海关》,然后和各位老师谈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以及平时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然后指导特岗老师上教研课并深入他们的课堂听课十多节。本着帮助、提高的目的点评他们的课堂教学,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
三、一样的讲台,别样的收获
(一)收获感动,收获真情
1.感动源自学生
和孩子们相处久了,师生便如同亲人一般。他们都特别喜欢我,常常在不经意间给我惊喜,给我感动。
瞧,刚下语文课,唐有从口袋里掏出两个还略显青涩的柑橘,说:“老师,送给你,我家种的。”
旁边的孩子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附和道:“老师,吃吧。这是他家种的,好多呢。”我笑了,从心底到眉梢。一个卑微的支教教师,能得到孩子们如此敬重,一生何求?
2.感动源自领导
我的感动还源自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教学校没有多余的宿舍,廖世绪校长便把他的宿舍腾给我们,自己却住到值班室;生怕我们住不惯,校领导常常嘘寒问暖。支教期间,区教育局领导和所在学校的领导多次到校慰问我们,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鼓励。上级领导还给了我许多荣誉。2014年,我被评为“防城区先进教师”,还荣幸地参加了防城区庆祝第30个教师节座谈会,并作为支教教师代表发了言,得到了区领导的肯定。这让我无比激动,无比骄傲。我想说:我是人民教师,我光荣;我是支教教师,我无上荣光。
(二)收获历练,丰满人生
师范毕业后,我一直在县城任教,至今已22年整。面对和城里孩子有着无法想象的差距的山里娃,我屏弃了我早已建立的教学模式,从实际出发,重新摸索、探究、创造一条适合山里孩子的教育途径。我想:我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还要赋予他们一双飞翔的翅膀。庆幸的是,我做到了。我任教的六年级在升入七年级的学习能力测试中,“三率”折分达50.45,远远高于全乡折分29.34,同时也高于农村小学平均总折分为46.22;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我任教的五年级“三率”折分为54.35,位于全乡之首。这些让我更加彻底地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一双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三)一点思考,一些感慨
一年的支教工作结束了,收获了许多,感动许多,同时不免生发一些思考。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天真烂漫,纯朴善良,同样渴望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然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山区孩子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山区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以及素质低下,决定了山区的孩子只能从贫瘠的土地上汲取极其有限的给养。他们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付出比城里孩子多倍的努力。因此,只有更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补充到这个队伍中来,山区的教育事业才能上一个台阶。支教,则是一项深受当地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欢迎的决策,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不折不扣地执行。
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是支教,让我认识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让我在付出爱的同时收获了更多的爱,让我在开阔眼界、增长阅历的同时在心灵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让我的生命因为有了它而更加丰富和精彩
一、踏上征途,满怀豪情
2014年2月17日,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一大早,防城区第一批下乡支教教师已集中在区教育局大院,整装待发。此刻,我无法揣测老师们的心情。我独自享受着此刻自己的兴奋与激动,憧憬着即将开启的支教旅程。因为我相信,在那里,我一定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孩子们带去一缕阳光,打开一扇窗户,插上一双翅膀,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热、一颗心。
二、放下喧哗,潜心工作
(一)迅速了解情况,及时进入角色
我接任的是五、六年级的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工作及语文、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科学、综合实践等七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虽然任课教师做了调整,但大家都还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而且,绝大多数老师都教过这些孩子,这给我了解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再者我任教科目多,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快我就发现,这些孩子和城里同级的孩子有着无法想象的差距。这些孩子没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更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极其薄弱,可以概括为“高年级的学生,中年级的水平,低年级的学习习惯”。面对这样的孩子,我顿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二)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针对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一一加以解决。
首先,我给他们“立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改变他们的“陋习”,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因此,我制定了班级公约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而且做到及时检查,肯定进步,指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
几个星期后,学生们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到到校入教室、课前有准备、上课有精神、听课能专心、思考会用心、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且条理清楚等。班级学习风气很浓,早上还没到教室,早已听到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织纪律、卫生习惯等也走在全校前列,多次得到校领导的表扬,实现了班级目标:创最好班级,做最好自己。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三)精心准备教研活动,协助开展少先队活动
学生的情况稳定了,作为一个支教教师,我深深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不应仅限于此。我应该在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尽自己最大可能带动受援学校的教研工作。因此,我常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而且,在我的建议下,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组织了全乡小学第一次校本研究教学活动。活动中,我先给负责片区的老师们上了一节师范课《山海关》,然后和各位老师谈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以及平时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然后指导特岗老师上教研课并深入他们的课堂听课十多节。本着帮助、提高的目的点评他们的课堂教学,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
三、一样的讲台,别样的收获
(一)收获感动,收获真情
1.感动源自学生
和孩子们相处久了,师生便如同亲人一般。他们都特别喜欢我,常常在不经意间给我惊喜,给我感动。
瞧,刚下语文课,唐有从口袋里掏出两个还略显青涩的柑橘,说:“老师,送给你,我家种的。”
旁边的孩子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附和道:“老师,吃吧。这是他家种的,好多呢。”我笑了,从心底到眉梢。一个卑微的支教教师,能得到孩子们如此敬重,一生何求?
2.感动源自领导
我的感动还源自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教学校没有多余的宿舍,廖世绪校长便把他的宿舍腾给我们,自己却住到值班室;生怕我们住不惯,校领导常常嘘寒问暖。支教期间,区教育局领导和所在学校的领导多次到校慰问我们,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鼓励。上级领导还给了我许多荣誉。2014年,我被评为“防城区先进教师”,还荣幸地参加了防城区庆祝第30个教师节座谈会,并作为支教教师代表发了言,得到了区领导的肯定。这让我无比激动,无比骄傲。我想说:我是人民教师,我光荣;我是支教教师,我无上荣光。
(二)收获历练,丰满人生
师范毕业后,我一直在县城任教,至今已22年整。面对和城里孩子有着无法想象的差距的山里娃,我屏弃了我早已建立的教学模式,从实际出发,重新摸索、探究、创造一条适合山里孩子的教育途径。我想:我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还要赋予他们一双飞翔的翅膀。庆幸的是,我做到了。我任教的六年级在升入七年级的学习能力测试中,“三率”折分达50.45,远远高于全乡折分29.34,同时也高于农村小学平均总折分为46.22;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我任教的五年级“三率”折分为54.35,位于全乡之首。这些让我更加彻底地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一双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三)一点思考,一些感慨
一年的支教工作结束了,收获了许多,感动许多,同时不免生发一些思考。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天真烂漫,纯朴善良,同样渴望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然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山区孩子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山区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以及素质低下,决定了山区的孩子只能从贫瘠的土地上汲取极其有限的给养。他们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付出比城里孩子多倍的努力。因此,只有更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补充到这个队伍中来,山区的教育事业才能上一个台阶。支教,则是一项深受当地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欢迎的决策,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不折不扣地执行。
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是支教,让我认识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让我在付出爱的同时收获了更多的爱,让我在开阔眼界、增长阅历的同时在心灵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让我的生命因为有了它而更加丰富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