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编叨叨叨:黯之恋跟我说,他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如果整个高中都努力,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是考不上的。倩微这篇文章让我更加相信了这一点,因为觉醒的晚,所以要比别人走得更难,但只要不曾放弃,就真的可以抵达。别忘了,即使想要成为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拼尽全力去奋斗的。——林木木
故事开始,就已经是高二了。
小学,初中一直倒数的我顺理成章地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光荣”落榜。爸妈凑了不少钱给我交了“择校费”后,我才“有幸”成为我们县一个高中的技校学籍借读生。老师隔三岔五缺勤,同学隔三岔五逃课。我们穿着技校校服,走在这样的高中里——上课、吃饭、做早操、升国旗——并默默忍受着各种尖锐异样的目光和言语。似乎迎面而来的高二與呼啸而去的高一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个地方堕落而已……
小说里许多废材逆袭的前奏大多也是这样,可现实不是小说。
我属于那种有点笨的女生,反应迟钝,身材肥胖,不善交际,偶尔遭受嘲笑孤立,尚且平静安稳度日。那时觉得,自己不是学习那块料,家里挣钱不容易,还是别在这儿打水漂了。却又犹豫,自己这个样子,到社会又能干什么呢?做几年打工妹,然后草草结婚?感觉很痛苦,面对未来和当下,不知所措。直到高二下半学期……
我们班主任拿了一大叠的艺术培训班的传单过来,突然告诉我们,我们还有救……我信了,于是在300分就能上名校的各种商业鼓吹下,加入了艺术生这个据说是可以走捷径的群体,成了一名编导生。内心像是点燃了一把火,突然热血了起来,感觉自己马上就能出人头地,一雪前耻,坐等名校高考录取通知书,将那些瞧不起我的人通通打脸。
可是世上根本没有那条“更好的路”,只有一条路,就是你选择的那条。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没日没夜的背文常、写影评、编故事的漫长岁月,每天早上5点多出发上课,晚上10点多放学,回到那个5个女生挤两张床的小宾馆,写影评、试卷到将近凌晨。那段日子很难过,好在难过这个东西,难是难,但最终会过。
等到艺考结束回校,已经是高三最后三个多月了,正好赶上学校的一模考试。然后笑容凝固——总分264分,数学8分,历史新低。在这个全校最差的文科班里,我依然是倒数!人世间最痛苦的不是生与死的离别,而是就要考试了,别人正在复习而我却在预习!
我当时给自己制定的二轮复习成绩是320分,因为上一年我们省艺考分数线是308分。三个月想要面面俱到,太难了,样样死守,估计只会样样破功。所以我把提分重心放在了文综和数学上。
文综,我用了一个很笨的方法,熟读题目,然后找要点,再把答案和我找的要点试着对接,分析两者关系,背答案里的那些套路模板化的句子。这个方法较之于直接背答题模板的好处就在于知识不会和问题脱节。那时候每天五点半起床,洗漱吃饭,去教室背书。晚上教室熄灯后回宿舍,继续用自己的小台灯做题直到11点。中午大多也是留教室看书做题,午休是在课桌上趴睡半个小时。我还特意买了闹钟,把手机上交给了爸妈,告别了网络时代。
这看似是废材逆袭的前奏,但现实比小说更“精彩”。精彩的是当你以为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时,现实给予的嘲弄。
校考结果不断出来,大家都满心欢喜讨论收到哪些高校的过关证时,我收到的则是“七连挂”的噩耗。我承认我的心理防线,被打击得节节败退。对于只剩三个学校的我来说,故事差不多结束了。
我开始第一次逃课,在这个不合时宜的时间里看各种名著,写一些很消极的文字,频繁请假,到处游荡,上课发呆,独来独往,去咨询什么专科学校比较好就业,比较好考,什么是专升本,什么是实践本,对于本科高校不再敢奢望。
可人生往往这样,你以为的希望,其实是让你陷得更深的绝望;而你认为无尽的绝望,在一拐角却满眼希望。
在高考差不多最后一个多月里,最后三个学校的校考成绩也相继发布,我终于等到了两个学校的过关证。虽然都是三本院校,但都是文化过线按专业排名的,也就是说我过了艺术本科线就有机会成为一名本科生。
这让我重燃了对学习的热情,开始了文化课的最后一波冲刺。疯狂熬夜,疯狂刷题,一分一秒地计算各科考试的时间分配。就连上厕所的时间都用“挤”来形容,除了学习很少和别人交流,把桌子搬到最后一排的角落,囤积大量即食食品节省吃饭时间,买好多本的《破茧成蝶》给自己打气,同时也借鉴别人的学习心得、经验方法。我其实很清楚我这种方法也许效率低,是不科学地瞎使蛮力,可对于只剩不到40天的时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
不过二模360的总分也算是超额达标了,三模成绩也基本保持在三百五六的状态,安稳度过艺术本科线。最终高考总分377分,但故事却没能画上句号。因为报考学校的专业名次不靠前,我被滑档了,最后被一个专科学校录取。
人有时候就是会有一些不甘心,特别是在你无限接近成功时。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命运,有的人可以一条路一直走到底,有的人却注定要曲曲折折,不过谁也不需要羡慕谁。
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我选择了复读。离开家乡,去了外县的一个复读学校。这一年,语文、数学从山东卷改为全国卷,编导专业从多方校考改为一锤定音的统考,学了三年的知识很大程度上重新清盘。我必须重新学习专业课,重走艺考路,参加我们省组织的编导统考。
比起高三的疯狂偏执,我的高四显得更理性些。不再喝大量的咖啡,熬太长的夜,学会了利用各种闲暇时间,去制作一些公式、单词、知识点的小册子,在走路、排队、早操等间隙去读去看,然后渐渐发现,这世界没有挤不出的时间。有了更多的耐心,不再一味急于数量,急于回报和结果。
最后,我也算完成了一次比较佛系的逆袭吧。高考成绩考了我的历史最高489分(语文112,数学104,英语70,文综203),高出艺术类分数线161分,以统考全省名次704的成绩录取到了青岛的一所大学。
现在大一的我,已经不再为那个备受嘲笑的技校学籍而面红耳赤了,不再因为高考滑档,与一个三本院校失之交臂而悲痛欲绝了,也不再因为复读一年,怀疑是否蹉跎了时光。
作为学姐我最后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是: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也许你和我一样,不聪明,不幸运,但请相信,通过努力,往往可以改变70%的命运。也许你和我不一样,你比我有更多更好的资本,清华北大离你也并不遥远,那请你别犹豫,去尝试吧!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相信自己,不放弃。愿你在坠落中,长出翅膀。
故事开始,就已经是高二了。
小学,初中一直倒数的我顺理成章地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光荣”落榜。爸妈凑了不少钱给我交了“择校费”后,我才“有幸”成为我们县一个高中的技校学籍借读生。老师隔三岔五缺勤,同学隔三岔五逃课。我们穿着技校校服,走在这样的高中里——上课、吃饭、做早操、升国旗——并默默忍受着各种尖锐异样的目光和言语。似乎迎面而来的高二與呼啸而去的高一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个地方堕落而已……
小说里许多废材逆袭的前奏大多也是这样,可现实不是小说。
我属于那种有点笨的女生,反应迟钝,身材肥胖,不善交际,偶尔遭受嘲笑孤立,尚且平静安稳度日。那时觉得,自己不是学习那块料,家里挣钱不容易,还是别在这儿打水漂了。却又犹豫,自己这个样子,到社会又能干什么呢?做几年打工妹,然后草草结婚?感觉很痛苦,面对未来和当下,不知所措。直到高二下半学期……
我们班主任拿了一大叠的艺术培训班的传单过来,突然告诉我们,我们还有救……我信了,于是在300分就能上名校的各种商业鼓吹下,加入了艺术生这个据说是可以走捷径的群体,成了一名编导生。内心像是点燃了一把火,突然热血了起来,感觉自己马上就能出人头地,一雪前耻,坐等名校高考录取通知书,将那些瞧不起我的人通通打脸。
可是世上根本没有那条“更好的路”,只有一条路,就是你选择的那条。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没日没夜的背文常、写影评、编故事的漫长岁月,每天早上5点多出发上课,晚上10点多放学,回到那个5个女生挤两张床的小宾馆,写影评、试卷到将近凌晨。那段日子很难过,好在难过这个东西,难是难,但最终会过。
等到艺考结束回校,已经是高三最后三个多月了,正好赶上学校的一模考试。然后笑容凝固——总分264分,数学8分,历史新低。在这个全校最差的文科班里,我依然是倒数!人世间最痛苦的不是生与死的离别,而是就要考试了,别人正在复习而我却在预习!
我当时给自己制定的二轮复习成绩是320分,因为上一年我们省艺考分数线是308分。三个月想要面面俱到,太难了,样样死守,估计只会样样破功。所以我把提分重心放在了文综和数学上。
文综,我用了一个很笨的方法,熟读题目,然后找要点,再把答案和我找的要点试着对接,分析两者关系,背答案里的那些套路模板化的句子。这个方法较之于直接背答题模板的好处就在于知识不会和问题脱节。那时候每天五点半起床,洗漱吃饭,去教室背书。晚上教室熄灯后回宿舍,继续用自己的小台灯做题直到11点。中午大多也是留教室看书做题,午休是在课桌上趴睡半个小时。我还特意买了闹钟,把手机上交给了爸妈,告别了网络时代。
这看似是废材逆袭的前奏,但现实比小说更“精彩”。精彩的是当你以为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时,现实给予的嘲弄。
校考结果不断出来,大家都满心欢喜讨论收到哪些高校的过关证时,我收到的则是“七连挂”的噩耗。我承认我的心理防线,被打击得节节败退。对于只剩三个学校的我来说,故事差不多结束了。
我开始第一次逃课,在这个不合时宜的时间里看各种名著,写一些很消极的文字,频繁请假,到处游荡,上课发呆,独来独往,去咨询什么专科学校比较好就业,比较好考,什么是专升本,什么是实践本,对于本科高校不再敢奢望。
可人生往往这样,你以为的希望,其实是让你陷得更深的绝望;而你认为无尽的绝望,在一拐角却满眼希望。
在高考差不多最后一个多月里,最后三个学校的校考成绩也相继发布,我终于等到了两个学校的过关证。虽然都是三本院校,但都是文化过线按专业排名的,也就是说我过了艺术本科线就有机会成为一名本科生。
这让我重燃了对学习的热情,开始了文化课的最后一波冲刺。疯狂熬夜,疯狂刷题,一分一秒地计算各科考试的时间分配。就连上厕所的时间都用“挤”来形容,除了学习很少和别人交流,把桌子搬到最后一排的角落,囤积大量即食食品节省吃饭时间,买好多本的《破茧成蝶》给自己打气,同时也借鉴别人的学习心得、经验方法。我其实很清楚我这种方法也许效率低,是不科学地瞎使蛮力,可对于只剩不到40天的时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
不过二模360的总分也算是超额达标了,三模成绩也基本保持在三百五六的状态,安稳度过艺术本科线。最终高考总分377分,但故事却没能画上句号。因为报考学校的专业名次不靠前,我被滑档了,最后被一个专科学校录取。
人有时候就是会有一些不甘心,特别是在你无限接近成功时。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命运,有的人可以一条路一直走到底,有的人却注定要曲曲折折,不过谁也不需要羡慕谁。
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我选择了复读。离开家乡,去了外县的一个复读学校。这一年,语文、数学从山东卷改为全国卷,编导专业从多方校考改为一锤定音的统考,学了三年的知识很大程度上重新清盘。我必须重新学习专业课,重走艺考路,参加我们省组织的编导统考。
比起高三的疯狂偏执,我的高四显得更理性些。不再喝大量的咖啡,熬太长的夜,学会了利用各种闲暇时间,去制作一些公式、单词、知识点的小册子,在走路、排队、早操等间隙去读去看,然后渐渐发现,这世界没有挤不出的时间。有了更多的耐心,不再一味急于数量,急于回报和结果。
最后,我也算完成了一次比较佛系的逆袭吧。高考成绩考了我的历史最高489分(语文112,数学104,英语70,文综203),高出艺术类分数线161分,以统考全省名次704的成绩录取到了青岛的一所大学。
现在大一的我,已经不再为那个备受嘲笑的技校学籍而面红耳赤了,不再因为高考滑档,与一个三本院校失之交臂而悲痛欲绝了,也不再因为复读一年,怀疑是否蹉跎了时光。
作为学姐我最后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是: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也许你和我一样,不聪明,不幸运,但请相信,通过努力,往往可以改变70%的命运。也许你和我不一样,你比我有更多更好的资本,清华北大离你也并不遥远,那请你别犹豫,去尝试吧!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相信自己,不放弃。愿你在坠落中,长出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