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研究,明确建筑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相应的BIM技术能力要求及BIM发挥的优势,从而寻找到BIM课程“教与学”与企业工作中“用”的差异性问题。不仅对BIM课程进行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起作用,同时还挖掘其对其他专业课程的衍生作用,让教学更具理解性和实操性,最终解决课程与岗位的适配性问题。
[关 键 词] 校企深度合作;BIM课程;人才培养;适配性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034-02
一、BIM技术的现状
(一)BIM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BIM全称是建筑数字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为设施(建设项目)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BIM在国内外的建筑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行业也需要更多熟练掌握BIM技术的人才,但是,人才培养规模却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Young等(2009)认为[1],人员缺乏足够的培训是建筑业应用BIM的最大挑战。Sacks和Barak(2010)[2]也指出,缺少BIM人才已经成为建筑业应用该技术的最大限制因素。
(二)国内高职院校BIM课程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BIM技术不仅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运用,而且也受到高职院校的青睐。与国外高等院校比较,大部分建筑类、土木类专业的本科院校都已经开设BIM技术相关软件课程,引入BIM技术对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与企业的深度融合,逐渐呈现出企业所需BIM人才对教学的高要求和精细化将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建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建筑产品更加精细,对相应的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现在BIM课程需要更加精准定位,提升人才的能力。
二、深度合作企业的BIM技术需求调研
(一)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工作及BIM技术能力
从目前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内容看,主要分三大阶段:(1)项目准备期;(2)项目建设期;(3)项目运营期。其中在建设期的工作是目前土木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结合本学院校企合作的企业情况,主要针对勘察设计类、施工监理类、项目管理类企业进行相应的BIM技术能力调研。
(二)深度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调研
大多数高职院校明白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因此成为高校最火热的流行语[3]。调研对象的选择标准是选择“双方合作密切的、互相支持、互利共赢、持续性强的深度合作”作为标准[4]。本次研究选取了6个企业3种业态进行调研,分别是勘察设计类、施工监理类(BIM的技术要求相对一致,所以放在一类)和项目管理类。
三、BIM课程对标岗位需求的适配性
(一)對标岗位需求的改革目标
1.寻找BIM课程的“教与学”与企业工作中“用”的差异性问题
通过调研,深入了解相关方向企业的需求及相关人才技能的缺陷和短板。以问题为导向,把BIM课程按建筑全生命周期及相关企业工作阶段分类、划分授课方向、提炼课程重点。
2.实现BIM课程的开发方向,在深化校企合作下,能够实现“课岗对接”
采用订单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操效果,所有课程均在BIM实训机房上课。同时,针对大二第二学期的学生马上面临实习,所以BIM技术无论哪个方向,均进行真题实操,真正达到与企业用人需求零距离。
3.解决BIM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不同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适配性问题
根据企业调研,把BIM技术必修课参照选修课的模式,按设计类、施工监理类、项目管理类三个方向,请学生根据以后的就业方向进行选择,从而使BIM课程更加与就业岗位适配,也更加精细和精准化。
(二)解决岗位适配性的改革思路
整个课程改革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按需调整培养规格人才技能要求为抓手,从课程实际为出发点,处理“教”“学”“用”三者的关系。通过对深度融合企业的调研,与企业联手,深化“BIM技术”课程的改革研究,让企业从辅助式参与变成主动式引导,通过“课岗对接”式和“技能适配”式的改革,实现BIM课程的教学能够满足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形势下对专业人才技能的精细化、高品质要求[5]。
(三)按照岗位需求调整适配性的具体措施
1.发挥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助力改革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任务,高校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为了建立服务于人才质量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建立校企协同平台,一方面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产学研合作、挂职锻炼,教师过“实践关”;同时,教师把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带回课堂,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用实际问题开展实际案例教学,促进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聘请深度合作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BIM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将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把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带到课堂,建立了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BIM“双师型”教师队伍。 构建校外BIM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可以安排学生到BIM合作教学基地观摩参观,具体有效地了解到BIM在现在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与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针对实践课题,通过真题真做、虚题拟做等形式,拓展BIM技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应用,强化学生实践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BIM技术能力的综合提升。
2.调整课程设置匹配岗位能力
土木作为一个大的专业门类,其下包含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建造、建筑监理、建筑工程安全技术等,之前的BIM技术课的规格是一致的,但通过调研及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发现不同的就业方向对应企业岗位,所需要的BIM技能的重点是不同的。根据之后的就业方向,打破了原本专业必修课单一模式的传统,课程调整分两个阶段,前8周(1~8周)BIM基础课程各专业、各班级主要针对BIM基础理论和相关软件的实操进行训练。后8周(8~16周)的课程,针对学生的实习方向和之后可能的就业方向进行分组调整。
(1)针对勘察设计类的岗位:BIM能力要求主要是BIM模型生产能力,需要掌握一种或若干BIM建模软件建立项目不同专业、不同用途模型的能力。如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场地模型、机电模型、性能分析等。BIM课程的重点放在强化建模基础、注重建模深度、规范各专业模型内容、提升模型优化能力。
(2)针对监理、施工类的岗位:BIM能力要求主要是工程项目进行BIM应用的能力,包括构件部件、材料部件、工作流程、安全标准等,需要提高模型深化的能力、注重关键节点的表达能力。
(3)针对项目管理类的岗位:BIM能力要求主要是利用BIM模型对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各类任务进行分析、模拟、优化、时间控制等,BIM课程的重点放在对Naviswork模型进行了解、尝试4D模拟建造,模拟建筑随时间的动态过程
3.改革课程内容对标岗位需求
课程改革的实施采用“微型科研”的教学过程,教授学生建模、用软件分析和算量的各个环节,增加讨论和自我研究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建模思维、分析问题及运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建课程资源,完善课程需求。整个课程时间有限,一个实際项目相对条件多,内容复杂,所以一般费时较多,为了解决实训课程效率不高的问题,整个教学团队(包含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完成经典项目经典的操作视频的录制工作,提炼难点与要点,提升课堂效率,延伸学习机会。为课后学有余力和在这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增加学习的机会和提供丰富的课后学习资源。
4.发挥与其他专业课的协调作用适配岗位技能
建筑工程项目包含多个专业的分工合作,这就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要有一定的延伸与拓展,同样也要求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然而在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学中存在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纽带、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较为狭窄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任课教师不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呈碎片化,未能形成完整框架体系的知识结构。因此,充分发挥BIM工具的数据平台作用,在土建类专业课程尤其是实操类课程中发挥BIM的纽带作用,与其他课程协调适配岗位的改革。
四、总结
本次研究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明确了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工作对BIM技术能力的要求。通过对深度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调研,寻找到BIM课程的“教与学”与企业工作中“用”的差异性问题;不仅对BIM课程进行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还挖掘其对其他专业课程的衍生作用,解决了BIM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不同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适配性问题。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高职教育应积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主动深化校企合作,从而培养出匹配岗位新技能需求,具有创新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N.W.Young,S.A.Jones,H.M. Bernstein,etal. Smart Market report on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transform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greater industry productivity[M].New York:McGraw-Hill Construction,2009.
[2]R. Sacks,R. Barak. Teach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s an integral part of freshman year civil engineering education[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0,136(1):30-38.
[3]曹景萍.应用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的生态机制探究[J].高教学刊,2020(20):57-59.
[4]朱惠娟,陈琳琳.应用型高校产学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J].教育观察,2018(9):56-58.
[5]曹锐.BIM技术在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应用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62-66.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校企深度合作;BIM课程;人才培养;适配性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034-02
一、BIM技术的现状
(一)BIM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BIM全称是建筑数字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为设施(建设项目)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BIM在国内外的建筑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行业也需要更多熟练掌握BIM技术的人才,但是,人才培养规模却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Young等(2009)认为[1],人员缺乏足够的培训是建筑业应用BIM的最大挑战。Sacks和Barak(2010)[2]也指出,缺少BIM人才已经成为建筑业应用该技术的最大限制因素。
(二)国内高职院校BIM课程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BIM技术不仅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运用,而且也受到高职院校的青睐。与国外高等院校比较,大部分建筑类、土木类专业的本科院校都已经开设BIM技术相关软件课程,引入BIM技术对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与企业的深度融合,逐渐呈现出企业所需BIM人才对教学的高要求和精细化将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建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建筑产品更加精细,对相应的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现在BIM课程需要更加精准定位,提升人才的能力。
二、深度合作企业的BIM技术需求调研
(一)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工作及BIM技术能力
从目前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内容看,主要分三大阶段:(1)项目准备期;(2)项目建设期;(3)项目运营期。其中在建设期的工作是目前土木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结合本学院校企合作的企业情况,主要针对勘察设计类、施工监理类、项目管理类企业进行相应的BIM技术能力调研。
(二)深度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调研
大多数高职院校明白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因此成为高校最火热的流行语[3]。调研对象的选择标准是选择“双方合作密切的、互相支持、互利共赢、持续性强的深度合作”作为标准[4]。本次研究选取了6个企业3种业态进行调研,分别是勘察设计类、施工监理类(BIM的技术要求相对一致,所以放在一类)和项目管理类。
三、BIM课程对标岗位需求的适配性
(一)對标岗位需求的改革目标
1.寻找BIM课程的“教与学”与企业工作中“用”的差异性问题
通过调研,深入了解相关方向企业的需求及相关人才技能的缺陷和短板。以问题为导向,把BIM课程按建筑全生命周期及相关企业工作阶段分类、划分授课方向、提炼课程重点。
2.实现BIM课程的开发方向,在深化校企合作下,能够实现“课岗对接”
采用订单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操效果,所有课程均在BIM实训机房上课。同时,针对大二第二学期的学生马上面临实习,所以BIM技术无论哪个方向,均进行真题实操,真正达到与企业用人需求零距离。
3.解决BIM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不同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适配性问题
根据企业调研,把BIM技术必修课参照选修课的模式,按设计类、施工监理类、项目管理类三个方向,请学生根据以后的就业方向进行选择,从而使BIM课程更加与就业岗位适配,也更加精细和精准化。
(二)解决岗位适配性的改革思路
整个课程改革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按需调整培养规格人才技能要求为抓手,从课程实际为出发点,处理“教”“学”“用”三者的关系。通过对深度融合企业的调研,与企业联手,深化“BIM技术”课程的改革研究,让企业从辅助式参与变成主动式引导,通过“课岗对接”式和“技能适配”式的改革,实现BIM课程的教学能够满足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形势下对专业人才技能的精细化、高品质要求[5]。
(三)按照岗位需求调整适配性的具体措施
1.发挥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助力改革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任务,高校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为了建立服务于人才质量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建立校企协同平台,一方面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产学研合作、挂职锻炼,教师过“实践关”;同时,教师把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带回课堂,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用实际问题开展实际案例教学,促进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聘请深度合作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BIM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将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把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带到课堂,建立了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BIM“双师型”教师队伍。 构建校外BIM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可以安排学生到BIM合作教学基地观摩参观,具体有效地了解到BIM在现在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与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针对实践课题,通过真题真做、虚题拟做等形式,拓展BIM技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应用,强化学生实践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BIM技术能力的综合提升。
2.调整课程设置匹配岗位能力
土木作为一个大的专业门类,其下包含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建造、建筑监理、建筑工程安全技术等,之前的BIM技术课的规格是一致的,但通过调研及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发现不同的就业方向对应企业岗位,所需要的BIM技能的重点是不同的。根据之后的就业方向,打破了原本专业必修课单一模式的传统,课程调整分两个阶段,前8周(1~8周)BIM基础课程各专业、各班级主要针对BIM基础理论和相关软件的实操进行训练。后8周(8~16周)的课程,针对学生的实习方向和之后可能的就业方向进行分组调整。
(1)针对勘察设计类的岗位:BIM能力要求主要是BIM模型生产能力,需要掌握一种或若干BIM建模软件建立项目不同专业、不同用途模型的能力。如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场地模型、机电模型、性能分析等。BIM课程的重点放在强化建模基础、注重建模深度、规范各专业模型内容、提升模型优化能力。
(2)针对监理、施工类的岗位:BIM能力要求主要是工程项目进行BIM应用的能力,包括构件部件、材料部件、工作流程、安全标准等,需要提高模型深化的能力、注重关键节点的表达能力。
(3)针对项目管理类的岗位:BIM能力要求主要是利用BIM模型对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各类任务进行分析、模拟、优化、时间控制等,BIM课程的重点放在对Naviswork模型进行了解、尝试4D模拟建造,模拟建筑随时间的动态过程
3.改革课程内容对标岗位需求
课程改革的实施采用“微型科研”的教学过程,教授学生建模、用软件分析和算量的各个环节,增加讨论和自我研究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建模思维、分析问题及运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建课程资源,完善课程需求。整个课程时间有限,一个实際项目相对条件多,内容复杂,所以一般费时较多,为了解决实训课程效率不高的问题,整个教学团队(包含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完成经典项目经典的操作视频的录制工作,提炼难点与要点,提升课堂效率,延伸学习机会。为课后学有余力和在这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增加学习的机会和提供丰富的课后学习资源。
4.发挥与其他专业课的协调作用适配岗位技能
建筑工程项目包含多个专业的分工合作,这就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要有一定的延伸与拓展,同样也要求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然而在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学中存在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纽带、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较为狭窄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任课教师不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呈碎片化,未能形成完整框架体系的知识结构。因此,充分发挥BIM工具的数据平台作用,在土建类专业课程尤其是实操类课程中发挥BIM的纽带作用,与其他课程协调适配岗位的改革。
四、总结
本次研究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明确了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工作对BIM技术能力的要求。通过对深度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调研,寻找到BIM课程的“教与学”与企业工作中“用”的差异性问题;不仅对BIM课程进行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还挖掘其对其他专业课程的衍生作用,解决了BIM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不同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适配性问题。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高职教育应积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主动深化校企合作,从而培养出匹配岗位新技能需求,具有创新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N.W.Young,S.A.Jones,H.M. Bernstein,etal. Smart Market report on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transform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greater industry productivity[M].New York:McGraw-Hill Construction,2009.
[2]R. Sacks,R. Barak. Teach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s an integral part of freshman year civil engineering education[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0,136(1):30-38.
[3]曹景萍.应用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的生态机制探究[J].高教学刊,2020(20):57-59.
[4]朱惠娟,陈琳琳.应用型高校产学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J].教育观察,2018(9):56-58.
[5]曹锐.BIM技术在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应用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62-66.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