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连之饿

来源 :前卫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大学生士兵,地方大学的生活太过堕落散漫,于是我选择当了兵。坦诚地说,从我坐的那辆“依维柯”在连队门口停稳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后悔的点会如此精确,是因为我看到了路的两旁士官班长们的笑容,那笑容在我看来一点儿也不亲切。他们是来欢迎我们这些“小鲜肉”的,可我从第一眼就认定我与他们之间存在着无法越过的沟壑,沟里面填满了我对他们的不屑:他们或许连高中都没有毕业,来到部队学会了一二一嘿呦嘿,学会了在新兵面前趾高气扬,学会了随便发号施令,提出各种我认为不合理的要求。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是在践踏我的人权。
  于是,我就抱着高所有人一等的心态开始了新兵连的生活,心理上给自己的是“爷”的定位,身体上却干的是“孙子”的活,我的“三观”早已经被糟蹋得不成体系。我们连有96个新兵,我年龄算比较大的,又加上我上过两年大学,总觉得身边的同年兵像一群小朋友一样整天叽叽喳喳吵得我心烦。在部队的日子每一天都在重复,机械地重复。每个夜晚闭上眼睛总会想到,过去的一天仅仅是七百多个日夜中不起眼的一天,心中的绝望就会袭来。我感到孤独,是因为找不到一个能与之交流的战友。有一次我跟我们班的几个新兵闲聊,有个来自湖北的小个子说他上初中的时候去偷过电缆。我感到很不解,于是问他偷电缆做什么。他说去卖铜,卖来的钱拿去上网。就这样,我始终把自己和他们列为两种层次的人。
  说到新兵连的伙食,实在是差到不行。早饭和晚饭的主食是馒头,中午是米饭。尽管自己作为一名地道的北方人,其实来当兵之前我是不怎么吃馒头的。刚开始吃饭的时候我喜欢观察对面的战友,那吃饭的感觉怎样去描述呢?一排小光头,满脸灰,狼吞虎咽,脸红脖子粗。我在心里偷笑,心想自己的吃相绝对没那么搞笑。但是后来我明白一个道理,绝大多数人会去做的事,就算是错了也一定有去做的理由。因为你吃得慢,你就吃得少,吃得少就要挨饿。渐渐地,对面的小光头成了镜子中的我,吃得兴起时我俩还会有眼神的交汇,相视一笑。他是傻笑,我却是苦笑。但是,有一种行为我是很难接受的,小光头们会在离开食堂的时候偷偷往口袋里揣两个馒头。首先,口袋很脏,这样不卫生。其次,解放军难道就是这形象?最后,真的就有这么饿吗?
  不瞒你说,真的就有这么饿!
  有一次晚上熄灯了,我累了一天了,就想赶紧睡觉,就在我迷迷糊糊半睡半醒之间,那个湖北小个子说话了:谁在吃馒头?说完这句话后又安静了有几秒钟,另一个来自湖北的小个子吴鸿德把头从被子里探出来说:我。接下来的几秒钟整个小寝室的空气是沸腾的,小光头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再接下来的画面就是每个小光头抱着一小块馒头在床上啃,然后一边啃一边感叹吴鸿德小光头的鸡贼。这个画面中极其不协调的人就是我,我没有跟其他小光头一起啃,并不是因为我不饿,而是我不想就这么被他们同化了。
  我经常在三更半夜醒来,想起一首诗:
  世界就此睡去
  如一婴儿
  我们深夜起坐
  看世界起了火
  我坐起来品味诗的意境,并不太贴切,只发现自己更饿了。心想,要是兜里有个馒头,趁着黑灯瞎火夜深人静自己一个人偷偷啃两口也是极好的,然后打开台灯读一本小说到天亮,或是打开电脑看一场足球比赛,哪怕是去阳台上抽根烟也好。却发现我口袋里根本就没有馒头,更别说哪来的台灯电脑和香烟!我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不是肚子饿了。
  又过了一小段日子,我终于被他们同化了。
  每次晚饭离开食堂的时候,我也偷偷揣两个馒头回去。不过,干啃馒头我还是做不到。周末难得有集体去小超市的机会,我买了一瓶“老干妈”和几小盒橄榄菜。每当熄灯号吹响,我就掏出我的馒头,夹一点小菜,涂一点辣酱。尽管馒头早已冻得很硬,掰开就会掉渣,关不紧的窗户还在冒冷风,宿舍里夹杂着汗臭味和脚臭味,但是有个小光头坐在床上还是吃得很香,那个小光头就是我。
  后来我曾经再次尝试过这种吃法,是考上军校以后回家的时候。嚼着嚼着就想起当年的日子,想起夜晚睡觉的不踏实,想起当时的绝望,想起那三个月如三年一般漫长的日子。每一天都很饿,夜深人静的时候更饿。还时常会想起冬日里的阳光和刺骨的寒风,我就坐在宿舍的窗前胡思乱想,越想越难过,还是会饿。不过还好,那个时候我已经学会饿了就吃馒头。
  从三年前的“一道拐”到如今的“一条杠”,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馒头了。
其他文献
清明节前夕。上午。A市新落成的高铁站。人潮涌动闹哄哄的候车大厅入口。  年轻的女安检员把一个老人拦住了,微笑着说:老大爷,请您从这里走。安检员说的“这里”,是一个黑色金属做的拱形门。  老大爷伸手摸了一把,还敲了敲,说:新鲜,咋在这大厅里竖个空门框子呢?  安检员说:大爷,这是安检门,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对旅客实行安检。  老大爷有些耳背:安全门?哦,从这里走安全?好的姑娘,我听你的,我从这儿走。 
期刊
那是炮火把黑夜变成白天、硝烟又把白天变成黑夜的朝鲜战场,上甘岭的576高地。  敌人翻江倒海般的狂轰滥炸,把中国军队逼进了一个个坑道。被逼在18号坑道里的是30名中国军人, 另外还有一名俘虏——“联合国军”翻译官奈克。中国军队的补给线被切断,难以将俘虏押送到后方,奈克只能暂时被看押在坑道里, 与中国士兵同吃同住, 仅仅是不准许其外出而已。  与中国士兵相比,奈克晚进坑道两天。进坑道的当天, 奈克就
期刊
“云云,99朵玫瑰花送给你,希望你能喜欢。”  “李阳,你真好!”  幻想了无数遍见到准女友赵云云的情景,李阳不由得扑哧笑出声来。赵云云是他的高中同学,秀外慧中、美丽大方,校花级美女。他高二那年当兵来了东北,第二年年底选改了士官。赵云云后来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回到县城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他俩有几年没联系,这不,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有热心的同学从中牵线,在电波的交织中两人的感情不断升温。一晃到了年底,他
期刊
儿子进来时,有些小心翼翼蹑手蹑脚的样子。老王原来是低着头的,抬起头时,老王不经意地咳嗽了一声,儿子,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外面的天,已经暗了很久,屋里暗淡的灯光下,儿子的身影一下被拉得好长好长。  儿子说话的语气也带了份小心,哦,爹,我这不是出去干活,走得远了,回来的路,自然也就长了。  老王点点头,想起了什么,说,路上没碰上鬼子吧?  鬼子?没有,没有。儿子使劲摇着头,随手端起桌上的一碗稀粥,
期刊
军旗飘扬  染红了我的视野  战士的方阵是一幅幅庄严的背景  在旗帜的卷动中巍巍矗立  护旗的光荣灼烧着我年轻的面庞  坚硬的钢枪贴在我的胸口  心脏的跳动和着  红色火焰流动的节拍  军旗飘扬  这就是军旗的荣誉吗  我宁愿交出骨头和血  交出青春与热烈  面对军人的称谓  面对旗帜的信念  我仰慕那些真正的英雄  那些为了民族解放与人类和平  冲锋陷阵的英雄们  都是真正的战士  他们战斗的姿
期刊
1950年初春,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黔东某偏僻山村西头的农民皮老四睡眼惺忪中,忽然听到茅屋壁“嚓啦”一声。有强盗?皮老四想。他还没有来得及起身,就觉得额头顶上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  “不许出声!我是你大哥皮区长。若要出声,就先一枪崩了你!”  皮老四明白了,来人是自己多年帮长工的东家老爷伪区长—— 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解放军悬赏捉拿的大匪首皮山虎。皮山虎说:“大哥得在兄弟家呆两天,快给我找个藏
期刊
一部两万五千里的浩瀚史诗  前无古人的千古绝唱  一九三四年十月  红色首都瑞金在风雨中远行  战马 步枪 民谣  男人悲壮的泪水  不屈的气节  八万红军的意志  坚不可摧  这些拿着锄头走入队伍的农民  这些赤裸着胸膛年轻的农民  戴着那枚红五星的八角帽  在系着红色绸布的铜号声中  告别刚刚收割完的农田  举起右臂  用铁锤和镰刀  践行誓言  于都河畔樟树苍劲  湘江浮桥血色猩红  是遵义
期刊
30年前的那一天,我至今刻骨铭记着。那天早饭刚刚吃完,不少战友的亲属便一窝蜂拥进军营。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部队明天要开赴老山前线的军事机密,距离营区比较近的军属急匆匆地赶来看望亲人。看着战友和家人相聚的情景,着实让我羡慕,也不免充满惆怅,心里总是盼望着——父亲母亲来部队看看我,该有多好啊!  我的家,离部队100多公里。父亲是位老实巴交的农民,从不关心政治,每天的生活轨迹是种责任田、看孩子,对于其他事
期刊
一  那是秃子见月亮呀。我是秃子,她是月亮。  说我是秃子,确实是,那秃子是班长“亚非拉”给剃的。全班都剃秃子,那个叫“亚非拉”的班长是个二球货,一声令下把全班人的头都剃成秃子了。给我剃秃子时简直就像杀人,两个战士将我抱了,一个战士将我拨浪鼓似的头按住,班长就拿着刀子剃。  为啥非要剃秃子呢?“亚非拉”班长除了有点二球之外也有他的道理,因为我们是炊事班,炊事班就是做饭的,为全连做饭,当然也有喂猪的
期刊
由于在山东某部服役,我很少有时间陪伴远在东北的父亲。父亲节就要到了,我对父亲的思念,就像气温持续上升的天气,一天天变得浓烈。  父亲今年87岁了,每天都在与可怕的癌症作战。父亲是荣立过一等功的战斗英雄,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晚年的他又向疾病开战。多年来,我从来没有用心去体会父亲的所思所想,觉得经常给他打个电话,生日送他件礼物,春节回家探望就是孝顺,每次休假也都是匆匆地来、匆匆地去,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