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族“讲歌”及其流行化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un_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歌”作为瑶族民间歌曲的一个特殊歌种,因其旋律性不强及低吟性话语特点而少被关注.瑶族讲歌的内容共同点是讲述族群历史,但在不同支系中的应用场景及功能有所不同,如过山瑶、平地瑶一般在仪式(如还盘王愿)叙说族群源流及迁移历史;白裤瑶则常常运用于男女之间的细声说爱中,故名“细话歌”,且目前细话歌出现流行化现象.本文将瑶族讲歌作为一个富含文化意义的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不同支系的讲歌加以研究,这对瑶族民间歌曲的挖掘和呈现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耕读文化”涵盖了古代农耕时期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农业生产和读书荣身,即耕与读.为延续“耕读文化”传统,以景德镇市进坑村为研究对象,从近郊古村生态景观的发展入手,结合村落传统文化内涵,以旅游促发展的理念探究乡村如何在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发扬人文内涵的前提下进行景观设计.
茅盾的《子夜》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从经济管理学相关理论视角切入,从物质财富配比、民族资本市场状况、经济关系模型三个维度,以理论化、模型化的经济思维分析《子夜》反映的中国民族资本市场结构和经济发展态势.用经济学理论对《子夜》中的经济市场进行分析,突破语言逻辑层面的单一性,为解读《子夜》找到了新型思路和方法,拓宽了作品分析的理论选择域.
法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审美现代性在西方美学的进程中有开创性的地位.其美学现代性问题包括时间意识:短暂的现时性与永恒性的悖论,在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审美现代性与工业现代性的冲突,以及都市生活的恶与现代性的美并存的现象.
《美学意识形态》不仅是一部美学史,更是对从17、18世纪欧洲传统美学观念到后现代解构主义众多美学理论的回顾,梳理美学与政治、伦理、历史的复杂关系,探究美学艰难的生存状况.其中,该书通过对美学概念的悬置,运用历史的与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方法,关涉到政治、社会、思想和美学的批评,回归身体维度及其和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伊格尔顿试图找到一条通往欧洲中心问题的道路.
通过对《石涛画语录·变化章》原文的解析,可以引出以下几个问题的探讨:艺术作品要借古以开今;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权与化,亦即变通之法;还有关于自我的探讨.该论文主要围绕《石涛画语录》中“法与化”、“临摹与写生”和“关于自我”的观点进行论述,进一步解析石涛的艺术观及其在艺术实践中的应用,变化章中的理论要点影响后代至今.
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在他对宗教问题的思考中也有体现.不同于一般人的宗教信仰,王国维是在哲学思考的边缘与宗教不期而遇的.一方面,他从本土宗教的哲学性中体认宗教解脱之“难”的本质;另一方面,他在基督教的现代性中反思宗教于社会的“功用”价值.其宗教观的前后转变是文化“调剂”势能在宗教领域的体现.“美术代宗教”不是对宗教的否定,而是在宗教缺位的社会环境中对人性的宗教情感的复归,儒教是其美育思想的内在根基.
董其昌以禅论画,把绘画分为“南宗”和“北宗”的学说,对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南宗”画,以抒情为手段,以柔润为形式,以不为皇家服务为原则,以文人士大夫、高人逸士以及虽居官位而心存隐逸,又非贵族的画家为主要阵营.“北宗”则相反,它是皇家的产物,以刚性线条为形式,而缺乏柔润与平淡天真的韵味,又以贵族和从属于贵族的画院画家为主要队伍.“南北宗”画的区分法是画史上两种精神状态画家不同的体现,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心理状态.当时的时代思潮与董其昌的理论合拍,以禅论画,文人士大夫们便于接收,“南北宗论”遂风
“流霞”除词典中的“云霞”“仙酒”“仙人饮品”“美酒”几层现有含义外,其也作为盛器名出现在诗文中,且“流霞”起初充当酒液、酒器和云霞的称呼时,都带有明显的颜色特征,即赤色.道家另有服食流霞的修炼方法,解读道人诗文,应注意这层内涵.
流行音乐反映民众的心态与社会的主旋律.不同时期,中国流行音乐有着不同的主题与风格.19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包含人生的抗争、对于世俗生活的渴望和青春的气息等三个主基调.19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最重要的主题是甜蜜的爱情,同时存在另外一种情调,即失恋的痛楚、人生的迷茫与怀旧的伤感.新世纪中国流行音乐表现出酒神式的欢醉和个性化的情感表达.
中国戏曲艺术早在金元时期已经走向成熟,豫剧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剧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青年群体.在现代化快速发展、娱乐形式多样化、中西方交融的进程中,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