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例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的多模式眼底影像特征观察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奥克纤溶酶是保留酶活性片段的重组丝氨酸蛋白酶类的纤溶酶,为强效的胶原蛋白水解酶激活剂。前期的动物及临床实验以及新近的临床应用研究表明,奥克纤溶酶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玻璃体黄斑粘连(VMA)、玻璃体黄斑牵引(VMT)及全层黄斑裂孔等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效果。目前已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有症状的VMA,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可用于治疗VMT并发的直径≤400 μm的黄斑裂孔。自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时期的角膜神经纤维损害情况。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120只眼(糖尿病组)纳入本研究。按照DR国际分期标准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轻中度非增生型DR(mNPDR)、重度非增生型DR(sNPDR)及增生型DR(PDR),并以此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30例30只眼。纳入健康正常者30名30只眼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
期刊
激发光诱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脂褐素产生的自身荧光(AF)与RPE细胞内脂褐素含量分布有关,反映了RPE及光感受器细胞功能状态。眼底AF (FAF)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眼底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提供其他视网膜影像检查技术无法提供的RPE及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信息,为研究不同眼底疾病的发病机制、监测病情进展、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提供帮助。但临床常见眼底疾病因其病变类型、程度以及病程所导致的RPE和光感受
目的对比观察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诊断与活动性判断的一致性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渗出型AMD患者112例130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2例71只眼,女性50例59只眼。年龄50~ 91岁,平均年龄(68.250±9.789)岁。所有患眼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等传统多模式
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UME)是造成患者永久性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早期消除水肿有助于视力恢复,但部分患者UME反复发作或对药物不应答,形成难治性UME (RUME),严重威胁患者视功能。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RUME对于不能耐受全身用药者可以快速提高玻璃体腔内药物浓度,同时避免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局部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对RUME有一定缓解作用。非甾体抗炎药、碳酸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