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深处的诗情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dou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剪得秋光入卷来》中说:“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请以“生命深处的诗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由大阅读题延伸而来的作文题,来自王清铭的散文《剪得秋光入卷来》。文中,作者有感于现代化进程中,忙碌的城市人越来越关注身外之物,忽视了内心的点滴感受,更无内在的生命观照。这一作文题摘自散文中的观点句,观点本身讨论了金钱和诗情的关系,而作文则不受此限制。以偏正短语“生命深处的诗情”为题,原句可为一个角度的提示,也可以看作一个引子,学生的创作自由度比较大。
  这一题目与2015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深入灵魂的热爱》很相似,从“生命深处”“深入灵魂”二词可知,这两个作文题都要求学生对写作对象不是浮光掠影的了解,而是全面、深刻的认知。因而学生越有积累、越有生活、越有思考,才越可能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来。从这一点来看,这类作文并不好写。当然,两个题目也有很明显的差异。201 5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虽然不限文体,但由于要求写“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要求热爱之物具体到“植物、动物或器物”,这两条限制几乎决定了题目更适合写记叙文或偏记叙的散文。而“生命深处的诗情”由于未限定文体,“诗情”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题干没有更多的阐发和引导,反而留给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
  生命深处的诗情,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长久的而非一时的,它源于一种超越世俗的思考,能在别人看不见诗意之处发现美,在别人感受不到美时沉浸在诗意盎然的世界中。从写作对象的选取来看,学生可以写自己、写他人,身边会生活的亲友、古往今未有诗心的文人皆可入题,一个人、一类人皆有可写之处,选材范围极广;从文体上看,可以写成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说等。“诗情”的表现,可以是平淡生活中发现点滴之美的细腻,可以是困顿中不灭的诗意,可以是生活家把日子过成诗的智慧,也可以是文人观照自然的浪漫。一片飘落的银杏、一杯香茗、一本好书、东篱的菊、西山的落日……都可以被有诗情的人用来体悟自己的生命。“情”之所向,可以对人,可以待物。不管学生如何选材,这一题目本质上更考查学生是否有一颗诗心、一片诗情。
  学生除了展现写作对象生命中诗情的具体表现外,还应当思考“诗情”对于生命的意义,用议论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本文升格的必经之途。学生如能置于当下的时代语境去阐释这一话题,或可产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思考。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历史上的文人
  运用示例
  张岱,这个“最文艺的纨绔子弟”,以一部《陶庵梦忆》写穷天下享乐纵情之事,用一部《西湖梦寻》书尽余杭城之人事胜景,然而“梦”的背后隐着的黍离之悲、世殊事异的无奈与孤愤怅惘的情感浓密地缠绕在一起。对名利金钱趋之若鹜的人只看见了声色犬马,而张岱笔尖流淌出的是生命尽头对自我生命意识与社会变迁的诗意感喟,深远浓稠的诗情才是他生命价值的体现。古典诗词中从不缺这样敏感的“感言”:陈子昂幽州台上的叹、张若虚月夜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问、纳兰性德不同于一般世家贵族的对生命的思……诗情以文字为媒介,以心灵为归宿,以生命为始止点。——胡佳怡[人大附中高二]
  适用素材
  身边的亲人
  运用示例
  太姥姥的枕边除了一个残留着药渣的空瓷碗,还有一本翻得掉页的老版《红楼梦》。记得小时候,她就喜欢抱着我,随意翻开一页,读那些或俗或雅的句子。有时读到菊花诗,她的脸上会微微泛起红晕,她会用双手撑着扶手站起来,扶着墙,走到屋后的一小片菊花地,用并不灵便的双脚踱来踱去。有时菊花开得正旺,你便能看见一个着青衫的矮小身影在一片金黄中,低吟着“一丛浅淡一丛深”。风拂过,金浪起伏,那个青色的身影仿佛马上就会被金黄湮没。幼时的我最不喜欢冬天,每到这个季节,太姥姥的心也沉了下去,踱步在残败的花丛中,有时她的脸上竟会带着泪痕!她嘴上一句话也不说,可心里却不知把那“片言谁解诉秋心”吟了多少遍。
  儿时的我看着她,竟然也渐渐体悟到了那些“愁”与“美”。太姥姥曾很认真地说,我不求能进大观园生活,就当一朵花或一株草吧,只要能每天仰望那些美好的人儿,亲耳听听她们诵诗,我也就满足了!——刘玥翔[人大附中高二]
  适用素材
  自然风光
  运用示例
  诗情在这大千世界所有万物的背后,只等着有缘人前来窥探。每一片秋叶、每一场春雨、每一抹夕阳,都是一次与诗情、画意的邂逅。你在半梦半醒间听闻窗外的细雨敲打窗棂,那窸窸窣窣的声音引得愁绪在雨夜弥漫,萦绕封锁住心脏,便自然而然地感嘆“夜阑卧听风吹雨”的人生之苦。刹那,风雨便化作诗情,穿透寒窗,深入你的五脏六腑,让你品味那苦中带涩却醇厚无比的浓郁诗意。而当天气晴好,你陶醉于大自然的水光山色时,又怎能不生出几分“顾影约流萍”的闲适与喜悦?悄然间,诗意再次蔓延,带着诗句所特有的清甜,如梨风絮语般为眼前的景色浸润出一抹明快的清丽。人们常说一叶知秋,这里的“秋”不单是一个季节,更是那来自天的清冷明澈的诗意。诗情无处不在,只需你迎风闭眼,只需你撑伞独行,便能看到那位名叫“诗情”的明眸善睐的姑娘。——张晨韵[人大附中高二]
  标杆作文
  生命深处的诗情
  文/崔禾[人大附中高二]
  好多年前,我曾去过姑苏,在清明节前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
  苏州是隐逸之乡,是诗画之都,是千古文脉聚集之地。不像绍兴、吉安的义气那样包含着凌云壮志和功名前程,苏州的气韵,是恬然,是清雅,是吴依软语,是“夜半钟声到客船”,是一颗“衰翁对庭花”的诗心。这种气韵人皆有之,不过多被藏在了生命深处。
  我去苏州前便有期待,不过我期待的,是在拙政园中、寒山寺里体味古人之趣。然苏州魅力太大,幽静变成了拥挤,昔日吴门的诗情画意,被挤出了园子,挤出了旧迹。但它依旧氤氲在人们心中,只要向前一步,就能够到。   润物无声,细雨模糊了街上的明灯,我们撑着伞,听着一位老者轻声慢语地指点归程。
  草色遥看,露水中点缀着晶莹的生机,盘中的草头鲜嫩爽口,好似在教你咀嚼这份春意。
  曲径通幽,小巷深处总有一片蓬勃生机,每个转角处,都是精致至极又自然无比的春色,极具雅趣。
  苏州可以说是千百年来每个人的诗心所在。假如你的诗情不在了,不妨去苏州找找。说不定在细雨桃花下,在白墙古寺中,在朝露木槿上,你就能找到你几下年前遗落的诗情。苏,是苏醒、萌发之意。憩于苏州,可以第一个发现枝头的新芽,第一个轻嗅早春的花香,不必等街边春桃灿若星河,才恍然发觉自己险些又错过一季美景。诗情像一条丝,从眼中、耳中、鼻中探入你的心房,勾出了那深藏在你心中的低语,让人恍然、陶然、熏熏然,好像飘忽于云水间,又好像找到了心的归宿。
  那是生而为人者,用生命的多情带给这个世界的问候。那一瞬,细雨、冷月、落花,连同长褂、灰瓦、古钟、清茶,全都鲜活了起来。
  这不仅仅是因为苏州的美。人的诗情,发乎于心,固能为外物所引导,然则最重要的,不过是放下繁冗杂事,站在一朵花前,用心感觸,触景生情。人们来苏州找寻生命深处的诗情,不是因为此地春景多么动人,而是去找寻那宁静的氛围,让自己沉醉其中,去体味生命最根本的感动。换言之,诗情在内不在外,它不是拙政园里的一条微信,不是寒山寺外的一张照片,而是随处都有的月落乌啼、夜半客船。诗情的作用,不过是让人发现诗随处都在罢了。
  而说到底,姑苏不过是借千古文人的诗心逸情,启发每个人生命深处的诗意,把它引出来,柔柔地洗涤肝胆骨血,让诗意不再缩在生命深处无人发掘。
  真正藏着诗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人。
  是每个人。
  因此,莫凭外物,只依本心。诗情于你,是与生俱来的宝藏。
  教师点评
  本文选材巧、行文活、思考深。写作对象“姑苏”二字一出,似乎天然就染上了诗意。而作者追忆自己于春日漫步苏州街巷时,又巧妙布局,用语清新,写出了这座古城的雅韵与生机。细雨桃花、白墙古寺、朝露木槿,既是眼前如诗的画,也是笔下如画的诗。虽是散文,然则景、情、理步步呈现,毫不杂乱,且文章后半部分有对“诗情”的深入思考,难能可贵。(刘妙颖)
  生命深处的诗情
  文/李愈明[人大附中高二]
  诗情是一种太深沉、太难以言明的东西,它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白“诗三百”的悠远古朴而来,乘着文人墨客的浅吟低唱,跨过靖康之耻而生生不息。它源于生命,而又高于生命,绝不仅仅是王清铭笔下细微的悸动与感触,它刻下的烙印要深刻得多。它是理想化的美,是穿起中国文人的灵魂线索。
  诗情往往以艺术为载体,以情感作为感染人的武器,它的对手往往是丑陋残忍的现实。人人皆道陶渊明隐于南山之下,却无人问魏晋政坛黑暗。陶渊明前后几次做官,有意择良木而柄,奈何现实给了他太大的打击。他无奈放弃,转向了对内心桃源的追求。他看见饥荒、战争、奸邪当道、百姓愁苦,笔触所及却是南山豆苗、东篱菊影,充盈着无尽的柔美与深情,仿佛世间本该如此美好。这种对美好的追求在他生命深处融成了一种理想的图景,诗情便是这图景中散发出的芳香。每个隐士同时也是战士。嵇康写下“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言语何其清隽自在,但他愤世嫉俗,虽得罪权贵招致杀身之祸而不惜。王维状元及第,官拜吏部郎中,何其意气风发,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恩师张九龄被贬逐、“安史之乱”爆发,而终于被逼退到辋川庄,写下了闻名后世的一首首山水田园诗。我们读来恬静淡雅,于他却是字字叹息,他说“万事不关心”,转而又说“白顾无长策”。这些诗句,笔墨为器,纸张为载;这些诗人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心中的理想,构建出最令人惬意的诗情。这些诗情不仅仅源于自然山水,更源于诗人曾经的血泪,源于最感人、最温柔的抗争——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与现实搏斗。这些诗情比任何刀剑武器都更有直击灵魂的力量。
  王勃曾叹“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彼时的王勃当然不理解,他那时正当年少,才惊四座,意气风发,怎会理解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在想什么?我们理解不了古人的诗时,诗情的作用就极大地显现了。它之所以称为“情”,就在于它的强大共鸣。你学业、事业失意时,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目之所及尽是怆然,苏轼会安慰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你失去亲人时,韩愈先你一步失声痛哭,说“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或者你没经历过大起大落,但你感受到了那些哀痛、伤感,那些坚强、高尚,你掩卷而垂目,感到心中波澜起伏复又宁静,叹息而又被安慰。中国文人的诗情便是这样在时光的长河中烙下印记,字句之下皆为众生共情。
  它白神秘而独特的土地孕育而出,镌刻在每位听得到歌谣的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即使经历时间的洗礼依然显露,甚至熠熠生辉,我们称它为“诗情”。
  教师点评
  本文胜在格调高远,富有理趣。文章甫一起笔便否定了小情小调式的诗情,而是放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讨论,开篇点出诗情是一种“理想化的美”。第二、三段用的虽是常见之例,但毫无俗气之感。两段结构亦很分明,一段点出诗情抗争的对象是残忍丑陋的现实,一段深入探讨诗情的强大共鸣,颇有高度。(刘妙颖)
  生命深处的诗情
  文/傅千函[人大附中高二]
  俗世荣辱、官场沉浮与我何干?温一壶酒,采一束菊,带一袖清风,坐看云起云落,足矣!
  东晋,上到偏安一隅的朝廷,下到乱象环生的社会,这一切,就像在海中泡到腐朽的木料,仿佛一碰就会化为齑粉。这样的时代,似是绝不会有田园牧歌般的闲适的;然而,陶渊明的出现却奇迹般地改换了整个东晋的面目,使它在后人眼中竟呈现出了一派诗意的美好。
  朝廷偏安,时局动荡,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儿都有救国救民之宏图,何况先生?奈何,四处征战,民不聊生;诸侯割据,一盘散沙,先生的满腹才华竟是毫无用武之地。数次诚心的辅佐,竟换来数次无耻的背叛,这让他越来越心灰意冷。终于,先生意识到无法凭自己的一腔热血扭转乱世的格局。他抽身而退:虽无力改变,但至少要保证自己的内心不受浸染——他走得决然,没有丝毫留恋,远离污浊的乱流,独善其身。
  大隐隐于市,他在自己门前种了五棵柳树,白号“五柳先生”。在东晋的一片焦土上,唯有那一排新栽下的柳树摇曳着,应和着徐徐的晚风,迎向斜照的夕阳。
  即使是在郊野,也无法将纷争不断的社会隔绝在外——“心远地白偏”,真正无欲无求的是先生的心。没有禄米那就家徒四壁,环堵萧然为何不可怡然自得?先生的退隐山林,从来就不是为博人眼球。他的境界要高得多。正如他出仕不是为了扬名显达,而是为了挽救天下;不得,那便真正放下。
  即使“草盛豆苗稀”,也不影响他耕种的乐趣;即使“带月荷锄归”,也是快乐而满足的。从简衣陋食的生活中,先生看到的是人性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他用广阔的胸怀去拥抱自然万物,用通透而丰满的内心世界为周遭破败的景物染上诗意的色彩。
  一个人的天地能有多么广阔,一个人的自然能有多么美好?先生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参悟。傍晚,携一壶自制的村酿,从东篱择几朵新开的秋菊,坐在青石凳上白斟自饮。花香夹杂着酒香,伴着晚风在田间萦绕;这一瞬,没有了战火与动乱,没有了勾心斗角,有的只是诗意的美好,恍若永恒。
  先生没有辜负自己生命深处对诗意自然的渴求,即使身在草野的淡泊生活也从不曾消磨他的意志。饱含情感地,先生写下千古流传的《桃花源记》。他用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世外桃源,在现实世界的一片废墟中开辟了一方心灵的净土。落英缤纷的绮丽背后,传达着的是他从未放弃过的人生理想,先生终于让自己的志向也沾染上了诗意的幻想色彩。
  先生最终还是做到了凭一己之力改变他的时代。在他芬芳满卷的字里行间,在他永不停歇地追寻自我和感受自然的过程中,东晋由此焕发出异样璀璨的光彩。这一缕乱世中的淡淡诗意,就如晚风中摇曳的秋菊,微弱却不能忽视,使得此后的诗词也隐约沾染上了田园般的诗情。
  教师点评
  陶渊明的事例是许多学生钟爱的作文素材,甚至有用得俗滥之嫌,然而熟例并非不能再用,本文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若能用得好、角度巧、看得深,往往还有增色之效。显而易见,本文作者深入了解了陶渊明的生平,了解其仕途起伏和归隐之因,这使得文章有了正确的逻辑起点。而作者在呈现陶渊明诗情的表现时,文笔生动细腻,收放自如,文末辅以议论提升,使得文章有一定的格调和高度。(刘妙颖)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当下的春节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微信红包、聚餐、商场促销如潮水般涌来,传统习俗却如指间细沙一般,渐渐留不住,令人可感可叹。在年味淡化的背后,我看到了节日氛围的削弱与节庆观念的偏移。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新年第一锅饺子出锅时升腾的水汽,是爆竹炸響时孩子们兴奋的脸庞,是祭祖时香炉中的袅袅青烟,是许久未见的长辈的殷殷关切。年味,是所有人脑海中最动人的回忆。  诚然,在快速发展革新的时代,我
打麦场上,一到夜晚,就是这萤火虫的天下了。  它们一个个闪烁着光亮,就像是遗落在人间的星星,或群飞而起,或独自舞蹈,或飘忽不定,或驻足小憩。仿佛这夜晚就是专门为它们布置好的巨大舞台,点点萤光,就是这绝大舞台上最闪亮的角色,它们的飞舞,将这寂静的夜晚多了几分灵动。萤光下,那些乘凉的人们,静坐或者闲谈,都会有这萤光相伴。孩子们被萤光吸引着,追逐着,他们用手、塑料袋、玻璃瓶捕捉,不停地蹦跳,總会有一部分
人们常常迷失在烟雨朦胧间,陷入回忆中。那滴滴答答的雨,充满着时间的韵味,仿佛是回到过去的引路人。  我便常常捧着时间之雨,任由它带我进入美好的回忆。  只有失去,才知珍惜,一旦珍惜,便开始常常回忆,希望时间倒流,回到拥有过的曾经。而时间一路向前不会倒流,某些失去,便意味着永远不会再拥有。所以,为了摆脱时间,我只能将自己放逐于回忆,让过去永恒。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我坐在窗前,回忆
16岁外出打工,22岁进高校当保安,41岁博士毕业,如今,李明勇站上大学讲台,成为一名高校老师。近日,李明勇的励志故事引发网友关注。李明勇说,自信、自律和不怕输,让他成为今天的自己,从保安到高校老师,他并不是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  李明勇,1977年出生于贵州省一座偏僻的乡村。儿时,家人接二连三地患病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据李明勇回忆,读小学和初中时,他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年義务清除小广告约40万张  在江西省南昌市,今年91岁高龄的魏木金老人,从2001年起开始义务清除路边小广告,18年来已清除小广告约40万张。老人说,他之所以开始上街清理小广告,是受到垃圾广告骗人新闻的触动。起初,他是用手撕,后来改用刀子,一天能清理约700张,这么多年过去,刀子已用坏了十几把。  因为年事已高又患心脏病,魏木金老人的家人常常劝他多休息,但是他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所。一日,校长曹云祥与梁启超谈起导师聘任之事。  梁启超问:“有个人校长不知可曾注意过?”  曹云祥说:“不知是哪位高贤?”  梁启超说:“江西修水的陈寅恪,校长有意聘他吗?”  曹云祥问:“他是哪一国的博士?”  梁启超说:“他不是博士,连硕士也不是。”  曹云祥又问:“那他总该有大作吧?”  梁启超说:“也没有著作。”  曹云祥笑道:“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又
“物理”这个高深莫测的名词没有“从小”这个概念,所以我不必回到记忆深处把哪个“从小就不喜欢”的物理老师或是哪堂“从小记忆深刻”的物理课重新抽出来鞭笞一遍。但是在初中那个马尾要扎到头顶正中、走路都高昂着头、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年纪,开始接受每天一堂物理课上必须承认自己像个白痴的打击,我对物理的恐惧便从发梢蔓延到脚趾,枝叶繁茂地横亘了几乎整个少女时代。  非常诚实地说,最初我是信心十足地学习这门课的。初二
苏轼写黄州赤壁,所写并非天下奇观胜景,却能思接千古,领悟物我的有尽与无尽;陆游写小大孤山,地理沿革、人文传说、前人诗词,无所不涉,处处都有趣味;又有陶渊明的南山,寄托着悠然自在的情怀;杜甫笔下的长江,饱含深沉的愁情……  此等山水,别有境界,而这一点象外之妙,正是文章的灵魂所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是说看得见山水之外的山水,听得到声音之外的声音,写得出形象之外的情思与哲理。  《大学》里有一
研究生在朋友圈内评价导师的学术研究为“垃圾”,导师愤然与其断绝师生关系。当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沉潜治学的固有模式与互联网的自由言论发生激烈碰撞时,我们看到的是师生之间的“任性”交往。“垃圾”和“逐出师门”均已过火,我们应牢记“理性”,切莫“任性”。  “任性”是一把有毒的利刃,须时时放在“理性”的刀鞘中。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时,经历了数百次实验失败,才最终获得了抑制率为100%的新型青蒿素,从而斩获诺贝
我的故乡在南方,那里的新年与这飘雪的北方截然不同。  南方的四季没有北方这么鲜明,过年时的茶园依然一片葱茏。  虽是早上五点,但袅袅的炊烟已经升上村庄的上空。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着,偶尔夹杂着几声鸡鸣。  刚还在睡梦中的孩童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眼睛,似是被这鸡鸣声所唤醒,亦是被这春节的气味所唤醒,脑海里仍然回想着昨夜春晚喜气盈盈的画面。  街头流浪的大黄猫漫无目的地游荡着,看着满地燃放过的鞭炮的纸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