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性的丰盈与美好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据进入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回忆小学升学考试前作文的情况,50%的学生反映:老师让他们备好几种不同题型的作文,帮助他们修改后告诉他们:考到什么,就拿什么去套。更有甚者,全班背同样的优作。说,反正写得差不多也没关系的。
  观察初一的数学课,居然有孩子一直低着头,问他“干什么”?答曰:记答案。还有阅读理解题背答案的,英语背答案的。
  在辨析词义的时候,有孩子居然得意地说:大家别争论了,让老师直接告诉我们标准答案好了,考试的时候我们就照标准答案去套不就得了?
  ……
  如果,我们的孩子只知道这种题目怎么背,那种题目怎么背。如果,我们的孩子只会根据考试的题目类型去套题,只知道背知识,那么,他的好奇心怎会不泯灭?他的思考力怎能不丧失?
  应对分数的教学是对灵魂与头脑的戕害。
  为了一次小小的考试,无数的孩子一次次去机械记忆古诗名句,翻来覆去。错了,再练,练了,再考;直到一看题目就写出标准答案,就像马戏团里的小狗叼出规定的数字一样,不是因为小狗懂得数字的意义,而是,无数次的机械训练所产生的条件反射。
  为了一次小小的考试,无数的孩子去做无数的题目,不做不行吗?当然不行,如果别人做到了考题,而你因为没做,分数比别人低了怎么办?
  我反对做题的另一原因是:凭什么全班、全校、全市,甚至全省、全中国的孩子都在不同的地方听从一个人的口令?不就是一个自以为只有自己才能读懂原作、了解作家,然后从中挖掘出刁钻古怪的题目让所有的孩子照他的思路去回答的人吗?
  我生气的是:全中国的不同个性不同经历不同环境的孩子都在走向一条路——标准化的路。走在这样的路上,孩子的眼神逐渐黯淡,孩子的行为逐渐呆板,孩子的生活逐渐克隆,孩子的思维逐渐僵化,更可怕的是,上学的乐趣好像就剩下了拥有好分数的乐趣,更何况,做那么多题的那么多的孩子,还有很多连好分数都拿不到。
  我后怕的是:学习本就是为了生活,生活本应是创意无限,美妙无限的。在我们的孩子离开学校之后,是不是需要我们的公共机构每隔一个礼拜就出一份试卷,通过考分来检测一下你的生活质量是高还是低,你的幸福指数是不是合乎标准?
  分数至上的教学,会衍生出什么呢?
  扭曲的价值观。老师在考前拼命押题,为的是万一正好考到呢?学生在考前拼命做题,为的是万一考到呢?考试已不是素质的再现,而是运气的体现。
  沦丧的学习力。老师在考前拼命指挥学生背诵必考的古诗文重点句,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考试已不再是学习力的表现,而是记忆力的证明。
  学校生活,早已被异化成一张张试卷与一个个数字。
  孩子的追求,早已被异化为对数字的追求。
  我痛心,痛心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愤怒。
  我们的教育为的是什么?
  难道,是为了让孩子不会思考,不会探索,不会求知,不再发展吗?难道,分数比人的智慧发展、人格发展更重要吗?
  如果有草菅人命一说,那么,我可以说,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甚至孩子自己,正在戕害灵魂。
  
  
  二
  
  应对考试的教学只能把孩子驯化成一只没有思想的动物。
  应对考试失败的孩子或者沦为网络游戏的“奴隶”,或者沦为“混日子”的“亡脑人”。
  教育从根本而言,是生命的艺术,心灵的艺术。教育生活,最高的层次就是提升人的生命的状态,不仅是快乐学知识,而且是精神的发展、心灵的发展。刘铁芳教授认为:“心灵生活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生活,关注人的心灵生活也就成了教育的根本。”
  是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成全人、完善人,使每个人都活得更像一个人。
  因此,我主张:语文教育,不仅仅要关注人的现实生活,更要关注人的心灵生活,尤其是把追求人性的丰盈与完善作为永远的目标。
  我为什么教阅读?
  我教阅读是为了让孩子理解这个世界,让孩子能与真善美的世界沟通,让他们的目光能够穿透现实生活,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人们进行有效的交流。
  所以,除了教科书外,我让我的孩子阅读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名人传记。他们读刘墉,读林清玄,读周涛,读史铁生,读刘亮程,也读庄子,孔子以及当代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名人。
  他们平时从不做题,那些做题的时间全部用来阅读经典。每天,他们与文字相亲相近,每天,他们抓住他们以为最重要的字词句去探究文字深刻的内涵,在这样的阅读中,他们筛选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他们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综合的思辨能力逐步提升,他们的精神在深刻的阅读当中正发生着悄悄的改变。他们读《千家诗》,不仅能想象出其中的画面,还能赏析出用词用句的妙处;他们读《新月集》,不仅读出了孩子的纯真无邪、自然的清新诗意、母爱的澄澈空明,还能创作出堪与《新月集》媲美的《天使的眼睛》;他们读《童年》,不仅读出了外祖母人性的光辉,还能让自己的心变得柔软,让自己的眼睛变得明亮,让自己重新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人性的美好;他们读《昆虫记》,不仅了解到昆虫的种种习性,还能读出布封对小小虫子的尊重与怜悯,从此对所有的小生命给予尊重与关爱。他们读《名家散文集》,知道美好的世界是什么,知道如何去生活才能生活得更好。
  三年的时间,代替一本本练习题的,是一篇篇的赏读笔记,那里,记载着他们深刻的思维,记载着他们求真求美求善的历程,记载着他们精神的蜕变,三年的时间,他们知道了什么是优秀什么是平庸;他们懂得了如何选择,如何吸收,如何读书;他们明白了真正的阅读一定能丰盈人的精神,增长人的智慧。
  我为什么教写作?
  写作是为了什么?
  始终欣赏巴金先生的观点:我写作是为了给予这个世界温暖与美好。我想,巴金先生一定是由衷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温暖。我相信:表达只是他情不自禁的真心的流露。
  所以,在近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几乎不教他们写作,不,与其说是不教,还不如说是不让。
  我只是在为学生为自己创造我所想要的美好生活。
  让学生喜欢音乐,进入音乐的世界。让他们在每个课间都能听到或活泼,或轻灵,或温柔的音乐语言,让他们的耳朵习惯亲近节奏,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妙悦耳,让他们的耳朵习惯音乐的旋律,让音乐的美丽形象停伫在他们心灵的原野。
  让学生喜欢自然,回归自然的怀抱。让他们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让他们去听风的微歌,鸟的私语;让他们置身于花的芬芳,草的清香中;让他们轻柔地触摸含羞草的叶片。
  让学生喜欢课堂生活,喜欢发现,喜欢创造,喜欢倾听,喜欢表达,喜欢质疑,喜欢资源共享。
  让学生喜欢人类传承下来的所有优秀文化,喜欢《子午书简》,喜欢《大家》,喜欢《科学探索》,让他们的灵魂不断沐浴文化的风,浸润思想的雨。
  当学生了解到变幻多姿的自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美好,领略到知识天地的神奇,艺术创造的奇迹,当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丽多彩时,他们都会渴望表达,渴望与世界沟通。
  我只相信:写作,热爱生活的表达方式之一。
  
  三
  
  周国平先生说: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我想说:语文教育的使命应该而且必须是让每个孩子成为人性意义上真正的人。
  我把带有这种大价值目标的教育称之为“大语文教育”,它由“大阅读”、“大生活”、“大写作”三部分构成。
  所谓大阅读,即给学生提供系列化、大数量的经典作品,引领学生每天赏析经典文本,自主进行深度阅读,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各种体验、各种情感,在阅读中成就大胸怀、大智慧、大德性,让经典中的文明在阅读中得以延续、发展。
  所谓大生活,即和学生一起创造人类美好的生活,并让每个人都学会享受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享受道德生活、智能生活、体育生活、艺术生活、劳动生活等等。让美好生活本身成为学生人格智慧成长的一部分。
  所谓大写作,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写作。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描述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性,让美好的生活或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文字传播更远,从而唤醒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望。
  我只希望:每一个孩子离开课堂、离开老师之后,他依然能保持一颗求真、求善、求美的心,他依然能与好书为友,不断与世界上优秀的文本进行对话,不断创造好生活。
  我只希望:经历过“大语文”生活的人,能远离平庸与琐碎,远离狭隘与委琐,远离一切利诱,在面对一切的时候,作出高贵而美丽的选择——崇尚真善美的选择。
  我只希望:孩子们能一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俞玉萍,女,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海门市东洲中学。她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师,她的学生几乎不做题,那些做题的时间都用来阅读经典了。到最后的中考,她每一届的学生都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的许新海谈到她时说:“俞玉萍老师不用全部的课时教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用一部分的课时去教全部的内容,她几乎不让孩子去做习题,她用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读书,他们初一、初二、初三读什么她分得很清楚,他们共读的书与个性化的书她都分得很清楚。而她每年的中考成绩,在全海门、全南通市都遥遥领先,连续几届都是这样,要超出平均分二十分以上。俞玉萍说她一定不为分数教语文,但是我要说分数却是对她的额外奖赏,这是对她全身心投入大语文教育课程建设当中的奖赏。”本文编校:剑 男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综观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社会阶层都会对环境产生相同的破坏,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
会议
舆论问题在数字化、大众化、去中心化的背景下愈发突出,且区块链不可修改、可回溯,智能合约自动化、高效率等特性能够有效优化网络舆论环境.本文将结合区块链的相关技术针对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多糖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当前,多糖已被众多领域的研究人员关注,同时也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具经济价值、医药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翅果油树叶片为实验材料,对翅果油树叶片多糖的纯化、结构解析、硫酸酯化修饰以及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壳聚糖絮凝沉淀法纯化翅果油树叶片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翅果油树叶片多糖的纯化工艺,最终确定了最佳的纯化条件:壳聚糖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