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人格的感召力量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an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篇历史小说《蒋翊武》的故事从1900年开篇,以20世纪初成长起来的湖南常德的青年才俊为中心人物,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青少年的担当和奋发有为为叙事核心,以爱国主义情感为主线,表现振兴中华的历史过程中青少年的担当情怀和自我奉献对推动社会向前、向上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蒋翊武是小说的主人公。在辛亥革命中,蒋翊武功劳卓著,被孙中山誉为“开国元勋”,是武昌首义的总指挥。他的军事才能和实干精神被众多历史学家所称道,他的政治远见和人格操守值得后人深深敬仰。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的《民初风云人物》一书,对蒋翊武有如此评价:“当时的革命同志,以三武最负盛名。三武就是孙武、张振武与蒋翊武;三武中负最大责任者即为蒋翊武,而且始终在革命阵营。始终坚持志操,与反动势力相周旋者,亦惟蒋翊武,最后且死于袁世凯的爪牙之手,其志未遂,而其身先死,良可哀已。”为了保护辛亥革命的成果,为了坚持最初的革命道路,蒋翊武不拘名利,坚决与反动势力对抗,他用自己的牺牲捍卫了自己的理想和节操。1913年9月,小说故事结束,蒋翊武被袁世凯政府下令杀害,时年29岁。
  因为是历史小说,所以不仅仅要塑造人物,还要表现历史的情境,表现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状况。 “历史小说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蒋翊武》描绘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悲剧英雄的形象。文中没有特意为了表现英雄人物而将人物作简单的高大上的描绘,而是将人物放置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在多层次的背景中塑造鲜活的、极具感染力的故事主人公。小说尊重历史的客观性,但是并没有局限在历史的人物和事件中,而是用文学的笔法做了创造性的描绘,如辛亥革命暴发前后的细节描写,如谭延闿和袁世凯的形象塑造。小说在人物群像中突出主要人物,通过主要人物的形象和人物群像自然而然地表现20世纪初改变中国命运的青少年们的志气和才情:他们不再是自我封闭的一代人,他们眼光高远,开放、奋进,有理想,有担当,有魄力。他们是振兴中华、中华大复兴的积极开拓者。在字里行间,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因为有青少年一代的崛起而充满希望。
  一、关于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状况的描述
  小说选择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作为开篇故事:“无知而又刚愎自用的晚清王朝的实际执掌者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想一把火引向洋人,不想却引火烧身,美、英、日、俄、法、奥(匈)、意、德八国组成联军,8月14日攻进京师,蹂躏古都。”在国家惨遭列强侵略的时候,少年蒋翊武心怀天下,虽然无力改变现状,却因晚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老百姓即将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而恸哭。面对外强入侵,蒋翊武父亲的态度代表着当时众多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普通老百姓的处事原则,他们虽有怨言,却不敢反抗,抱持的是安安分分做好人的心态。父子的矛盾冲突凸显了当时心怀变革理想的青少年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认识鸿沟,也预示着革命任重而道远。
  1901年,晚清政府被迫推行新政,在新政中,办新学有力地解放了年轻学子的思想,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与此同时,科举制度被废除,读书人通过科考进入仕途的途径被掐死,前途无不堪忧。晚清政府无力为年轻学子提供职场选择,加之内忧外患,年轻人改革社会的愿望就愈加迫切。蒋翊武算是当时的先觉者,他毅然放弃科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西路师范学堂。小说中,将年轻人突破重重阻碍,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做了细节的描绘。
  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党人内部出现了争名夺利的现象,最后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蒋翊武时刻以大局为重,并且鲜明地支持二次革命。小说后半部充分表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艰难,振兴中华之路的艰难。正是蒋翊武之辈的执着和牺牲,才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二、小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以及湖湘精神
  笔者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气质与品格在其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身上会有具体的表现。小说《蒋翊武》描绘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大批历史人物,除蒋翊武以外,还有黄兴、宋教仁、刘复基、张振武、胡瑛等。在这些人物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因为文中湖湘人物较多,小说也无不体现出湖湘精神。
  说到近代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中国的国歌算是有集中的体现。小说《蒋翊武》所表露的情感虽然不如国歌强烈,但是也反映了近代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首先,小说中的年轻群体,他们不畏牺牲,奋起反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决心。小说主人公蒋翊武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划者和指挥者,虽然最后没能在现场指挥,但是革命的成功与他的精心策划和前期指挥密不可分。作为一个忠贞的革命者,他与黄兴和宋教仁都有密切的联系。他的身边也凝聚着一批拥护者,如刘复基、蔡大辅、詹大悲等。在这个群体中,刘复基、宋教仁和蒋翊武等都先后牺牲。
  其次,小说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全篇。无论是开篇蒋翊武因八国联军侵华而恸哭,还是文中众多革命志士相聚反清,主题思想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国”。
  再次,中华民族的开放性和自我反思精神在小说中时有体现。虽然社会动荡,但是近代的中国打开了国门,敢于也乐于接纳外来世界的新思想和先进观念。小说中描绘道,众多学子留学日本,并在日本办杂志,推广新思想。新办的学校也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在辛亥革命后,革命派及时地做自我反思,以求探索更优的变革之路。
  小说的主人公是湖南常德人,小说中的人物有众多湖南人的身影,人物形象,体现了湖湘精神。从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蒋翊武的“是谁支得江山住?只有余哀逐水流”,两位革命者的豪情和牵挂都体现了湖南人敢为人先,心忧天下的精神。近代湖湘精神在推动中国社会前进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其继承者毛泽东的著名诗句似乎正回答了蒋翊武的疑问,这句诗便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小说注重细节描写
  评判一部小说的创作是否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看小说的细节描写是不是精彩。《蒋翊武》中的细节描写看似简单,实则值得细细品味。
  首先说到小说前半部分的一个细节,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说明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婚恋状况,也反映了当时年轻人更具担当意识的原因。
  这是开篇不久的故事。蒋翊武想上新式学堂,经过努力争取父母答应了,但是父母有一个要求,得先婚配。不到19岁的蒋翊武得先结婚了才能继续求学。蒋翊武同意了父母的安排,迎娶唐家女儿。文中写道:“蒋翊武揭开新娘盖头,顿时省醒:这个女人已经交给自己,她的命运与他连在一起,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明白了本地为什么把结婚叫‘做大人’。”这个细节值得品味的地方在于它所表现的中国传统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在成年之后,必须早点结婚,完成家族人伦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结婚仪式,实现身份的转换,学会担当,懂得自己的责任。笔者以为,这也是当时的年轻人更具担当意识的原因。
  再说一个蒋翊武就义前的细节描写。“蒋翊武人在牢房,心在天外,每天通过狱卒,打探外面的消息。万少石也天天来看他,通报情况。他知道有人在奔走营救,也有人抽身自保,更有人见风使舵,变节投靠。”短短一段话,将蒋翊武就义前遇到的困境和他的心境全盘托出。此段文字也暗示着所有坚持二次革命的革命党人的境遇。蒋翊武并没有想到自己真的会被革命党中的叛变者杀害,被囚禁时他还怀抱生的希望,但是面对无人解救的现实,他只好默默地接受。有人说,蒋翊武的遗书显示出他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而笔者却不赞同。笔者认为,蒋翊武的遗书,表明的是他对家人的一份遗憾和深深的歉疚。短短的一生,蒋翊武完全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没有为父母,为妻儿做过该做的一些事。而他的英年早逝无疑是家庭最大的苦难。从人生理想上来说,他死而无憾;可从家庭情感来说,他却是带着遗憾离世的。蒋翊武未能尽到自己的孝心,可他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孝顺之子,所以,他的遗书才如此真切。
  列宁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小说中蒋翊武在新军队伍里帮不识字的士兵写信的细节,表现了他凝聚人心的亲和力。他创建文学社,教士兵写字读报,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而小说中蒋翊武父子矛盾的逐渐缓和和蒋翊武父亲对儿子的逐渐认同,反映了随着革命局势的变化,普通老百姓对革命的逐渐认同和响应。
  长篇原创历史小说《蒋翊武》的出版,一方面是纪念辛亥革命首义元勋蒋翊武就义100周年,更重要的是,让读者通过文学塑造的鲜活的形象,亲近历史,感知中国积贫积弱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当时热血青年的担当和奋斗——是他们举起了中国民族大复兴的旗帜,是他们用生命来寻回中国的尊严和地位。
  (作者单位:湖南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 张韵波
其他文献
所谓专业批评,通常指学理性较强的学术论著,其批评主体大多是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科班出身,又称为学院批评。学院批评凭借其批评的学理性、立场的公正性、研究对象的历史感以及思想的深广度区别于当下热门、时髦的媒体批评,显示出独特的学术品格和专业风范。但也因专业训练模式及自身固有局限,凸显出诸如注重历史勾勒而脱离文学现场,唯理论评述而缺少文学感悟等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最近读到《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一书,该
期刊
1  那是五月的一天,他在一个几乎密闭的金属容器里被禁锢了一个多小时,汗出如浆,几乎晕厥过去。从十楼办公室坐电梯到楼下收发室取包裹,电梯在九楼的时候,叮的一声,停了。然后,他的老板,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进来了。他眼前一黑,仍习惯性地微笑,点头,挺直腰板,邬总,您好。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金属间里发出嗡嗡的回响,如此陌生。眼下,他没有心思对此作出任何分析。电梯在下行。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这
期刊
书法,这种线条艺术,其实就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生命的深度呼吸,也是一种民族魅力的审美。  如果我们凝神静气地去品读曹辉一系列的成功、成熟及获奖的行草书法作品,那么,完全可以从其拙中蕴巧、含蓄内敛的个性中,读出这种积淀和这种呼吸,也可以让我们经历一次颇具质量的审美享受。  曹辉师从著名书法家李松,是李松先生的入室弟子和得意门生。他以研习中国书法三十余年的功力,在得其恩师真传、承其衣钵的基础上,近些
期刊
历史一旦是洪流,便会不可阻挡地汹涌向前;文艺作品一旦观照时代,便会大气厚重震撼人心。金鹰955电台播放的原创广播连续剧《长沙人家》,是近期少有的声音类佳作,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听到了历史的回音,更听到了时代的脉动!  一、家国同构:国家与个人命运的绑结  十二集广播剧《长沙人家》通过坐落在长沙北正街一座老公馆内的三户人家,三代人,长达60年悲欢离合的故事,折射长沙这座古城的时代变化。鲜少有广播剧,用如
期刊
胡传海(上海《书法》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读王友智先生的作品,首先感觉到他是一个大气势、真性情、真豪爽的书家。他的草书,给人一种冲击力、很震憾、非常灵动的感觉。他选择了《离骚》这篇带有隐喻性的书写内容,《离骚》忧国忧民精神和狂草精神,两者糅合在一起,他阐释得非常好。  第二,书写方式。写狂草,要收放自如。王先生的草书有一个特点,线条的粗细变化不大。其形式,一种就是细线条
期刊
不经意间,网络小说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了。在这短短十几年中,它已经远远超过了近百年中国纯文学的总量。即便如此,网络小说依然被如今的学术界和批评界视为“新事物”。对众多的研究者而言,这种“新”的体验,具有丰富的历时性内涵:十几年前初见时的新鲜感、兴奋感、跃跃欲试的研究热情,与如今面对着浩瀚的作品量的奇观感受、话题制造冲动,形成了这种“新”体验的两端。一直以来,研究界对于网络小说的态度与表现,可以概括为以
期刊
一、受众层面的变量:市场选择大于文学选择  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正视,21世纪以来,特别是bta①将目光投向文学的这几年,文学借助网络彻底走向了市场,走进了市场,与市场爱恨相交血肉相连,由此而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文学写作模式。网络作品——在线付费阅读——无线付费阅读——简繁体书籍出版——影视剧改编——漫画和动画改编——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改编——其他电子阅读终端等,这一被称之为“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市场机
期刊
文学史本应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结合形态,三者缺一不可。然而,传统的文学史观念,往往偏重对文学思潮流派的梳理、偏重对作家作品的解读,而忽略了读者这一重要元素的参与。其实,在文学生产与传播链条上,读者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读者阅读的参与,作品的审美价值就无法实现。而作为沟通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桥梁,文学传媒也并非仅仅扮演着被动的交流工具的角色。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①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
期刊
《诗纬》云:“诗者,天地之心。”此言不虚。中华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中国人看来,大自然充满生香活意,大化流行,处处宣畅一种蓬勃的生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并非仅仅是物质集聚的场所,而是生命繁衍的息壤,道德充盈的园地,诗意盎然的境界。王国维对此颇多精辟论述, 清人蔡宗茂在《拜石山房词抄·序》里也有一段对意境的三个层次的形象化阐释。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再现,而是一个
期刊
主题的定义可简可繁,繁到几本书也无法得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可简单到一句话:“一个主题是围绕着一个特定论题的观念集合。”①关于电影的主题本文采用后者,即最简定义。围绕电影的观念集合和一般的艺术无异,不外乎形式、内容和与之相关的阐释。  电影音乐是强化或确定影片的情感基调乃至价值评判系统的强制性手段。由于电影有时间限制,情节必须高度压缩,很多叙述无法完全展开。通过插入歌曲这种方式能让电影的叙述功能更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