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论《废都》、《白夜》、《土门》的精神追求
自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个非常暧昧的词语——“世纪”就开始象一首格律诗中的韵脚一样反复地出现。有时叫做“世纪末”,有时却又叫做什么“世纪之交”。美 诗人奥登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不安的时代”。这种焦虑,生存的焦虑被人们视之为“世纪末情结”。它死死地困绕着生存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拘泥于“世纪末情结”,人们在做着困兽犹斗。他们呐喊“家园何在”?他们试图突围,却又不知将归向何处。贾平凹是一位正直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作家。在他的《腊月·正月后记》中,他写道“历史的进步是否会带来人们道德标准的下降,浮虚之风的繁衍呢?诚挚的人情是否只适应于闭塞的自然环境呢?社会朝现代的推移是否会导致美好的伦理观念的解体或趋向实利世风的萌发呢?这些问题使我十分苦恼,同时也使人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一直以来,这位“农裔城籍”的作家默默地关注中国社会与人文,作着长久而耐心的表述。纵观其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废都》、《白夜》、《土门》三部长篇,我们不难从中理出这样一条脉络:都市的颓败——乡村的陷落——英雄的消解——生命的哲学(归向何处)。整个三部长篇,就象作家带领失落了家园被世纪末情结笼罩的人们去寻找新的寄托,新的家园的过程。他首先叩开城市之门,却发现这已是荒芜颓败失却了灵魂的所在,文化人、小人物都生存在“自我设置的樊篱内躁动、沉浮”(1),他们在颓败和退化的冲击下,内心积聚了巨大的紧张、压力、焦虑、失败和悲哀。一座“废都”,一群“废人”,“废都废人”。匆匆逃离“不平静的灵魂在平静如水的岁月中沉浮出感人肺腑的人生悲喜剧”(2)。贾平凹领着他的部队回到了乡村。在这里,他见到的却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中激烈反弹的氏族文化本能”(3)。听到的是“千年積淀的精神痛苦和抵抗泊的内心挣扎”(4)。这也不是人们所祈求的乐园。乐园在哪?《白夜》里最后的《坐佛图》、《土门》里的“神禾源”,似乎在遥遥向人作答。
从《废都》到《白夜》再到《土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贾平凹挣扎的思索,探求的历程。他似乎有佛道气,然而他无疑又有热切关注时代社会问题,关注中国人灵魂安顿的现实激情,尤其注目于当代文化转型中国人灵魂的痛梦与蜕变,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侵吞及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
一、都市的颓败
在贾平凹笔下,象征“废都”的西京城像个大博物馆,同外界有种隔离感,街上不时可捡到汉砖,快要拆除的民房的门楼上,竟是郑板桥字画的砖雕;老百姓家里的两把矮椅、一个香炉,可能是唐代遗物;破破烂烂的院落,也许正是簪缨之族的故居。真所谓“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人从杨玉环的坟丘挖了一兜土出来,居然长出奇异的四色花,旋即花儿枯死,人儿病倒。有人在城墙上吹埙,声调呜咽,如泣如诉,等力气用完,那声音像风撞在墙角,无力地消失了。这是一种谁也逃不脱的精神气候、人文氛围。这是外在形态的“废都”,潜在的,浸渍在这种氛围中的几千年的人们,渐渐在心中也有了一座废都。这心中的废都,集纳了古传丸散,秘制膏丹,集合着修炼千年的人格理想、行为模式、审美趣味。佛玄道秘致使人们的外在环境虽已巨变,内在心理结构却纹丝不动。《废都》与《白夜》都是城市生活题材的小说,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贾平凹对于城市以及现代文明有着明显的反感。《土门》中,作家也借助人物之中“我现在是城市人,但我也厌烦城市,城里人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不厚道、排外、对人冷淡、啬吝、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自由散漫”(5)。这也就无怪乎庄之蝶生活在城市里,却没有获得“城市现代思维”(6),还停留在“乡下人意识”。
贾平凹不喜欢城市,否定城市,回避城市生活体验。他笔下的西京是一座“废都”,象征了秩序、权力和文化的颓败。在这种颓败中夜朗感到古老而又空虚。他被这种颓败抽空了,无机化了,退化为植物了。这种颓败和退化使庄之蝶内心积聚了巨大的紧张、压力、焦虑、失败和悲哀。面对这种失去了令人向往的威严与秩序,只有盲目混乱、空虚、荒芜的欲望的颓败的都市,处于农耕文化生存状态的人们产生彻底的恐惧,由恐惧而抵抗。但历史的车轮并不以古老文明的传统优势和作家的审美意象为转移。当失落了家园的人们退守到古老文明乡土观念时,现代文明又包围了他们。农业文明面临挑战与危机。
二、乡村的陷落
《废都》、《白夜》完成了对都市颓败的展现,作家把眼光投向了城乡交界处的“仁厚村”。围绕它是否能够存在所展开的故事,是中国当下现实的更切近写照。这是每一片城乡交界处都将面临的残酷现实,城市的发展使这样的土地无可避免地被大规模地开发。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将被城市征用,他们那充满诗性的茅屋和炊烟、充满田园牧歌般的亲情与乡情,将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化为乌有。作为精神与文化之根的乡村乌托邦,即将被现实的城市文明彻底淹灭。这时以土地为生命和生存之本的农民就不仅仅只意味到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改变更意味着现代化没有温情可言。它将以强制的方式迫使抵制它的群体在文化观念上也必须随着它的步伐而迁徒。现代化使固守传统文明的群体付出惨重的情感代价。《土门》便是这样叙述表达的乡村文明的最后一曲挽歌。
在这场城乡大战中,两种文化激烈地碰撞冲击,结果,城市文明不动声色地获得了胜利。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体力。但是,就人类总体进程而言,城市给已经离开土地而成为城市居民的人们带来的究竟是什么?《白夜》隐隐作答,而《土门》则大声回答:“我走遍了中国,浪不掉的还是一身农皮”。(6)作为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个体,他们对现代文明,注目焦虑于城市及现代文明的负面效应。在现代文明迅速发展,传统文明萎缩的时代,他们面临的是文化人格的重塑。他们失去了乡村情结,被迫将要流浪在荒芜颓败的都市。因此,他们中文化英雄神话正逐步消解。
三、文化英雄神话的消解
知识分子是人们心目中的文化英雄,成为人们心中的图腾顶礼膜拜。然而,这样的神话在《废都》、《白夜》、《土门》中正在冰释。《废颓》中的四大名人,由名人而闲人而废人。这些被传统文化浸透了骨髓的人们无法摆脱困袭的重担,无力应付剧变的现实,在绝望中挣扎。在传统与现实的夹缝中惶惑莫名,无所适从。或由禁欲而纵欲,狂躁不安,自寻毁灭。或投机钻营,聚敛财富,重温财主缙绅的旧梦。或一腔旧式文人,破落贵族的傲气,作困兽之斗。书中四大名人,书商、农民企业家、编辑、研究员们,大致如此。 《白夜》中,潜存着正直和善的夜朗在西京城使用无赖甚至非法手段与恶争斗,最后终被象征正义的法律收伏。象征现代文明的宽哥也只能是选择去流浪。颜铭回了农村。在这里,也已不再有可以感憾人心,号召行动的英雄人物。
同样的在《土门》中,作者也以非主旨的方式再次冰释了知识分子的文化英雄神话。书中两个百无一用的知识分子范景全和老冉。他们不再是庄之蝶,虽然没落却仍然可以作为被述的主体对象。如今,他们被彻底边缘化了。他们在今日中国的改革潮流中,被无视与蔑视的命运,不仅在于他们作为人文知识分子无法冲向主战场,象所有的当代英雄和冒险家那样一展治国平天下的风采或发财梦,同时也在于他们人格力量的低微和内在潜能的全部丧失。范景全只能写谁也不爱读的小说,想出仁厚村全部转向神禾源的主意;老冉则更惨不忍睹,在一个农村姑娘梅梅面前展示了他全部的精神风貌,而他的早泄与阿冰的“亮鞭”相映成趣,构成了震憾人心的隐喻。
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丧失了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又失去了现实中的文化英雄,拥着浓厚的世纪末情绪的人们焦虑不安,他们急于寻找新的家园。作家贾平凹有力地捕捉了中国社会的这部分现实,细心地再现着这段将成为历史的现实,并试图通过自己的佛儒道哲学,帮助人们找到出路。三部长篇中,他似乎总在图解一个话题——
四、归向何处
《废都》中作家以“否定”的姿态告诉人们此门不通,作品通过对“我们都是有罪的”的废都意识的渲染,以庄之蝶为模具,不断注入新的方案,最终却彻底被毁。庄之蝶既遇到了“名”的社会性烦恼,又遭际了“性”的生存性烦恼。他的生存氛围和自身的乡下人意识导致了他的最终走向消亡。《廢都》的警示之后,《白夜》从肯定的层面,为躁动不安的灵魂指出了一条去路。在《白夜》的结尾,虞白要送给夜朗的《坐佛图》便是恰好的体现与寓意。
“有人生了烦恼,去远方求佛,走呀走呀的已经水尽粮绝将要死了,还寻不到佛。烦恼愈发浓重,又浮躁起来,就坐在一棵枯树下开始骂佛。这一骂,他成了佛。”
三百年后,即冬季的一个白夜,××健步走过一个山脚,看见这棵树,枯身有洞,秃枝坚硬,树下有一块黑石,苔斑如钱。××很累,卧于石上歇息,顿觉心旷神怡。从此秘而不宣,时常来卧。
再后,××坐于椅,坐于墩,坐于厕,坐于椎,皆能身静思安。(7)“贾平凹深深地沉浸于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之中,企图以此找到抵抗现代文明的混乱的‘白夜’的智慧”(8)。看来这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坐佛图》是作者有意为“不平静的灵魂”平静下来的答题方式了。
城市里躁动的灵魂有了归宿,那么,那群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又将何去何从呢?《土门》以不可逆转的姿势叙述了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和对农业文明的失望感。为了修复这种两败俱伤的创痛感。范景全为人们提供了解脱的思维方式。云林爷说:“你从哪里来就往哪儿去吧。”
一时间,我又灵魂出窍了。我相信云林爷。云林爷的话永远是正确的。他说从哪儿来就往哪儿去,我是从哪儿来的呢?从仁厚村。不是,仁厚村再也没有了。我是从母亲的身体里出来的。是的,是从母亲的子宫里来的。于是,我见到了母亲。母亲丰乳肥臀的。我开始走入一条隧道。隧道黑暗,又湿滑柔软,融融地有一种舒服感。我望见母亲的子宫,我在喃喃地说,这就是家园!
梅姐!梅姐你看,梅姐!
但我却听见了眉子在大声叫喊,那黑暗的湿滑的柔软的隧道幽远深长,而回过头来,我看见了隧道的另一头——我们的眼就是隧道口,我看见了我的眼——一个白色的光块里,范景全就站在那里,他穿着一件体恤衫,衫上印着“神禾源”三个大字。
回归母体是不可能的,从《土门》含明显寓意的结尾中,我们似乎听到作家在告诉人们从哪条路可以出去。
“神禾源是……,它是城市,有完整的城市功能,却没有像西京的这样那样弊害。它是农村,但更没有农村的种种落后,那里的交通方便,通讯方便……,为何不集体迁到那儿?”(10)
是啊!既然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这一大趋势不可避免,农村必将为城市吞没,仁厚村一定要拆迁,那为何不迁到象城市的农村——神禾源呢?
作品中,贾平凹无可态何地认同了这一工业文明吞噬农业文明的事实。在让步的同时,为自己也为农村文明群体谋求了一条出路。
纵观贾平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部长篇,作家由反感都市及现代文明,从《废都》的文化圈以及悲戕中挣扎出来到面对市井俗世的《白夜》。由魔方、面具、霓虹灯和化妆术组构而成的城市,人鬼不分,真假难辨,失去了历史,也没有了真实,没有了秩序。而就是这样的城市要接管诗性的农村,现代将代替传统——作家所喜爱并热衷于颂扬的传统。然而在历史与现实面前,作家也无可奈何,而一颗责任心正直感又决定了他必将为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然而,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佛道哲学是否能拯救怀着文化上的黍离之悲、丧家之痛、畸零之感的人们呢?他的三部现代寓言,又会延续出一个怎样的第四部寓言呢?一位已退守精神家园,佛道哲学的作家将如何重新面对冷峻的现实呢?是又一部神秘色彩的寓言,还是《坐佛图》、神禾源的神话呢?现实教会人思考,也训练出回避的惰性。在我看来,贾平凹的三部长篇是其甚至一代同类人回避现实及现代文明的心路历程。他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便躲进寓言的大厦,用佛道老庄的玄机演绎芸芸众生的求生之门,求生之术。《废都》、《白夜》、《土门》是直面惨淡现实的作品,也是回避现实的寓言。从中,你也许会选择“何去何从”。但到底“何去何从”,作家不能代述,只有历史才是最终的选择。
注:(1)、(2)摘自《白夜》
(3)、(4)、(5)、(6)、(9)摘自《土门》
(7)摘自《<白夜>经典性述评》(人大复印资料1996.3)
(10)引自《废都》
主要参考书目:
《贾平凹论》胡河清(《当代作家评论》1993.6)
《面对今日中国的关怀与忧患》孟繁华(同上1997.1)
《定势:起步的基石和超越的负累》江开勇(同上1991.7)
自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个非常暧昧的词语——“世纪”就开始象一首格律诗中的韵脚一样反复地出现。有时叫做“世纪末”,有时却又叫做什么“世纪之交”。美 诗人奥登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不安的时代”。这种焦虑,生存的焦虑被人们视之为“世纪末情结”。它死死地困绕着生存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拘泥于“世纪末情结”,人们在做着困兽犹斗。他们呐喊“家园何在”?他们试图突围,却又不知将归向何处。贾平凹是一位正直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作家。在他的《腊月·正月后记》中,他写道“历史的进步是否会带来人们道德标准的下降,浮虚之风的繁衍呢?诚挚的人情是否只适应于闭塞的自然环境呢?社会朝现代的推移是否会导致美好的伦理观念的解体或趋向实利世风的萌发呢?这些问题使我十分苦恼,同时也使人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一直以来,这位“农裔城籍”的作家默默地关注中国社会与人文,作着长久而耐心的表述。纵观其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废都》、《白夜》、《土门》三部长篇,我们不难从中理出这样一条脉络:都市的颓败——乡村的陷落——英雄的消解——生命的哲学(归向何处)。整个三部长篇,就象作家带领失落了家园被世纪末情结笼罩的人们去寻找新的寄托,新的家园的过程。他首先叩开城市之门,却发现这已是荒芜颓败失却了灵魂的所在,文化人、小人物都生存在“自我设置的樊篱内躁动、沉浮”(1),他们在颓败和退化的冲击下,内心积聚了巨大的紧张、压力、焦虑、失败和悲哀。一座“废都”,一群“废人”,“废都废人”。匆匆逃离“不平静的灵魂在平静如水的岁月中沉浮出感人肺腑的人生悲喜剧”(2)。贾平凹领着他的部队回到了乡村。在这里,他见到的却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中激烈反弹的氏族文化本能”(3)。听到的是“千年積淀的精神痛苦和抵抗泊的内心挣扎”(4)。这也不是人们所祈求的乐园。乐园在哪?《白夜》里最后的《坐佛图》、《土门》里的“神禾源”,似乎在遥遥向人作答。
从《废都》到《白夜》再到《土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贾平凹挣扎的思索,探求的历程。他似乎有佛道气,然而他无疑又有热切关注时代社会问题,关注中国人灵魂安顿的现实激情,尤其注目于当代文化转型中国人灵魂的痛梦与蜕变,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侵吞及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
一、都市的颓败
在贾平凹笔下,象征“废都”的西京城像个大博物馆,同外界有种隔离感,街上不时可捡到汉砖,快要拆除的民房的门楼上,竟是郑板桥字画的砖雕;老百姓家里的两把矮椅、一个香炉,可能是唐代遗物;破破烂烂的院落,也许正是簪缨之族的故居。真所谓“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人从杨玉环的坟丘挖了一兜土出来,居然长出奇异的四色花,旋即花儿枯死,人儿病倒。有人在城墙上吹埙,声调呜咽,如泣如诉,等力气用完,那声音像风撞在墙角,无力地消失了。这是一种谁也逃不脱的精神气候、人文氛围。这是外在形态的“废都”,潜在的,浸渍在这种氛围中的几千年的人们,渐渐在心中也有了一座废都。这心中的废都,集纳了古传丸散,秘制膏丹,集合着修炼千年的人格理想、行为模式、审美趣味。佛玄道秘致使人们的外在环境虽已巨变,内在心理结构却纹丝不动。《废都》与《白夜》都是城市生活题材的小说,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贾平凹对于城市以及现代文明有着明显的反感。《土门》中,作家也借助人物之中“我现在是城市人,但我也厌烦城市,城里人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不厚道、排外、对人冷淡、啬吝、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自由散漫”(5)。这也就无怪乎庄之蝶生活在城市里,却没有获得“城市现代思维”(6),还停留在“乡下人意识”。
贾平凹不喜欢城市,否定城市,回避城市生活体验。他笔下的西京是一座“废都”,象征了秩序、权力和文化的颓败。在这种颓败中夜朗感到古老而又空虚。他被这种颓败抽空了,无机化了,退化为植物了。这种颓败和退化使庄之蝶内心积聚了巨大的紧张、压力、焦虑、失败和悲哀。面对这种失去了令人向往的威严与秩序,只有盲目混乱、空虚、荒芜的欲望的颓败的都市,处于农耕文化生存状态的人们产生彻底的恐惧,由恐惧而抵抗。但历史的车轮并不以古老文明的传统优势和作家的审美意象为转移。当失落了家园的人们退守到古老文明乡土观念时,现代文明又包围了他们。农业文明面临挑战与危机。
二、乡村的陷落
《废都》、《白夜》完成了对都市颓败的展现,作家把眼光投向了城乡交界处的“仁厚村”。围绕它是否能够存在所展开的故事,是中国当下现实的更切近写照。这是每一片城乡交界处都将面临的残酷现实,城市的发展使这样的土地无可避免地被大规模地开发。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将被城市征用,他们那充满诗性的茅屋和炊烟、充满田园牧歌般的亲情与乡情,将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化为乌有。作为精神与文化之根的乡村乌托邦,即将被现实的城市文明彻底淹灭。这时以土地为生命和生存之本的农民就不仅仅只意味到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改变更意味着现代化没有温情可言。它将以强制的方式迫使抵制它的群体在文化观念上也必须随着它的步伐而迁徒。现代化使固守传统文明的群体付出惨重的情感代价。《土门》便是这样叙述表达的乡村文明的最后一曲挽歌。
在这场城乡大战中,两种文化激烈地碰撞冲击,结果,城市文明不动声色地获得了胜利。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体力。但是,就人类总体进程而言,城市给已经离开土地而成为城市居民的人们带来的究竟是什么?《白夜》隐隐作答,而《土门》则大声回答:“我走遍了中国,浪不掉的还是一身农皮”。(6)作为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个体,他们对现代文明,注目焦虑于城市及现代文明的负面效应。在现代文明迅速发展,传统文明萎缩的时代,他们面临的是文化人格的重塑。他们失去了乡村情结,被迫将要流浪在荒芜颓败的都市。因此,他们中文化英雄神话正逐步消解。
三、文化英雄神话的消解
知识分子是人们心目中的文化英雄,成为人们心中的图腾顶礼膜拜。然而,这样的神话在《废都》、《白夜》、《土门》中正在冰释。《废颓》中的四大名人,由名人而闲人而废人。这些被传统文化浸透了骨髓的人们无法摆脱困袭的重担,无力应付剧变的现实,在绝望中挣扎。在传统与现实的夹缝中惶惑莫名,无所适从。或由禁欲而纵欲,狂躁不安,自寻毁灭。或投机钻营,聚敛财富,重温财主缙绅的旧梦。或一腔旧式文人,破落贵族的傲气,作困兽之斗。书中四大名人,书商、农民企业家、编辑、研究员们,大致如此。 《白夜》中,潜存着正直和善的夜朗在西京城使用无赖甚至非法手段与恶争斗,最后终被象征正义的法律收伏。象征现代文明的宽哥也只能是选择去流浪。颜铭回了农村。在这里,也已不再有可以感憾人心,号召行动的英雄人物。
同样的在《土门》中,作者也以非主旨的方式再次冰释了知识分子的文化英雄神话。书中两个百无一用的知识分子范景全和老冉。他们不再是庄之蝶,虽然没落却仍然可以作为被述的主体对象。如今,他们被彻底边缘化了。他们在今日中国的改革潮流中,被无视与蔑视的命运,不仅在于他们作为人文知识分子无法冲向主战场,象所有的当代英雄和冒险家那样一展治国平天下的风采或发财梦,同时也在于他们人格力量的低微和内在潜能的全部丧失。范景全只能写谁也不爱读的小说,想出仁厚村全部转向神禾源的主意;老冉则更惨不忍睹,在一个农村姑娘梅梅面前展示了他全部的精神风貌,而他的早泄与阿冰的“亮鞭”相映成趣,构成了震憾人心的隐喻。
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丧失了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又失去了现实中的文化英雄,拥着浓厚的世纪末情绪的人们焦虑不安,他们急于寻找新的家园。作家贾平凹有力地捕捉了中国社会的这部分现实,细心地再现着这段将成为历史的现实,并试图通过自己的佛儒道哲学,帮助人们找到出路。三部长篇中,他似乎总在图解一个话题——
四、归向何处
《废都》中作家以“否定”的姿态告诉人们此门不通,作品通过对“我们都是有罪的”的废都意识的渲染,以庄之蝶为模具,不断注入新的方案,最终却彻底被毁。庄之蝶既遇到了“名”的社会性烦恼,又遭际了“性”的生存性烦恼。他的生存氛围和自身的乡下人意识导致了他的最终走向消亡。《廢都》的警示之后,《白夜》从肯定的层面,为躁动不安的灵魂指出了一条去路。在《白夜》的结尾,虞白要送给夜朗的《坐佛图》便是恰好的体现与寓意。
“有人生了烦恼,去远方求佛,走呀走呀的已经水尽粮绝将要死了,还寻不到佛。烦恼愈发浓重,又浮躁起来,就坐在一棵枯树下开始骂佛。这一骂,他成了佛。”
三百年后,即冬季的一个白夜,××健步走过一个山脚,看见这棵树,枯身有洞,秃枝坚硬,树下有一块黑石,苔斑如钱。××很累,卧于石上歇息,顿觉心旷神怡。从此秘而不宣,时常来卧。
再后,××坐于椅,坐于墩,坐于厕,坐于椎,皆能身静思安。(7)“贾平凹深深地沉浸于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之中,企图以此找到抵抗现代文明的混乱的‘白夜’的智慧”(8)。看来这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坐佛图》是作者有意为“不平静的灵魂”平静下来的答题方式了。
城市里躁动的灵魂有了归宿,那么,那群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又将何去何从呢?《土门》以不可逆转的姿势叙述了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和对农业文明的失望感。为了修复这种两败俱伤的创痛感。范景全为人们提供了解脱的思维方式。云林爷说:“你从哪里来就往哪儿去吧。”
一时间,我又灵魂出窍了。我相信云林爷。云林爷的话永远是正确的。他说从哪儿来就往哪儿去,我是从哪儿来的呢?从仁厚村。不是,仁厚村再也没有了。我是从母亲的身体里出来的。是的,是从母亲的子宫里来的。于是,我见到了母亲。母亲丰乳肥臀的。我开始走入一条隧道。隧道黑暗,又湿滑柔软,融融地有一种舒服感。我望见母亲的子宫,我在喃喃地说,这就是家园!
梅姐!梅姐你看,梅姐!
但我却听见了眉子在大声叫喊,那黑暗的湿滑的柔软的隧道幽远深长,而回过头来,我看见了隧道的另一头——我们的眼就是隧道口,我看见了我的眼——一个白色的光块里,范景全就站在那里,他穿着一件体恤衫,衫上印着“神禾源”三个大字。
回归母体是不可能的,从《土门》含明显寓意的结尾中,我们似乎听到作家在告诉人们从哪条路可以出去。
“神禾源是……,它是城市,有完整的城市功能,却没有像西京的这样那样弊害。它是农村,但更没有农村的种种落后,那里的交通方便,通讯方便……,为何不集体迁到那儿?”(10)
是啊!既然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这一大趋势不可避免,农村必将为城市吞没,仁厚村一定要拆迁,那为何不迁到象城市的农村——神禾源呢?
作品中,贾平凹无可态何地认同了这一工业文明吞噬农业文明的事实。在让步的同时,为自己也为农村文明群体谋求了一条出路。
纵观贾平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部长篇,作家由反感都市及现代文明,从《废都》的文化圈以及悲戕中挣扎出来到面对市井俗世的《白夜》。由魔方、面具、霓虹灯和化妆术组构而成的城市,人鬼不分,真假难辨,失去了历史,也没有了真实,没有了秩序。而就是这样的城市要接管诗性的农村,现代将代替传统——作家所喜爱并热衷于颂扬的传统。然而在历史与现实面前,作家也无可奈何,而一颗责任心正直感又决定了他必将为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然而,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佛道哲学是否能拯救怀着文化上的黍离之悲、丧家之痛、畸零之感的人们呢?他的三部现代寓言,又会延续出一个怎样的第四部寓言呢?一位已退守精神家园,佛道哲学的作家将如何重新面对冷峻的现实呢?是又一部神秘色彩的寓言,还是《坐佛图》、神禾源的神话呢?现实教会人思考,也训练出回避的惰性。在我看来,贾平凹的三部长篇是其甚至一代同类人回避现实及现代文明的心路历程。他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便躲进寓言的大厦,用佛道老庄的玄机演绎芸芸众生的求生之门,求生之术。《废都》、《白夜》、《土门》是直面惨淡现实的作品,也是回避现实的寓言。从中,你也许会选择“何去何从”。但到底“何去何从”,作家不能代述,只有历史才是最终的选择。
注:(1)、(2)摘自《白夜》
(3)、(4)、(5)、(6)、(9)摘自《土门》
(7)摘自《<白夜>经典性述评》(人大复印资料1996.3)
(10)引自《废都》
主要参考书目:
《贾平凹论》胡河清(《当代作家评论》1993.6)
《面对今日中国的关怀与忧患》孟繁华(同上1997.1)
《定势:起步的基石和超越的负累》江开勇(同上1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