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淡远 深情绵邈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盛唐诗人的作品,风格大都高华秀朗,独有张九龄的诗,风格质朴古淡,如《感遇》十二首。他的五言律诗,也和稍早的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人不同,清空淡远,有古诗的风调。《望月怀远》,用轻淡的笔触描绘出一片空明阔远、深情绵邈的艺术意境,赋予了特别的情致。
  这是一篇怀念远方之人的诗作。作诗的时间、地点和所怀念的对象都不能确凿考订。张九龄诗集中另有一首题材、内容都和本篇相近的五律,叫《秋夕望月》:“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诗中提到“江城”,说明可能是作者晚年被罢免丞相职务以后贬为荆州长史时在江陵所作。《望月怀远》或许和这一篇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从两首诗的清空意境和写作年代看,诗中所怀念的对象未必是一般的女子,很可能另有所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起句大处落墨,展现出一轮皓月,涌现于东方海天相接之际的阔远境界。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的开头也描绘过类似的景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比较起来,张若虚的那两句以景象的宏大壮美和描绘的生动见长,而张九龄的这一句则显得朴素自然。
  朴素到丝毫不见描绘渲染,如同简单的叙述;自然到全然不见用力痕迹,如同脱口而出。但细加吟味,会感到在安恬舒缓的语调中透出对这种空明阔远境界的欣赏与神往,在朴素无华的评议中显现出一种旷远、静谧的诗美。在唐诗的名句之林中,这可能是最为自然淡远的一类。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化用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意,说当此明月起于海上之时,相隔天涯的人们都在共对皓月。上句写海月之生,已隐含“望”字,下句说天涯相共,更点醒“怀远”之意,但都只淡淡着笔,意蕴虚涵。“共此”,既包含共对皓月、共此良时的意思,又含有彼此同时在月下默默思念对方的意蕴。比较一下白居易的诗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就可看出。白居易的诗比较显露,张九龄的诗则比较蕴藉。沈德潜称赞“天涯共此时”句为“情至语”,可能正是着眼于它在淡语中所蕴蓄的深情。这一联“海上”“天涯”,取景阔远,为全诗所抒写的深情远意提供了适合的背景。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情人,这里是多情人的意思,也就是相思怀远的抒情主人公,遥夜,就是长夜,通常指秋夜;竟夕,就是整夜。两句是说,多情的人怨恨这漫长的秋夜,他对月怀远,整整一夜心中都萦绕着悠长的相思。秋夜本就长,相思怀远的人自然更觉漫长而对它产生怨意;但长夜既不因多情人之“怨”而缩短,结果自然是多情人“竟夕”不眠,为相思所萦绕了。正因为竟夕怀思,夜不能寐,因此怨恨秋夜的漫长。“竟夕起相思”既是“情人怨遥夜”之“怨”的原因,也是“怨”的结果。诗歌语言往往只直接描写事象、物象或心象,对这些现象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加以说明,而不加说明有时则使诗意更加蕴藉。律诗的颌联一般多用比较工整的对偶,这里特意采用流水对的格式,类似散句,自然流动,毫不板滞,读来只觉蝉联而下,神理一片。有人说这首诗的前四句“纯以神行”,这一联说“怨”“相思”,只是虚提轻点,笔意空灵蕴籍。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腹联承“竟夕起相思”,写从中宵到接近清晨的过程中对月怀远的情景。出句写室内望月,说灭烛之后,但见明月的清辉洒满一室,更感到它的可爱。这句似乎只写到赏月,实际上“怀远”之意已经自然融合在“怜光满”的心理状态之中。月色皎洁柔和,它那徘徊流动的清辉常常是触发思妇怀人之情的一种媒介,也是思妇缱绻柔情的一种外化或象征。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随月华流照君。”相思的女子既然可以想象自身化成月华流照自己的心上人,那么相思的男子自然也可以将月光想象成对方的化身而感到满室清辉之可爱了。
  对句写室外望月,说久立凝望,心驰神往,夜凉侵人,披衣御寒,这才发现露水已经很浓,天色也快接近清晨了。这句的妙处就在于:“披衣”的动作在前,“觉露滋”的发现在后。在暗示抒情主人公伫立凝望的过程中,夜逐渐深了,露水也越来越浓,但他却因望月怀远而浑然不觉,这就不仅写出望之久,而且透出思之深。“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这一联写出了望月过程中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竟夕无眠的情景。前两联一气贯注,格调接近古诗,这一联转用工致的对偶,诗情便更出顿挫,不致一泻无余。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末联由室外凝望而“还寝”,由怀远不见而寻“梦”。“盈手”一语出自西晋诗人陆机的诗句:“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由于深切怀念远方之人而又无法与之相见,面对皎洁可爱的月光,情不自禁地又产生将月光赠给远方之人,以寄托自己满腔相思之情的想法。但月光无形,不能把握,因而不得不发出“不堪盈手赠”的长叹,最后只好回到室内,希望在梦中实现和对方相会的美好愿望。“梦佳期”是“怀远”而不见的结果,也是“怀远”之情的深化。这一联包含一系列曲折的感情发展过程,但写得自然浑成,不见转折的痕迹。最后在失望和希望的交织中徐徐收住,尤显得韵味深长。
  这首诗题为《望月怀远》,月亮在全诗中成为贯串始终的抒情线索。从开头的海月初升,到对月相思,再到灭烛怜光,以月赠远,最后到辞月还寝,笔笔不离明月,写明月又笔笔不离相思怀远之情,笔笔都不重复。月在诗中,时而是双方联系的桥梁,时而是引起怀远之情的媒介,时而是对方柔情的象征,时而又是抒情主人公相思之情的外化。同一明月,所引起的联想,所寄寓的情思不相同,但又都显得那样自然妥帖,可以说是妙用无穷。全诗对怀远相思之情始终不作具体的正面描写,只是通过“望月”侧面虚点,这就使得全诗的风格特别地清空淡远,蕴藉有致,耐人玩味。
其他文献
神秘的楼兰古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木塞来斯的爱情故事。  神秘新疆,流传着一种神奇的葡萄酒,维秘木塞来斯。  著名的楼兰女尸出土时,发现她的身边陪葬着一个美丽的陶罐,上面刻着许多密密麻麻的象形文字。后来陶罐运回北京,在有关科学家苦心研究下,终于破解了这些文字,对陶罐中的残留物鉴定结果,确认为葡萄酒容器,原来,这竟是一个王子写给他心上人的缠绵情书:“木塞来斯公主,你像月光一样纯洁,夜思念……”,为了
期刊
一群鸟在天上飞。  它们飞着。没有方向、没有目的。飞,只是因为它们还能飞。只有飞着,它们才知道自己还活着,生命还没有像遗落的阴影一样弃它们而去。  这里是死亡之海。罗布泊无人区。  没有人知道这群鸟是什么时候飞进来的,只知道,它们从飞进来,就没有吃过一点食物、喝过一点水。因为罗布泊无人区根本没有食物和水。  在鸟儿们的字典里,“天高任鸟飞”这句话永远是正确的,它包含了人类的经验和它们自己的体会。 
期刊
欣赏是一种文化认同。本文以中国画为例子,来讨论这个问题。  欣赏作为文化认同,第一个层次,是对理的认同,譬如中国画家对中国画画理的认同。中国画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画理,中国画的画理和中国文化的理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与生俱来的梦想气质,它是写意的。中国画的线条和墨韵,于似与不似之间,说尽了中国人的行止和愿望。  奇怪的是,中国画的画理,好像中国人与生俱来都知道。譬如,中国画家们画黄山,是不必出现始信
期刊
元朝戏曲作家金仁杰的杂剧《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一折开头就是韩信背剑冒雪上场,接着以“嗨,好大雪呵!”的念白拉开了对于大雪的哀婉唱腔。此段戏词如下:  【哪吒令】 似这般大雪呵,街上黎民也懊恼;似这般大雪呵,山上樵夫也怎熬;似这般大雪呵,江上渔翁也冻倒。便有个姜子牙也难应飞熊兆,子索把绿蓑衣披着。  【鹊踏枝】 淅零零洒琼瑶,乱纷纷翦鹅毛。越映的江阔天低、水远山遥。冰雪堂苏秦冻倒,漏早堂颜子难熬。 
期刊
最早的快递业,出现在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  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潮吸引了大批东部的居民涌往西部。短短几年,加州的人口增长了近千倍,成为一个繁华地区。然而加州与美国东部相隔2000多公里,通邮甚为不便,东西两地用马车传送的信件,一般要花好几个星期才能够送达。  1860年,一位加州的参议员游说美国东部的一家运输公司——威尔斯运输公司,要其开办一项叫作“骏马快递”的邮件速递业务
期刊
电影《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安妮宝贝的成名作,不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是近期的热门之作。这部讲述了两个女生羁绊十几年友情故事的电影,同时也引爆了与“闺蜜”有关的一系列话题,那么,那些知名的民国闺蜜之间,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林徽因&冰心 文学祖母吐槽文学教母  冰心(1900─1999)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童话文学史上,和中国的70后、80后长相厮守,在众多语文老师的讲述中,冰心始终是慈祥的“
期刊
“诗三百”和“孔子删诗”是《诗经》学史上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关键词。“诗三百”一般被认为指《诗经》共有约三百篇,这一词语涉及先秦时期的《诗经》名称。“孔子删诗”则为汉代以来《诗经》学史的一个重要公案,涉及孔子与《诗经》文本形成过程的关系。  “诗三百”一语,先秦文献习见,孔子多次提及,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
期刊
纵览古今中外的文坛,写贵族生活,又有贵族生活经历的作家,寥寥无几。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他的《战争与和平》主要写的就是贵族人物和故事。但同样是写贵族生活的贵族出身的作家曹雪芹,却比托尔斯泰早出生了100多年,《红楼梦》也便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贵族写贵族的传世小说。  众所周知,曹雪芹的童年是在极尽奢华的贵族家庭中度过的,尽管著书时他早已落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但幼年的贵族生活毕竟留给了他难以
期刊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大才子,他不仅在诗文歌赋方面都有高深造诣,而且做官清廉正直,一心为民,在电视剧《铜牙铁齿纪晓岚》中,他跟贪官污吏斗智斗勇的故事广为流传。  纪晓岚不仅大有才名,而且是一个长寿之人,他以83岁的高龄寿终正寝,在医疗卫生方面都欠发达的清朝中期,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寿星。然而,当我们考证纪晓岚的养生之道时,不禁愕然:纪晓岚的某些“健康生活方式”,与现代健康生活方式背道而驰。  众所
期刊
早在夏商时代,就强调专门的武术教育。当时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大事就是“祀”与“戎”,所以学校对传授祭祀和军事作战的技能较为偏重。西周时,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的射、御属军事武艺训练内容。“射”就是射箭技能,“御”就是驾车技能。射、御既是当时主要的军事技能,也是学校中的教育内容。“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龠”,提倡学武习礼。  儒家:习武以传神  文武兼备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