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时候,我们就是那可怜的身材,硬套了件奥运的泳衣:燕京啤酒,为北京干杯;燕京啤酒,为奥运干杯……别说赞助费白花了,广告费也白花了;还不如把钱省下来,直接在奥运比赛期间砸向电视台效果好呢。
奥运营销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借势:借奥运的高关注度,传播品牌;借奥运的高美誉度,建立产品喜好。
但显然,许多品牌在进行传播时,忽略了借势传播的基本原则 顺势而为。要知道,奥运资源可能会为你的品牌信息加分,也有可能会屏蔽掉你的品牌信息。这就好比沙滩上穿比基尼的女子,身材好的,我们看到的只有那玲珑的玉体,身材糟糕的,我们看到的只有那可怜得快被撑破的泳衣。
许多时候,我们就是那可怜的身材,硬套了件奥运的泳衣:燕京啤酒,为北京干杯;燕京啤酒,为奥运干杯……别说赞助费白花了,广告费也白花了;还不如把钱省下来,直接在奥运比赛期间砸向电视台效果好呢。
奥运传播到底该怎么借势?这次没有福分吃到猪肉,先看看那些良种猪是怎么跑的吧。
1.事件借势:所谓事件借势,就是把奥运这个题材,作为传播的一个元素,讲述品牌故事,把品牌凌驾于奥运之上,从而实现品牌认知的提升。
我们来看VISA的系列广告,从成龙用VISA买奥运门票,到海外刷VISA亲临奥运会,到后来的VISA持卡人让姚明帮忙搬福娃,再到后来的VISA持卡人去伦敦踩点儿。无一不顺势而为,既体现了VISA的品牌力量,又没让奥运喧宾夺主。
2.功能借势:许多赞助商不仅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会提供产品、服务支持。
UPS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把自己在快递业务上的优点和功能,借助于服务奥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北京奥运物流如此复杂,我要的快递能准时到么?放心,我朋友UPS能做到,他们已测算了红绿灯交替时间,勘察了道路状况,测量了可通过的高度和宽度,确保一路畅通,UPS正全力协助北京奥运,同样也鼎力协助您。UPS,为您传递更多!”
最后成效如何? UPS的品牌知名度提高了15%;UPS奥运赞助商的知名度从39%提高到了47%;UPS名列最受关注和最知名广告排名第二;最近10次国际快递中UPS的使用份额中达到了10%;UPS2007年营业收入有了将近40%的增长(麦肯光明资料)。
后来,联想和PICC的广告也开始往这方面靠了,主诉求他们为奥运提供的可信赖的产品和服务。
3.精神借势:这种借势,是国内奥运赞助企业最常用的一种传播方式,但也恰恰是最容易落入俗套,并被消费者毫不犹豫混为一谈的传播方式。
上文中我就说了,奥运竞争不再是行业内的竞争,而是60个奥运赞助商供应商之问的竞争,更残酷,更血腥。为中国加油、为奥运加油,都是谁啊?中石化?燕京啤酒?奥康皮鞋?管它谁呢,爱加不加!学学蒙牛吧:中国,牛!完美得无与伦比。
把60个奥运赞助商供应商的广告词攒一起,换个企业名再拿出来播,估计有80%以上的广告,消费者不会觉得有啥不对劲的。失败吧!
奥运营销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借势:借奥运的高关注度,传播品牌;借奥运的高美誉度,建立产品喜好。
但显然,许多品牌在进行传播时,忽略了借势传播的基本原则 顺势而为。要知道,奥运资源可能会为你的品牌信息加分,也有可能会屏蔽掉你的品牌信息。这就好比沙滩上穿比基尼的女子,身材好的,我们看到的只有那玲珑的玉体,身材糟糕的,我们看到的只有那可怜得快被撑破的泳衣。
许多时候,我们就是那可怜的身材,硬套了件奥运的泳衣:燕京啤酒,为北京干杯;燕京啤酒,为奥运干杯……别说赞助费白花了,广告费也白花了;还不如把钱省下来,直接在奥运比赛期间砸向电视台效果好呢。
奥运传播到底该怎么借势?这次没有福分吃到猪肉,先看看那些良种猪是怎么跑的吧。
1.事件借势:所谓事件借势,就是把奥运这个题材,作为传播的一个元素,讲述品牌故事,把品牌凌驾于奥运之上,从而实现品牌认知的提升。
我们来看VISA的系列广告,从成龙用VISA买奥运门票,到海外刷VISA亲临奥运会,到后来的VISA持卡人让姚明帮忙搬福娃,再到后来的VISA持卡人去伦敦踩点儿。无一不顺势而为,既体现了VISA的品牌力量,又没让奥运喧宾夺主。
2.功能借势:许多赞助商不仅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会提供产品、服务支持。
UPS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把自己在快递业务上的优点和功能,借助于服务奥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北京奥运物流如此复杂,我要的快递能准时到么?放心,我朋友UPS能做到,他们已测算了红绿灯交替时间,勘察了道路状况,测量了可通过的高度和宽度,确保一路畅通,UPS正全力协助北京奥运,同样也鼎力协助您。UPS,为您传递更多!”
最后成效如何? UPS的品牌知名度提高了15%;UPS奥运赞助商的知名度从39%提高到了47%;UPS名列最受关注和最知名广告排名第二;最近10次国际快递中UPS的使用份额中达到了10%;UPS2007年营业收入有了将近40%的增长(麦肯光明资料)。
后来,联想和PICC的广告也开始往这方面靠了,主诉求他们为奥运提供的可信赖的产品和服务。
3.精神借势:这种借势,是国内奥运赞助企业最常用的一种传播方式,但也恰恰是最容易落入俗套,并被消费者毫不犹豫混为一谈的传播方式。
上文中我就说了,奥运竞争不再是行业内的竞争,而是60个奥运赞助商供应商之问的竞争,更残酷,更血腥。为中国加油、为奥运加油,都是谁啊?中石化?燕京啤酒?奥康皮鞋?管它谁呢,爱加不加!学学蒙牛吧:中国,牛!完美得无与伦比。
把60个奥运赞助商供应商的广告词攒一起,换个企业名再拿出来播,估计有80%以上的广告,消费者不会觉得有啥不对劲的。失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