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加強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截至2001年底,国家制定和完善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资源管理法律。同时,国务院还制定颁布了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30余部行政法规。这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既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也要加快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做到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
同时,在法律进行完善的另一面,还要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政府必须在各方面强调农业环境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发展生态环保农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人们从事环保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改变“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人们有计划地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结构趋同、供过于求、浪费资源,而且又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弊端。
例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山区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既可以发挥区域优势,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中部和东北地区积极发挥固有的粮食优势,多生产粮食,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样不同的地区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形成了合理的生产布局。
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
通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我国长期存在的过度开垦和放牧使得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草原退化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工程。
同时,由于近些年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耕地进行定量、定位,并附以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切实保护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数量。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资讯管理系统,开展土地资源的详查工作。
4.大力发展科技,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及技术服务,有效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到5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左右,氮肥利用率仅为35%,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7%左右。
“十一五”期间,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围绕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大力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优势农产品核心生产、加工技术攻关。加大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加强已有先进、成熟技术的中试、熟化、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创新推广机制,促进科技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新机制。最终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综合生产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截至2001年底,国家制定和完善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资源管理法律。同时,国务院还制定颁布了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30余部行政法规。这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既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也要加快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做到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
同时,在法律进行完善的另一面,还要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政府必须在各方面强调农业环境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发展生态环保农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人们从事环保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改变“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人们有计划地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结构趋同、供过于求、浪费资源,而且又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弊端。
例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山区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既可以发挥区域优势,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中部和东北地区积极发挥固有的粮食优势,多生产粮食,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样不同的地区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形成了合理的生产布局。
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
通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我国长期存在的过度开垦和放牧使得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草原退化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工程。
同时,由于近些年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耕地进行定量、定位,并附以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切实保护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数量。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资讯管理系统,开展土地资源的详查工作。
4.大力发展科技,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及技术服务,有效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到5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左右,氮肥利用率仅为35%,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7%左右。
“十一五”期间,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围绕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大力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优势农产品核心生产、加工技术攻关。加大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加强已有先进、成熟技术的中试、熟化、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创新推广机制,促进科技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新机制。最终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综合生产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