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气库储集层室内实验分析方法探讨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eng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S储气库建库目的层位为泉一段和泉三段,对于多期交替注采条件下,主力建库层位泉一段Ⅴ、Ⅵ砂组及泉三段Ⅲ、Ⅳ砂组储层渗流特征、空间动用效率及上覆盖层密封性认识不清,缺失室内实验支撑,通过开展岩石力学、毛管密封、气水相渗、注采仿真物理模拟等实验研究,落实了盖层封闭特征、动态密封性、储层渗流特征和注采空间动用,有效评价交变注采条件下,注采期盖层完整性及储层渗流能力、空间动用效率。
  关键词:储气库;储层;孔渗;速敏
  S油气田区域构造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华字井阶地南部,历经二十多的高效开,属于枯竭型砂岩气藏。气藏直接盖层的厚度、岩性、孔隙结构及横向稳定性等因素较好,盖层封闭性好,适宜建设储气库[1],建库层位为原气藏主力产气层段泉一段Ⅴ、Ⅵ砂组,泉三段Ⅲ、Ⅳ砂组。
  1、纵波、横波速度测试
  根据获取的纵、横波速度和时差来计算岩石动态弹性参数如泊松比(Vd)、杨氏模量(Ed)等,通过计算动态泊松比和杨氏模量等参数可评价储层岩石的力学性质[2]。
  从测试结果可知,泉三段试样的纵波平均值为2734.5m/s,横波平均值为1686.3m/s,密度平均值为2.177g/cm3,泊松比平均值为0.19,杨氏模量平均值为14.878GPa。
  泉一段试样的纵波平均值为3360.2m/s,横波平均值为1632.1m/s,密度平均值为2.389g/cm3,泊松比平均值为0.343,杨氏模量平均值为17.35GPa。由于泉一段储层所在层位较泉三段储层更深,泉一段储层试样的纵波波速、密度、泊松比、杨氏模量均明显高于泉三段储层试样。
  2、储层岩石常规孔渗
  共选取泉三段储层试样16个,泉一段储层试样24个,共计40个试样进行常规孔渗测试,其中渗透率测试选用气测稳态法。泉三段储层试样深度范围在1356.52~1393.69m,孔隙度平均值为18.33%,渗透率平均值为48.56mD。泉一段储层试样深度范围在1996.3~2077.86m,孔隙度平均值为11.34%,渗透率平均值为27mD。由于泉一段储层较泉三段储层更深,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小于泉三段储层。
  按照常规储层评价方法,衡量储层储集性能好坏的标准主要是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大小,它决定了气藏的储量和产量,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碎屑岩储层物性划分标准,以渗透率大小为主要依据,将孔隙度分为Ⅰ~Ⅵ类。综合分析认为储层为Ⅲ级储层。
  3储层覆压孔渗
  共选取12块储层试样进行覆压孔渗分析。随着有效上覆压力的增加,泉三和泉一的孔隙体积、孔隙度、空气渗透率和克氏渗透率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由于克氏效应的影响,使得克氏渗透率始终小于对应覆压下的空气渗透率[3]。
  泉三段孔隙度平均值为18.6%;空气渗透率平均值为40.3mD;克氏渗透率平均值为39.1mD。
  泉一段孔隙度平均值为10%;空气渗透率平均值为9.5mD;克氏渗透率平均值为9mD。
  4、储层速敏分析
  储层的速度敏感性是指流体在储层中流动时,由于流体流动速度的变化引起地层微粒运移、堵塞孔隙喉道,造成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速敏性评价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储层渗透率的变化与储层中流体流动速度的关系,评价敏感程度及临界流速,为注采气井合理产量和注采速度提供依据。实验流体为与地层水矿化度相同或接近的标准盐水。选取6块储层砂岩试样进行速敏试验。
  流速敏感性是指在测试和注采气过程中, 当流体在储层中流动时引起粘土等矿物微粒松动,从孔-缝壁面脱落、运移,在流动方向变窄处造成堵塞,而使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不同深度6块岩样实验分析表明泉三段和泉一段储层试样的渗透率与流速的关系明显,渗透率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临界流速主要在0.3mL/min~1.5mL/min,渗透率损害率为14.8%~40.1%。
  随着流速的增加,岩芯渗透率逐步减小,说明实验时岩心中存在细微的颗粒运移,并且在岩心孔喉中形成桥堵和卡堵,流速较小时,粘土等矿物微粒松动,从孔-缝壁面脱落、运移,在流动方向变窄处造成堵塞,而使储层渗透率下降,因为岩心长度有限,流速较大时,细微颗粒被冲出导致渗透率升高,但在实际生产中,移动的颗粒会被运移到地层深处造成堵塞或在生产井中造成出砂伤害。
  5 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及分析,形成如下认识:
  (1)根据储层宏细观孔渗类分析,两套储层储集能力一般,泉三段和泉一段储层分别为中孔中渗型储层和低孔低渗型储层。
  (2)根据储层速敏分析结果,综合认为泉三段和泉一段储层損害程度均为中等偏弱,为Ⅱ级储层(共4级,Ⅳ级为强速敏)。
  (3)根据纵波、横波速度测试和储层岩石力学试验结果,泉一段比泉三段更致密,强度更高。
  (4)储层注采后的共渗区间逐渐减小至稳定,综合分析认为泉三段储集与注采能力优于泉一段。
  参考文献:
  [1]马小明,赵平起. 地下储气库设计实用技术[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22-44.
  [2]郭海萱,郭天魁.胜利油田罗家地区页岩储层可压性实验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13,3593):339-346.
  [3]肖建清,张庆伟,张士科.循环加载条件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经验公式反演法[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35(04):48-52..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吉林 松原 1380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地渗透油田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注水水质对于地生产油田的开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加强对注水水质的研究,并结合相应的渗流力学理论,能够建立住水水质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采油工程所利用的方法,分析注水水质对低渗油藏开发的指标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  关键词:注水水质;低渗油藏;开发指标  通过对注水油田开发的实践研究结
期刊
摘要:在对油田的后期开发阶段,开采出来的液体中含有的水分越来越多,即含水率也在逐年增加。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在油田开发中的思维也在不断创新。现阶段的油田开发工作中,人们已经发现注水开采油田的方式的经济性以及有效性是最高的。在油田注水这种开采方式中,最需要注意的有三点:注好水、注够水以及精细注水。而污水处理技术与注水工艺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因此我国落后的污水处理技术
期刊
摘要:于楼油田主要以复杂断块油藏为主,内部断层发育、含油层系,层间矛盾突出,保持长期稳定较好的注水效果难度较大。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完善,以满足不同阶段油田开发的需要。近年来,针对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暴露出的主要矛盾,开展动态研究,通过优化注水结构,细分注水,调整注采井网等方式,有效改善了复杂小断块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夯实了油田稳产基础。  1 油藏特点  辽河坳陷盆地东部凹陷,主要发育
期刊
摘要: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下段储层物性较差,平均渗透率位于1×10-3~5×10-3μm2的低渗区间;平均渗透率位于0.1×10-3~1×10-3μm2的超低渗区间。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解释等分析方法,对奈曼凹陷凝灰质低孔低渗储层的成因及沉积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储集砂体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前缘席状砂体和滑塌浊积扇砂体3种类型,其储集性能表现为中-低孔、低-特低渗。九下段砂体均富含
期刊
摘要:地应力在储气库建库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多期交替注采条件下,高速注采极易导致目的层及圈闭围岩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致使库区断层被激活滑动、导致储气库泄露事故等风险。充分利用库区测井、地震、岩心分析化验及生产测试资料,开展储气库岩石力学分析研究,获取库区相关力学参数,为库区内风险断层动态密封性分析和盖层密封性评价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关键词:储气库;岩石力学;地层孔隙压力;地应力  1、前言  地下
期刊
摘要:油田产量递减分析是开发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葡萄花油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油田产量递减规律和影响因素,建立递减模型,准确的进行油田未来产量规划,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参考和措施建议。  1储层特征  1.1储层发育特征  葡萄花油层属于姚家组地层,灰色砂泥岩薄互层,呈不等厚沉积,属于三角洲外前缘沉积,有效储层主要由水下分流河道和薄层席状砂组成,主要发育PI21、P132、 P142三
期刊
摘要:受地质、钻井、生产制度不合理及作业不当等因素影响,油水井实施大修作业解决井下复杂情况,恢复正常生产。本文在对油水井故障原因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大修井常用诊断方法,即机械成像、井下电视和井下声波成像,对油水井修井作业有一定指导意义。  主题词:大修井 诊断技术 分析研究  1.前言  受地质、钻井、生产制度及作业不当等因素影响,油水井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各种复杂事故,如套损、落物、管外窜槽等,影响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对开发过程的影响,探讨提高油气田的开发政策。油田开发受油气田地质特征影响巨大,体现在地质特征会给驱油效果、后期开发带来影响,本文旨在探讨油气田地质特征对油气田开发的影响。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地质特征;  在油气田开采中,提升油气田原油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采收率。对油气田地质特征了解,可促进油气田的开发效率,对油气田的储层进一步认识,对于油气田有全面认识。  1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油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邮政地质特征的了解对油藏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有效确保油藏的开采最终效果,并张针对油藏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开采方式。通过对地质特征的介绍,结合我国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特征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开发对策,分析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合理应用来提高开采水平,为我国油田的开发提供基础。  关键词:油藏;地质特征;开发对策  1
期刊
摘要: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田的开采效率会出现下降趋势,为了能够使人们认知油田的使用现状、珍惜石油资源,需对油田进行精细地质研究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由此可以说明,在油田开发后期进行精细地质研究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油田开发后期的精细地质研究的意义以及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油田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油田;精细地质;研究  我国地域辽阔,石油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我国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