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建立起来的议会制度是西方政治体制的核心。选举制度是选举程序的制度化,是指由一系列与选举原则、选举程序、选举方法相关的 法律形成的各种具体制度所构成的整体。本文试图从议会选举理论入手,在简述西方国家议会选举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英、法两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实践和发展过程。
关键词:议会选举制度;英国政党;法国政党
一、选举制度的含义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 中提到“用抽签的方式举行选举是属于民主政治的性质”近代资产阶级选举制度是在资产阶级成功以后,在封建选举制度的基础之上改造并完善起来的。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代普选制的确立过程。
选举制度是有关选举各项程序和制度的总称。选举制度是由选举一系列原则程序按照法定规范形成的具体制度构成。首先是确定谁有权利参加选举和被选举,其次要确定选民以何种形式进行选举,最后对选民在选举中可作的选择以什么样的办法使之尽可能准确,真正地得到体现。这些原则在选举制度中具体表现为:选民和候选人的资格依什么原则确定,候选人提出程序,选举的组织,选举的举行,选举方式,选票计算,选举结果确认,选举监督等等,这一切经过法定的形式予以规范后,形成与选举全程相关的具体制度。
民主有两种形式即: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们亲自参加对公共事务的处理是一种直接民主。直接民主的实现至少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群体的规模不大,全部成员有可能聚集在一起就面临的共同事务做出决定;第二所需处理的共同事务较为单一,而且不是经常出现或临时突发的。显然这种民主在当今的社会中很难实现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愈来愈具体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决定一切重大公共事务时,都由其全体社会成员直接参加决策。这种民主只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实现过,但很快就被其他方式取代。间接民主克服了直接民主的不足,使公共事务可以由社会成员选举出来的代议机关进行决定,这种方式可以广泛运用于任何规模的群体和相对复杂的社会条件。
二、选举制度对政党制度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议会选举制度中,议会选举活动越来越具有政党色彩,现代意义的选举实质上主要表现为政党之间的竞争性选举。政党只有力争在选举中获得执政或能够参与执政的选票数,才能使本党拥有国家权力,并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服务。
不同选举制对西方国家的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政党制度方面。一般说来,决定一个国家政党制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社会和经济因素,特别是阶级的分化情况;二是思想意识的因素;三是技术因素,主要是选举制的因素。法国政治学家迪韦尔热提出选举制影响政党制度的三大规律:第一、一轮投票多数选举制趋向形成两党制,两个庞大的政党形成一个相互交替、轮流执政的局面;第二、两轮投票多数选举制趋向形成一个多党制,在此政党制之下的政党不但数目众多,而且都是结构松散的;第三、比例选举趋向形成多党制,而且数目众多的政党同时一般是组织严密的、独立的和稳定的。
首先,两轮投票多数选举制对形成多党制的影响。因此,在第一轮投票时,各个政党都有争取到一定数量选票的机会,政党只是进入第二轮投票时才互相退出选举或让出选票,分化为两个对垒的阵营。就选民而言,他在第一轮投票时也不会因为选票将投给一个小党而感到浪费,因为真正决定选举结果的,往往是第二轮投票。而在第二轮投票时,他所支持的政党便已和其他政党集结起来了。所以无论从选举心理效果或实际效果而言,两轮投票都会倾向催生数目众多的政党。事实上,差不多所有推行两轮投票制的国家都是多党制的国家。
其次,比例选举制对促进多党制形成的作用十分明显。因为它是按照各党派所得到的选票比例来分配议席的,只要一个具有组织的政治力量能在选举中得到一定数目的选票,它便有可能获得若干席位。可见,比例选举制是 有力地消除两党制发展趋向的重要因素。不过,比例选举制的集体性质使政党居于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建立有严密组织、有鲜明纪律的政党,一些散慢的、缺乏组织力的小政党由于不适应要求庞大的政党形成一个互相交替、轮流执政的局面。
三、英、法议会选举制度对政党的影响
(一)英国议会选举制度对两党制影响
英国是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典型国家。议会选举制度主要是议会下院的选举,也就是通过普选推出代表不同行政地区参与立法和行政的议员。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下院的选举制度经过多次扩大选举权的改革直到1949年通过《人民代表制法》,才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普选制。
英国现代政党政治的产生使选举对政治的影响有了一个更为现代的中介手段:选举行为、选票取向从原来通过个人行为发展为通过现代政党这种现代政治组织作用于政治行为和政治取向。这就使选举对政治的影响不仅从议会扩大到政府(行政)和司法,而且还从个人影响发展为组织影响。
(二)法国议会选举制度对多党制影响
在法国,选举法是随着议会普选制的变化而发展的。当20世纪初作为有组织、有纪律、有政治纲领的政党在法国出现的时候,选举法随着第三共和国议会制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备和精巧。它开始对法国政党的活动施加影响,并推动第三共和国多党制的形成。而第四共和國选举法的进一步完善,使第四共和国党派格局中党派林立和变化无常的特点得到强化。第五共和国时期,选举法与党派格局的关系进一步密切,选举法对党派格局的影响更加深刻。
法国的选举制度有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之分,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对选举人 和被选举人资格的规定;(2)选区的划分;(3)选票的计算方法,等等。不同的选区划分和选 票计算方法可以使议席分配的结果完全不同,因此,法国当权者很重视对选举制度的改革。由于这种选举法只要得到5%的得票率即可取得议席,这就给小党派更多的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和机会,推动了法国党派格局由两级化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选举制度的变化,法国党派多元化的格局取缔传统的党派格局已成成为不可逆转的基本趋势。
四、小结
议会选举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必然受一国具体国情的影响。选举作为实现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其基本的原则和程序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传统习惯等具体国情的不同,使各国在选举的具体制度的选择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代议机关的行为是否符合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完善的选举制度。只有在选举程序、方式、方法上的不断完善,才能使民众意愿通过他们的投票行为得到真实反映。只有选举出符合民众意愿的代议机关,民主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英]詹宁斯:《英国议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3]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7页.
[5]徐育苗主编:《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64页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页.
[7]潘小娟:《法国行政体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关键词:议会选举制度;英国政党;法国政党
一、选举制度的含义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 中提到“用抽签的方式举行选举是属于民主政治的性质”近代资产阶级选举制度是在资产阶级成功以后,在封建选举制度的基础之上改造并完善起来的。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代普选制的确立过程。
选举制度是有关选举各项程序和制度的总称。选举制度是由选举一系列原则程序按照法定规范形成的具体制度构成。首先是确定谁有权利参加选举和被选举,其次要确定选民以何种形式进行选举,最后对选民在选举中可作的选择以什么样的办法使之尽可能准确,真正地得到体现。这些原则在选举制度中具体表现为:选民和候选人的资格依什么原则确定,候选人提出程序,选举的组织,选举的举行,选举方式,选票计算,选举结果确认,选举监督等等,这一切经过法定的形式予以规范后,形成与选举全程相关的具体制度。
民主有两种形式即: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们亲自参加对公共事务的处理是一种直接民主。直接民主的实现至少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群体的规模不大,全部成员有可能聚集在一起就面临的共同事务做出决定;第二所需处理的共同事务较为单一,而且不是经常出现或临时突发的。显然这种民主在当今的社会中很难实现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愈来愈具体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决定一切重大公共事务时,都由其全体社会成员直接参加决策。这种民主只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实现过,但很快就被其他方式取代。间接民主克服了直接民主的不足,使公共事务可以由社会成员选举出来的代议机关进行决定,这种方式可以广泛运用于任何规模的群体和相对复杂的社会条件。
二、选举制度对政党制度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议会选举制度中,议会选举活动越来越具有政党色彩,现代意义的选举实质上主要表现为政党之间的竞争性选举。政党只有力争在选举中获得执政或能够参与执政的选票数,才能使本党拥有国家权力,并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服务。
不同选举制对西方国家的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政党制度方面。一般说来,决定一个国家政党制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社会和经济因素,特别是阶级的分化情况;二是思想意识的因素;三是技术因素,主要是选举制的因素。法国政治学家迪韦尔热提出选举制影响政党制度的三大规律:第一、一轮投票多数选举制趋向形成两党制,两个庞大的政党形成一个相互交替、轮流执政的局面;第二、两轮投票多数选举制趋向形成一个多党制,在此政党制之下的政党不但数目众多,而且都是结构松散的;第三、比例选举趋向形成多党制,而且数目众多的政党同时一般是组织严密的、独立的和稳定的。
首先,两轮投票多数选举制对形成多党制的影响。因此,在第一轮投票时,各个政党都有争取到一定数量选票的机会,政党只是进入第二轮投票时才互相退出选举或让出选票,分化为两个对垒的阵营。就选民而言,他在第一轮投票时也不会因为选票将投给一个小党而感到浪费,因为真正决定选举结果的,往往是第二轮投票。而在第二轮投票时,他所支持的政党便已和其他政党集结起来了。所以无论从选举心理效果或实际效果而言,两轮投票都会倾向催生数目众多的政党。事实上,差不多所有推行两轮投票制的国家都是多党制的国家。
其次,比例选举制对促进多党制形成的作用十分明显。因为它是按照各党派所得到的选票比例来分配议席的,只要一个具有组织的政治力量能在选举中得到一定数目的选票,它便有可能获得若干席位。可见,比例选举制是 有力地消除两党制发展趋向的重要因素。不过,比例选举制的集体性质使政党居于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建立有严密组织、有鲜明纪律的政党,一些散慢的、缺乏组织力的小政党由于不适应要求庞大的政党形成一个互相交替、轮流执政的局面。
三、英、法议会选举制度对政党的影响
(一)英国议会选举制度对两党制影响
英国是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典型国家。议会选举制度主要是议会下院的选举,也就是通过普选推出代表不同行政地区参与立法和行政的议员。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下院的选举制度经过多次扩大选举权的改革直到1949年通过《人民代表制法》,才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普选制。
英国现代政党政治的产生使选举对政治的影响有了一个更为现代的中介手段:选举行为、选票取向从原来通过个人行为发展为通过现代政党这种现代政治组织作用于政治行为和政治取向。这就使选举对政治的影响不仅从议会扩大到政府(行政)和司法,而且还从个人影响发展为组织影响。
(二)法国议会选举制度对多党制影响
在法国,选举法是随着议会普选制的变化而发展的。当20世纪初作为有组织、有纪律、有政治纲领的政党在法国出现的时候,选举法随着第三共和国议会制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备和精巧。它开始对法国政党的活动施加影响,并推动第三共和国多党制的形成。而第四共和國选举法的进一步完善,使第四共和国党派格局中党派林立和变化无常的特点得到强化。第五共和国时期,选举法与党派格局的关系进一步密切,选举法对党派格局的影响更加深刻。
法国的选举制度有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之分,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对选举人 和被选举人资格的规定;(2)选区的划分;(3)选票的计算方法,等等。不同的选区划分和选 票计算方法可以使议席分配的结果完全不同,因此,法国当权者很重视对选举制度的改革。由于这种选举法只要得到5%的得票率即可取得议席,这就给小党派更多的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和机会,推动了法国党派格局由两级化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选举制度的变化,法国党派多元化的格局取缔传统的党派格局已成成为不可逆转的基本趋势。
四、小结
议会选举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必然受一国具体国情的影响。选举作为实现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其基本的原则和程序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传统习惯等具体国情的不同,使各国在选举的具体制度的选择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代议机关的行为是否符合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完善的选举制度。只有在选举程序、方式、方法上的不断完善,才能使民众意愿通过他们的投票行为得到真实反映。只有选举出符合民众意愿的代议机关,民主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英]詹宁斯:《英国议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3]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7页.
[5]徐育苗主编:《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64页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页.
[7]潘小娟:《法国行政体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