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民道德素质的滑坡,反思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ice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公民的道德素质却呈现出下降趋势,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令人气愤的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本文从公民道德素质滑坡的角度,来反思当今社会应该构建一种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并简单提出了构建路径。
  【关键词】 政治文化;构建路径
  一、政治文化与公民道德素质
  政治文化从物质方面可以体现为政治制度,从精神方面体现为政治意识、政治思想,并且政治价值观属于政治文化结构中的最核心部分,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而道德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必然要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作为影响公民道德素质的一种宏观因素并不是与前面第二部分中我们所分析的导致公民道德素质下降的微观原因相背的。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说是经济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是我国制定的一项政治政策,它必然要和相适应的政治文化进行匹配,并且会受到一定政治文化的制约。而当市场经济暴露的弊端影响到人们的道德素质时,我们应该反思现有的政治文化是否适应或者能否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我国在进行法制建设、文化建设过程中是否注意到政治文化要素,因为“政治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民族、社会、经济、阶级和文化的产物,与政治体系中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发展等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互动平衡关系”, 所以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它必定有它的由来和一连串的联系。我们不能漠视在当今社会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令人悲愤的社会现象,我们在寻根究底的过程中更不应该忽视当今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是否与现阶段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制度相适应。
  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政治文化的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市场经济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巨大好处这是有目共睹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我们也必须面对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弊端,因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对我国公民的思想意识产生了侵害。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政治体系外的政治力量的产生,几乎都是从意识形态的创设和传播开始的,在政治制度建立过程中,政治文化的引导方向作用是明显的。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外建立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政治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政治文化首先强调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更加强调了个人自由与个人利益,这能够极大的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但是不加限制的个人自由,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也会导致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具有危害性的,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相矛盾的。社会主义制度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同样也不排斥个人利益因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被摆在第一位,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才不会使市场经济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同时又能使人们在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的同时,真正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政治文化其次强调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遵循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进行正当竞争,必然会带来效率,但是市场作为一双无形的大手,在进行资源配置中也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加之市场经济的竞争也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贫富差距拉大,这就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发展之初,我们强调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良竞争逐渐恶化,贫富差距也随之拉大,这种不公平现象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如果不加以遏止必定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我国调整经济政策,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认为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新时期,政治文化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需要更加注重强调民主和法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精神核心,我们应当接受并认可。另外,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就是人民意志和人民主权的实现,就是人民自己创造、建立、规定的国家制度,并将这种国家制度运用于自身的事务中。市场经济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不分级别、地位、性别等原因,平等、独立的进行生产交换的经济模式,这一原则反映到主观世界,就是强化着人们的民主法治要求。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人们在经济上及心理上的封闭保守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参与和公平竞争意识不仅反应在经济领域上,还能上升为一种民主法治意识。所以说市场经济蕴涵着民主法治的观念。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就需要建立民主法治型政治文化。
  三、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政治文化的路径
  在现阶段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政治文化已成为我们明确的目标,具体路径安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和心理基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现阶段经济发展不能停滞,因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我国各项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只有发展市场经济才能促进各行业的有序增长,促进民众利益的增加。这种强大的物质力量能够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政治文化的科学构建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政治文化也有利于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和心理支撑。
  (二)加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强化公民的民主精神、法治理念,健全民主法制制度,落实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
  首先,需要加强公民的法治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法治理念。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是存在,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特别是在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精神道德风貌方面还存在差距。所以我国必须要继续加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进行,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大众传媒、同辈团体等途径奠定政治心理基础,实现民主与法治的启蒙。特别是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大众传媒的作用。对于大众传媒,我们在赋予其权力的同时又要做好权力的制约与维护。   其次,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制度,依法治国,以此作为政治文化发展的制度基础。强化法治的作用,真正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为民主法治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全社会做出表率。近几年,我们不可否认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确实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我国法治的不完善,法律中没有体现公平正义,这就使我国公民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时望而却步,法律中如果不能体现公平正义,那么这个国家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法治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真正确立起宪法和法律的至高权威。完善和强化权力制约机制,确保公共权力服务于公共利益,建立结构合理、程序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以此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
  (三)坚持并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挖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精髓,使之实现现代性转换;客观对待西方政治文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是我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政治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开拓创新,勇于进取,不断丰富发展我国主流政治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才能使我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时刻保持先进性和时代性。同时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与挖掘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髓。在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统一思想、德法兼重、修身内省等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环境仍有积极的意义。虽然现实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变,传统政治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我国现有的政治文化仍然会受传统政治文化中消极观点和思想的限制,所以我们必须对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不断进行扬弃,使之实现现代性转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各种政治思潮和文化也随之大量涌入我国,为西方一些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由于中西方社会制度存在根本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两种政治文化在阶级属性上存在本质的区别。然而,同时我们要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客观地评判西方政治文化和多种政治思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本文从现阶段社会中公民道德素质滑坡这一视角,简单探讨了中国政治文化应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政治文化,并且提出了构建途径。在全球化这一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将会面对更多挑战,因此这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更多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2]杨山鸽.《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中国的政治发展》【D】河南: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电力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化,而电路系统中的输电线路也已经由原来的短距离变化为现在的上百上千米的传输路径。这就使得输电线路的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控制,本文就主要针对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监测及检查要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监测;检查  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全方位监测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例如动态
期刊
【摘 要】任何土建工程的实施都需要把好预算和决算这两道关口。预算和决算的合法制定与实施对土建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及至确保工程与其效益的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土建工程预算与决算的含义,然后立足于审核、管理、人员素质三个基本因素,探讨如何完善土建工程预决算的对策。  【关键词】土建工程;预算;审核管理;人员素质  土建工程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的总称,是指使用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完成的一切和水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变电站(本文仅指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下同)工程在土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客观原因,结合变电站土建设计的实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提出变电站工程造价控制中,土建设计为重要环节,重视土建设计,确保变电站符合“两型一化”指导思想,收到良好的投资效果。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设计;造价控制  变电站为输变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电网建设中占投资比例的40%;由于变电站
期刊
【摘 要】随着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我国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将其引入,并且探寻适应中国的治理——善治理论,以为我所用。善治已成为我国政治改革的未来发展目标,在这一视野下,按照善治的要求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并且按照善治的构成要素,从转变政府理念、发展非政府组织、构建责任性政府、法治型政府四点入手提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关键词】善治;政府公信力;必要性;途径  20世纪9
期刊
【摘 要】我国的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能源多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筑物的增多,对能源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节约能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对建筑施工技术改良存在着一定难度。本文从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具有必然性出发,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改良遵循的原则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节能要求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具体改良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改良;节能  中国对于能源的利用率较低,而且存在严重的
期刊
农村清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施途径,是实现农村节能减排、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为此我在寒假社会实践时选择了“对岳阳市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调研”,我利用回爷爷和外公家的时机对岳阳市岳阳县和平江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我市农村清洁工程现状与问题  近两年来,我市农村清洁工程虽然开始了起步,部分村配备了垃圾箱,部分村设
期刊
【摘 要】工程项目管理是指组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周期内的所有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对项目造价、质量、进度三大目标的控制,最终实现项目的功能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三大目标之间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施工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施工方本身的利益。施工方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成本管理、进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水利工程也在快速的发展着,而在水利工程中基坑排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基坑排水可以防止地基的承载能力下降,是工程强度的重要保证。鉴于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基坑排水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技术  一、确定排水方案  基坑挖掘的施工流程与其他建筑工程流程相类似,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施工前的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水运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对外贸易息息相关.本文从水运工程的造价出发,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研究,阐述了建设方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要点以及相关的策略,控制好施工阶段的关键环节,就能够在施工期间进行有有效的造价控制,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水运工程;施工;造价控制  一、前言  水运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因为在施工的场地特殊性,多种资源的占用,所
期刊
【摘 要】档案管理本身尤其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思想应用于档案管理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提出如何更好地利用现当代计算机技术来完善档案管理,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共享;云计算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也进入了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应用层次,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如何在网络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