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技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热爱科技。在学校浓厚的科技氛围中,构建学生完善的人生观及严谨的科学观。充分运用合作及自主探究,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渗透地方科技特色,并传递科技正能量。
关键词:科技实践; 创新;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13-002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振兴,就要培养大批科技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让青少年接受科学启蒙教育。
一、创设科技氛围——构建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很高的科学素养,其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国民的科学素养,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我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学校青少年创新科技教育特色。如举办每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到科学幻想画和科技制作中来,努力在校内营造出浓厚的科技艺术氛围。注重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科学科技探索活动,让学生参与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展开千姿百态的科学幻想,画色彩鲜艳的幻想画,以及开展各种发明、科技制作、生物、物理和化学创新实验等,让学生带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动脑筋、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识,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校园里充满了科技馨香,一个个饱含灵性、充满创意的作品,一幅幅奇思妙想的科幻绘画作品,一项项学生科技研究的成果在校内遍地开花,成为学校一大特色。当学生置身校园,就会被学校浓郁的科技氛围所感染,体验到探索与研究的愉悦,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陶冶着情操,完善着人格,成长着能力,发展着自我。
二、丰富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所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强化和提高,成为创新人才。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追求,这是进行创新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先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指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真正的“乐之”才会创作出优秀的科技作品,真正享受创造过程。
1.从科学幻想画到科技制作
幻想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聪明聪颖的反映。人生的起飞,理想的腾跃,往往都是心灵彩翼在翱翔。科学的幻想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万花筒,是一首壮丽的人生梦幻曲,是一扇天真的聪明窗。在参加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的科学幻想画体现他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向往,如画的《太空电梯》,使我们去太空的探索变得便捷。《细菌也是宝》体现学生对新型能源的幻想,《中国低碳空间站》更是对外太空的探索画出了蓝图,我校的学生获得了很多奖项,这些是对学生的莫大鼓舞,也成为学生们从科学幻想迈向科技制作的动力,如有位同学就把自己曾经画的《可伸缩公交车》,做成了可伸缩的公交车模型,可以节约能源和交通空间,获得了市级的奖项。
2.从变废为宝到节能减排
在科技主题活动中,以“天地是一幅画,画里有你我。描画生活风景,风景中生活。天地是个园林,人在桥上过。”园博会的主题曲,我带领同学进入先进的从“变废为宝”到“节能减排”的优秀例子,先让同学领略北京园博会是将垃圾填埋场,经过3年建设,1200多万株灌木、花卉已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变为城市园林景区,原先的深坑被打造为下沉式花谷“锦绣谷”,在那里可以观赏“晴雪、叠翠、趵突、晓月、秋波、春荫、夕照、烟树”的“燕京八景”。此外,园博园40公顷的湿地也为水源净化、修复永定河河道、调节城市热岛效应作出了贡献。重点介绍科学技术为生态园林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园博会建设广泛采用了透水砖、节水浇灌、垂直绿化、地源热泵系统等新材料、新技术。单是地源热泵系统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约标准煤151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40吨。在听完介绍后,同学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对“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在科技实践环节中,都采用了低碳环保的材料,如在科技制作《初识太阳能》中,采用废旧的手机电池蓄电及旧风扇运行,充分体现了“变废为宝”,并把可再生的太阳能成为主要的电力来源,又升华了“节能减排”。同学们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带入他们能宣传的范围中,落实到今后的实际行动中。
3.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科技活动可以突破课本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最新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创新精神。心理学表明,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出现了思维的独立批判性,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这个时期,青少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他们愿意独立思考,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见解,乐于去尝试新的方法。我们应珍惜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有主见、有耐心、有毅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特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具有求异性、独特性、主动积极性等特点。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一切创造活动的主要源泉,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活动中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活动,必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大胆想象、灵活独特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和由之激发的浓厚兴趣又会起到巨大的“内驱力”,产生强烈的创造意识,推动创造思维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科技活动的学习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点滴富有创造性的言行,要及时进行鼓励、引导、赞扬,对于学生的好奇心要尽量满足和保护,形成人人讲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创新氛围,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科技实践; 创新;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13-002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振兴,就要培养大批科技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让青少年接受科学启蒙教育。
一、创设科技氛围——构建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很高的科学素养,其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国民的科学素养,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我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学校青少年创新科技教育特色。如举办每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到科学幻想画和科技制作中来,努力在校内营造出浓厚的科技艺术氛围。注重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科学科技探索活动,让学生参与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展开千姿百态的科学幻想,画色彩鲜艳的幻想画,以及开展各种发明、科技制作、生物、物理和化学创新实验等,让学生带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动脑筋、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识,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校园里充满了科技馨香,一个个饱含灵性、充满创意的作品,一幅幅奇思妙想的科幻绘画作品,一项项学生科技研究的成果在校内遍地开花,成为学校一大特色。当学生置身校园,就会被学校浓郁的科技氛围所感染,体验到探索与研究的愉悦,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陶冶着情操,完善着人格,成长着能力,发展着自我。
二、丰富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所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强化和提高,成为创新人才。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追求,这是进行创新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先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指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真正的“乐之”才会创作出优秀的科技作品,真正享受创造过程。
1.从科学幻想画到科技制作
幻想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聪明聪颖的反映。人生的起飞,理想的腾跃,往往都是心灵彩翼在翱翔。科学的幻想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万花筒,是一首壮丽的人生梦幻曲,是一扇天真的聪明窗。在参加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的科学幻想画体现他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向往,如画的《太空电梯》,使我们去太空的探索变得便捷。《细菌也是宝》体现学生对新型能源的幻想,《中国低碳空间站》更是对外太空的探索画出了蓝图,我校的学生获得了很多奖项,这些是对学生的莫大鼓舞,也成为学生们从科学幻想迈向科技制作的动力,如有位同学就把自己曾经画的《可伸缩公交车》,做成了可伸缩的公交车模型,可以节约能源和交通空间,获得了市级的奖项。
2.从变废为宝到节能减排
在科技主题活动中,以“天地是一幅画,画里有你我。描画生活风景,风景中生活。天地是个园林,人在桥上过。”园博会的主题曲,我带领同学进入先进的从“变废为宝”到“节能减排”的优秀例子,先让同学领略北京园博会是将垃圾填埋场,经过3年建设,1200多万株灌木、花卉已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变为城市园林景区,原先的深坑被打造为下沉式花谷“锦绣谷”,在那里可以观赏“晴雪、叠翠、趵突、晓月、秋波、春荫、夕照、烟树”的“燕京八景”。此外,园博园40公顷的湿地也为水源净化、修复永定河河道、调节城市热岛效应作出了贡献。重点介绍科学技术为生态园林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园博会建设广泛采用了透水砖、节水浇灌、垂直绿化、地源热泵系统等新材料、新技术。单是地源热泵系统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约标准煤151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40吨。在听完介绍后,同学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对“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在科技实践环节中,都采用了低碳环保的材料,如在科技制作《初识太阳能》中,采用废旧的手机电池蓄电及旧风扇运行,充分体现了“变废为宝”,并把可再生的太阳能成为主要的电力来源,又升华了“节能减排”。同学们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带入他们能宣传的范围中,落实到今后的实际行动中。
3.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科技活动可以突破课本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最新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创新精神。心理学表明,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出现了思维的独立批判性,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这个时期,青少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他们愿意独立思考,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见解,乐于去尝试新的方法。我们应珍惜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有主见、有耐心、有毅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特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具有求异性、独特性、主动积极性等特点。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一切创造活动的主要源泉,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活动中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活动,必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大胆想象、灵活独特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和由之激发的浓厚兴趣又会起到巨大的“内驱力”,产生强烈的创造意识,推动创造思维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科技活动的学习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点滴富有创造性的言行,要及时进行鼓励、引导、赞扬,对于学生的好奇心要尽量满足和保护,形成人人讲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创新氛围,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