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minsi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破坏”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最著名的理论。当一个产业在革新之时,都需要大规模地淘汰旧的技术与生产体系,同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电器之于火器、汽车之于马车、个人计算机之于照排系统,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创造性破坏”。旧的体系被时间吞噬,将完全不复存在,新的体系随之取代。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创造性破坏”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正在被“数字化”。但也有一处,或许是由于其本身形式的根深蒂固,或许是由于它天然地排斥新鲜事物。医学,这个与人类生老病死休戚相关的产业,从未被数字化浪潮所影响。
  这本书所谈的,就是一个即将被“创造性破坏”的医学产业,一个即将被颠覆的医疗系统。iPhone、云计算、3D打印、基因测序、无线传感器、超级计算机,这些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事物,将再一次融合在一起,对医学进行一次彻底性的革新。在超级融合之下,权力将第一次交回到我们自己手中,而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真正将这场医学革命进行下去,颠覆医疗。
  “创造性破坏”是不是听起来似乎有些消极?不过不要把定论下得过早。作者埃里克·托普在书中描绘的处理个人健康问题的方式可是再积极不过——通过基因与数字技术来推断每个人的生理状态,进而决定采取怎样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读完这本书,你会对健康领域与互联网结合产生一种深入的研究欲望,更会相信在各类移动设备百花齐放的今天,随时记录个人健康数据将成为健康医疗领域的发展新趋势。它会改变你对医疗、保健、以及个人健康的看法,使你体会到这“不只是趟医疗保健领域最新设备与技术的科技之旅”。不同于现代医疗的“盲人摸象”,依靠群体医学对癌症、结核病等疾病进行大规模筛查,面对相同病症采用同种剂量、同种种类药物的治疗手段。未来医疗领域,迎来的将是真正个性化的方案,是由無线传感器、基因组学、成像技术及电子化健康信息形成的“破坏性创新”。针对个体数据量身定制筛查项目、制定治疗方案,合适的药物、合理的剂量、准确的医疗支出将为人类提供最大程度的健康保障和就医便利。不要认为这听起来遥不可及,事实上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比如,在加拿大等国家,像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已经开始定期使用小型医疗设备来收集数字化的生理数据,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把收集结果告诉医生、同伴或家人。
  作为美国著名心脏病专家、遗传学家,托普是为数不多敢于把书定名为《颠覆医疗》的人之一。他担任维斯特基金会创新医疗部主席,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翻译基因组教授,还是众所周知的数字医疗迷,时常就最新数字健康技术进行有关健康科学与技术的展示与演说。通过这本书,托普激发了数字化对人类以及医疗实践影响的新思维模式。更重要的是,他鼓励我们都成为个人健康管理数字化的消费者,知晓自己的生理数据去参与。伴随时间的推移,当政策允许报销虚拟诊断的费用,我们将见证托普在书中提到的“创造性破坏”的爆发性增长。
其他文献
高速铁路既有线运营复测中,桥梁高程控制测量要求采用二等水准测量,采用传统的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受到地形复杂和上线时间限制影响导致外业工作量大,测量周期长,测量效率低。三
近年来,随着各大运营商的宽带化和信息化业务竞争愈演愈烈,基础传送网特别是光缆接入网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如何把光缆网这个基础打扎实成为湖北移动网络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全业务
武汉黄孝河综合管廊上穿地铁3号线区间盾构隧道,采用顶管法施工。为保证地铁运营安全,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对地表沉降和管片隆起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对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作用进行
波纹钢腹板组合箱梁对混凝土和钢材和的受力特点进行了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已在铁路上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在波纹钢腹板连续组合箱梁静载试验的基础上,对波纹钢腹板连续
分析脑脓肿铁CT与临床表现的有关系。材料与方法,对有典临床症状或细菌学检查证实的17例脑脓肿患者行头颅CT平扫和增强扫描,部份病例行2-4次CT复查。结论:CT扫描是早期诊断脑脓肿的首选方法,病
介绍了U型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分析。并以某轨道交通先张法U形梁为工程案例,进行力学性能静载试验测试,研究了先张法U型梁的刚度、应力及抗裂等指标,总结试验
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营的后勤基地,良好的选址是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费用的关键。以苏州轨道交通S1线工程项目为例,对停车场选址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沿沪大道
结合南昌Ⅱ场列控系统升级改造,针对其Ⅰ、Ⅱ、Ⅲ、4道往南昌站方面的侧向发车进路和变更进路进行了补码方案的研究,并对其有关电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造。通过补码方案的研究
文章主要从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特点入手,从多个方面对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供今后研究作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