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美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方面。只有扬弃单一片面的评价观念,正确处理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关系,充分发挥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交互作用,全面体现教与学的协调发展,评价才能成为有效教学的手段,才能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一、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体现评价的目标性与多维性
教师要按照不同的美术课类型来制订不同的评价方案,不能单一化、简单化。而应当按不同的课业特点来进行不同的评价。形式上除了教师直接的评价以外,还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对各有特点的美术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教师在这一过程对不同风格作品的肯定,能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本身是不同个性的人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和人生,并运用不同的方法将其表现出来的结果。作品凝聚着人的理想、愿望、情感、个性、爱等特征。因而美术中不存在统一的标准,个人的标准不适用于所有的美术现象。可见,对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也不能一概否定其价值。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从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评价转向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目标从对特长生的鉴定选拔转向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及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评价的主体从单向性转向多向性和交互性;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和发展性。教师在评价时要做到以下四点:1、保护个性,发展个性;2、评出自信,评出志趣;3、鼓励进步,充满关爱;4、评价成绩,形式多样。
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
传统美术教学中的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只重视结果评价。不重视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机制的弊病是。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再通过完成作业将知识巩固。从而使借助于形、色表达情感的美术作业,变成了以教师个体审美情趣为评价标准的复制品。可见,单一以作品来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是一种狭隘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也不能从整体上反映教学的目标。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和收集学习资料来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只有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对于部分个性独特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听取他的构思,并且给予表达的机会。通过师生情感交流的方式,教师要及时公正地发现其构思中的闪光点。同时,评价的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以适应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学生。
诚然,学习过程的评价还包括学习习惯的评价、审美情趣的评价、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评价等。在评价中,教师如果能做到即时、得法、有效,充分发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达到自主发展的要求。那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而且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现教学的反思性与新颖性
教学评价,除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还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对课程和对教学计划的评价等内容。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应该作出自我分析,听取学生和其他教师的不同看法。以新的理念组织美术教学活动,以新的方法促进学生美术潜能的开发。
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山水画》时,我把课堂设在了植物园里。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竹和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元朝的著名画家倪瓒的早期作品《六君子图》里就分别画了六棵不同种类的树,为松、为柏、为樟、为楠、为榆、为槐,画家用了六种不同的绘画技法来表现这六棵树。用笔简洁生动,疏密安排有致。学生结合教材,对照实物,在观察中比较,在思维中领悟,既加强了感性认识,又提升了欣赏的品位。这一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点得精要。从而,取得了以简驭繁的教学效果。
于是,笔者在教学反思中写道: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实地教学常常能受到学生的青睐。这种实地教学的方式拓展了原有的课堂教学空间,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只要处理得当,有时会取得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在实境观察中掌握知识,在轻松、愉快中提高欣赏水平。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实地教学,还须视情而定。
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要体现反思性和新颖性。着重于自我反思。反思教学的与理念与方法,反思教学的目标与效果,从而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 王 波
一、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体现评价的目标性与多维性
教师要按照不同的美术课类型来制订不同的评价方案,不能单一化、简单化。而应当按不同的课业特点来进行不同的评价。形式上除了教师直接的评价以外,还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对各有特点的美术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教师在这一过程对不同风格作品的肯定,能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本身是不同个性的人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和人生,并运用不同的方法将其表现出来的结果。作品凝聚着人的理想、愿望、情感、个性、爱等特征。因而美术中不存在统一的标准,个人的标准不适用于所有的美术现象。可见,对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也不能一概否定其价值。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从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评价转向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目标从对特长生的鉴定选拔转向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及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评价的主体从单向性转向多向性和交互性;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和发展性。教师在评价时要做到以下四点:1、保护个性,发展个性;2、评出自信,评出志趣;3、鼓励进步,充满关爱;4、评价成绩,形式多样。
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
传统美术教学中的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只重视结果评价。不重视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机制的弊病是。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再通过完成作业将知识巩固。从而使借助于形、色表达情感的美术作业,变成了以教师个体审美情趣为评价标准的复制品。可见,单一以作品来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是一种狭隘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也不能从整体上反映教学的目标。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和收集学习资料来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只有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对于部分个性独特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听取他的构思,并且给予表达的机会。通过师生情感交流的方式,教师要及时公正地发现其构思中的闪光点。同时,评价的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以适应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学生。
诚然,学习过程的评价还包括学习习惯的评价、审美情趣的评价、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评价等。在评价中,教师如果能做到即时、得法、有效,充分发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达到自主发展的要求。那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而且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现教学的反思性与新颖性
教学评价,除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还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对课程和对教学计划的评价等内容。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应该作出自我分析,听取学生和其他教师的不同看法。以新的理念组织美术教学活动,以新的方法促进学生美术潜能的开发。
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山水画》时,我把课堂设在了植物园里。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竹和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元朝的著名画家倪瓒的早期作品《六君子图》里就分别画了六棵不同种类的树,为松、为柏、为樟、为楠、为榆、为槐,画家用了六种不同的绘画技法来表现这六棵树。用笔简洁生动,疏密安排有致。学生结合教材,对照实物,在观察中比较,在思维中领悟,既加强了感性认识,又提升了欣赏的品位。这一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点得精要。从而,取得了以简驭繁的教学效果。
于是,笔者在教学反思中写道: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实地教学常常能受到学生的青睐。这种实地教学的方式拓展了原有的课堂教学空间,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只要处理得当,有时会取得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在实境观察中掌握知识,在轻松、愉快中提高欣赏水平。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实地教学,还须视情而定。
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要体现反思性和新颖性。着重于自我反思。反思教学的与理念与方法,反思教学的目标与效果,从而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 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