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加固法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应用中的研究

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boy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因此,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其湿陷变形是湿陷性黄土路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某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为例,进行了水泥配方试验.在不同含水率的黄土中掺入不同比例的水泥,测试了四种不同龄期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了改良土强度与生石灰含量及龄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龄期一定时,黄土的强度随配合比的增大而增大,当水泥配合比在4%-14%之间时,增大幅度比较明显;(2)当试件的配合比一定时,试件的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大而增大,28天内强度增长明显,28~90天内增长率较小,90天试样强度趋于稳定;(3)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加固法能够有效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问题.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地下交通网络快速发展,交通网范围延伸到过去陈旧废弃煤区中,其中煤层采空区现象频发,将严重影响地下交通网络的发展,该文将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对采空区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分析,通过现场选取喀斯特地貌区域作为典型案例,其地下水发育良好极易影响煤层采空区范围扩大.文中使用跨孔电磁波CT法、单孔电磁波反射法和地质雷达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测试,根据探测成果图进行解释分析,综合分析出多处采空区,为后续进行的地下工程建设提供准确有效的勘察资料.
使用钻爆法开挖隧道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断面超欠挖,严重的超欠挖会妨碍隧道的正常施工,为有效减少超欠挖量,引入新型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隧道进行超欠挖检测,先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隧道开挖后实际点云数据,并进行点云数据预处理,再与设计断面对比,计算出超欠挖量、超欠挖面积、超欠挖体积等参数,用参数结合图像的方式即可展示隧道的开挖状态.在实际隧道工程中使用该检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隧道后续施工方案调整提供依据,为该检测方法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水利工程的建筑施工借助围堰来挡水,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本文阐述围堰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特点,分析围堰施工的平面布置要求,并对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围堰施工技术进行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开展水利围堰施工.
GNSS自动监测站通过卫星自动定位技术可获取目标点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化情况,将其应用于滑坡监测预警中,可掌握滑坡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为实现地质灾害防向“灾前预防”转变,众多科研学者将GNSS技术引入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以延安市宝塔区二庄科为例,根据滑坡变形特征在滑坡变形重点部位部署了7个GNSS监测站,组成滑坡自动化监测网,通过5G网络能实现监测点三维坐标信息的自动传输,实现了滑坡点的自动化监测,经过两个雨季运行,GNSS监测站均监测到二庄科滑坡发生明显的位移,与现场核查结果相一致.
在复杂山区铁路选线,越岭选线与河谷选线是重要组成部分[1].重大工程选址往往成为影响线路走向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贵州复杂山区选线设计研究,结合工程地质、车站站址选取、北盘江桥位和白水河桥位选址等因素,合理选择线路走向.研究结果表明:(1)复杂山区因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较多,选线应强化地质选线;(2)复杂山区选线应贯彻“工程优先、兼顾站位”的思路,确定重大桥位,合理选择线路走向;(3)为复杂山区铁路选线,尤其是重大工程选线提供设计思路.
金台铁路罗桥跨台金高速公路特大桥全长766.825m,在DK11+687~846处跨越台金高速公路,即上跨墩号为10#~11#墩,跨度为156m.本文重点介绍了特大桥的施工重难点及其系梁支架、窄桥面土字型支架、拱肋拼装、泵送顶升拱管混凝土、吊杆安装及张拉等施工关键技术,并作出了方案评估,为类似工程施工可提供经验参考.
二维傅里叶变换(2Dfourier)反映了图像的频域信息.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深度神经网络(DNN)、卷积神经网络(CNN)等,均使用原始图像作为训练集.本文将训练集图像进行预处理,以二维傅里叶变换后的图像作为训练集输入,研究了对DNN网络分类准确率、收敛速度的影响.并且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傅里叶和原始图像加权联合的图像预处理算法.该算法在公开数据集Fashion_mnist上进行了验证.经多次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图像预处理算法在相同神经元密度条件下对DNN网络分类准确率无负面影响,但可以提升DNN网络训练
渤海XX油田属特高孔渗的疏松砂岩油藏,非均质性强,造成其生产井出砂、出水问题严重,开发矛盾突出.连续封隔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多功能完井技术,但由于其应用井次较少,尚未对其控流方案设计方法有较深入的认识.因此本文在渤海XX油田进行了连续封隔体完井方案设计现场实验研究.利用油田地质油藏材料,结合油井钻、测资料,对颗粒目数、筛管过滤精度、ICD控流强度及其分布等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预测结果满足工程需求的完井方案设计方法.
在山西某煤炭储运装系统二期工程中,新建场区北面邻山,东面是一条冲沟,西侧为公路,在以往高填方边坡缓坡放坡等常规施工方法中,存在占地面积大、湿陷性地基处理难度大、工程造价过高、资源消耗较大等不足之处.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反包生态袋植被边坡防护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解决高填方边坡支护治理,还解决了很多传统施工方案的不利因素,具有节省占地面积,经济合理、周边生态环境破坏小、施工过程方便等益处.
农作物秸秆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由于其结构复杂难以被有效降解利用.从寒地黑土腐殖质中筛选出一株具有高效降解纤维素能力的放线菌CPA-3-4.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其为链霉菌属.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法确定了其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并对发酵前后的玉米秸秆的表面组织结构进行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当培养基初始pH为7,发酵转速180 r/min,发酵温度28℃,接菌量4%时,重复试验得到玉米秸秆降解率为28.36%.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结果均表明放线菌CPA-3-4具