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窬,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道德经》是一部传世奇书,多年以来经常被世人解读并曲解。“大道大象”因为太过恢弘,使得读者只能如“盲人摸象”一般,断章取义地体悟经典。
我读这本书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听闻他人之解,逐渐感悟,最终有了自己的见解。多年之后,我在对该章节的理解上与其他学者有些许不同。
◎天人之士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故而“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就是在上天看起来是小人的人,在人间是君子,在天看来是君子的人,在人间是小人。
那么在天道中“士”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世人以为上士能行道,应加以赞赏,中人闻道无果,已是庸碌,下士大笑之,最是朽木不可雕也。
上士是最有仁义的人。道德经中有:“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才是道的本质。仁义最高的人叫上士,然而“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道理其实很简单:天是讲自然的,人是讲人为的。在人间,上士可以通过改造自然利益人民,然而这种改造难免会违背自然规律,这时候天与人对士的恒定标准还是相反的。
于道而言上士是违背自然的人,自以为能够掌控的人,就去努力的去改造,这是最不可取的。中士是比上士高一层的,他不太讲仁义,但是他已经在向道靠拢了,但道在他身上,还没有固定。与前二者相较,所谓下士才是最返璞归真的。
◎闻道之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是听闻大道,立足于不同境界的三种人就有截然不同的知觉和反应。
上士讲究积极进取,故而听闻大道之后瞬间了然于心,继而想到的是如何得之,然后用之。当一个能力卓绝的人不再 “志虑忠纯”,任意最大可能地发挥其能动性,因欲望而产生的忤造化逆天道的行为便浩荡而来。以抗争自然为起点的造化世人也好、自我提升也罢,终究是落了窠臼,俗了皮囊。
中士即平常人,人品样貌都不是很出色,“闻道”后他们不会立时着手起草规划,也不会马上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老子用了一句“若存若亡”来形容这样的人的状态,能起心动念却又不能奋起一搏。若存若无之人就像《岳阳楼记》中所提到的那“二者之为”,以物喜、以己悲,时而顺应自己的欲求放逐心灵。大道当前,他仿佛听见了,也认同,然而大道似乎离他想要的生活太过遥远,这样的人不拘泥于世俗的条条框框,却能在无意中释放出自然与本真,事实上已经比上士离道更近了,只是他的一切起心动念皆在混沌之中,自己不能知觉罢了。
◎下士之笑
关于上士与中士的争议往往在于“上士不‘上’,中士不‘中’”,而第三种人却被异口同声地定义为愚者,以为下士是愚痴的,闻大道竟哂而发笑,还不以为然。是那种“大道不闻、诤言不信”的人。
我认为上士的存在方式是利人,中士是為自己的。上士能为民造福,故而伟大,中士的存若亡,是因道之有无与他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只有下士是为天地活着。
我们总认为大笑之就是嘲笑。笑的韵味很深,为什么非要把这个笑当成嘲笑?下士是在人世间道德或者仁义规范最低的人,大道废有仁义,反之仁义废有大道,这是一个过程。大道不在了,要靠仁义去规范,如果把仁义消除了,大道显现,这是个必然的过程。所以说大笑之的意思就是我们为什么听到一些东西,深感我心会大笑。大笑的原因或者就顿悟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得到了宇宙间最大的快乐。所以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只有能够对笑的人,才是真正的道。因为道是不可修的,道只是可悟,悟的是什么,悟只有两个感觉,一种是哭,哭是未闻,一种是笑,笑是得闻。
◎有无之若
在这一章中,老子说“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窬,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表面上看来有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意味。明道若昧,这个里面可以看到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很简单,明,光明;若,好象;昧,昏暗、不清楚。明道即是正道,正道因为人的修养不够往往看不清楚。第二层意思是守真理,择其道,正如诗中所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时候的退步,是为了顺应“道”所以说“脚下的退步”是“耕作顺序”的向前。
我们听说夷为平地,最平就是夷,纇就是坎坷。夷道若纇要说的是看似最平的道路,往往是最波折的,就是看起来最顺的道路往往是最坎坷的。人生中最踏实的正道往往是充满辛酸的,即使道路是曲折的,只要认准了真理的方向,前途永远是光明的。
上德若谷:是指大德之人能虚怀若谷,谦和有容;大白若辱:因为名可名非常名,白即是黑,黑即是白,大白若辱就是大白若黑。辱包括污点、黑色、低俗。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窬、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是同理,有些“无中生有、物极必反”的意味,又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道理蕴含其中。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即使大德浩荡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如阳光的存在必然会带来影子,两厢比较未必不如,只消略逊便是不足。这里最值得强调的是“大器晚成”一句,不是所有的大器都晚成,这个晚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从懵懂到成熟甚至沧桑,只有经历了应有的起落变化,最后自知自觉方成大器。
◎道隐无名
本章中最后一句:“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现在人解释“贷”字时候习惯解释成“借”,而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贷,施也。几乎没有一个字可以完整阐述另外一个字,所以我认为这里的贷的意思是“给”。道隐匿于无名之中难以捉摸,能被感知到的唯有道善于给予万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并且顺应万物成其圆满的无声付出。正如《道德经》第十七章中所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编辑/馨荷 彧竺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道德经》是一部传世奇书,多年以来经常被世人解读并曲解。“大道大象”因为太过恢弘,使得读者只能如“盲人摸象”一般,断章取义地体悟经典。
我读这本书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听闻他人之解,逐渐感悟,最终有了自己的见解。多年之后,我在对该章节的理解上与其他学者有些许不同。
◎天人之士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故而“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就是在上天看起来是小人的人,在人间是君子,在天看来是君子的人,在人间是小人。
那么在天道中“士”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世人以为上士能行道,应加以赞赏,中人闻道无果,已是庸碌,下士大笑之,最是朽木不可雕也。
上士是最有仁义的人。道德经中有:“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才是道的本质。仁义最高的人叫上士,然而“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道理其实很简单:天是讲自然的,人是讲人为的。在人间,上士可以通过改造自然利益人民,然而这种改造难免会违背自然规律,这时候天与人对士的恒定标准还是相反的。
于道而言上士是违背自然的人,自以为能够掌控的人,就去努力的去改造,这是最不可取的。中士是比上士高一层的,他不太讲仁义,但是他已经在向道靠拢了,但道在他身上,还没有固定。与前二者相较,所谓下士才是最返璞归真的。
◎闻道之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是听闻大道,立足于不同境界的三种人就有截然不同的知觉和反应。
上士讲究积极进取,故而听闻大道之后瞬间了然于心,继而想到的是如何得之,然后用之。当一个能力卓绝的人不再 “志虑忠纯”,任意最大可能地发挥其能动性,因欲望而产生的忤造化逆天道的行为便浩荡而来。以抗争自然为起点的造化世人也好、自我提升也罢,终究是落了窠臼,俗了皮囊。
中士即平常人,人品样貌都不是很出色,“闻道”后他们不会立时着手起草规划,也不会马上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老子用了一句“若存若亡”来形容这样的人的状态,能起心动念却又不能奋起一搏。若存若无之人就像《岳阳楼记》中所提到的那“二者之为”,以物喜、以己悲,时而顺应自己的欲求放逐心灵。大道当前,他仿佛听见了,也认同,然而大道似乎离他想要的生活太过遥远,这样的人不拘泥于世俗的条条框框,却能在无意中释放出自然与本真,事实上已经比上士离道更近了,只是他的一切起心动念皆在混沌之中,自己不能知觉罢了。
◎下士之笑
关于上士与中士的争议往往在于“上士不‘上’,中士不‘中’”,而第三种人却被异口同声地定义为愚者,以为下士是愚痴的,闻大道竟哂而发笑,还不以为然。是那种“大道不闻、诤言不信”的人。
我认为上士的存在方式是利人,中士是為自己的。上士能为民造福,故而伟大,中士的存若亡,是因道之有无与他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只有下士是为天地活着。
我们总认为大笑之就是嘲笑。笑的韵味很深,为什么非要把这个笑当成嘲笑?下士是在人世间道德或者仁义规范最低的人,大道废有仁义,反之仁义废有大道,这是一个过程。大道不在了,要靠仁义去规范,如果把仁义消除了,大道显现,这是个必然的过程。所以说大笑之的意思就是我们为什么听到一些东西,深感我心会大笑。大笑的原因或者就顿悟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得到了宇宙间最大的快乐。所以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只有能够对笑的人,才是真正的道。因为道是不可修的,道只是可悟,悟的是什么,悟只有两个感觉,一种是哭,哭是未闻,一种是笑,笑是得闻。
◎有无之若
在这一章中,老子说“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窬,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表面上看来有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意味。明道若昧,这个里面可以看到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很简单,明,光明;若,好象;昧,昏暗、不清楚。明道即是正道,正道因为人的修养不够往往看不清楚。第二层意思是守真理,择其道,正如诗中所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时候的退步,是为了顺应“道”所以说“脚下的退步”是“耕作顺序”的向前。
我们听说夷为平地,最平就是夷,纇就是坎坷。夷道若纇要说的是看似最平的道路,往往是最波折的,就是看起来最顺的道路往往是最坎坷的。人生中最踏实的正道往往是充满辛酸的,即使道路是曲折的,只要认准了真理的方向,前途永远是光明的。
上德若谷:是指大德之人能虚怀若谷,谦和有容;大白若辱:因为名可名非常名,白即是黑,黑即是白,大白若辱就是大白若黑。辱包括污点、黑色、低俗。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窬、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是同理,有些“无中生有、物极必反”的意味,又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道理蕴含其中。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即使大德浩荡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如阳光的存在必然会带来影子,两厢比较未必不如,只消略逊便是不足。这里最值得强调的是“大器晚成”一句,不是所有的大器都晚成,这个晚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从懵懂到成熟甚至沧桑,只有经历了应有的起落变化,最后自知自觉方成大器。
◎道隐无名
本章中最后一句:“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现在人解释“贷”字时候习惯解释成“借”,而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贷,施也。几乎没有一个字可以完整阐述另外一个字,所以我认为这里的贷的意思是“给”。道隐匿于无名之中难以捉摸,能被感知到的唯有道善于给予万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并且顺应万物成其圆满的无声付出。正如《道德经》第十七章中所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编辑/馨荷 彧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